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修行

4.修行

胤禛這些天喜憂參半。前些日子,六宮太監副都總管李德全過來宣旨,康熙封了胤禛一個固山貝子爵。胤禛猜想,歷史可能由於自己的穿越,已經有了重大的改變。清代初期諸皇對分封皇子大多很慎重,甚至有皇子至死也未得封的情況。

而事實上的胤禛,也是二十弱冠之時纔得到了貝勒的爵位。而且就那是而言,也算是阿哥中得封爵位較高的。雖然現在只是封了貝子,但是卻有了大幅的突破,畢竟時間上將近提前了十五年。然而,緊接着就是煩心事了。康熙在上諭中稱:皇四子胤禛雖年在髫齡,然深肖世祖章皇帝,秉事持正,一心向佛,特諭着皇四子帶髮修行大名寺,修五根正思惟云云。胤禛其他聽得是雲裡霧裡,但是有一條他可是聽得清楚明白:他就要被髮去做和尚了。

回到自己的房中,胤禛就一個人坐在炕沿上生悶氣,也不知道自己的便宜皇阿瑪是怎麼想的。他費盡苦心好歹就是爲了給康熙留下一個好印象,想照着原本歷史的軌跡,讓康熙以後能在立儲之時,能在二阿哥以外有個選擇。但是,會不會是自己太心急以至於弄巧成拙,以至於被一腳踢出宮門?抑或是表明自己已經被排除在立儲的名單之外?但是,仔細想來,帶髮修行應該還有轉圜的餘地,或者只是說明康熙想多磨練一下自己?

上諭之中還提到胤禛深肖其皇祖父,這句話,含義頗深。雖然康熙對順治這位父親沒有多大的認知,但是就總體而言,他除了對其因董鄂妃而無心朝政以至最後鬱鬱而終稍有微詞以外,對於這位清世祖還是頗爲崇敬的。所以以胤禛類比順治到底是福是禍,一時而言,卻也未可知。胤禛思緒紛飛,腦袋都想得疼了。

胤禛一個人正呆呆想得出神,門外突然傳來太監的通稟:“佟貴妃到。”胤禛苦笑一聲,站起身來,然後就看到門簾一挑,副都總管太監高羣一臉媚笑地引着佟妃走進屋來。

高羣滿臉生花,忙不迭地請了個安:“奴才給四阿哥請安。”

胤禛手一擡,虛扶了一下:“高安達,這兒就皇額娘和我兩個,鬧什麼虛禮啊。”

然後規規矩矩地打了一個千:“兒臣給皇額娘請安,皇額娘有什麼事儘管吩咐兒臣過去就是了,讓皇額娘來兒臣這裡,兒臣慚愧。”佟妃照顧了胤禛幾年,早就習慣了此子早熟的“大人”腔調,此刻也不以爲意,走了過來,伸手將胤禛扶起。然後盈盈地走到炕桌旁,坐了下來,示意胤禛坐到近旁,先是笑笑地看着胤禛,卻又一言不發,胤禛一肚子的疑問,卻也不肯明說,只是靜靜地等候,面上也不動聲色。

過了一會,佟妃終於開口了:“四阿哥可接到皇上上諭了?”

胤禛站起身來答道:“兒臣今早恭迎了皇阿瑪的旨意。”

佟妃終於忍不住道:“四阿哥現在封了固山貝子,這是一件大喜事啊。”

佟妃等着胤禛撒歡耍嬌,她其實並不指望胤禛能有什麼反應,小孩子,未必懂得固山貝子意味着什麼。

不想胤禛只是笑了一笑,道:“這是皇阿瑪和皇額娘給兒臣的恩典,兒臣現在年紀尚小,也寸功未立,受如此的重爵封賞,兒臣愧疚。”這句話倒是透出了胤禛現在的懊惱,佟妃聽後好一陣沒有言語,高羣也感覺到了氣氛的異樣,悄悄地退了出去。

半晌,佟貴妃才緩緩道:“四阿哥現在讀書了,連講出來的話都和從前不一樣了。而且四歲封了貝子,也算是了不得了。我倒是想問問四阿哥,四阿哥這些話都是和師傅學的?”

胤禛聞言大驚。他怎麼全然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失望之下的他居然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難怪佟妃有這樣的疑問。畢竟,他太把自己心目之中的歷史當回事了。前面聞聽上諭之後震驚,讓他一時沒有能夠調整過來心態。他馬上提醒自己,凡事欲速則不達,他可不想再引起什麼“誤會”。

胤禛連忙過去拽着佟妃,笑吟吟地說:“皇額娘,您一猜就猜着了,師傅說,如果皇阿瑪叫兒臣,兒臣就要這麼回皇阿瑪。”然後偷偷瞧了一眼佟妃的臉色,發現佟妃臉色稍霽,暗暗心中舒了一口氣,接着道:“皇額娘,皇阿瑪封了兒臣一個固山貝子,貝子以前諳達們告訴過兒臣,但是固山是什麼意思?是不是要兒臣上山去?”

佟妃至此再無疑慮,忍俊不禁道:“固山貝子就是連在一起的,那是咱們滿洲的爵位,固山就是旗的意思。傻孩子,那些太監們都是小半瓶醋,居然還在你面前晃盪,以後再聽到他們胡說八道,就把他們都叉出去。”

然後又仔細叮囑道:“以後師傅教你的,也得看怎麼說,你要是真得這麼在你皇阿瑪前面說了,你皇阿瑪一準知道這是你師傅教的。這可是討大沒趣了。”胤禛點點頭,躬身道:“兒臣記下了。”

這時,佟妃卻又傷感起來,道:“你皇阿瑪要你去大名寺修行,你小小年紀,就要離開額娘。”說着,不由得泫然涕下。胤禛此刻就算是滿腦門不爽,也只能裝天真了:“額娘,兒臣還從來沒有出過宮呢,兒臣想出去看看,只是兒臣捨不得額娘,額娘陪着兒臣出去好不好?”

佟妃苦笑着說道:“等你長大了就明白了,皇額娘這輩子怕是要終老與此了。”胤禛心中暗暗嘆息,嘴上卻道:“那兒臣就去求皇阿瑪,讓額娘陪兒臣一起去。”佟妃一把摟住胤禛,道:“你有這份心,也不枉額娘疼你一場。”

第103章 父子兄弟(九)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379章 問鼎(三)第110章 嫌隙(五)第271章 塵埃落定(十四)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302章 南山遺恨(一)第170章 南巡(一)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230章 渾水(十一)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222章 渾水(三)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157章 洗三(二)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347章 父子兄弟(十七)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206章 驚變(二)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78章 出征(一)第1節 我來了 布魯塞爾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226章 渾水(七)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23章 渾水(四)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17章 圍獵(一)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27章 渾水(八)第356章 風雲漸起(二)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114章 家宴(二)第172章 南巡(三)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29章 傷逝(三)第169章 封爵(二)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133章 管中窺豹(二)8 裕親王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22章 圍獵(六)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三)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17章 圍獵(一)第382章 問鼎(六)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14 家祭一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369章 風雲漸起(十五)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178章 南巡(九)第42章 麻煩(二)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295章 多事之秋(七)第387章 問鼎(十一)第248章 議儲(一)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47章 初識愁滋味(一)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385章 問鼎(九)第253章 議儲(六)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173章 南巡(四)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327章 萬壽(四)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第157章 洗三(二)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204章 風雷涌動(十一)第367章 風雲漸起(十三)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262章 塵埃落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