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七章:弩兵對騎兵

三人投來好奇的目光,能夠被許攸如此鄭重的說出來,他們想看看到底是何物,還能讓人有信心取勝。

“此物名爲馬鐙,乃是晉侯所創,若是將此物放在戰馬之上,騎兵在戰馬上就能更輕易的掌控戰馬,晉侯之飛騎,之所以能屢戰屢勝,也是因爲此物之故,偶然之下爲鄴侯發現,諸位回去之後當儘快裝備到戰馬上。”許攸道,爲了能夠阻擋呂布的騎兵,他也是夠拼的了,不過也僅僅是告知了三人馬鐙而已。

三人聞言面露喜色,紛紛表示定會派遣精兵擊敗呂布,馬鐙對於而今的諸侯而言恐怕不是什麼秘密了,但是閻柔、蹋頓和公孫康卻是不知道,他們訓練騎兵仍舊是以往的方法。

想到馬鐙的作用,蹋頓興奮不已,烏桓人本就擅長騎射,有了馬鐙之後,就算是面對飛騎,也有了必勝的信念,心中對於晉侯的畏懼,似乎消散了不少。

次日,東城門在聯軍驚疑的目光下緩緩打開,這也是自從大軍攻打右北平之後,守軍第一次出城迎戰。

此時聯軍大營內也是一片火熱,馬鐙可是呂布麾下騎兵的得力之物,若是能夠裝備到騎兵的身上,戰鬥力還不是有着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軍而來的匠人日夜不停的打造馬鐙,連帶着公孫康三人看向許攸的目光也和善了很多,尤其是在騎兵裝備了馬鐙之後。

陳到率領兩千士卒,踏着整齊的步伐,在城東一字排開,城上的守軍亦是聽說了陳到麾下將士昨晚的戰績,看向城外軍隊的目光也是有了一絲灼熱,同樣是軍隊,他們何嘗不想成爲精兵強將,在進入軍中之後,他們接受的是幷州軍的理念,這也是昨晚在那樣危急的時刻,城門處的守軍依舊能夠堅持的緣故,逃跑者有之,卻是很少。

“幽”字大旗和“陳”字大旗在清風的吹拂下獵獵作響,兩千名將士也是挺直了胸膛,接連兩次的勝利,讓他們信心高漲,對待陳到的命令再也沒有以往的遲疑,戰爭讓他們對陳到更加的崇拜。

許攸聽到守軍出城挑釁的消息,眉頭微皺,尤其是這支軍隊的將領還是從薊縣馳援的而來的陳到。

“幽州軍目中無人,僅僅派遣兩千士卒,便敢出城挑釁,莫非以爲烏桓的勇士是泥捏的不成。”蹋頓怒道。

閻柔與公孫康見到這一幕,卻是閉口不語,蹋頓憤怒,他們樂見其成,最好蹋頓能夠在憤怒之後派遣大軍迎戰。

蘇僕延見此急忙上前道:“守軍出城挑釁,正是一舉震懾守軍的好機會,諸位和不派遣大軍迎戰。”

許攸見各懷心思的閻柔和公孫康,輕咳一聲道:“以某之見,幽州軍此舉,不過是爲了挫我軍之銳氣罷了,陳到統兵雖然有幾分能耐,但是麾下盡皆步卒,只需派遣千名騎兵足矣。”

公孫康面色不斷變換,上前道:“遼東軍中尚有千名騎兵,願意擔此重任。”

昨晚突襲失敗之後,許攸也找到了他,隱晦的透露了袁紹的意思,不過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能夠將右北平攻破,公孫康也明白這種時候如果再不出力,即便是有袁紹從中說話,他也難以得到更多的好處,對於烏桓人的習性他也是有些瞭解的,這些人對於強者有着絕對的畏懼。

“哼,何須遼東軍出馬,本王麾下的騎兵亦是能夠將守軍擊潰。”蹋頓不甘示弱的說道。

“不若由公孫將軍派遣騎兵交戰,烏桓王派遣騎兵壓陣如何?”許攸道。

見敵軍大營衝出兩千名騎兵,陳到也是面色微變,心中暗歎敵軍竟然如此無恥,面對兩千名步卒,竟然足足派遣了兩千名騎兵,在見到其中千名騎兵只是負責壓陣的時候,陳到臉上露出了笑意,對付千名騎兵的話,陳到還是有信心的,他也想試一下麾下弩兵與騎兵之間的差距究竟有多少。

“兄弟們,敵軍定然是膽寒了,竟然派了兩千名騎兵迎戰,告訴這些騎兵,什麼是精銳之士。”陳到大喝道。

原本還有些緊張的將士,聽到陳到的話語之後,也輕鬆了不少,從馳援右北平以來,他們已經兩次面對騎兵了,也有了一定的心得,只需要利用手中的弩箭,讓騎兵靠近不了己方的陣營便可,前方摔倒的戰馬會給後面的騎兵形成障礙,讓後方的騎兵難以上前,到時還不是弩兵的天下。

城頭上的田豫見到城外的情形,急忙令呼廚泉整備騎兵,一旦城外的形勢出現不妙,就立即馳援,這一戰是爲了提升軍中的士氣,即便敵軍派遣了兩千名騎兵,若是敗了,守軍的士氣定然會變得低落。

昨晚敵軍突襲之後,陳到儼然就是成爲了軍中將士的寄託。

隆隆的戰鼓聲陡然響起,低沉而又令人振奮的鼓聲,敲打着每名士兵的心靈,他們在將領的命令下,緩緩向前,走向屬於他們的精銳之路。

千名遼東騎兵在公孫餘的帶領下,向着陳到所部發起了衝鋒,昨晚的戰鬥讓公孫餘感覺到十分的鬱悶,不僅沒有攻破太守府,反倒被守軍追着打,若不是有直通城外的暗道,恐怕他就折損在城內了,即便如此還是付出了三百餘人的代價才得以脫身,公孫餘最爲擅長的乃是馬背上的戰鬥,今日他就要用手中的刀告訴城內的幽州軍,遼東健兒是不可戰勝的。

這千名騎兵,顯然有着極爲豐富的戰場經驗,距離陳到所部還有兩箭之地的時候,紛紛四散開來,這樣在面對敵人箭矢的時候,不至於因爲前方騎兵的落馬,而阻擋了後方的騎兵,騎兵的陣型更加的稀疏,也更加有利於騎兵的進攻。

“變陣!”陳到大喝道。

話音剛落,兩千名士卒頓時有條不紊的動了起來,中間的一千人沒有任何的動靜,只是將手中的弩箭瞄準衝鋒而來的騎兵,兩側以及後方的士兵,則是將弩箭對向了敵軍騎兵可能出現的地方。

第3428章:當以最快速度擊潰敵軍第2806章:許攸心慌(求訂閱)第2704章:武關之兵第5204章:禁軍進城第2274章:對戰劉備(求訂閱)第6560章:晉國給人的感覺是無敵的第2768章:司馬懿投降第5607章:勝利帶來的鼓舞第4064章:兩名例外的官員第七一八章:打手第1157章:袁紹結盟臧霸第5841章:晉國官員之手段,令人震撼第5165章:郝萌見皇帝第5654章:耶可汗的無力感第3656章:此物乃是機密第3891章:難道這是吳國要滅亡嗎第5092章:封禪的意義第4782章:商談第6073章:追擊敵軍第5060章:陷陣營第3590章:水軍交鋒第3315章:爭論第3493章:于禁第3744章:好生看管第5514章:驕傲不容褻瀆第3657章:江東震動第五九九章:華雄逃徐州第4326章:烏孫右大將之死第6435章:持續失敗帶來的明顯衝擊第5376章:安息使者與貴霜使者的爭論第6679章:朕也有所耳聞第1739章:涼州士卒的憤怒第6000章:實力雄厚,是晉軍標誌第1801章:秦陽(求訂閱)第4857章:戰場上的禁區第3237章:這場交戰,我軍勝了第2110章:吳懿投降第3018章:全軍出動第1703章:董武驚訝第一四七章:步度根低頭第6425章:未進攻,氣氛依舊是那般的沉重第4836章:何人能夠阻擋?第5796章:進攻安關崖關鍵之所在第2940章:入鄴城第5638章 晉國皇帝,善於利用戰爭之輩第5889章:勝利之後的發展更加的輕鬆第八一四章:孫策危急第6197章:不少官員心向於朕第6285章:覆滅,已經成爲了必然第4529章:呂布見兩方使者第5777章:貴霜將士已經盡力了第十八章:會賈詡第3280章:孫尚香的擔憂第4954章:匈奴人會將朕恨之入骨啊第4827章:難道貴霜的使者還敢拒絕不成?第五十四章:行動第5968章:凌厲白馬義從第五六一章:嘴硬第5229章:刺殺帶來的影響第6068章:傳令將士,全面進攻第1113章:懲治第5360章:末將願爲前部第2495章:不允許出現長安紙幣第6298章:郝萌,發起進攻第5055章:糜竺見兩方使者第2975章:青州軍第5993章:致命的打擊第3061章:驚慌不已第5293章:受到衝擊的貴霜商人第3717章:張將軍果然好膽色第一一零二章:張郃攻渤海第3946章:覲見呂布第3304章:醫館第4657章:增添援兵第5152章:提拔蕭牧第4645章:休怪本將無情第5694章:任命第6434章:身家性命,掌握在晉軍手中第1248章:墨門矩子(求訂閱)第一四一章:大破鮮卑(八)第1992章::曹軍中計(下)第八七八章:事成第1155章:玉璽到手(求訂閱)第5370章:出動多少兵馬爲好第2611章:攻打宛城第一零八零章:兵臨城下第1243章:應對第3549章:搶購米糧第1750章:馬超到來第4634章:匈奴、康居初對決(上)第九三六章:趙雲破隴關第2707章:務必擋住敵軍第5766章:城門混亂第1968章:張飛斷後第5663章:挑釁晉國,就要付出代價第2646章:行動第2584章:謀劃(求訂閱)第2000章:朱治第2412章:稱帝之事第七七五章:大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