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技術授權

“沒你們想的那麼可怕!我們的要求僅僅是——技術授權給你們之後,xos操作系統,你們不可以修改,必須是原生態的系統。”李凌香接着補充了一句,“如果,你們想要優化改版,則需要跟原生態的系統兼容,且,需要向我們繳納相關的專利費!”

聽聞李凌香這麼一說,一下子衆多廠商代表紛紛鬆了一口氣。

改操作系統,他們也想過,但顯然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大多數廠商,僅僅是想要跟上潮流,做觸摸屏手機賺整體和硬件的錢。

也只有一些有野心的廠商才,纔會想到在授權的操作系統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和改進,從而構建自己的互聯網生態系統,進而獲得移動互聯網流量入口優勢,但並不是每一個廠商現在就有這樣的野心!

允許廠商修改版本的技術授權,需要向小夥伴公司支付50元專利費。事實上,小夥伴公司不鼓勵這樣做。

免費授權版的原生態的xos操作系統,系統捆綁的瀏覽器、輸入法、應用商城等等互聯網入口,這些流量入口的價值,在互聯網時代未必遜色於微軟公司直接賣操作系統軟件。

微軟賣操作系統軟件,雖然可以一次性獲得不菲的收益,但事後也需要付出大量的技術維護成本。而在一次性出售了軟件之後,消費者實際上很長時間,都不太可能再花錢購買另一套系統。

所以,看起來心黑的微軟,並不如想象中那麼暴利。若是換做互聯網巨頭,那需要靠着賣操作系統本身授權,只要把持了流量入口,系統免費給用戶使用,也同樣可以源源不斷的從一些希望推廣應用軟件的廠商那裡獲得分成費用。

其次,把持了流量入口之後,推廣自己公司的新的互聯網產品,也變得很容易。稍微給自己公司的新產品導入一點流量,即可獲得海量的用戶。

當然了,小夥伴公司僅僅是要求手機廠商不修改操作系統本身和系統自帶的一些工具和應用。

隨後,小夥伴公司開始跟手機廠商簽署了技術授權協議。酷派、聯想、中興,獲得了首批技術授權。

其他一些山寨廠商,小夥伴公司暫時不考慮授權!

……

2008年以來,實際上,新聞上的頭條更多是與糟糕的經濟和金融市場有關。觸摸屏手機佔據頭條的能力。遠遠不能跟財經新聞相比。

去年的時候,全球投資者還盲目樂觀。今年,已經逐漸變成越來越恐慌,越來越悲觀!

去年美國兩房數萬億美元的不良資產窟窿被戳破,從而引發了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的後果是,美國大量的金融機構倒閉,地產蕭條,股市暴跌。跟歷次金融危機一樣,人們惶惶不可終日,仿若是世界末日來臨一般的恐慌。

不過。在王啓年看來,金融危機對於人類社會只能算無關痛癢的事情,除非一些激進的投資者,盲目加大了槓桿,遇到金融危機後槓桿爆掉,導致週轉不靈或者破產。財務上比較保守的企業,遇到這種情況,不會遇到多大的困擾。

王啓年接觸過兩類企業家,一類是非常樂觀,不斷的舉債。擴大企業的規模,他們恨不得把所有的利潤都賺走,而忽視了市場風險和財務方面的風險。不過,遇到經濟比較景氣。行業也景氣的情況下,這種賭徒押注一半的企業家,往往能獲得巨大的利益。當然了,經濟危機中,破產的企業也絕大多數是這種人。

另外一類企業家,緊緊捂着錢袋子。不會因爲行業景氣而去投資。反而,不斷等待等待,一直等到同行大面積破產。這時候,往往能用撿垃圾的價格,把同行的資產收購。比如,同行在景氣最高峰的時候,大舉借貸上億元的項目。到了經濟蕭條,整個行業都是資金鍊斷裂的最悲觀情況下,根本無人願意接盤時,這些保守的投資者,因爲擁有巨量的資金,所以,可以用幾百萬元,把對手斥資幾億元盲目投資的項目給接盤。

還有金融行業也是差不多,保守的金融企業,堅守傳統,拒絕任何高風險項目,不會盲目加槓桿,應隨危機總是很容易。但每次金融危機的窟窿,都是那些以創新的名義,實質上就是增加金融槓桿搞出很多新產品,最終,都都會導致泡沫和崩盤。

比如,美國的次貸危機,本質上就是金融機構增加槓桿,爲了追求盈利,借錢給大量根本無法償還的人。最終,這種無法償還的爛賬,越積越多,遲早有一點崩盤。大量的爛賬註銷之後,無數人血本無歸,一部分金融機構和企業破產爲代價,爲這次危機買單。

王啓年知道這次危機,不過,卻沒有利用這次危機大肆牟利。

早期小夥伴公司規模很小的時候,這種投機行爲,可能並不會引起各國政府關注。但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各種投資行爲都會遭到關注乃至監控。

所以,小夥伴公司的投資方面,相對比較收斂。更注重長久的利益。

長久利益而言,優質的實業項目,顯然比金融投資更賺錢。

畢竟,像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單以實業的角度來看,年化每年收益率20%出頭,其實並不是多麼驚人的收益率。很多的實業項目,都可以取得這麼一個收益率。當然了,貴在伯克希爾公司的金融項目,幾乎沒有瓶頸。只要不斷尋找到穩定盈利的項目,並且,成爲該項目的股東即可,並不考慮經營。

當然了,小夥伴公司的金融投資方面,搞的就跟巴菲特差不多,以長期投資爲主。即使,意識到金融危機來臨,小夥伴公司也不過是斥資不到500萬美元買入股指期貨空單,以此來對衝持倉的股票市值下跌的損失,這種行爲,類似於買保險。而不是動用龐大的資金去裸做空。

實際上人們都被金融危機嚇壞了,雖然,有很多的行業不景氣。但另外一部分新興的產業,卻是站在風口之上。

比如,觸摸屏手機顯然就是逆勢而上,成爲這個年代最強的增長點。(。)

第201章 見鄒文懷第439章 新藍海和精品化第536章 繁體出版市場藥丸第513章 大片時代(二)第63章 要做國內電商的鼻祖了第234章 首日票房第501章 網絡反響第585章 Xphone登陸北美第589章 網絡劇時代第343章 風水輪流轉第86章 漫畫單行本(一)第588章 功成回國第520章 年會和分紅第392章 佈局A股市場(一)第639章 陳一發兒第30章 元旦晚會和《小蘋果》第220章 友情、愛情和夢想第488章 IMAX大熱,嘉禾暴漲第544章 日本之行(二)第622章 院線公司上市(二)第132章 《西遊記》是個巨大的寶藏第98章 一個猴子的故事(三)第487章 以IMAX養IMAX第592章 影視投資金融化(三)第567章 院線霸主(一)第437章 搶佔雙十一(二)第57章 發行合同第438章 調整遊戲業務第608章 《泰囧》上映第189章 北大取景第496章 褒貶不一的觀衆反映第144章 財務投資第328章 龍鳳鬥第512章 大片時代(一)第419章 起訴蘋果第433章 劉翔的退役和轉型第159章 遊戲上市第240章 曉明加盟第24章 歷史地圖上的中國第583章 合格的資本家(二)第233章 首映(三)第24章 歷史地圖上的中國第121章 意馬工作室第425章 慈善家第349章 挖角黃聖依第277章 《英雄》下畫第548章 一拳超人第126章 第二個宣傳片第254章 躋身億元俱樂部第32章 寒假第52章 論女主角的不同死法?!第138章 挖空97級表演班?第479章 第六次聖盃戰爭(一)第426章 慈善版手機第261章 《海虎》發佈會第34章 籌集資金第352章 魔獸來襲第297章 征途是星辰大海第228章 陳天驕第161章 風靡全國第171章 起點中文網(二)第558章 手遊,手遊!(四)第391章 小玩意(二)第396章 被票房推動的股價第268章 工作郵件第383章 電紙書(一)第520章 年會和分紅第601章 亞視股東矛盾(一)第221章 酒吧和搖滾第112章 “小成本大片”的拍法第47章 電影開拍第426章 慈善版手機第614章 又一個神話第341章 要相信人民幣的力量第566章 新年新氣象第625章 院線公司上市(五)第422章 初心第468章 生死大敵第481章 《FATE》再起波瀾第251章 版權運營(二)第629章 蘇寧第406章 冬木市的原型第636章 籌備(一)第110章 我的西遊我做主(二)第542章 編輯部第156章 錯失江南,蕭潛投稿第223章 應對之策第551章 小夥伴大賞第58章 甩手掌櫃第18章 不是想象中那麼簡單第269章 海外拍戲(一)第615章 《降魔篇》影遊聯動第639章 陳一發兒第204章 畢業了第473章 各方反響(一)第304章 小夥伴廣場(一)第253章 首日票房第320章 越來越火熱的遊戲市場第549章 《一擊》創造的價值第605章 亞視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