第1432 剝卵

“大家看過手裡的文件,就可以到我這裡排隊,進去做實驗了。”許正平走上臺,將測試說的文雅了一些。

有認識他的學者,此時已經輕輕的騷動起來。

如果是在三四年前,外地的學者,認識許正平的大概沒有幾個,他不過是北大的一名副教授,即使在各種會議中碰面了,大約也很難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北大離子通道最近兩三年的表現,許正平署名的論文頻繁出現在各大期刊,再加上許正平副主任的身份,卻給他加分許多,令許多人都記住了許正平的名字。

許正平出現了,就意味着主持國家項目的是離子通道實驗室,同時,意味着項目負責人很可能是楊銳,這令許多人暗自欣喜。

王良才也一下子輕鬆起來。

如果將國內的生物學項目列個表,那離子通道實驗室進行的,基本都是排在列表前面的了。楊銳支持的項目,更是一流中的一流,這個時候,楊銳的年齡,根本就不在大家的考慮當中了。

諾貝爾獎都拿到了,年輕已然只是優勢了。

最重要的是,諾貝爾獎獲得者要做的項目,所能獲得的支持,必然是國內頂尖的,弄不好,還能達到世界頂尖的水平。

這可是難得的機會了。

王良才低下頭來,認真的閱讀起了文件。

《卵細胞膜的剝離》——看到文件,王良才的腦海中瞬間就浮現出了無數個畫面。

在中國讀遺傳學的學生,對於這個題目實在不能說是陌生。因爲中國遺傳學的元老人物,童第周當年就是靠這個起家的。

對於王良纔來說,那就更熟悉了。

童老當年手把手教實驗的場景,他還歷歷在目呢。

若是說的大一點的話,《卵細胞膜的剝離》幾乎可以看成是中國遺傳學的起跳臺階。

因爲童第周當年就是依靠這招起家的,師承相傳,國內主流遺傳學界,尤其是水生遺傳學界,基本是將這種實操項目當做必修課的。做的好的對標高端,做的不好的就等而下之,很自然的模式。

對於沒背景的科研狗來說,實驗操作的水平高,肯定是不吃虧的。

童第周留學的時候是1930年,馬丁路德金當時才1歲,可以想象當時歐美白人世界的種族歧視。

童第周在布魯塞爾受到了理所當然的鄙夷和排斥,以至於他在自己的日記本中,寫下這樣的話:中國人不是笨人,應該拿出東西來,爲我們的民族爭光。

如果不是被欺負的狠了,他也不至於要在日記中發泄。

如果不是無處發泄,他也不至於只能寫入日記中。

童第周做出的東西,就是卵細胞膜的剝離。當然,不是隨便什麼卵細胞的剝離,而是青蛙的卵細胞剝離。

在30年代,青蛙的卵細胞剝離還沒有人做出來。青蛙卵的卵膜又軟又薄,共有三層之多,在顯微鏡下操作,極其困難,稍不留神就要重新來過。

即使是久經訓練的實驗員,也難以對付只有小米粒大小的青蛙卵。

童第周將之當做目標,每天加班工作到晚上兩點,終於熟能生巧,乾淨利落的剝落了青蛙卵的卵膜,立即從無數學生中脫穎而出。

他的教授也顧不得童第周的黃種人身份了,當年就將童第周帶去了法國著名的海濱實驗室,做海鞘卵子的外膜剝離,那東西只有青蛙卵的十分之一大小,依舊是童第周第一個將之完成,從此走上了人生巔峰。

時至今日,這些實驗的諸多關鍵點都被人研究透了,說起來是容易了許多,但是,依舊是非常困難的技術,就像是心臟手術,許多年前就可以做了,可從未輕鬆過。

王良才以前也是經常操作這種實驗的,最近幾年的研究方向略有變化,於是看着文件,稍作複習。

仔細去看,還讓王良才發現了一些不同的地方。

這本實驗操作的要點說明,似乎更詳細,另有許多不同的地方。

王良纔不禁來了興趣。

修改實驗要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先不說著書立傳,修訂一種實驗方法,都是幾經推敲的結果,說修改就修改,你得先看看自己有沒有那麼大的臉……

想到此處,王良才立即翻到後面,去看小冊子的作者。

“果然是楊銳啊。”王良才暗自嘖嘖。

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臉是夠大的了,但是,要想修改一種實驗的方法,你也得相當熟悉這種實驗才行。

有的學者,終身就做一種實驗,做一輩子下來,對原有的實驗方法的修改,也只能說是縫縫補補,這就好像是做了許多例心臟搭橋手術的專業醫生,他也許做了一輩子,幾千上萬例的心臟搭橋手術,可要說修改手術方案,更進一步的讓修改後的手術方案普遍化,能做到的就太少了。

王良才雖然幾年不做卵細胞的剝離了,但積累下來的知識並不過時,帶着審視的目光去看的時候,還是發現了許多的異同之處。

楊銳做出的改變不是很多,但在關鍵位置上的改變卻也不少了。

一些改變,在王良纔看來,煞有介事,但另一些改變,就不太令人理解了。

如果小冊子的作者不是楊銳,而是其他什麼不知名的傢伙的話,王良纔看到此處就不會再下功夫去看了。可是,印上了諾獎獲得者的名字,就不能如此隨意了。

從根子裡說,楊銳這種第一階的學者,已經可以稱作是科研世界的規則制定者了,王良才這種第四階都算不上的學者,卻是規則的維護者。

維護者要做的,不就是理解並運行規則制定者制定的規則嗎?

王良才皺着眉,揣摩着小冊子裡的內容,渾然忘記了時間。

“王教授,到您了。”許正平微笑着來到面前。

王良才擡起頭來,道:“可以請別人先做嗎?”

“只剩下您了。”許正平道。

王良才愕然發現,教室裡竟然就只有自己一個人還坐着了。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王良才連忙起立。

許正平笑笑搖頭,道:“沒事兒,不過,咱們還是先做測試,您如果加入了項目,以後有的是時間研究。我們實驗室裡面,都是鼓勵大家做深入思考的。”

王良才這才收拾好東西,跟着許正平進入隔壁的實驗室。

測試用的實驗室,東西都是臨時搬來的,看着就有點不正規的樣子。

王良纔有點鄙視的看看房間的陳設,到了近前,看到顯微鏡上的牌子,纔是瞪大眼睛,訝然道:“這是真的蔡司的鏡頭?”

後世人都知道單反毀一生,攝影窮三代,蓋因照相機的鏡頭較貴,動輒數萬元乃至十數萬元的價格令人咋舌。

但是,民用品終究是民用品,最專業昂貴的鏡頭,如果不是用於狗仔隊的跟拍的話,也就只能給沒什麼卵用的藝術生糟蹋了,其終極價值,是給廠家回籠資金,從而有充足的經費投身於光學顯微鏡,激光共聚焦顯微鏡,X射線顯微鏡,超分辨率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的研發。

在科研鏡頭的世界裡,幾十萬或者上百萬,最多隻能算是起步價,施一公回國提的要求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要個冷凍電鏡,於是清華花了600萬美元,買了一套給他。

而就最普通的光學顯微鏡來說,也是存在着一條鄙視鏈的。

像是蔡司、徠卡的鏡頭,普通實驗室不用的原因,倒不是用不起,而是他們的項目用不上。當然,他們也是用不起的。

王良才忍不住摸了摸鏡頭上的銘牌,轉瞬醒悟過來,忙道歉:“不好意思,我不是有意的……”

“沒關係,本來就是給你們做測試準備的,回頭通過了的話,這些都是標準配置了。”許正平很能理解王良才的想法,如果不是要做克隆羊的話,他也不會同意楊銳買這樣的鏡頭的。

太他孃的靡費了。

但是,真他孃的過癮啊。

王良才更是激動的不行,搓搓手,道:“你說吧,要剝誰的卵?”

實驗室裡,有卵的都覺得胯下一涼。

第792章 淘汰第800章 伏擊第226章 平衡志願第611章 出挑第1448章 突破性進展第1297章 劇本拿錯了第1488章 勒索第1369章 軍訓第1251章 要確定第273章 新學科第1152章 優秀工廠第1136章 拿錢辦事第69章 分班第1084章 大龍票第1363章 領導第949章 來辯論吧第53章 頭版第309章 藥引子第576章 洛克菲勒第1300章 AOE第887章 內定第354章 探聽第1354章 脊樑第1515章 多加些擔子第352章 放假第742章 挺楊第1227章 禮物第52章 加印第933章 上電視第42章 後知後覺第151章 無需複習第1387章 拒絕嗎第828章 找人第1088章 流式細胞儀第59章 實驗室第496章 交流合作第1068章 學術福利第166章 被補習第650章 分錢第521章第1349章 僵持第1220章 粗略的構象第995章 尊貴的權柄第30章 是你爹的兒子第259章 望塵莫及第1201章 單身狗的理由第1441章 換個思路第1422章 足跡地帶第710章 液氮的正確用法第64章 借設備第1523章 我們結婚吧第969章 三個目標第1463章 產量加倍第390章 禮記第330章 菜場一日第501章 科研僱傭兵第1436章 去核第1390章 無語哽塞第724章 致命一擊第1491章 科研人的態度第1452章 實驗設計第1061章 萬歲第1386章 評估第529章 說理第656章 橫幅掛起來第1008章 老年人的夢想第983章 我究竟得罪了誰(求月票)第501章 科研僱傭兵第193章 危機公關第1235章 世界的惡意第1298章 顫抖吧第438章 擺好姿勢第515章 找打第47章 新概念英語第1124章 主題擴展第902章 紅頂戴第1394章 多少第1291章 帥氣第741章 刷專着第912章 答覆函第1284章 調任第1344章 設身處地第1029章 愛給不給(求月票)第1365章 點子第125章 生產預備第667章 順風順水第615章 提問第1467章 毫不違和第818章 勞模報告會第1225章 順序第1090章 兩相合宜第1473章 集體會議第1459章 革命的磚第444章 教育片第602章 第三階第1265章 北歐文明第1353章 採訪第1388章 好好說話第391章 看到英鎊第42章 後知後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