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九章:公孫續的野心

“將此信,送往薊縣,親手交給軍師,不得有誤。”田豫沉聲道。

“喏。”趙俞抱拳道。

而後,田豫又修書一封,命令數名親衛送往薊縣,這等重要的事情,不能有任何的疏漏,必須要確保萬無一失,在戰事緊急之時,一封緊急情報,可能需要許多人護送,即便是其中一路出了事情,也不影響上面獲知消息。

趙俞是幷州軍的一名校尉,呂布佔據右北平之後,趙俞便被留了下來,而且趙俞頗爲沉穩,深得田豫信任,趙俞本就是幽州之人,家中遭遇饑荒,舉家遷往幷州避難,頗有一些武勇,進入軍中因爲軍功遷升爲校尉。

趙俞離開太守府之後,並沒有立即離開右北平,確認後方沒有人跟隨之後,悄悄前往了嚴家。

嚴家在右北平是實力不弱的世家,良田千頃,奴僕成羣,暗中蓄養的甲士也不在少數,蓄養甲士在世家之中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畢竟家大業大,有很多需要照顧的地方,即便是公孫瓚在右北平的時候,對這樣的事情也是沒有阻攔,再說公孫瓚統治右北平,世家從中做了不少的貢獻,投桃報李,公孫瓚對世家也是放之任之。

習慣了公孫瓚統治的世家,乍然遇到呂布這樣的狠人,嚴家等一干世家只能悄然收斂,至於說心中則是將呂布記下了,嚴家與公孫續密謀之事,需要有軍中將領的支持,否則只能成爲刀下亡魂。

“趙將軍前來,可是有緊急之事?”嚴單得知趙俞前來,急忙接見,趙俞是他們埋伏在軍中的暗線,也是對付田豫的重要手段。

“嚴家主,田太守恐怕是發現了什麼,突然召喚在下將此書信送往薊縣。”趙俞神色匆忙道。

“趙將軍勿要驚慌,田豫雖然精明,但我等始終未動,他又如何得知?”嚴單面色沉穩的安撫道。

“嚴家主且看。”趙俞將書信遞到了嚴單的面前。

嚴單皺眉沉思片刻道:“不可擅動,幷州軍往來書信,料想是有特殊的印記,一旦破壞了這個印記,趙將軍在右北平就危險了。”

提及幷州軍,趙俞心中一凜,急忙抱拳稱是。

“你可從田豫最近的舉動中發現了什麼不妥之處?”

“田太守在得到烏桓人和閻柔的爭鬥之後,經常在地形圖前發呆,就在今日聽到公孫度發兵兩萬征討烏桓之時,突然面色大變,命在下將此書信星夜送往薊縣。”

嚴單面色微變,急忙道:“將書信拿來。”

趙俞雖然不知爲何嚴單突然有此反應,亦是將書信遞了過去。

看完書信之後,嚴單的臉色變得低沉“趙將軍先在嚴家,不要隨意走動。”

此時右北平城內有一萬兵馬,其中兩千騎兵爲匈奴人組成,兩千匈奴騎兵駐紮在城東,對付閻柔和烏桓人是綽綽有餘的,然而田豫始終有一種不妙的感覺,接連五封同樣的書信送往薊縣之後,傳令將軍中的將領召集在了一處。

興平二年五月,烏桓人與閻柔的爭鬥進入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田豫從細作手中得到的消息是雙方的死傷人數已經達到了千人,這樣的爭鬥即便是在以往也是罕見的。

公孫續在城內的見到了一位來自冀州的特殊客人。

酒樓之中,公孫續也是小心翼翼才擺脫了身後跟隨之人,自從呂布離開之後,看守他的人就不在少數,無論是公孫續上街還是做什麼,這些人都如影隨形。

“在下乃是冀州使者許攸。”許攸放下手中的酒盞,亮明瞭身份。

公孫續冷哼道:“冀州之人,竟敢前往右北平來見某,莫非閣下以爲某手中之劍不鋒利乎?”言畢,將佩劍重重的拍在了桌案上。

許攸不以爲意,自斟自飲後緩緩道:“莫非閣下以爲而今之右北平還是公孫伯珪在時的右北平乎?若是閣下不小心謹慎,性命危矣。”

公孫續面色大變“此話怎講?”

“閣下以爲田豫看不出你們的那點伎倆不成,連冀州之人都看出閣下有奪取右北平之心,何況是田豫、郭嘉之流。”見到公孫續的神色變化,許攸心中大定。

“一派胡言,晉侯對公孫家有救命之恩,公孫家自當結草銜環報之。”雖然對方說自己是冀州之人,難保不是田豫派出來故意試探自己的。

“看來閣下對在下的身份還是有所懷疑啊,此乃在下的官印,若是閣下以爲憑藉右北平城內的幫手就能從晉侯手中將右北平奪回,就大錯特錯了,右北平之地,晉侯之兵馬有萬人,即便是閣下有能耐拉攏軍中的將士,又能拉攏多少?哦,單經將軍或許會投靠公子,畢竟是公孫伯珪昔日的部將,城內的世家或許也會支持閣下,然而憑藉世家和單經手中的兵力,難道還能與田豫相抗?”

見到許攸官印的那一刻,公孫續對許攸的身份已經沒有懷疑了,他無時無刻不在想着光復公孫家,將右北平重新奪回,然而公孫瓚昔日的部將中,心向公孫家的寥寥無幾,趙雲成了晉侯的結拜兄弟,田豫成了右北平的太守,單經手中雖然有三千兵馬,和幷州軍比起來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駐紮在城東的可是有兩千匈奴騎兵。

“敢問先生有何計策?”公孫續探身問道。

許攸見此笑道:“此事在某看來易耳,田豫所依仗者,乃是右北平的守軍,若是閣下能夠將軍中一半兵馬勸服,則右北平定矣。”

“但是城東尚有兩千騎兵。”公孫續道。

“兩千騎兵又能如何?到時城內城外亂做一團,就算是田豫有通天之能,也無法更改大局。”許攸將自己的計策娓娓道來,聽得公孫續雙目泛光。

有了許攸的計謀之後,公孫續心中安穩了不少,相比於城內的世家,許攸的計策可以說的上是精妙,一旦閻柔與烏桓人還有遼東的兵馬到達右北平,兩千匈奴騎兵也難以脫身。

“在下要右北平。”公孫續直接道。

許攸含笑道:“右北平之地,當然是屬於公孫家的,不過遼東公孫家與閻柔對右北平也是垂涎不已。”

第3398章:不用秦大人過多操心第2832章: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6489章:道路修建,如火如荼第6154章:三面城牆,同時進攻第4922章:凌厲的進攻手段第4685章:底蘊深不可測第4482章:拍案而起第2279章:發現大量敵軍第1443章:斬首示衆(求訂閱)第6395章:在晉軍的接連勝利面前,不值一提第6050章:騎兵威勢第4255章:烏孫大軍之敗(六)第6525章:安息王宮的動盪(上)第4923章:頑強的康居將士第2795章:查封,求情第6359章:凌厲作戰風格第5936章:一面倒的局勢第九五三章:諸葛亮計奪溫縣(下)第1129章:平息第3024章:決戰曹軍(三)第2418章:搦戰第5599章:徐晃加入,大軍增加第4831章:獅子搏兔,尚用全力第5685章:敵軍噩夢的開始第6209章:情況不妙啊第六二五章:拍賣(求訂閱)第5337章:強悍到了這般地步第5501章:軍中將士信心不夠第1640章:選擇第6760章:羅馬軍團第3488章:可曾有所感觸第2629章:壓力很大第5131章:阿爾達班的行動第3571章:趙雲鎮交州第二十六章:破袁術擒紀靈第八四九章:徐州出兵第3274章:陸遜之言第3352章:吾皇萬歲第4587章:消息傳來第4852章:乃是晉國大將黃忠第九三四章:沮授守長安第5990章:驕傲戰績第4038章:主動投靠第1440章:世家出手第2273章:沒想到竟是漢中王第4399章:玉門關第4657章:增添援兵第6628章:可以看到晉國皇帝的可怕第3548章:形勢緊張第3257章:三郡太守第6417章:局勢之艱難第4729章:神璃火藥第5353章:本官就拭目以待了第1553章:大軍調度第5949章:貴霜勝利難度太大第6144章:晉軍進攻,震天動地第5097章:對三眼神銃的嚮往第八九零章:誘張繡第2952章:江陵竟被攻破第6681章:實力強盛會得到更多的尊敬第5959章:晉軍進攻帶來的傷害第4661章:親自前往第5539章:僅有十里,當小心謹慎第5414章:郭嘉的忙碌與收穫第4422章:利器圖紙第一零八二章:攻打鄴城第5534章:呂布獲得的成功,是尋常人不能比較的第4137章:糜竺第4758章:最後的機會第6375章:一線機會,便不應該放棄第2546章:忙碌的長安第3156章:擊殺曹操,直接封侯第5053:感受到機會的到來第1309章:孟達的選擇第4315章:一石激起千層浪第六十二章:陳到、關宇第2097章:劉備嘆息第2260章:前後夾擊(求訂閱)第八九三章:趙雲遇張繡(求訂閱)第2331章:蠻王出兵(求訂閱)第2764章:飛鷹出擊(求訂閱)第1789章:蕭牧、陳玉(求訂閱)第3495章:只需派遣一員猛將第一一八章:漢帝身死天下驚第2363章:孟獲的決心(求訂閱)第九六二章:羣英彙集(求訂閱)第三三一章:將頭洗乾淨(求訂閱)第5698章:耶可汗傳達命令第5559章:將軍速速離開吧第5335章:神機營第3569章:精銳涌現第4465章:趙功前來第一六七章:劉備領徐州第6474章:看看赤谷城的變化第2261章:探查道路第3522章:大好形勢第6113章:出手兇猛的晉軍第四一四章:黃忠襄陽尋神醫第1482章:滿寵第5837章:招惹晉軍,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