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高朋滿座

蔡教授家中,高朋滿座。

楊銳熟悉的唐集中教授、王永教授,不那麼熟悉的盧月萍教授,安林海教授,以及完全陌生的伍洪波教授和沈興德教授等人都坐在客廳裡,除此以外,還有十多人在房間裡擠不下,不得不倚着門框,或者乾脆坐在廚房、走道或者陽臺。

楊銳得到了衆星捧月的待遇,被一直推到客廳中間,坐在茶几旁邊說話,相比之下,劉院長只能委委屈屈的坐在面對茶几的一間臥室內,隔着數人,可憐巴巴的望向中間。

“楊銳,你可是茶杯的待遇,別客氣,先喝點水再說。”伍洪波教授同樣是學部委員,在中科院的遺傳所工作,說話有些戲謔。

楊銳低頭一看,果然有的人抱着大茶缸和茶杯,也有的人面前放着碗,明顯是杯子不夠用了。

蔡院士咳嗽一聲,道:“別聽老伍胡說,我這裡不分三六九等。”

唐集中笑道:“我就說,我怎麼也應該是小碗待遇吧。”

楊銳回頭一看,唐集中面前直接是個湯盆。

好幾個人都大笑出聲。

蔡院士拱手說“原諒則個”,又道:“小孫子這幾天過來,他奶奶怕他把玻璃杯都給砸了,一股腦收拾起來塞牀下了。”

“是小兒子的?”伍洪波問:“快上小學了吧,沒送幼兒園?”

蔡院士滿面笑容道:“幼兒園也去,我有空也教教他,幼兒園老師教數數教半年了,我說,不如趁這兩天閒下來,給小孫子做個啓蒙,我教語文有點不夠格,俄語、英語和數學還是可以的。”

“這兩天本來是閒下來了對吧,都怪楊銳。”伍洪波笑着打趣。

“怪楊銳!”

“都怪楊銳!”好幾個人趁亂起鬨。

楊銳沒想到高朋們竟然都像是中學生似的,無奈道:“實驗室的事,誰說得清楚。”

“兩個月做一種新藥,也有點太快了吧。”靠着暖氣的是中科院藥品研究所的研究員慶志勇,不像是大學裡的教授隔着窗戶紙看不清楚,他是經常性要對接各地製藥廠的,因此很熟悉而今做一款新藥的難度。

如果50年代的中國,有現在的生物研究水平,那在抗生素大發展的熱潮中,還是有一分餘力的,但在84年來說,中國開發新藥的能力就太弱了,尤其是競爭力薄弱,即使看準了一個靶點,預計十年二十年能做出來,也沒人敢做,因萬一你做到一半的時候,其他公司就可能率先做出來了,若是如此,其前期投入就全白瞎了。

所以,時間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楊銳只用了兩個月時間就做到了臨牀前,在慶志勇這樣的專業人士眼裡,基本等同於“我了個大去!”

楊銳回答過無數類似的問題了,靦腆笑一笑說“運氣好”就閉口不言了。

反正,怎麼想就是你們的事了。

慶志勇搖搖頭,道:“我們怎麼就沒有遇到好運的時候。”

“我看,是咱們的機制有問題,爲什麼華銳實驗室敢於投資,願意投資,最後能夠做出來?”有教授毫不意外的提出體制問題。現如今,這是時髦話題,就像是30年後的房價一樣,哪怕你一點都不關心,你也能說出一二三五四五點出來。

沈興德教授是個文弱書生的模樣,脫下眼鏡,用衣角擦一擦,道:“也不能全然責怪體制,咱們的研究經費就那麼點,再改制,難道能改出經費來?怎麼用有限的經費做出有價值的成果,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以後,比如到了21世紀,咱們國家實現小康了,咱們的四化建設有了成果,經費也多起來以後,如何用大量的經費做出卓有成效的研究,就是小楊這一代人的責任了。”

“沈教授說的好。我們這一代人沒有趕上好時間,小楊這樣的年輕人,纔是真正出成果的。”

“是呀,現在學華銳做科研風險太大了。”

“有楊銳這樣的年輕人,咱們國家的生物學,也算是後繼有人了。”

幾個人以楊銳爲中心說着話兒,話題卻是慢慢的跑開了,談發展談未來談後繼子弟培養……

楊銳聽的有些不自在,這裡除了他,最年輕的學者也超過45歲了,有的學者談論的後繼弟子都不是學生,而是已到而立之年的講師甚至副教授。

坐在這樣的房間裡,不得不說,楊銳還是有些壓力的。

“楊銳來了?”廚房裡,忙忙碌碌的蔡院士的夫人在圍裙上擦着手,走出來就上上下下的打量着楊銳。

“您好。”楊銳連忙站起來,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稱呼。按年齡叫阿姨?似乎不太對,叫蔡夫人又太生分了,叫嫂子的話……年齡差距又大了些。

“你叫我李醫生就行了。咱們各論各的。”蔡夫人似乎知道楊銳的猶豫,笑眯眯的道:“之前就聽說咱們北大的楊銳長的俊,沒想到這麼俊,你是河東人,吃麪嗎?”

“哦,河東吃麪的。”楊銳有些思維混亂。

“那你就吃麪吧,我做的面還不錯。不吃麪的就沒辦法了,自己舀米飯哦。”李醫生後面一句是吆喝着的,又道:“大家吃點東西啊,我下了面,弄了幾個涼菜。”

有人客氣,有人自覺的站起來到廚房去端東西。

一會兒,每人面前都有了麪條和米飯,除此以外,午餐肉、夫妻肺片、涼拌木耳和腐竹拌黃瓜的四色拼盤也是滿房間亂放,保證每個人面前都有。

“大家隨便吃點,墊墊肚子,吃飽了再說話。”李醫生滿房子的添菜添飯。

楊銳端起麪條,嗅着其中的香氣,竟而也有些餓了。

說起來,他也是晚飯沒吃的人。

麪條裡的內容同樣很豐富,手擀麪本身的韌性很好,麪湯更是有雞蛋、西紅柿、香菇、紅椒、油菜等多種材料,即使不配涼菜,也能很美味的吃光一碗麪。

“小楊再來一碗。”李醫生看着楊銳喝完,立刻幫他添了一碗。

楊銳不好意思的說了“謝謝”。

李醫生擺擺手,笑道:“年輕人就要多吃點,要不然怎麼有力氣做科研,你看老沈,沈興德教授,他爲啥做不了學部委員,就是太瘦了,年輕的時候沒好好吃飯,在實驗室裡工作幾個月就暈倒,再堅持幾個星期還是得暈倒,這樣怎麼能出成果。”

她這麼一說,滿屋子的人都笑了起來。

沈興德是眼瞅着要進學部委員的人,如此調侃也受得了,只是搖頭苦笑,道:“嫂子,我是看你每次都招待的這麼好,要是別人,我是一定要辯一辯的,我都四五年沒暈倒了啊。再說了,我年輕的時候倒是想好好吃飯呢,家裡沒有也沒辦法啊。”

“不敢再暈倒了。”蔡教授悶頭吃完一碗麪,抹了抹額頭上的喊,暢快的道:“你年紀大了,就多用經驗,不要拼體力嘛,把拼體力的機會讓給年輕人,對不對。”

“對,你說的對,再怎麼說,我也得等下一次學部委員評選。”沈興德說着舉起碗,道:“嫂子,再給我加一半,我不客氣了啊。”

“客氣啥啊。”李醫生笑眯眯的舀了多半碗麪給沈興德,又澆上濃濃的湯。

一房間都是呼嚕呼嚕的吃麪聲,像極了食堂。

伍洪波的戲謔基因再次被激活,笑道:“學部委員和學部委員也不樣啊,像是研究所的,就得抽空子,找機會到大學的學部委員家蹭吃蹭喝,要不然,到了月末,家裡就揭不開鍋了。”

蔡教授只輕輕的一擡眼皮,道:“正好,我兒子出京工作了,家裡就我們老倆口吃飯,加你一個還好做飯。”

楊銳忍不住笑了出來。

曾幾何時,期末考試前背書的時候,心裡怒罵的名字的主人,現在竟然互損的如此市井,卻也是楊銳想不到的。

一頓便餐吃完,楊銳主動到廚房幫忙洗碗。

李醫生客氣了兩聲也就讓他幫忙了。80年代的市場不發達,除了腐竹和午餐肉這樣的半成品能買得到,其他各種食材都要自己加工,蔡夫人又有自己的工作,也是忙了一整天,累壞了。

楊銳倒是有點享受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招待餐,或者工作餐,到90年代恐怕就看不到了,那個時候,大家應當都習慣了去飯店或者酒店,最起碼,像是北大生物系院長這樣的人,都不用在家自己忙活做飯了。

不過,84年還做不到如此的瀟灑,現在的食品開銷是家庭開銷的大頭,給十幾個人有菜有肉的提供一餐,恐怕要花掉蔡教授小半個月的薪水,這還是教授的薪水,若是普通工人的話,恐怕得把整月的工資掏出來。

李醫生的心情似乎也不錯,和楊銳合作洗碗的同時聊天,內容自然也是去鐵酮。

因爲對方是醫生的原因,楊銳很自然的將話題從製藥轉到了醫藥和醫療的問題。

他詳細說了自己在協和醫院的所見所聞,又說了自己做藥的初衷。

李醫生邊幹活邊聽,只是動作漸漸慢了下來。

楊銳漸漸的說到了去鐵胺和去鐵酮的異同,特別是一個要靜脈注射,也就是掛點滴,一個只需要口服的區別。

最後,楊銳說到了價格問題,並道:“我準備將國內的授權留下來,到時候,咱們國家的地平患者,應該能用到接近成本價的去鐵酮,國產藥的成本都不高,去鐵酮的合成也不難,不管進不進公費醫療的名單,我覺得一般人應該都能用得起,初步估計,中間型和重型的地平患者,平均延長10年的壽命,理想一點,延長15年都能做得到。”

“如果價格能降到一個月幾塊錢,那就不止15年了,20年都沒問題。”

“怎麼會。”

“你以爲國內所有的地平患者,都能得到協和醫院那樣的醫療條件。”李醫生輕輕的道:“去鐵胺的具體價格我不知道,但國內目前是很缺靜脈注射的藥品的,不說藥物的價格,掛一瓶葡萄糖都不便宜。如果是重型地平,普通城鎮居民,最多也就是負擔兩三年的醫藥費,農村的話……你家裡在鄉鎮,可能接觸過一些,但真正的農村,尤其是有重病人的家庭,你可能不瞭解……”

李醫生說着,放下手裡的碟子,道:“我去拿個東西。”

她轉身出了廚房門,卻聽客廳裡突然傳來驚呼聲:“嫂子,你咋哭了?……楊銳!”

第1455章 厚第199章 八級工楊銳第165章 土豪外公第234章 淡淡的憂傷第570章 交流生第1425章 不能早點說嗎第93章 慣例價格第823章 大事兒第1130章 我說兩句(求月票)第1308章 規劃中心第817章 楊銳是天才第86章 教育戰線第170章 你是特務嗎第1048章 核心第813章 搶購節第823章 大事兒第461章 調整第40章 能不這麼複雜嗎第889章 老樹第1405章 亮相第185章 三鎮第488章 完美數據第1056章 繼續輸出第683章 報價第768章 記在心裡第970章 死第812章 一字千金第956章 未完待續第984章 大拿第561章 調人第1011章 三生有幸第1361章 做不做得第1204章 十倍第518章 增值第264章 京城第1030章 退款?第867章 一夜好夢第228章 體檢第905章 張揚第963章 節奏第184章 猜謎第1026章 大倉庫第991章 慚愧第45章 晚來的感謝第1374章 重組DNA第337章 未來牛第121章 選人第601章 20日第二更第74章 光榮榜第370章 熱烈歡迎第1040章 野豬第353章 看看第723章 直斥其非第384章 任敏兒第456章 聲望宜人第1402章 留下來第1153章 舊廠第1434章 白臉的羊第1492章 我要帶專家第1127章 西鄉開發區第501章 科研僱傭兵第570章 交流生第123章 我沒領導第1210章 賣臉第152章 出發第534章 溫情第617章 皆大歡喜(求月票)第1327章 組建第899章 勾人第184章 猜謎第1065章 泛泛第689章 電報往來第300章 移液器第1121章 牛花第1243章 全力支持(求月票)第471章 難(求月票)第29章 阻攔第1303章 剋星第25章 預算第669章 九轉大腸第1225章 新的起跑線第825章 老狗第873章 裁判員第298章 食物鏈第469章 手抖(求月票)第978章 西裝第229章 高考序幕第347章 糖衣炮彈第689章 電報往來第764章 出版介紹會第1323章 提前畢業第1001章 馬前卒第1338章 粗若兒臂第1139章 紙老虎第1111章 若隱若現第443章 霞飛雙頰第752章 急切第310章 糖衣炮彈第1486章 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