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做菜

167、做菜

爲什麼會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就是因爲人都有一種從衆心理,大多數人都給自己劃定了一個圈子,按部就班的生活中,而要有人打破了他固有的認識,他纔會發現:“啊,原來還可以這樣?”他也會接受新的知識信息,但是,也僅限於此了。

但是成功青睞的卻從來是那些敢於打破固有思維習慣的那一小部分人。

這個假期對九翼衆人來說,真是有着特別的意義,除了席虹,其餘幾人全是畢業生,這就意味着這個假期沒有作業可以什麼都不想的結結實實的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可是卻沒有一個人把握住這個機會去狠狠地玩,反而全都找到了生活的重心,忙的不得了。

錢國慶在他舅舅的建築公司幫忙,平時跑跑腿什麼的,偶爾也跟着他舅舅一起應酬應酬,或許是跟社會上的人接觸的多了的緣故吧,偶爾幾個人一起聚會的時候,就能夠很明顯的發現這傢伙又油滑了不少,人也跟着成熟多了。

劉青松、黃小虎和王思源幾個人喜歡玩,就自告奮勇的把年輕時代管了起來,雄心勃勃的要制定出一些制度規劃來,畢竟以前他們全都要上課,現在有時間了,自然需要將積累的那些小問題拿出個解決方案來,而且等到開學後,幾個人都要去不同的地方上學的上學,工作的工作,也需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監管機制。能夠確保他們人不在年輕時代也能有序的運行下去。

李將軍是幾個人中唯一一個沒考上的,他本來就不喜歡讀書,也不復讀了。家裡給他安排了個工作,倒是他們中第一個拿工資的人,雖說工資不高,不過工作輕鬆,而且拿到了一個進修名額,等到了開學季一樣去讀書,而且還帶着工資。所以這個班上的可樂呵了。

唐芯喜歡上了服裝,不過以前她學的都是唱歌跳舞。現在就得補上畫畫的基本功,報了個美術培訓班,跟突然也對畫畫感興趣的趙遠帆一起天天背個畫板冒充藝術家去了。

所以天天上席虹這裡來的就只有凌小六一個人了。席虹暑假是早就跟家裡說好了不回去的,以前還想着暑假到處去旅遊一下。做起事來這個想法就只有擱置了。今年暑假本來想着事情多肯定忙的,結果溜冰場關了,年輕時代有人操心,仿真花卉走上了軌道也完全不用她時刻盯着了,而錢卻沒少賺。

想想剛剛回來的時候,要想賺個什麼錢,那真是要靠自己辛辛苦苦一分一釐的賺的。而現在,就是一種拿着錢投資個什麼就可以等着收錢的感覺,不要太輕鬆。要不怎麼說,人賺錢,累死人。錢生錢,滾的快呢,古人誠不欺我。

席虹本想着把自家的火鍋店開到h市來的,反正她在這裡嘛,但是真正要上手去做了,才發現這跟其他的又不一樣。涉及的方面要多了許多,而這些。是她一個人搞不定的,想想現在做的事情對自己這個學生來說,也算是差不多了,真把火鍋店弄起來,假期時間多還好說,等開學之後那就絕對顧不過來,想想也就算了。

而凌小六自從說了讓席虹陪他練習口語之後,那就是天天一大早來,然後天黑了再回去,每天跟席虹相處的時間幾乎都是十二個小時。這麼長的時間,也不可能一直說啊,那就得再找些事情來做。

席虹記得,後來看的很多影視作品啊小說啊都說到去國外留學的人,除了語言關外就是食物關了。所以幾乎所有的作品裡面,流過洋的人都有一手好廚藝,都是在國外吃不下去,只有自己動手逼出來的。

凌小六吃不吃的慣國外的食物暫時還不知道,但是他現在不會做任何吃的那是肯定的,與其到了國外才慢慢摸索,走一大截彎路,而且現在肯定不像以後菜譜滿天飛啊,說不定連想學都找不到地方學呢,那還不如現在就讓他學會的好。

有時候想想,席虹都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國民好朋友的代言人嘛!(你確定不是偷懶自己不想弄飯的原因嗎?)

於是每天,席虹和凌小六的日常是這樣的:

夏天天氣長,凌小六大概八點前一定會到達席虹這裡,一般他都會順便帶早飯過來。

兩人吃完早飯後,就開始練習會話,到上午十點半左右,就一起出去買菜,然後回來後先把飯煮上,席虹就開始教凌小六做菜,當然,都是她站旁邊指導,凌小六全程動手。

凌小六學完,差不多就是午飯時間,這個時間剛剛好,凌小六正好能夠品嚐下自己的學習成果,順便打個分。

然後又是學習時間,四點半的時候是又一輪新的做菜教學。

吃過飯之後,兩人到年輕時代去溜達一圈,既關心了生意,又消了食,一天就這麼不知不覺的過去了。

也是因爲這樣,席虹才發現,誰說男人不會做飯的了?誰說女人天生就是幹家務活的好手了?這真是世界上最大的謊言,都是那些討厭做家務的男人編出來的謊言!明明男人才是家務笑能手嘛,不然爲什麼大飯店裡的廚師全是男的,想找個女的出來那是真心困難。

凌小六同學就充分詮釋了,只要肯做,男人學菜到底可以多快學會。

席虹雖說做了不少年的飯,但是大多數菜都是好吃不好看的。因爲她刀工太爛了嘛。你看電視上,家庭主婦們做起飯來,那切菜的時候真是“噹噹噹”的,切的又快又好。可惜席虹就是一個另類。

她剛剛開始切菜的時候那真是小心了又小心,即使是這樣,手依然沒逃脫與菜刀的另類親密接觸,指甲經常被切掉也沒什麼,只要沒切到肉那就真的不算個事兒了。後來發現這個速度真是太慢了,人家弄的快的,幾十分鐘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她經常要花的時間是人家的四五倍,其中大部分的時間就是因爲花到了炒菜前的準備工作去了,而刀工絕對是罪魁禍首。

這樣下去怎麼能行呢,時間就都全部浪費在這上面去了啊,於是席虹在終於切的絲脫離了條的捆綁銷售後,開始練刀工了,幻想着自己能象美食電影或是電視中,食材往空中一丟,刷刷刷的幾下,落下來的就是已經處理好的。

或者是一手菜一手刀,眼睛可以看都不看的,手裡的刀就揮舞成一道殘影,可惜,殘到是有,不是刀的影子,而是席虹的手,出師未捷手先破,長使女兒淚滿襟!

見了幾次血,席虹也就老老實實的繼續她的龜速刀工了,可是她纔給凌小六講了下怎麼切菜以及怎麼切肉,只練習了幾次,人家凌小六就切的像模像樣了。

大概男生天生與刀親近吧,人家切出來的那絲才叫絲,而且速度又快,最主要的是他有力氣啊,要是想吃個圓子什麼的,人家輕輕鬆鬆的就把餡剁出來了。要是換席虹來,時間花的多不說,等剁完手也沒什麼力氣了,哪像人家心情好的時候還會抓着兩把菜刀耍帥。不過話說回來,自己剁的餡料比起用機器絞出來的,好吃的不只是一點兩點。

這樣慢慢的,凌小六也能獨立的做好幾個菜了,席虹也見識了男生的胃口到底有多恐怖。

以前席衛發育的時候在外地讀書,席虹也沒機會見識過他那時候的飯量,後來回家後發現他吃的也沒有多誇張,而凌小六卻讓席虹見識到了什麼叫“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前世席虹最討厭弄飯的一個原因就是,李駿常年不在,家裡就她一個人吃飯,她又是飯量很小的一個人,電飯煲煮飯也不能煮的太少,不然就會全貼着鍋底起鍋巴。席虹真的是按照最低米量來的。比如說一對夫妻一頓煮的是一小碗米,那她煮的就是這麼一個小碗的一半。

可是就是這樣,這半碗米煮出來的飯她也至少要兩天也就是吃四頓才能吃完,誰願意天天吃陳飯陳菜呢,所以席虹纔會越弄越不想弄,那些菜端來端去,熱來熱去的把她做菜的熱情都耗光了,每天都是隨便就打發了。

凌小六第一天來做菜的時候,席虹煮了一碗米,一般都是一個小碗的米,加一大碗的水,這是席虹摸索出來的,這時候的水摻的是最合適的,而這樣的一般兩口子吃的話,也可以吃兩頓了。

席虹純粹是秉着千萬不能發生朋友來吃飯,飯卻不夠的心態才煮的一碗米,結果中午凌小六不但把他做的菜吃光了,甚至連飯都吃完了。

席虹替他數着呢,席虹吃飯用的是小碗,每次都只吃半碗,凌小六吃的是大碗,足足添了三次,要不是電飯煲裡沒有飯了,席虹相信他肯定還會去添第四碗的。而且把飯吃完了算什麼,凌小六還把每頓的菜都吃完了,到最後還要把湯湯水水都倒自己飯碗裡,泡吧泡吧全都吃光光。

席虹不禁嚴重懷疑,以前凌小六跟着她回家,是不是根本就沒吃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