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說服蘇浣東

第十四章 說服蘇浣東

當方明遠走出蘇家的時候,已是時至深夜,長達四個多小時的會談,令方明遠感到精疲力盡,整個人彷彿被人強扒了一層皮一般。上了車之後,方明遠就靠在車後座上,連話都懶得再說了。

蘇浣東畢竟是從政數十年的官場老人,對於時事,對於國際形勢的把握能力,遠非方明遠這個外行人所能相比的。若不是前世裡,方明遠曾經詳細地看過關於蘇聯和東歐國家這一段時期的資料,否則的話,還真應付不下來這位老爺子。這一次,老爺子才真正地將他的另一面在方明遠的面前徹底地表現了出來,這問題問得是又急又快,而且個個直指核心,方明遠不但要絞盡腦汁地找出東西來證明自己的想法,還要不住地提醒自己別說露了嘴——當一個騙子般的預言家或者說華夏科學院裡的小白鼠,都不是他今生今世的人生目標。

這四個來小時的會談,簡直就如同一種煎熬一般,將方明遠煎得是外焦裡嫩。好幾次都險些說露了嘴。好在最終他都圓了回來,沒有讓蘇浣東聽出紕漏來。等到他出門的時候,這才發現後背的衣服已是溼了再幹,幹了又溼,貼在身上極不舒服。

但是他心中卻又有着一種難以言喻的興奮,經過長時間的遲疑和猶豫,最終他還是將前世裡南斯拉夫解體、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德國統一和蘇聯解體、華沙條約組織解散這些原本震驚了九十年代初整個世界的這些事件,以自己的猜想之名婉轉地告訴了蘇浣東,至於蘇浣東最終會如何想他的這些猜想,又會做出怎麼樣的判斷,已經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的。但是他已經盡最大的努力給國家在這一場混亂的盛宴中分到更大的利益創造條件了。

前世裡的蘇聯解體,因此而產生的巨大戰略利益,可以說泰半都被西方各國順勢拿去了,原東歐國家紛紛加入歐盟和北約,讓美國人的坦克和戰機一直推進到了原蘇聯疆土的邊沿。北約還在不斷地壓迫着俄羅斯的生存空間。就連俄羅斯的鎮國之寶——核彈頭,在那段混亂的年月裡,也不知道泄露出去幾顆。

而無論是原蘇聯那龐大的科研能力,還是它那巨大的軍事生產能力,在這一段時間裡,都徹底地陷入困境,不知道有多少一流的科學家和軍事技術,通過種種不爲人知的渠道,流失到了西方各國中去。方明遠相信,在前世裡,華夏肯定也因此受益不少,但是如果說能夠從現在就開始做這個準備,而不是屆時臨時抱佛腳,應當能夠從中獲取到更大的利益!

方明遠並不擔心因此會改變什麼,東歐各國已經開始西化,德國的統一已經提上日程,那麼蘇聯的解體也將是不可扭轉的進程,也許中間會有一些小小的波折變化,但是最終的結果卻無法改變。

自己只是一隻小小蝴蝶,在蘇聯這隻龐然大物面前,拼了命了也不過是分得小小的一塊利益,但是一個早有準備的華夏,究竟能夠從蘇聯的身上劃出多少利益,卻沒有人能夠說得清楚。

“真是一個混亂的年代!”倚靠在車後座上的方明遠,突然間想了起來,自己還是忘記告訴蘇浣東另一件大事,就在今年的八月,伊拉克將對科威科動武,而由此拉開了日後海灣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發生的最大的一場局部戰爭的序幕。這一場戰爭後,雖然說科威特的主權得到了恢復,但是美國在西方世界和中東地區的地位得到了某種程度的加強;西方發達國家的石油利益得到了維護;中東格局表面上恢復了戰前狀況。但是也正是因爲這一場戰爭,爲日後美軍進攻伊拉克,稱霸中東產油區,掌控世界的能源供應提供了充分的藉口。

海灣戰爭不僅大大影響了世界的政治局勢,也對整個世界軍事界造成了非常大的影響,直接影響了整個軍事技術和軍事思想領域的發展,被導致的一系列變革性影響,後來被統稱爲“新軍事變革”。其中,在作戰思想方面最具代表性的理念,便是被稱爲“三非”的三種軍事作戰理念:非接觸作戰、非對稱作戰和非線性作戰。

世界各國從這場戰爭中重新認識到軍事力量的地位和作用,加強軍備的勢頭又有所發展,戰爭與和平的矛盾又增添了新的內容。海灣戰爭也標誌着戰爭的高技術時代已經到來。雖然說在海灣戰爭之前的幾場局部戰爭中,高技術戰爭的特徵已初露端倪,其最爲突出的標誌是高技術兵器的使用。但是,就使用的廣泛程度來說,那幾場戰爭都無法同海灣戰爭相提並論。

這一場戰爭將是美國獨霸世界的開始!

也將會是方明遠的一次巨大的機遇!

當然了,這四個來小時裡,也並不僅僅是完全在談東歐與蘇聯的變化。蘇浣東也帶來了一些方明遠十分感興趣的消息。

雖然說,方明遠在上繳這個金礦時,並沒有向蘇浣東、池景鈺提出任何個人的要求,但是做爲一國的首腦,又怎麼能不明白功必賞、過必懲的道理。如此豐厚的一份大禮,做爲第一發現人的方明遠,如果說不能從中獲取到足夠的利益的話,那麼日後,再有類似的情況發生,那麼就不會再有人主動將發現物上繳國家了。

但是方明遠的年紀太小,又不是那種喜歡拋頭露面出風頭的人,所以像什麼領導接見,授予名譽、獎章一類的獎賞,對於他而言,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深知他個性的蘇浣東在領導們詢問時,就直言不諱地告知了上層。但是在具體的獎勵上上層領導們又犯了難了,給官?方明遠一個尚未成年的少年,要真是做了官了,那反倒成了華夏官場上的醜聞了,而且這樣的一份大禮,又給到什麼級別算合適呢?給錢?方明遠小小年紀,就已經坐擁億元家產,給多少錢合適?那個百噸級的特富金礦又價值幾何?至於名譽之類的獎勵,一來,蘇浣東已經代他婉辭了,二來,與他的功績相比起來,更是輕飄飄的不值得一提。這不要名,不要權,不要財,哪還能給什麼?最終上層將這個問題丟回給了方明遠。

“你想要得到國家對你什麼樣的回報?不用急,你可以慢慢地想。”蘇浣東的話語彷彿仍然在他的耳邊迴響。“是啊,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太多太多了,多得我自己都不知道要哪一個好。”

方明遠的車子離開了蘇家,方明遠並沒有留意到,就在蘇浣東的書房窗前,一雙明亮的眼睛正在注視着自己的離去。

“生子當如方明遠啊!”蘇浣東放下了窗簾,輕聲地慨嘆道。這一句已經在華夏高層中傳遍了的評語,蘇浣東今天有了更明確的感受。這個少年不僅僅有着旁人所難及的驚人才華,驚豔絕倫的商業天賦,這在政治上的敏感性亦是不可小看。在某些事情上,連他這個混跡官場數十年的老人也自愧不如。

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個小時的談話,雖然方明遠滿篇也都是猜測,我覺得,也許、可能之類的不確定性詞語,但是蘇浣東卻從中看到了方明遠對未來蘇聯和東歐各國政局發展的清晰思路,以及其中溢於言表的擔憂。

初聽“蘇聯解體”四個字時,蘇浣東的第一反應是絕不可能。做爲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作爲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作爲冷戰中的一極,蘇聯無論在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上,都是當之無愧的世界老二,其所擁有的核武器能夠毀滅地球上百回。雖然說,近些年來,軍備競賽造成蘇聯的軍費支出過於龐大,蘇聯經濟的發展陷入困境,但是世界的整體環境,卻是逐步走向緩和。美蘇兩國由當初的咄咄逼人、核戰一觸即發的惡劣關係轉向了逐步和解,甚至於宣佈冷戰結束的友好局面。這樣的一個龐然大物,怎麼可能在沒有外敵入侵和戰爭的情勢下自行解體?這簡直是匪夷所聞。

但是聽完了方明遠所說的猜想之後,他卻又覺得蘇聯解體並非是完全不可能發生。

方明遠說得不錯,蘇聯從立國之初其實就留下了相當大的隱患,蘇聯憲法中明確規定,各加盟共和國是有退出蘇聯的權利的。而這些加盟共和國,當初之所以加入蘇聯,也並非全部都是心甘情願的。而且在蘇共執政的這些年裡,無論是在經濟領域,還是國內民族政策的處理上,都有着極多嚴重的隱患。

比如蘇浣東記得自己曾經看過一份資料,其中記載了關於蘇聯在處理國內經濟建設項目上的一些數字。聯盟中央通過由它直接管理的聯盟部及聯盟——共和國部,控制了共和國的絕大多數企業和資產。如斯大林時期,聯盟部所屬企業佔全蘇工業總產值的89%,共和國部所屬企業只佔11%;赫魯曉夫時期的聯盟部及聯盟——共和國部所屬企業佔97%,共和國部所屬企業佔3%;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聯盟部及聯盟——共和國部所屬企業佔94%,共和國部所屬企業佔6%。這樣懸殊的比例實在是令人感到觸目驚心。

更有甚者,各加盟共和國政府連修建200張病牀以上的醫院或投資400萬盧布以上的項目的權利都沒有,而聯盟中央在各加盟共和國境內修建新項目都可以不經加盟共和國政府批准,也不同加盟共和國政府商量。這不但造成經濟發展結構不合理,使加盟共和國的利益受到嚴重的損害,而且極大地挫傷了各個加盟共和國的積極性。

而在民族問族上,蘇聯推行俄羅斯族一族獨大的政策,任意吹捧俄羅斯民族是蘇聯的偉大民族和領導民族,無視其他民族的地位與貢獻。如他們宣稱俄羅斯是各共和國聯合成統一國家的“中心”,吹捧俄羅斯是“蘇聯各民族的領導力量”,“是俄羅斯人幫助其他民族克服了幾百年的經濟和文化落後狀況”。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壓制國內的其他民族的發展,並且強制推廣俄語並作爲蘇聯的國語,歧視少數民族語言。

可以說,自列寧之後的歷任蘇聯領導人縱容大俄羅斯主義的做法,嚴重破壞了列寧所倡導的民族平等原則,事實上使俄羅斯處於聯盟中央領導地位,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均享有特權,而其他少數民族國家則處於附屬的“次等民族”地位。民族不平等現象的長期存在,激發了少數民族對聯盟中央和大俄羅斯民族主義的嚴重不滿情緒,非俄羅斯民族的民族主義普遍存在。

如今的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又在推行政治改革,執政風格偏軟,一旦這些加盟共和國中有人提出了獨立,從而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蘇聯因此而解體,也並非是天方夜譚!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蘇浣東立即就意識到了,一旦蘇聯發生劇變,那麼對於整個世界,對於華夏來說,都將有着巨大的不可磨滅的影響。同時也意識到,如果說蘇聯解體是可能會發生的話,那麼像德國重新統一,東歐各國發生分裂,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了。這些國家的政權完全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蘇聯強行在東歐推行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的,可以說,根基並不穩固。

蘇聯若是自身難保了,對於它們的控制力自然也就會隨之下降,這些國家政權更替也就是理所當然了。

蘇浣東在屋子裡來來回回地轉了十幾圈,這才下定了決心,回到了自己的書桌前,從抽屜裡拿出一疊稿紙,又找出鋼筆,在稿紙上方方正正地寫下《論東歐劇變的影響及蘇聯解體的可能性》!

蝴蝶的翅膀又扇動了一次……

第四百三十二章 報復?第四百二十二章 亂起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技術升級的重要性第一百九十四章 拘留、署名第一千七十一章 德克里安的條件第二百六十三章 娘子軍第四百八十五章 意外?第六百零一章 姐妹說客第三百四十六章 全權代表第五百三十八章 喜臨門第四百六十九 嫉妒、好奇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制度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損陰德第六百七十二章 各退一步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百三十八章 如實彙報好了第六百七十九章 這是個意外第四百七十五章 追上門來第五百九十四章 貪婪的胃口第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四百六十一章 饒他們不得第三十六章 蘇家有請第二卷 見龍在田第三百六十三章 新的改變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荀成翔的邀請第一百七十九章 千萬級投資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鄭嘉儀的擔憂第三十五章 方老爺子的請求第六百一十一章 跌得越狠越好第四十一章 搶購風隱現(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處理結果第六百七十四章 放長線第八百零六章 矛盾的心理第四百六十八章 無法按時交貨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眼的羅津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五億美元的項目第七十八章 成功上位第四百一十九章 小馬莊人的報復第三百六十章 吳甯華怎麼來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意外第八十五章 五億美元的勝利第四百七十一章 再相見第六百一十三章 衆矢之的第三百二十八章 愚人節的驚喜第五十章 震盪第三百九十四章 挾洋自重第八百八十二章 索尼付出的代價第六百四十章 要是能聯姻多好第一百章 “無妄之災”第三百二十九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五百一十八章 揭開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功成(求月票)第四百七十七章 壞消息第四百九十二章 五百萬美元捐款第一百二十章 你纔是校董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捐贈第一百零五章 主動併入第五百五十八章 我們走錯房間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驚人的計劃第五百五十章 卡梅隆上鉤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新的項目(求月票)第八十一章 不被接受的道歉第八百五十二章 控股股東(急求月票)第五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九章 賭對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一把火第三百一十五章 考察團的到來第六百五十二章 事情大條了第六百八十四章 沒有選擇第二十二章 別無選擇第五百七十七章 早做準備第一百五十八章 高調處理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心的變化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鄭嘉儀的擔憂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揣摩第七百三十五章 一條後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讓他們知恥而後勇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殺猴給雞看第九百零三章 昔日的輝煌(求月票)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險?機會?第八百九十八章 突發事件第七百八十九章 報喜不報憂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空聯運第二十四章 八三年的結束第四百零二章 有兩把刷子第七百章 舊事重提第六百二十八章 人老心不老第七百七十八章 野比基第六百三十三章 我的想法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險?機會?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空聯運第三百零六章 一起去第六百四十七章 代言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新的構想第七百七十九章 南苑到手(求月票)四百一十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九十章 重現淋池第四百五十章 李雨欣的另一面第三百零八章 失蹤還是綁架第一百一十三章 借題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