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後記

兩日後,山遇惟亮退兵了。據葉念思和山遇惟亮的商議結果,賀蘭山克夷門三道關口,西夏佔一道,宋國佔兩道。夏、綏、銀、宥、靜、靈、會、勝八州歸還宋國,也就是西夏從李繼遷開始歷代侵佔宋國的領土全部歸還宋國。山遇惟亮派出親弟弟山遇惟永作爲特使,前往宋國東京請降。與此同時,得到周美捷報,抱着僥倖心理前往宋夏邊境查探的斥候也終於確認了西夏左廂軍司全部退至右廂的信息。

夏竦、韓琦和范仲淹三位相公都不敢相信擺在眼前的事實。周美擅自出戰後,三位相公,尤其是對周美有過知遇之恩的夏竦氣得暴跳如雷,連發數道奏摺彈賅周美和狄青二人。沒想到才過幾天的功夫,山遇惟亮已經降了。還好夏竦應變奇快,這纔沒在山遇惟永面前露了餡。夏竦這邊剛送完山遇惟永出城,那邊立即開始點兵進駐西夏左廂八州。范仲淹問夏竦可曾得到皇上的出兵許可時,夏竦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便頂了回去。

開玩笑。收復八州,唾手可得的天大功勞啊!像夏竦這麼機靈的人物,怎麼可能會因爲得不到皇上的出兵許可而眼睜睜看着他溜走?發兵的同時,夏竦已經開始構思怎麼寫請功奏摺,才與他前面嚴厲彈賅周美的奏摺不至於衝突太甚了。也幸得夏竦增兵迅速,才能及時地將左廂八州安定下來。夏竦出兵不久後,留在左廂的探子這才把事情真相寫成快報遞給山遇惟亮。山遇惟亮接到快報後,一口氣沒順出來直接暈了過去。醒來後直搖頭:“宋朝有能人,咱們不是對手。”從此再也沒生過叛意。

狄青和周美以英雄的姿態昂首返回陝西。結果剛到陝西便被抓了起來,接到三位相公彈賅的趙禎直接判狄青和周美爲叛國罪。夏竦爲人油滑,將兩人關起來後並沒有按趙禎要求的那樣“就地斬殺”,而是用囚車裝起來送到了東京。囚車到東京的時候,周美狄青收復靈夏的消息早就傳遍了整個大宋。周美和狄青在東京被百姓夾道歡迎,掌聲歡呼聲響徹雲宵,開創了從未有過的奇觀。

兩人解送東京後,接下來就是一場有如裹屍布般晦氣冗長的官司。狄青和周美雖一度被定性爲叛國罪,但夏竦第二批捷報奏摺裡細細地爲二人洗脫了罪名,再加上後來前線吃緊,急需像周美、狄青這樣的大將坐鎮,最終趙禎寬大爲懷,認爲狄青、周美功大於過,免去處罰,但下不爲例。山遇惟亮投誠有功,冊封夏國公,基本上全盤接受了葉念思議和的內容。揚守素有輔佐之功,調大名府知府。而帶兵進駐左廂八州的夏竦、韓琦、范仲淹、種世衡等則以老成穩重而得到重賞,被譽爲當朝名將——北宋軍制,扭曲至此。

而化名張元的慕容悠,在宋軍成功收復靈州後,便已飄然遠去。卻是葉念思最後玩了一個小花樣,走之前留書給張元之母,書中盡述了慕容家歷代復國,實爲爲害蒼生的道理。說自己幫宋國奪取靈州是爲了替列祖列宗贖罪,自己無臉再留在慕容家,從此浪跡天涯,再無慕容悠此人等等。慕容家在收到這封信後全家大哭三日,然後相互扶持着再次返回江南。而宋仁宗念慕容家愛國有功,特賜慕容悠幼子慕容博良田千畝,御筆“俠之大者”匾額一塊,免死金牌一枚。

從此“江南慕容”之名,終於在江湖上慢慢傳遍。

(第五卷終)

[編後語]這兩卷出場的歷史人物比較多,比較重要的有阿底峽、張元、吳昊、李元昊、山遇惟亮、惟永、惟序、野利遇乞、旺榮、仁宗、揚守素、寧林格、沒藏訛龐、狄青、夏竦、韓琦、范仲淹、尹洙、周美、種世衡等。

在這裡歷史人物中,除卻阿底峽、張元、吳昊、狄青幻想成分比較重外,其餘諸人大體是作者調查史料後作出的總結。雖然未必中允,但也算有點可信度。史載狄青品性無可挑剔,連歐陽修也找不出他的毛病,從這點來看就知道以狄青謹慎的性格,絕不至於做出違令潛入興慶府這種出格的事兒。不過因爲狄青是作者的偶像,所以將這個功勞送給了他。通俗小說,合理性方面不必計較太多。

野利遇乞、旺榮、仁榮三人皆死於1042年,遇乞旺榮兄弟史載死於李元昊之手,原因是李元昊廢黜野利皇后及太子寧林格後,害怕二人造反(沈括《夢溪筆談》中將這個功勞歸於種世衡的反間計,誠未可信也)。仁榮據說是寧林格的遠親,史料中亦未載他是被李元昊所殺,但這個很巧合地與遇乞、旺榮死於同年,所以亦不排除受遇乞、旺榮牽連的可能性。

沒藏訛龐是李元昊死後下一代的野心家和名將,曾經下三濫的掃蕩戰術噁心得西北一干子北宋名將們恨不得抽死自己。當然他的才幹也就能噁心一下宋朝的名將。遼興宗發動的第二次賀蘭山戰役,遼國三路大軍,沒藏打退一路嚇退一路,另一路卻將他打得屁滾尿流,還把西夏太后給俘虜了。

夏竦才華驚豔,不遜於范仲淹。不過當時他在世人心目中有個“材術過人,急於進取,喜交結,任數術,傾側反覆,世以爲奸邪”的惡名,被看作奸佞小人。而夏竦的心也的確狠毒了一點,石介是他的政敵,夏竦陷害石介致死不說,還試圖誘導宋仁宗將石介開棺曝屍。除了面善心狠,讓人不敢恭維以外,夏竦在歷史上也算是功大於過。當然,在他任陝西四路經略使的時候,慘敗於李元昊是不可推託的責任。但人家是文官,讓他來指揮軍隊原本就是扯淡——沒辦法,這就是弱宋。

夏竦在任上提拔過很多牛人,包括范仲淹,宋庠和周美。

范仲淹和宋庠就不介紹了,高中語文課本里都出現過。周美爲靈州人,李繼遷陷靈州時逃回宋境。家國之恨使周美恨西夏甚過任何人。提起周美,我一直覺得很奇怪。這個時代北宋名將衆多,什麼韓琦、范仲淹、種世衡,但大多數都是常敗的名將。叫起名號來威風八面,打起仗來就落花流水,不值一提。就連一代戰神狄青在西北也沒有什麼太拿得出手的戰績。唯獨周美與西夏大戰十餘次,未有敗績,甚至有過兩千破數萬西夏精兵的完美戰績。周美與其他人協同作戰,其餘幾路(包括種世衡在內)全部敗退,唯周美大勝而還。

要知道當時西夏國力正當巔峰時期,無論是對宋對遼,李元昊都戰無不勝。在這種情況下,周美每次擔當戰役最困難的部分而戰無不勝,這種武功,只能用“卓越”來形容。而且史上記載周美品德高潔,所有財產都分給了他的士兵,死後身無餘財。這樣一位戰神級的人物,卻在史上沒留下什麼名氣,埋沒在一堆號稱“名將”的從軍文人之中,實在讓我覺得可惜可嘆。究其原因,或許因爲他不按常規出牌,經常性違抗軍令有關。歷史上如果真發生這樣的事,周美擅自出營援助興慶府宋軍,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

至於韓琦、范仲淹、種世衡……誒,這幫子名將我就不說什麼了。

你的容顏依稀入夢境,

於是我在尖叫中驚醒。

---------------

感謝“冫繹灬魂”的評價票!

第13章 娘娘千歲(下)第9章 館前鬧劇第34章 幾時把癡心斷(上)第17章 一擊必殺第17章 絕地反擊(上)第23章 使船沉沒(上)第26章 孤城血戰(中)第3章 女神下凡第23章 張星沉(上)第1章 江湖貼第14章 王府夜戰第4章 七步成詞第7章 生死極限(上)第13章 驚天逆轉(中)第7章 斗轉星移(上)第9章 寶剎疑案(中)第20章 暖轎深情第37章 屋頂激鬥第7章 西夏一品堂第11章 同文館夜話(中)第28章 月神常羲(下)第18章 活捉童姥第8章 再見枯榮第30章 星體坍縮(上)第28章 孤城血戰第22章 天崩地裂(下)第2章 聶家店第38章 六軍辟易奮英雄怒(上)第2章 再世爲人(中)第23章 換巢鸞鳳(中)第15章 副作用第6章 當頭棒喝第8章 再見枯榮第10章 追與逃第2章 再世爲人(中)第29章 從此醉嬪妃海選中第34章 未來規劃第15章 嬪妃海選(上)第31章 全軍覆沒第11章 各顯神通(下)第5章 比武招親(下)第26章 從此醉(上)第4章 幽居喋血第3章 天山六陽掌嬪妃海選中第5章 荷塘春色第13章 反斬首行動第39章 生死大敵(中)第5章 時代烙印第20章 暖轎深情第19章 天下大亂(下)第24章 慶興議和(下)第8章 採花大盜(中)第18章 宿衛之變第26章 挑釁與調戲(下)第10章 吉他秀第35章 見餌就咬第10章 各顯神通(中)第14章 豔福無雙(下)第6章 丐幫分舵(下)第10章 裝逼遭雷劈第23章 絕處逢生(上)第16章 無上瑜伽(上)第12章 張元身殞第15章 啞口無言第13章 越飛越遠第9章 各顯神通(上)第23章 換巢鸞鳳(中)第33章 興慶議和(中)第18章 恍然如夢(下)第7章 採花大道(上)第18章 水邊的阿狄麗娜第18章 恍然如夢(下)第25章 挑釁與調戲(上)第31章 向來癡(中)第27章 吸星小法第25章 暗流涌動(上)第27章 孤城血戰(下)第28章 鬥法(上)第3章 女神下凡第16章 同舟共濟(下)第28章 從此醉(下)第4章 江南王家(下)第14章 灼夜天君(下)第2章 引蛇出洞第16章 主僕重逢第4章 大宋七品堂第18章 恍然如夢(下)第19章 恍然如夢第15章 啞口無言第3章 風雨驚魂(下)第38章 六軍辟易奮英雄怒(上)第13章 越飛越遠第33章 風暴將至(下)第32章 向來癡(下)第2章 朱雀門外第33章 風暴將至(下)第8章 裝逼遭雷劈(中)第20章 暖轎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