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喜訊(爲書友王大能的打賞加更)

“你有沒有想過,咱們這個蔬菜市場如果火爆了,別的地市可能會跟風?到時都來種菜怎麼辦?”永樑問道。

“這個我還真沒想過。永樑,你說說。”姜洪亮說道。

“人無我有,人有我優。記住這八個字,隨時出現的市場波動,隨時用這八個字去衡量,就能保證咱們這個市場始終處於領先地位。”

“還有一條,目光不能太短淺,要立足國內,放眼國外,考慮考慮國外市場需要什麼,然後有意識地引導菜農去種什麼。到時候要實現‘菜價我說了算’這個目標,管他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永樑說道。

“菜價我說了算?你是說通過咱們的努力,把咱們這個市場建成國內最大,甚至世界最大,讓他們都來咱這裡買菜,咱的定價就是全球的定價?”姜洪亮被永樑描繪的前景刺激地眼前一亮,要是那樣,自己可就太牛逼了!

“對。要朝這個目標前進,好好想想吧。”永樑說着站起來,“好了,跟你聊了聊,我也就放心了。走,蓮兒早就去你家了,咱們也走吧。”

“哎,好。你要不說我都忘了還有我妹妹呢。”姜洪亮不好意思地說道。

兩人遂起身往長輝而去。

шωш⊙ttКan⊙¢〇

……

永樑和秀蓮在姜洪亮家盤桓了一下午,到天黑才返回濰青市裡。

在車上,永樑跟秀蓮說了姜洪亮的變化,秀蓮高興地說:“真的?他真的能行?”

“雖然在戰略眼光上還不算高明,但日常管理已經沒有問題了。我可以十分肯定地對你說,你哥已經是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已經成功地從一個花花公子轉變成一個有用的人才了。”永樑說道。

“哎呀,太好了。永樑,謝謝你。要不是你當初揍他一頓,後來又把他領上正路,弄不好,現在他已經在監獄裡過了。”秀蓮非常興奮地說道。

永樑心中也是非常驚奇,前世的時候,姜洪亮確實是進了監獄,號稱“南霸天”的姜慶岱自從兒子入獄,也得了腦血栓一病不起,此後姜家就一落千丈,再也沒有恢復往日輝煌。難道這也是自己重生給姜家帶來的變化?

“不用謝我,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他能有今天,外力的作用不是決定性因素,而是他有了上進之心,內在的因素纔是決定性的。”永樑說道。

“理是這個理,但沒有外力的作用,他內心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再說,照我媽那樣的溺愛,他心裡會起積極的變化?怕是適得其反。慣子如殺子,一點都不錯。所以,我還是得感謝你。”秀蓮倒是腦子非常清醒。

“嗨,說得這麼生分。還是那句話,這是天意,也是各人造化,我可不敢居功。”永樑說道。

……

十四大勝利閉幕,從京城回到濰青的許文全立即召開了常委會,傳達十四大會議精神。

傳達完會議精神,許文全興奮地說:“同志們,我再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在分組討論期間,中央領導同志參加了咱們省的討論,在會上我做了發言,根據省委領導指示,我重點介紹了長輝縣搞蔬菜大棚的做法,並把已經取得的初步成果進行了彙報。沒想到中央領導非常感興趣,當即表揚我們服務農業、服務農村的意識強,希望我們戒驕戒躁,爭取更大的成績。”

說到這裡,他停了一下,衆位常委都激動地鼓起掌來,特別是張文燕,自己主持的這項工作能得到中央領導的首肯,這是莫大的榮耀啊,心裡能不激動?

許文全待掌聲稍歇,接着說道:“說到這裡,我要重點感謝一下張市長,她上任時間不長,一到任就深入基層進行調研,第一天就發現了長輝縣三才村搞冬暖式大棚菜和反季節蔬菜的做法,並迅速形成自己的意見,促成了長輝縣蔬菜產業化。這個事不僅說明張市長有出色的執政能力,更說明了她心中裝着老百姓。從她到任纔多長時間,到現在才二個月吧?而長輝縣出現大棚菜這個事不是張市長來了以後纔出現的吧?爲什麼其他領導就沒有發現這個亮點呢?這個問題值得大家深入思考啊。”

“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一段時期,中央、省裡,以及有關部委甚至科研單位,都會對長輝縣蔬菜產業化的事更加關注,我們市委市政府,要在深入學習十四大報告的同時,密切關注並積極配合長輝縣委縣政府,把蔬菜產業化工作搞紮實。”

許文全說到這裡,看向張文燕,問道:“張市長,請你講一講。”

張文燕此時已經按捺住了激動的心情,她優雅地攏了攏短髮,不緊不慢地講道:

“聽了許書記傳達的十四大會議精神,以及中央領導對我市蔬菜產業化的指示,我感到很興奮,也很激動。這說明,我們緊緊圍繞提高農民收入的工作方向是對的,市政府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剛纔許書記表揚我,說我有出色的工作能力,這我可不敢當。這件事之所以這麼快地推開,我覺得應該感謝市委、王大義還有德高集團。市政府是在市委領導下工作,沒有市委和許書記的支持,這件事根本就不可能推行下去,更遑論這麼快。王大義同志擔任三才村支部書記十四年來,頂着冷嘲熱諷,砍掉三十五畝莊稼,搞大棚試驗,成功以後,沒有藏私,手把手把技術傳給村裡人,再輻射到鄰村,這纔有了三千個大棚的規模。第三個要感謝的是德高集團,他們在沒有任何企業和個人敢於投資這個產業時,毅然出手接下了這個事。大家可能有所瞭解,德高集團的產業很廣,盈利能力都很強,人家是看不上蔬菜這點利潤的,那爲什麼還要接手?就是人家孫總說的,作爲企業家要有百姓情懷,致富不忘鄉親。這個產業不賺錢她也要做,如果老百姓在這個產業上掙了錢,她說她就賺了。德高集團已經投入一個億,後期還要投資二個億,可要回收成本,估計得用十年甚至更長。這樣一個良心企業,來到我市投資,的確是我市人民之福,難道不應該感謝嗎?”

第五十七章 黎洪林的煩惱第六十三章 他成菜販子了?第六十五章 幕後黑手第26章 招待所開建(二)第87章 酒桌上的玄妙(二)第55章 王永水失蹤第10章“紙老虎”覆滅一旦間(四)第十七章 波瀾再起(一)第二十章 與老書記一席談第33章林家家庭會議(四)第86章 酒桌上的玄妙(一)第五十六章 爛尾樓妙用(四)第九十九章 拜碼頭第87章 酒桌上的玄妙(二)第四十五章 池曉軍的態度第七十一章 曲愛民到訪(一)第63章 交接中的貓膩(一) 第86章 酒桌上的玄妙(一)第75章高歌一曲驚四座(一)四十二章 參觀蔬菜基地第二十七章 市長辦公會(二)第五十二章 陳保國的難題第七十七章 過年(三)第38章東北行之初遇賊王(二)第1章 重生原是平常事第五十六章 爛尾樓妙用(四)第九十四章 鎮長到任(一)第47章 婚禮第29章 母親的偏心第三章 接風(二)第83章 一語諫卿卿命改(二)第18章 風順正是揚帆時(三)第五十五章 爛尾樓妙用(三)第8章 二小設計賺“村霸”(二)第六十一章 事件發酵第40章東北行之考察佈局(一)第三十九章 順水推舟第43章東北行之搞定“賈黑頭”(二)第22章 悲天憫人有誰知(二)第40章 論“有依說一”第六十二章 旅遊?第8章“紙老虎”覆滅一旦間(二)第29章唯是起步最艱難(一)第九十七章 劉加樹其人第七章 賑災義演(二)第32章“疤瘌臉”的下場第97章 縱情山水難釋懷(二)第41章 撞車第8章 二小設計賺“村霸”(二)第16章 交好“坐地虎”(四)第二章 接風(一)第六十八章 兩次捱揍第十章 賑災義演(五)第74章 水北拜年鋪新路(二)第25章搶佔先機繪藍圖(二)第八章 賑災義演(三)第三十章 調研(三)第12章 錯把永樑當妹婿第27章出手怒揍“南霸天”(一)第七十四章 林子豪的反常舉動第46章 燕兒第四十七章 種刺第29章唯是起步最艱難(一)第72章 其樂融融大年夜第33章東北行之火車站奇遇(一)第40章東北行之考察佈局(一)第五十三章 爛尾樓妙用(一)第六十七章 炫富第二十九章 調研(二)第九十九章 拜碼頭第31章王永水的身手第一百零二章 接風宴(一)第六十章 菜商被打第八十章 市恩第59章 何去何從趙秋月第七十八章 過年(四)第25章搶佔先機繪藍圖(二)第65章 開業總有新氣象(一) 第三章 接風(二)第一百章 走訪大崔(一)第2章 小小村落有古韻第23章趙蘭家人到高平(二)八十七章 琳蕾回孃家第18章 風順正是揚帆時(三)第九章 賑災義演(四)第36章東北行之火車站奇遇四第50章 分歧第29章 母親的偏心第14章 交好“坐地虎”(二)第47章 婚禮第94章 牛廣春伏誅(一)第19章 水北再聚首(二)第48章東北行之趙蘭回家(三)第七十四章 林子豪的反常舉動第73章 水北拜年鋪新路(一)第4章 智擒義放美名揚第37章東北行之初遇賊王(一)第六十三章 他成菜販子了?第2章趙老太太的身世之迷第二十七章 市長辦公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