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年會和分紅

2011年1月,小夥伴集團財務部分將去年全年的財務報表製作出來,公司的股東和管理層也開始匯聚,召開小夥伴年會。

去年一年內,小夥伴集團的整體營收規模突破2000億元人民幣,淨利潤也高達270億元之巨。

除掉債務和上市公司市值的泡沫(小夥伴內部統計資產按照淨資產計,不按照持股市值計。嘉禾市值漲到600億元,但小夥伴集團的財務上僅按照大約70億元的淨資產來算)之外,小夥伴公司真實的淨資產規模,也達到了600億元之巨。

除此之外,小夥伴公司持有的房地產,不僅僅不算增值,而且,統計上只算折舊。比如,小夥伴公司斥資百億投資房地產項目,每年要扣掉十億元的折舊成本。把地產項目當作消耗品,而不是保值增值的投資。百億投資的地產項目,十年後依然還在,甚至甚至了很多倍。但是,小夥伴公司賬面上,這些資產已經摺舊成0了!

這種保守的統計方式,每年折舊掉的不動產都是幾十億元。可以說,小夥伴每年的資產是少算了幾十億,十多年來至少有數百億元的房地產資產,在賬面上已經是0!折舊完成的房產,若是按照市場價出售,賣出千億元不成問題,但小夥伴公司淡定的把它們進行折舊,本質上,折舊也可以起到避稅的效果。

當然了,以600億元衡量小夥伴的價值,這顯然是小夥伴公司財務統計方面的保守,以及讓利公司的員工股東。

早年是贈與員工和管理層股權,表彰優秀的員工。現如今贈與股權的表彰體系依然存在,但與此同時,小夥伴也對沒有達到做出傑出貢獻程度的普通員工,也給出了現金認購股權方案。

小夥伴公司成立專項基金,以淨資產的價格回購一些離開小夥伴公司職員的股權,讓小夥伴集團的股份持有者。永遠都是小夥伴體系內部的員工和管理層。市場上很多的野蠻人,想要認購小夥伴股權幾乎是不可能,因爲,小夥伴嚴苛的體制。讓外部再多的資本,也難以購買到一股小夥伴集團的股權。

而小夥伴的專項基金回購的股權部分,則對於願意購買股權的員工進行出售。出售的價格,自然也是按照每股淨資產來算的。

所以,小夥伴公司的員工。每年認購股權都是很踊躍的。不過,可惜股權數量是有限的,所以,小夥伴公司規定,每年認購金額,最多不得超過工資的一般。這也限制了內部員工的認購數量,與此同時,也避免了外部資本勾結內部員工,利用員工的身份,認購大量的股權。享受小夥伴公司的福利。

事實上,以小夥伴公司淨資產價格認購股權,一直是小夥伴公司員工的福利制度之一,有效的提升了員工財產性收入。

試想一下,去年小夥伴公司每股淨資產纔不到400億元,但一年賺的錢已經接近於淨資產。這樣的股權,按照淨資產的價格認購,若是放到資本市場出售,保守估計也會有資本願意用淨資產十倍價格認購。

事實上,王啓年這也是效仿華爲模式。讓更多的高管和員工獲得股權激勵,另外,就是慷慨的分紅。

以前發展初期,小夥伴的分紅是比較少的。但現如今小夥伴的利潤,在國內的民營企業裡面堪稱的響噹噹的。

華爲、聯想、騰訊、萬科那樣的企業,淨利潤也不能跟小夥伴相比。

事實上,聯想也是有管理層持股,但持有聯想股權的更多是外資。更加上,聯想是上市公司。一堆條款限制,持股的員工也享受不到什麼好處。

華爲模式則是管理層和員工持股,股權非常分散,幾乎沒有外部資本成爲華爲的股東。股東和員工利益一致,這樣華爲更站在專業的角度,平衡員工短期分紅利益,以及公司長期投資的戰略。大家都是內行人,誰都糊弄不了誰,所以,公司可以理智和科學的發展。

而華爲分紅也是非常慷慨,每年都有鉅額的分紅,與此同時,也有員工願意拿分紅認購股權。員工踊躍的認購,這主要是因爲內部人士都看好公司的前景,願意跟公司利益捆綁在一起。

王啓年認爲大規模分紅,更能激發內部的激情和凝聚力。如果,公司只發展不分紅,那麼員工持股又有什麼意義呢?

對此,今年的分紅規模高達100億元人民幣之多。

之所以沒有全部拿出來分紅,畢竟……小夥伴還是要發展的!

很多有前途的項目可以投資,全部拿出來分紅,則是有點浪費了!

當然了,王啓年作爲持股最多的大股東,即使王啓年轉讓了不少股權,但目前王啓年持股比例依然高達60%!

這個持股比例,讓王啓年獲得股權分紅規模達60億元,當然了,這個是稅前的分紅規模。

股權分紅需要繳納20%的紅利稅,扣除12億紅利稅。王啓年也淨得48億元的分紅現金。

這個紅利稅,顯然比個人所得稅划算。

所以,小夥伴公司高管們的工資並不是很離譜,即使是頂級的CEO,比如,林小樹、於冬等等,他們的單純的年薪,大致上才80多萬元。但分紅比較牛逼啊,今年光是分紅,這些加入公司比較早的高管,今年一年的分紅,就可以達到幾千萬元。

另外,很多高管和老員工,其實工資漲的並不是很多。比如,一些幹了十多年的高管,月薪不過是一萬出頭,外面的傻逼,以爲小夥伴的待遇不好,於是提出三萬五萬月薪挖人。

但是,這些老員工等到對方報價之後,才遺憾的表示:“對不起,哥雖然工資不高,但剛剛查了賬戶,去年公司給的股權分紅也就幾百萬。”這種裝逼,最爲自豪。

於是,很多前來挖人的公司,紛紛有種日了狗的感覺。

這種情況並不是少數,實際上,小夥伴體系,收入達到一定程度的,更願意選擇持股,獲得股權分紅。

畢竟,個人的薪水超過8萬,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已經達到45%。這迫使很多高管,對於漲工資已經不是熱切,而是更喜歡獲得公司的股權,至少,股權分紅所得,會比單純的高薪要划算的多。

以股權分紅作爲收入的大頭,實際上,也減少了一些稅費耗損。

當然了,對於小夥伴公司來說,員工都熱衷於獲得股權分紅,而對於工資相對較爲淡定的情況下,也降低了小夥伴公司每年薪酬開支上漲的壓力。(。)

第337章 金融槓桿第577章 Netflix(一)第302章 黎宏明的野望第220章 友情、愛情和夢想第174章 新片《江湖》(一)第142章 新年新開始第574章 《龍蛇》熱潮(二)第138章 挖空97級表演班?第495章 《四大名捕》上映(四)第98章 一個猴子的故事(三)第133章 票房冠軍,於冬加盟!第389章 大格局(五)第258章 港漫影視改編熱潮第540章 國漫崛起第101章 拉投資(一)第47章 電影開拍第595章 亞視(一)第529章 只做不說第624章 院線公司上市(四)第467章 iphone不是最大的威脅,安卓纔是!第24章 歷史地圖上的中國第106章 招兵買馬(二)第543章 日本之行(一)第423章 技術標準第376章 收購嘉禾(四)第104章 輿論看衰第157章 又一部票房黑馬第111章 勇於犧牲,敢於勝利!第609章 十億票房第232章 首映(二)第357章 《重生》熱潮第598章 X超級電視第554章 日元貶值紅利第166章 電子競技大賽(三)第621章 院線公司上市(一)第23章 錢從何處來第632章 重操舊業第486章 如日中天的阿凡達,躺着數錢的IMAX第六十一十六章 紙牌屋第12章 軍訓(二)第462章 預告片第四彈和殺青第639章 陳一發兒第230章 敵人和朋友第640章 姬友第283章 小夥伴院線第532章 小夥伴嘉禾影視樂園(二)第222章 周杰倫來襲第75章 電影好不好看,關錢屁事第365章 合作上影第101章 拉投資(一)第231章 首映(一)第590章 影視投資金融化(一)第413章 《fate》上映第464章 創業板和華誼上市(一)第250章 版權運營(一)第301章 ChinaJoy第487章 以IMAX養IMAX第287章 政策扶持第271章 海外拍戲(三)第473章 各方反響(一)第15章 在《小武》中跑龍套第146章 遊戲的進度(二)第458章 陳喬恩紅了第132章 《西遊記》是個巨大的寶藏第340章 葉羣峰第559章 電視訪談第13章 賈樟柯第89章 銷量大增第424章 地震第596章 亞視(二)第78章 喜訊連連第186章 網遊(一)第551章 小夥伴大賞第370章 《無極》和《饅頭》第16章 歸來第372章 bilibili第306章 《龍鳳鬥》劇組第114章 探班第62章 少東家第117章 大鬧天宮(一)第152章 春晚現場(二)第198章 《大腕》來襲第536章 繁體出版市場藥丸第93章 回家和電商第557章 手遊,手遊!(三)第635章 鐮池和馬第486章 如日中天的阿凡達,躺着數錢的IMAX第519章 收購天弘基金第304章 小夥伴廣場(一)第554章 日元貶值紅利第615章 《降魔篇》影遊聯動第532章 小夥伴嘉禾影視樂園(二)第10章 北影我來了第461章 虛擬現實和恐怖谷理論第465章 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第283章 小夥伴院線第505章 視頻會議第8章 七月,高考第117章 大鬧天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