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選定開拍日期

1998年3月末。

《命運之門》小說版的稿費到手後,電影的預算也有34.5萬多元。

此外,《命運之門》的劇本經過不斷的打磨,已經獲得了衆人一致的認同。所以,電影自是按照計劃,擇期開拍。

不過,親兄弟明算賬,在電影拍之前,王啓年認爲,必須要把利益分配明確下來。免得到時候,因爲利益分配問題,而傷了感情。

僅是按照出資比例分配,這並不科學。

畢竟,電影拍攝雖然要花錢,但更關鍵的是人。只有專業、合適的人配合,組成一個團隊,才能夠將電影拍出來。

於是,在王啓年的建議下,電影收入分配按照,王啓年拿40%,郝藝、李解、杜傑各自拿20%的權益。

這個分配方案出來,衆人都覺得王啓年拿太少了,於是,對他更加敬佩和感激。因爲,該分配方案出來,每個人拿的都比他們的出資比例要多,只有王啓年例外!

也就是說,王啓年用犧牲自己的收入,來解決內部的利益分配可能會產生的矛盾。

誰覺得自己分配少了?看王啓年吧,你的貢獻和出資比例,能和王啓年相比嗎?按正常的分配比例,王啓年拿七成,纔是合理的。

王啓年衆人都是投資人,是老闆,不拿片酬的。他們是拿將來電影上映後利潤的分成。這樣實際上,他們幾個人的人力成本,就省了下來。

至於,電影什麼時候開拍,王啓年也本着團隊內民主的精神,詢問大家的意見。

“我覺得,4月1號怎麼樣?愚人節!別人以爲我們的開玩笑的,結果,咱還真拍電影了!”李解有點興奮的說道。

“不好吧,4月1日,太不嚴肅了!”杜傑搖頭,“這簡直是在說,我們的電影,就是一個愚人節的笑話。兆頭不太好!”

“恩,也我覺得兆頭不好。”王啓年說道,“重選一個日子吧!”

“五月一日?勞動節,這個兆頭好吧?!”李解期待的問道。

“那又等太久了!”郝藝搖頭。

日期一再被否定了,李解有點“倍受打擊”。衆人推來推去,最終,衆人一致表示:“還是年哥你來拿主意,選日子吧!”

王啓年想了想,說道:“讓我選的話,就4月3日開拍!”

“4月3日?爲什麼?”衆人紛紛不解。

“喏,報紙!”王啓年將桌上的報紙,推向衆人,道,“看明白沒有?!”

“4月3日,《泰坦尼克號》在中國大陸首映?!”衆人看到巨幅的廣告,頓時,明白了過來!

《泰坦尼克號》在97年12月份,就開始在全世界陸續上映,北美、歐洲、日本、韓國、香港、臺灣……這部電影所向披靡!

而在國內,由於這部電影的躶(那個)體鏡頭,送審之後,被要求刪減。所以,大陸地區上映比其他地區晚了幾個月。

不過,晚幾個月也有巨大的好處——這幾個月之間,全世界的娛樂新聞,都集中在《泰坦尼克號》這部大片上。

中國不少的媒體,也免不得拼命的報道這部大片。

別說的電影界,就是普通不看電影的人,被新聞轟炸了幾個月,也知道好萊塢大片《泰坦尼克號》即將要在國內上映。

“4月3.號,看起來確實是一個好日子!”郝藝笑了笑。

“對,那就4月3號上映!”衆人一致的同意。

就這樣,衆人決定,將電影開拍的時間,選在4月3日!

在1998年4月3日這一天,《泰坦尼克號》在橫掃全球市場之後,開始登陸內地市場。這部電影,20世紀末電影史上不得不提的一部電影!

因爲,這部電影不但首次創造了18.45億美元的全球票房,很多年都沒有人能夠打破這個紀錄。

同樣的,《泰克尼克號》在中國上映,後來也是創下了3.6億人民幣的紀錄,很長時間內,沒人能夠突破。

而且,這部電影的票房相當於是98年這一年中國電影票房的三分之一,帶給中國電影行業強大的心理震撼。

也正是因爲,《泰坦尼克號》創造的神一般的票房,纔打醒了不少的導演。以至於,張藝謀、陳凱歌等等第五代導演,紛紛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以前是,極端的重視藝術和拿獎。但從《泰坦尼克號》之後,中國電影行業的高層,開始更關注高票房的電影。

爲了讓國產電影,能夠拉近與《泰坦尼克號》的票房上的距離,國內是不惜成本的捧張藝謀、陳凱歌等等大導演,讓他們的電影,票房數據一再的狂飆,經過十多年的努力下,國內票房的紀錄,終於被中國導演們奪回來了!

所以,得感謝《泰坦尼克號》!

如果沒有這部電影,震動了中國電影人。相比,很多人還沉迷在拍片、參賽、拿獎,這個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那麼,中國電影的票房市場將會完全被海外大片壟斷。國產電影,不僅僅是在海外失去份額,就連國內的市場份額也將會全部被海外大片壟斷。

《泰坦尼克號》這部片子,才真正震動了國內,讓國內電影高層,下定決定要拍大片。一部分知名的大導演,自是響應政策,目標從拿獎,變成了拍大片!

當然了,由於張藝謀、陳凱歌等等導演,太過於急躁。幾年前還僅是拍幾百萬上千萬的文藝片片。

還沒有經過充分過度,就開始拍上億元投資的大片。這造成了,早期的大片,將電影最基本的鏡頭、故事搞的很糟,盲目的堆砌特效和大場面。

這種一窩蜂拍大片,也就矯枉過正了,浪費了大把的資金,拍出來的電影,很多是遭觀衆批評的。

但這種做法,在商業上的成功的,也是一種正常的“交學費”過程。

多拍了一些大片,漸漸的,中國的電影界逐漸掌握了拍大片的能力了。以前不敢想與海外比,似乎所有的“外國片”都比中國拍的好看有趣,更受觀衆的歡迎。

但連續拍出一堆國產大片,票房上的成功,讓國內電影界越來越自信,除了好萊塢之外,世界上別的國家的電影,在票房上,貌似都比不上我們的大片。

這種自信,很是關鍵!

在90年代末,很多電影人都心灰意冷,覺得國產電影沒搞頭了,電影將死之類的口號一堆。拿再多的獎,也難以挽回國內票房市場的頹勢。

當然,王啓年也認爲票房是電影行業的關鍵,是電影行業賴以生存的根本。

但王啓年並不認爲只有大片纔有票房,才能賺錢。

其實,觀衆未必是要看一部成本很高,很燒錢的電影。

觀衆其實並不在意一部電影花了多少錢,甚至,特效、大場面都不是關鍵。僅僅是一部,能讓他們覺得有趣的電影就可以。

小成本的電影,如果能迎合了觀衆的趣味,一樣是可以賺錢,甚至能賺到觀衆的口碑!

觀衆的口碑,纔是電影行業最珍貴和權威的“大獎”,比柏林的金熊獎,比好萊塢的奧斯卡獎更要珍貴權威無數倍!

第493章 《四大名捕》上映(二)第600章 X超級電視(三)第97章 一個猴子的故事(二)第56章 配音和看片第450章 確定角色第317章 甯浩的首秀(一)第467章 iphone不是最大的威脅,安卓纔是!第447章 真3D和僞3D第152章 春晚現場(二)第295章 七君子(二)第144章 財務投資第548章 一拳超人第356章 王者歸來第508章 徐克(一)第421章 技術授權第120章 後期製作第292章 潘多拉魔盒(一)第201章 見鄒文懷第215章 911事件(二)第430章 痛點第559章 電視訪談第494章 《四大名捕》上映(三)第153章 首席二逼官第504章 挖掘中國古典文化遺產第2章 青梅竹馬第612章 西遊降魔篇(一)第516章 一天三百億!第561章 永續債券第561章 永續債券第239章 抄底網易(二)第458章 陳喬恩紅了第172章 網文江湖起風波第634章 輕小說(二)第480章 第六次聖盃戰爭(二)第569章 院線霸主(三)第285章 神一般的投資第627章 天價第250章 版權運營(一)第641章 直播圈大新聞第609章 十億票房第390章 小玩意(一)第390章 小玩意(一)第646章 互聯網地產第395章 嘉禾新動作第185章 哥倫比亞公司的陰謀第31章 紅花和綠葉第516章 一天三百億!第340章 葉羣峰第123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一)第101章 拉投資(一)第364章 《畫皮》第136章 求賢若渴第507章 步步驚心第311章 價值投機(三)第72章 首映(四)第279章 《海虎》首映第140章 說出你的秘密第42章 簡體出版第99章 父母的意見第546章 日本之行(四)第451章 新聞發佈會和開拍第433章 劉翔的退役和轉型第415章 五億票房第320章 越來越火熱的遊戲市場第540章 國漫崛起第394章 佈局A股市場(三)第608章 《泰囧》上映第237章 關中刀客第418章 xphone發佈會(二)第71章 首映(三)第275章 大豐收第55章 剪輯第568章 院線霸主(二)第60章 98年大洪水第108章 拉攏於冬第341章 要相信人民幣的力量第35章 一篇投稿第11章 軍訓(一)第376章 收購嘉禾(四)第489章 王思聰第561章 永續債券第540章 國漫崛起第81章 我們一起來創業吧(一)第408章 史上最昂貴的cosplay第58章 甩手掌櫃第42章 簡體出版第52章 論女主角的不同死法?!第235章 解釋不清第484章 對話卡梅隆第298章 入股華誼第282章 結盟寰亞第603章 亞視股東矛盾(三)第335章 抄襲風波第175章 新片《江湖》(二)第90章 合作賣書?第536章 繁體出版市場藥丸第12章 軍訓(二)第203章 應該是個勵志的故事吧第72章 首映(四)第196章 汪峰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