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紅榜圍牆

錄取通知書陸陸續續的發了下來,西堡中學門前的光榮榜,也越掛越長。

先是楊銳的全國狀元和北大錄取,被掛在了校門前的顯要位置,接着是許靜的北京師範大學和李學工的北京鐵道學院。

北京鐵道學院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會改名北京交通大學,因爲是鐵道部直屬的院校,又地處政治中心,所以,北京鐵道學院的綜合排名雖然不高,競爭卻非常的激烈,不管是世代服務於鐵路的家庭,還是想要成爲鐵老大的學生,通過北京鐵道學院進入鐵路系統,是最好不過的選擇,可以說是鐵路系統內的最好用的學歷。

李學工雖然考了485分,也是在楊銳的鼓勵下,纔敢報考北京鐵道學院,而當他順利被提檔,通知書送到李家集的時候,引起的轟動不亞於大明星出行。

鄉民們不懂學校的排名,也不在乎學校的綜合實力或者科研實力,對大部分人來說,知道李學工未來會成爲鐵老大中的一員,就足夠羨慕嫉妒恨了。

而且,與主要面向鐵路職工子女的社會招工不同,當李學工畢業分配到鐵路系統的時候,他是帶着幹部指標下去的,不僅可以坐辦公室,而且比別人省去了列車員、副列車長、列車長、副車隊長、車隊長等等漫長的基層臺階。對鐵路人來說,這就是標準的少奮鬥二十年。

中國人或許不懂學術,或許不懂教育制度,但說到官場晉升種種,不懂裝懂的比懂的多,懂的比不懂的多。

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重量,可以被放在各種天平上稱量。

第四個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是黃仁,作爲鴻睿班的常務負責人,黃仁做了許多的庶務,但也因此得到了楊銳的額外照顧,藉着較好的英語水平,黃仁搶到了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的名額。

這自然也是賺到了。同樣是重點大學,語言類大學對英語分數做了額外設線,並加考聽力和對話。如果總分達到,英語成績不能達到,依然會滑檔。而河東省的英語水平普遍落後,學生們有的不敢報,有的是報了考不上,由於英語成績是瓶頸,外語類專業的錄取總分不得不比同檔次大學低30分左右。

但是,這樣的好事也就是85年以前纔有,再過兩年,新一代的學生們成長起來以後,學滿4年乃至6年的全日制普通中學生多起來的時候,這種好事就不再了。

劉珊與何成緊隨其後,收到了錄取通知書,並將自己的大名以紅榜的方式,張貼在了西堡中學門前。

劉珊:北京對外貿易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何成:北京化工學院(化學與應用化學專業)

北京對外貿易學院到明後年就會改變爲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第一攀升爲中國最難考的大學;北京化工學院同樣是重點本科院校,同樣會在接下來的兩年改名叫北京化工大學。

雖然性價比遠遜於對外經貿大學,不過,因爲何成給楊銳做了長時間的實驗室助手,北京化工學院卻是他明確喜歡的大學,能夠做到這一點,分數和大學的性價比其實就沒那麼重要了。

對中國的中學生來說,他們在進入大學以前,很少有時間去了解和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報考大學自然只能片面的參考就業分配和分數等場外因素。

而少數有機會培養興趣愛好的學生,反而省去了許多糾結。

像是何成,他的目標就是北京和化工這兩項要求,爲此,達到重點線的他,甚至從第二志願開始報考了普通本科,而沒有將河東大學放做自己的保底項,這樣做,顯然是因爲他沒有將留在河東當做勝利。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實驗室工作,何成已經徹底喜歡上了化學,而跟隨楊銳,更是優先級高於化學的選項——就何成的角度來說,如果能繼續給楊銳做實驗助手,那即使被迫學“生物”,也是可以接受的。

所以,拿到北京化工學院的錄取通知書,何成已經歡喜瘋了。

緊接着他們的是蘇毅和王國華的。

估分比重點線還低兩分的蘇毅同學,毅然冒險選擇了北京工業大學,最終的實際分數比重點線高了一分,由此跳線成功,算是撿漏了一把。

因爲“工業”二字在80年代有着異乎尋常的魅力,很多學生都會爲這兩個字付出額外的溢價,再加上北京二字所帶來的分數增幅,使得充其量爲知名大學的北京工業大學,分數一度飆到名牌大學的高度。

不過,月滿則虧,到了83年,由於許多學生估分失誤,預測分數線錯誤,北京工業大學在河東省的分數線一落千丈,提檔線幾乎與重點線平齊。蘇毅在楊銳的說明下,選擇了服從調劑和服從分配以後,以不成功就成仁的心態填報了北方工業大學,成功被提檔後,被調劑到了少有人報的環境與能源系,專業爲《環境工程》,也就是面向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和煙氣處理廠的專業。

這樣的專業自然是極不好的,不過,要以瀕臨重點線的分數考一所北京的重點高校,沒有點放棄精神是不可能的。好在80年代的大學生金貴,重點大學的畢業生更金貴,等蘇毅畢業分配的時候,更大的可能是進入政府部門,如市政園林環保局都有可能,即使不慎跌落到三廢廠,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一方面,這個年代的大學生爬坑容易,另一方面,就是三廢廠除了工作環境不好,待遇並不差,後世的名校碩士生或者普通學校的博士生,想找這樣一份工作還得託人塞錢呢。

撿了大漏的還有王國華與曹寶明。

王國華在楊銳的幫助下,整整一年提高了近200分,估分超過了440分,超過本科線30分,最終報考了北京工業學院,並被成功錄取,這同樣沾了大小年的光。

儘管與北京工業大學一字之差,但北京工業學院的根子太深了,它是抗日戰爭時期建立的延安大學的出身,一直以來都受到政策和撥款傾斜。在計劃經濟年代,有政策和撥款兩樣法寶,做不起來的大學太少了,即使真的做不起來,裝也能裝的強大無比,因爲有錢和政策做僞裝。

當然,與這個時期的無數大學一樣,王國華報考的北京工業學院,最終也會在88年改做一個普通人熟悉的名字——北京理工大學。

這是一家標準的中國式名牌大學,大學最重要的兩個指標,“985工程”和“211工程”全數拿到,又是中央直管的副部級大學和全國重點大學,以此根紅苗正的基礎,必然繼續無盡的撥款和政策。

在2009年和2010年,北京理工大每年都討到了10億元左右的科研經費,堪稱中國最能拿經費的學校之一。在這種學校讀書自然是很享受的,一個學校有四五十億的固定資產,有二十多億元的儀器設備,雖然不是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但機會成本已經把那些每年總經費幾千萬元的吃飯學校,遠遠拉開。

王國華能以高於重點線30分的差距考入北京理工大學,自然是幸運之至,也是楊銳參考了諸多資料,才做出的大膽預測,當然,也少不了王國華的信任與盲從。

另一位撿到大漏的是曹寶明。他的分數不夠重點,於是報考了一所普通本科:北京冶金機電學院。同樣,這所學校日後會改名北方工業大學,雖然規模仍然小北京理工大一個量級都不止,也沒有混到211和985中的任何一個,但因爲先是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下屬的高校,後爲北京市直管,所以倒是個不缺錢的土豪學校,每年科研撥款一個億,生均經費倒是不少。

另一方面,這畢竟是一所北京的正規大學,又是理工類的,在分數比王國華低了四十分的情況下,也無法強求太多。

當曹寶明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其他二本院校的錄取通知書,也如雪片般的寄來。

同爲實驗室助手的姚尺考入了平江電力學院,西堡肉聯廠子弟盧志生進入了河東輕工業大學,小販人才邵亮同學則出人意料的拿到了平江工業學院的掛號信,成功跳線,堪稱整個鴻睿班最具性價比的錄取通知書。

至8月中旬,西堡中學掛起的報捷紅榜已如牆圍一般,總計有8人得到了重點大學的通知書,20人讀本科,26人讀大專,7人讀大中專——其中六人屬於鴻睿班,一人屬於回爐班——不僅沒有一個人滑檔,竟而有人接二連三的跳線,這是趙丹年當初發佈紅榜,都未曾想到的。

所以,儘管在在錄取通知書郵寄完畢之日,趙丹年立刻做出決定,向上級部門報喜!

不僅要報喜,還要大報特報!

……

第1453章 餡餅在掉第1130章 我說兩句(求月票)第51章 煎熬的等待第240章 分數線第1347章 風大閃了舌頭第620章 講故事(4600字)第475章 應對第1029章 愛給不給(求月票)第417章 改觀第748章 看的更遠第1190章 一張照片第148章 寒假作業第1514章 硬起來第1114章 要我上春晚第982章 手動微笑第71章 回信第264章 京城第1250章 組團第702章 普遍特殊第2章 資料無數第699章 認人第229章 高考序幕第1183章 我們的街坊第178章 郵寄論文第401章 踢出第1280章 叫冤第395章 不求人第892章 洋氣第1260章 不寂寞第37章 夜考第1228章 答疑解惑第476章 問到沒問題(昨天的更新)第1124章 主題擴展第254章 許靜你的信第609章 功績第1217章 推銷第1428章 補人第1491章 科研人的態度第42章 後知後覺第969章 三個目標第1461章 琳琅滿目第650章 分錢第243章 戰略戰術第1409章 發佈會第361章 果蠅震驚:女裝,**,後宮第1176章 大院子第1105章 受益第1099章 一紙通知第545章 好怪呀第852章 炸小魚第1250章 組團第92章 能不能賣第946章 警告心臟病患者第874章 羞與爲伍第237章 估分第1075章 《自然》第249章 招生辦第862章 技術先行第1394章 多少第806章 高朋滿座第488章 完美數據第908章 唯一第385章 機遇不再第1453章 餡餅在掉第526章 請大使第1525章 婚禮準備第652章 得道多助第909章 被公關(求月票)第439章 真人秀第878章 惋惜第889章 老樹第574章 檢查第647章 價值百萬第693章 回京第782章 飛速積累第295章 唐集中實驗室第686章 配合第1010章 不要老婆第1215章 庇廕聯接第555章 奔前方第707章 靜謐第1015章 繼續吧第1110章 運氣第182章 人民戰爭第990章 實驗室編制第318章 楊銳是個好同學第381章 呸呸呸第467章 等發表第688章 條件第1491章 科研人的態度第673章 迎難而上第960章 再採訪第1244章 腹黑第1212章 一鍋攪第351章 順序第820章 松鼠撼動大樹第1488章 勒索第987章 克隆第245章 撿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