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章:袁紹發兵

軍中的將領則是沒有過多的言語,作爲將領,他們不懼戰爭,謀劃是文人的事情,他們要做的就是帶領軍隊贏得一場場的勝利。

文人與武將不對付,在諸侯之中屢見不鮮,武將喜歡直來直去,而文人則是凡事考慮良久纔會決定,文人鄙夷武將的粗俗,武將又何嘗會對文人有好臉色。

見場內久久沉默,袁紹也漸漸的冷靜了下來,命令道:“派人將閻柔請來。”

攻破薊縣之後,閻柔就發現自己對於烏桓人的掌控越來越弱了,蹋頓甚至明目張膽的違抗他的命令,在以前,雖然蹋頓暗中命令烏桓士兵做事,卻是不會明面上違逆閻柔,勝利和巨大的收穫,讓烏桓人更加的肆無忌憚,冀州軍佔領城中最重要的位置,烏桓人同樣不甘心離開薊縣,在城內胡作非爲,冀州謀士擔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爲有烏桓人的存在,在他們眼中,畢竟烏桓人是異族。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認識早已是深入人心,漢人對於異族人始終有着防範之心,即使匈奴遷居大漢多年,也是在匈奴治地設置護匈奴中郎將,爲的就是防範匈奴人,不使匈奴人的勢力坐大,烏桓人也同樣如此,至於說遷居到漢境之後,生活的怎麼樣,漢人官員基本上不會去關心,至於匈奴人和烏桓人鬧事,強大的漢人是不會畏懼的。

閻柔得知袁紹有事相召,不敢怠慢,帶領蹋頓與一干軍中將領,前往州牧府。

場內凝重的氣氛,讓閻柔有些疑惑,拱手道:“袁大人召在下前來,不知所爲何事?”

在袁紹的面前,閻柔的表現一直很恭敬。

“閻大人,上谷的幷州軍突然發難,突襲右北平,如今右北平已經被幷州軍佔據。”袁紹緩緩道。

“右北平丟了?”閻柔訥訥道,右北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僅是公孫瓚的治下那麼簡單,若是右北平爲幷州軍所佔據,閻柔麾下的大軍想要返回遼西,就變的有些困難了,相比於袁紹,他更加心憂右北平的局勢,當初就是公孫瓚率兵駐紮在右北平,擋住了烏桓人的步伐,用白馬義從消滅了烏桓人的野心,右北平的位置是極爲重要的。

“本侯攻打右北平,爲麾下將士報仇,奈何兵力不足。”袁紹嘆道,此時他真切的感受到了兵力的重要性,手中沒有足夠的兵馬,想要佔據更多的地盤,只能是一句空話,攻佔一郡之地之後,需要大量的兵力駐紮,冀州雖然富裕,並不代表冀州的州牧府富裕,有錢有糧的世家也不是傻子,他們不會因爲袁家的名頭乖乖的將手中的錢糧交出來,支持袁紹,說白了更多看重的是袁紹身上的潛力,想要從袁紹的身上獲得更多的好處。

幽州雖然貧瘠,卻是臨近烏桓、鮮卑,在這裡做生意的利潤是驚人的,一個強大的冀州,也能讓世家變得更加的安全,這也是袁紹出兵幽州,那些世家暗中支持的原因。

“若是大人攻打右北平,在下願帶兵相助。”閻柔明白袁紹話中的意思,只是當前的局勢容不得他不這樣做,除非他能夠聯繫的上幷州軍,保證讓他們的大軍從右北平經過,再說按照之前的承諾,右北平可是屬於他的。

袁紹面露喜色,他等的就是閻柔的這句話,冀州軍雖然兵力不足,但是閻柔麾下的兵馬卻是有近三萬人,可謂是兵強馬壯,其中還有近五千烏桓騎兵,這樣的實力,對於幷州軍來說,絕對是極大的威懾。

“好,本侯若是能夠攻破右北平,閻大人功不可沒,本官亦會按照之前所言。”袁紹在內心裡,還是不想放棄右北平,若是右北平丟了,不僅是在幽州的利益折損了一半那麼簡單,想要佔據幽州全境,右北平是必不可少的,至於說幫助閻柔攻下右北平,不過是一個幌子罷了。

冀州的謀士謀劃一番之後,袁紹率領五千兵馬隨同閻柔,攻打右北平。

文丑對於這次的狼狽,心中惱怒不已,暗中發誓定要殺的幷州軍丟盔棄甲。

“主公,幷州軍佔據代郡、上谷,立足未穩便進攻右北平,此乃天賜良機。”許攸上前道。

袁紹眼前一亮“子遠有話但說。”

“幷州軍攻打右北平,定然是傾巢而出,此時鎮守在兩郡的兵馬定然不多,上谷太守尹雄就在我軍之中,以尹雄在上谷多年的威望,奪取上谷豈不是易如反掌。”許攸說到這裡,臉上露出一絲得色,這也是他偶然之間纔想到的。

“城中兵馬只有數千人,等到冀州的援兵到來,恐怕也是來不及了。”袁紹嘆道,想到這樣大好的機會白白溜走,心中不甘。

“主公,屬下只需兩千兵馬,便可取上谷。”許攸自信道。

“好,有子遠乃是冀州之幸也。”袁紹大喜。

實際上許攸也不是無的放矢,幷州軍佔據上谷郡只有數月,能有什麼作爲,之前他也問過了尹雄,剛投靠冀州軍的尹雄更是急於立功,拍着胸脯保證,只要帶着他前往就算是不帶兵馬也能成功,爲了穩妥,他還是決定向袁紹求取兩千兵馬。

許攸低聲將他的計策講了一遍,聽得袁紹是連連點頭,當即應允了下來。

田豐拱手道:“主公,幷州軍能夠突襲右北平成功,對代郡、上谷豈會不設防?”許攸能夠想到的,難道幷州軍的謀士就想不到,郭嘉的厲害,他可是知道的,這次右北平丟失,恐怕就是郭嘉的手筆。

“田大人,尹太守在上谷多年,幷州軍攻打右北平的兵馬有上萬之衆,兩郡定然沒有多少兵馬。”許攸冷聲道。

“此事就以子遠之意。”袁紹語氣堅定的說道,他要讓幷州軍嚐嚐有家難回的感覺。

許攸挑釁的看了一眼田豐,趾高氣昂的離去,他與田豐、沮授不和,在冀州軍中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許攸看不慣田豐、沮授,沮授田豐有何嘗看得上他。

第1885章:馬超出動第1233章:世家的異動第2778章:呂布見曹操第6407章:無疑是悲壯的第2950章:攻佔江陵,曹仁撤兵第3417章:喜出望外(求訂閱)第一零八五章:冀州軍突襲第2486章:曹操得仙鏡第4931章:兇猛的匈奴將士第2783章:攻擊一處第4597章:晉軍出動(中)第七三六章:柳毅被放第5928章:阻擋晉軍,非是簡單之事第六六四章:強力弩兵第6299章:凌厲手段擊垮敵軍第4574章:左賢王見趙雲第2552章:李儒見劉琦第六一九章:購物第3938章:是具有歷史意義的第二十一章:救曹操追董卓第4733章:初交鋒第一零零零章:怒火(求訂閱)第3515章:楊修之言第6520章:火車出現的意義第1125章:徵兵之事第3248章:士匡前來第6081章:依託地形,阻擋敵軍第3871章:暗流涌動第4535章:絕對是精銳之士第3690章:四千大軍第3710章:交鋒第5218章:歇息第四五三章:賈逵出使冀州第3206章:傳令將士撤出昌邑第2385章:調動力量第1584章:騎兵對戰第六十八章:出城第4497章:等候本官的命令第1590章:斥候出動第四十六章:招賢令第4150章:大宛國相第3497章:自會有重用第6585章:諸多事情有晉國皇帝的身影第1296章:蜀中第一猛將第2879章:這般多的手段第5893章:失敗成爲必然第5663章 神機營,功勞不小第2942章:固守不出第5239章:無可挑剔的晉軍將士第5615章:征戰貴霜,茲事體大第4444章:呂文的思考第1237章:臧霸調兵第6075章:城外是何方軍隊?第5730章:轉折點,很有可能是一場交鋒的勝...第4160章:匈奴右賢王的請求第2080章:大戟士、先登死士、霹靂軍第1444章:安撫黃巾第1317章:劉玄德入主益州(求訂閱)第九五八章:怒而出戰(求訂閱)第2710章:相遇第2835章:絕不姑息第3835章:賊將安敢如此放肆第5440章:軍民之信心第八五四章:陳登撤兵第3624章:劣勢明顯第八一一章:龐德效忠第二六五章:穩穩的第一(求訂閱)第4169章:任命第6159章:形勢越發的糟糕第2871章:決戰江東軍(終)第5814章:涼州軍撤退,幷州軍上前第6415章:優勢更加明顯第1341章:劍走偏鋒第1362章:投降第七八零章:謀劃第5976章:複雜的戰場上,危險有很多第2219章:斬殺關羽(上)第九二六章:馬騰據隴關(求訂閱)第4630章:康居騎兵夜襲(上)第1627章:羌氐潰敗第2692章:出戰第1155章:玉璽到手(求訂閱)第6742章:賈詡見趙雲、陳宮第6027章:陸遜見阿爾達班第3561章:開導第3978章:兵分三路第3744章:好生看管第1610章:決戰來臨第2753章:文聘身死第四零三章:襄陽城內娶小喬(下)第6764章:可嘆安息第2859章:江東水軍第2648章:你是長安之人?第1859章:攻進梓潼(下)第6691章:晉國實力,已得到二個帝國的認可.…第5290章:沒有實力如何抗爭第2939章:荀攸之應對第2654章:涼州軍進城第5988章:強悍實力與耀眼成就第3356章:黃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