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事件發酵

王永樑的擔心不是多餘的。

第二天上午,吳芸打電話來讓永樑去市長辦公室。永樑敏感地意識到,可能是菜商的事。他不敢怠慢,來到市長辦公室,吳芸立即讓他進去。

張文燕見永樑到來,拿過一張報紙,說:“真讓你說中了,看看吧。”

永樑拿過來一看,卻是一張不出名的報紙,叫《北方雜談》。報紙頭版有一篇文章,題目是《水北菜商長輝被打》,文章是以記者自敘的方式寫的,說他正好經過出事地點,看到了菜商被打、蔬菜被扔掉的過程,最後還質疑道:“長輝縣如此環境,怎麼能讓人放心地去做生意、去投資?菜博會召開在即,誰還敢去長輝布展?”

文章還配了兩張照片,一張是楊立華被毆打的情景,一張是蔬菜滿地、滿溝,一片狼籍的景象。

永樑想,楊立華和司機沒有說有人路過,也沒有看到有人拍照,這說明拍照者根本沒有讓他們看到,也就是說,拍照者肯定就是打人者之一,絕對不是記者正好路過。

打人拍照,這都是事先策劃好的。看來,幕後之人是鐵了心要讓菜博會辦不成啊。

“市長,如果能找到這個拍照者,順藤摸瓜,一定就能找出幕後黑手。”

“我已經責成宣傳部門介入了,等消息吧,不過,人家既然敢這麼做,肯定已經把相關線索都掐斷了,所以,在這件事上找線索,恐怕很難。”張文燕道。

“嗯。也是。好在這張報紙的受衆面不大,影響力有限。如果公安部門能迅速破案,我們第一時間把案情公佈出去,應該能消除負面影響。”永樑道。

“你說的對。不過,我覺得公安部門破案在短時間內希望不大。”張文燕說着,轉了一個話題:“永樑,你說,操作這件事的人,他最終的目標是誰呢?他會不會就此收手呢?”

一聽這話,永樑陷入了沉思。

針對誰的問題不難猜,就看誰受的影響最大就是了。長輝縣受影響最大的是張全強和陳保國,市裡則是張文燕和段紅娟。

也就是說,針對這四個人的可能性最大。然而,永樑認爲,在這四個人當中,張文燕受到的影響是最大的。爲什麼?因爲她在濰青市迅速站穩腳跟所依賴的就是長輝蔬菜產業化,爲此她還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表揚。菜博會如果成功舉辦,她的威望無疑會達到一個頂峰。其他如段紅娟、張全強、陳保國,只能算是執行者,不是決策者,所以他們得到的光環肯定比張文燕小很多。

所以,永樑判斷幕後之人針對張文燕的可能性最大。至於會不會就此收手,永樑認爲,如果這場火被張文燕成功撲滅,沒有造成太大影響的話,幕後之人肯定還會再想其它辦法搞破壞。

“市長,我認爲針對你的可能性最大,畢竟這是你來濰青做的第一件事。至於會不會收手,我不是那個幕後黑手,無從推測,但有一點,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要掌握主動權,必須抓住幕後黑手。”永樑說道。

“對,你分析的有道理,與其把希望寄託在他會收手上,不如抓住他,徹底斬斷這隻黑手。”張文燕聽明白了永樑的話。

“行了,你忙你的去吧。接下來的事,不是你能幫上忙的。”張文燕說道。

“好。”永樑說完,起身告辭。

接下來就是公安部門和宣傳部門的事了,永樑只能幹看着,有勁也使不上。

事情的發展還真讓張文燕說着了,公安部門找到了那位記者,那位記者承認文章不是他寫的,照片也不是他拍的,是有人把寫好的文章和照片塞到信封裡,然後扔到他的房間門外,同時信封裡裝有一千塊錢。信中有稿件是打印好了的,還告訴他把文章發表了,那一千塊錢就是他的,如果不發表,讓他出門小心點。他貪圖那一千塊錢,同時也害怕來自暗處的威脅,覺得要報道的事也不是什麼大事,就把稿件給發表了。

至於無牌面包車和大富口音,更是無從查找,至此,線索全斷了。

長輝縣委、縣政府對楊立華給予了經濟補償,全力安撫菜商情緒,保證不會再有諸如此類事情發生,這纔沒有把事情鬧大。

這件事慢慢平息了,永樑心中卻是越來越不安,他覺得那個幕後黑手絕對不會就此收手,在菜博會舉辦前,他一定還會搞事。

令人不安的是,你明明知道他在暗中盯着,卻你不知道他從哪裡下手,也就無從防範。

張文燕、段紅娟當然也是這種感覺,她們只能要求長輝縣嚴加防範,把工作做細,儘量不給對手可乘之機,別的也是無計可施。

……

時間進入十一月份,市裡沒有大事發生,王永樑除了關注一下菜博會的籌備工作以外,督查室也沒有什麼事可忙,就是有點小事,尹忠民等也就處理了,根本用不着他親自出馬。

王永樑八小時之外,就膩在家裡,與李琳蕾雙宿雙飛,悠閒自在。

這天正好是星期六,永樑和琳蕾六點鐘準時起牀,穿上運動裝,出了門,順着衚衕往北走,出了衚衕,斜對面是濰青一中,兩人每天都到這裡的操場上跑步。

跑了十圈,兩人在操場上推了推手,估計差不多一個小時了,兩人覺得活動量也夠了,就出了一中,想買點早點回去。

來到一個賣早點的小飯店,兩人點了四份和樂面。在等面的時候,永樑聽到了兩個正在吃飯的人的議論,立即引起了警覺。

“夥計,聽說了嗎?前幾天長輝蔬菜市場那裡發生了一起打人案,把水北一個大菜販子給打了,說是打得頭破血流!”

“沒聽說。誰打的?”

“不知道啊,反正是黑道上的人,聽說那些人拿着大刀片子,可嚇人了,誰也不敢傍邊。”

“哎喲,這下長輝的蔬菜市場可壞了,誰還敢去那裡販菜?”

“誰說不是呢?你說這些沒爹的玩意,揍人家菜販子幹什麼?這不是堵自己的財路嗎?”

“你不是道聽途說吧?怎麼報紙上也沒報道啊?”

“聽說有一個報紙報道了,讓政府給查了,這樣的壞事捂還來不及哩,還能往外報道?”

第七十二章 曲愛民到訪(二)第九十三章 別出心裁的送別第三十八章 捧殺?第14章 交好“坐地虎”(二)第60章 討薪風波第30章唯是起步最艱難(二)第2章趙老太太的身世之迷第20章 悲天憫人有誰知(一)第二十一章 結婚(一)第58章 路三喪命第96章 縱情山水難釋懷(一)第34章東北行之火車站奇遇(二)第29章 母親的偏心第49章 劍叔還是“賤叔”第56章 再回尹秋第四十八章 唱歌風波第九十八章 爭相出頭第一百零三章 接風宴(二)第21章 劉華被砸暈了第九十一章 聚餐第13章 交好“坐地虎”(一)第49章認親第二十章 與老書記一席談第71章 姑嫂鬥法第66章 開業總有新氣象(二)第37章東北行之初遇賊王(一)第26章搶佔先機繪藍圖(三)第14章 交好“坐地虎”(二)第15章 交好“坐地虎”(三)第56章 再回尹秋第39章 班裡的那些事(二)第45章 趙春花的心思第46章 燕兒第九十七章 劉加樹其人第62章 驚豔公社黨委會(二)第47章 婚禮第32章林家家庭會議(三)第九十八章 爭相出頭第六十二章 旅遊?第五十五章 爛尾樓妙用(三)第4章 高平未來一席談(一)第35章東北行之火車站奇遇(三)第一百零一章 走訪大崔(二)第3章 學裡幼童書聲琅第九十二章 蓬門今始爲君開第25章 招待所開建(一)第三十八章 捧殺?第五十四章 爛尾樓妙用(二)第九十章 揚眉吐氣(三)第九十九章 拜碼頭第4章 智擒義放美名揚第九十九章 拜碼頭第76章高歌一曲驚四座(二)第七十三章 國企改革試點第12章 新人原來是故人第七十二章 曲愛民到訪(二)第65章 開業總有新氣象(一) 第1章 趙秋月回來了第37章東北行之初遇賊王(一)第11章 世上最重是親情(二)第33章東北行之火車站奇遇(一)第51章 裂痕第28章出手怒揍“南霸天”(二)第6章最大地產商捱揍第59章 何去何從趙秋月第41章 撞車第36章東北行之火車站奇遇四第9章 二小設計賺“村霸”(三)第81章 元宵晚會美名揚(二)第39章 班裡的那些事(二)第37章 開學第27章出手怒揍“南霸天”(一)第13章 交好“坐地虎”(一)第57章 王永水你在哪裡第3章 學裡幼童書聲琅第45章東北行之別具一格的拜見第九章 賑災義演(四)第一百零二章 接風宴(一)第34章硬碰硬的一戰(一)第22章趙蘭家人到高平(一)第六十一章 事件發酵第一百零四章 黨委會議上的爭論(一)第五十章 秀蓮懷孕第52章 趙春花的選擇第12章 錯把永樑當妹婿第12章 新人原來是故人第六十章 菜商被打第3章 學裡幼童書聲琅第6章 蘆葦蕩裡練功忙第六十五章 幕後黑手第六十六章 酬功第五章 服軟第八十四章 邂逅(一)第46章 燕兒八十八章 揚眉吐氣(一)第八十二章 親人第51章 裂痕第30章唯是起步最艱難(二)第二十六章 市長辦公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