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強烈的危機感

中谷鳴一苦笑道:“這並不是關鍵,關鍵是新日鐵公司有意收購日新制鋼株式會社!”新日鐵公司已經是日本最大的鋼鐵集團公司,與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拉開了一定差距,如果說再把與日本金屬工業公司合併後的日新制鋼株式會社吞併掉,其在日本鋼鐵業內的地位將會是更加地穩如泰山,令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難以超越。

日本人雖然說在對外時比較齊心,但是也絕對不是鐵板一塊,同行間的競爭同樣是十分地激烈。屬於不同財團的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和新日鐵公司之間的競爭,也已經持續了很多年。

“新日鐵公司要收購日新制鋼株式會社?”方明遠立時坐直了身體詫異地問道,這件事情他倒真是沒有聽到什麼風聲。要是新日鐵公司成功地收購了日新制鋼株式會社,對於其鞏固在日本鋼鐵產業中的地位自然是不言而喻,就是在國際市場上,也可能引發不小的風波。

不過他轉念一想,似乎新日鐵的這一做法也並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對外結成同盟、協同作戰,對內交叉持股、併購重組,是日本企業一向的做法,特別是在危機時期,日本企業採取這些做法,爲他們擴大市場份額,提升企業競爭力,保證企業盈利,從而順利渡過危機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今全球經濟不振,日本也並未倖免於難,鋼鐵產業自然也受到了衝擊,新日鐵公司祭起這項屢試不爽的法寶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過日新制鋼株式會社畢竟是日本第五大鋼鐵企業,併購了日本金屬工業公司之後,沒準可以跳到第四位,這樣的一家企業,新日鐵公司想要將其成功地收購過來,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吧。

“這正是我們感到棘手的關鍵。”中谷鳴一一臉無奈地道,“日新制鋼株式會社原本就和新日鐵公司有合作關係,還是日新制鋼株式會社的最大股東,持股比例超過百分之八,而且新日鐵公司和日新制鋼株式會社的重要股東有一定程度的重合,如果說新日鐵公司下定決心要收購日新制鋼株式會社的話,這些都是有利條件。”

方明遠恍緩緩地點了點頭,對於兩大公司的具體股東構成,他的印象並不深,特別是日新制鋼株式會社,不過中谷鳴一肯定是做過詳細的調查。

方明遠的眉頭微皺道:“新日鐵公司現在不是和住友金屬工業株式會社正在談判合併嗎,還有精力去收購日新制鋼株式會社?”住友金屬工業株式會社是日本第四大鋼鐵企業,業務範圍涵蓋了鋼鐵生產、有色金屬與其他材料、貿易與運輸、工廠工程、原材料及燃料和電力、系統工程等諸多方面。

“那又沒有什麼難度,只不過是在走程序罷了!”中谷鳴一哼了一聲道。三井財團和住友財團的關係向來不錯,旗下企業多有合併之舉,多一個新日鐵公司和住友金屬工業株式會社的項目,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所以他們連阻止都懶得阻止,也就是下點絆子,不讓兩家公司那麼順順利利地合併。

“縱然是走程序,新日鐵公司想要收購日新制鋼株式會社,也得在它消化了住友金屬工業株式會社之後,我不相信它的胃口有那麼好。”方明遠輕笑道,“怎麼也得到二零一四、一五年去了。”

對於方明遠的這一判斷,中谷鳴一倒是也承認確有道理,新日鐵公司雖然是日本第一大鋼鐵企業,想要將住友金屬工業株式會社和日新制鋼株式會社一併吞下,也肯定會消化不良的,到了那個時候,可就不是一加一加一大於等於三了,很可能要小於三。新日鐵公司應當是不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

“……”中谷鳴一剛要說話,擡眼看方明遠似乎若有所思,又將嘴邊的話嚥了回去。

方明遠確實是在思考,在得知新日鐵公司在與住友金屬工業株式會社談判合併的同時還在打日新制鋼株式會社的主意,這令他不禁有強烈的危機感。與日本、韓國這些鋼鐵強國相比起來,華夏鋼鐵產業的集中度實在是太低了,龐大的產能分散在大大小小的數以百計的企業身上,也就造成了能夠拿得出手的企業並不多。

雖然說,純從產能來看,世界鋼鐵產業的前十名裡,已經有多家華夏鋼鐵企業,但是一旦加上利潤率、加上人均噸鋼產量、加上出口創匯等其他指標,華夏的鋼鐵企業還能夠留在榜單上的就屈指可數了。新日鐵公司和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無疑都是榜單前十名的成員,但是仍然有着強烈的危機感,而國內的這些企業,這些年來,集中度卻是不升反降,在高端鋼鐵產品領域裡,面對這些對手們幾無還手之力,反而屢屢因低端產品的出口被髮達國家徵收懲罰性關稅。這樣的局面如果說長久持續下去,未來又怎麼能夠與這些跨國集團公司在全球市場上競爭,難道說就靠無底限的降價戰略嗎?

雖然說出口可以創匯,但是華夏如今可以說已經過了迫切需要外匯的時期,龐大的外匯儲備已經成爲了政府的一大負擔,光是如此大的一筆資產保值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更不要說還要增值。而且這種依賴超低價格出口創匯,先不說會多麼招同行的憎恨,也不說會招來他國的反傾銷制裁,光是環境污染這一塊,日後所造成的損失,可以說遠在出口創匯所能得的利益之上。只不過利益是企業獲得了,政府得到了稅收,治理環境污染卻是要全民來買單。

“唉……”方明遠輕嘆了一口氣,道理雖然誰都明白,但是想要實際着手去做點什麼的話,就會發現,這其中的艱難險阻實在是太多了。

中谷鳴一有些摸不着頭腦,不知道自己說什麼敏感的話題了,居然令方明遠發出了充滿了無奈的長嘆。

“中谷會長,對於新日鐵公司的這些動作,貴公司有什麼樣應對措施?”方明遠端起手邊的茶壺給中谷鳴一面前的茶杯滿上,中谷鳴一連忙雙手端起微躬身接着。他雖然是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的會長,但是方明遠的身家、以及社會地位已經遠遠地超過了他。像這種事情,方明遠要是不想出面,遼省鋼鐵集團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接待他,也不算是失禮。如今反倒是能夠和方明遠見面,說得上話,成爲了他的優勢。

待方明遠放下了茶壺,中谷鳴一道了謝這才坐了下來道:“如果說可以的話,我們希望能夠與包括遼省鋼鐵集團公司在內的,方君旗下的企業進行全面合作,雙方可以交叉持股。”

方明遠怔了一下,交叉持股這個名詞他並不陌生,在如今的工商界中,企業交叉持股的現象並不罕見,韓國財閥大多更是靠着這種方式,以少量的資金來運營龐大的企業體系。就是在華夏國內,交叉持股的現象也是越來越多。交叉持股固然有着一些對資本有利的方面,但是它的副作用也是相當大的,比如說在股市上,常常會引起多諾米骨牌效應,再比如說會造成資產泡沫。

“貴方打算交叉持股多少?”方明遠笑問道,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雖然資產龐大,但是遼省鋼鐵集團公司如今也並不見得就比它遜色。光是遼省鋼鐵集團公司所持有的阿塞洛克基集團公司的百分之十二的股份,就是一筆可觀的資產。

“百分之十以內!”中谷鳴一苦笑道,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是上市公司,股東比較分散,能夠持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就已經是第一大股東了,百分之十三就是第二大股東了。遼省鋼鐵集團公司卻沒有上市,股份相對集中,光是方家和郭家兩家就實現了控股。百分之十的股份,都是董事會裡討論再三的結果。

其實要不是考慮到股份實在太少的話,方明遠壓根就看不上,大部分董事更希望能夠將持股比例限制在百分之五以內。他們只是希望能夠藉助遼省鋼鐵集團公司和方明遠的人氣,應對新日鐵公司,但是卻並不希望方明遠能夠插手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的事務百分之十的股份,已經是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的第三大股東了,加上方明遠在日本社會的影響力,他那雄厚的資金,他在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董事會裡的地位和影響力,就不是股份所能夠體現出來的了。雖然說還不至於大權旁落,但是很多事情要是方明遠不配合的話,他們還真不好辦。

當然了,他們自認爲這樣做,對於遼省鋼鐵集團公司來說,其實也是有好處的,畢竟從多個專業領域來講,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當遼省鋼鐵集團公司的師傅,還是完全不是問題的。

方明遠沉思不語,反覆地思量着其中的利弊,中谷鳴一也沒有指望他能夠迅速地做出決斷。雖然說雙方股份互換,不需要動用大額的資金,但是百分之十的股份,對於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和遼省鋼鐵集團公司來說,都是引入了一個重量級的股東,遼省鋼鐵集團公司雖然方家和郭家就能夠實現控股,但是其他股東們的意見,也不是能夠完全無視的。

就在這個時候,兩人突然不約而同地覺得身體搖晃了起來,桌上的茶壺、茶杯也發出了碰撞的清脆聲音,兩人對視了一眼,即確定了是發生了地震,不過兩人並不感到驚慌。說起地震來,日本絕對是地震大國,僅在上個世紀裡,日本死亡人數超過千人的地震就高達十次,關東大地震更是造成了數以十萬計的日本人死亡。日本平均每年光是有感地震就可以達到千次,就連東京地區,年均有感地震都要超過四十次,如果說將那些輕微地震都算上的話,數量就更多了。爲了應對頻繁的地震,日本的房屋在建造時都要考慮到抗震性,就連室內的裝飾都要充分地考慮到防震功能。

兩人的助理都匆忙地趕了過來,將兩人圍在中間,並做好了一旦形勢不妙,就立即帶兩人出屋的準備。不過,衆人也並沒有很緊張,長時間在日本生活的人,對於地震都已經麻木了,一般的小地震連躲避的**都沒有。

震動仍然在持續,房屋裡的很多擺設因此而搖晃起來,發出了清脆的碰擊聲,一些雜物被震動搞得紛紛掉落。

“方少,我們出去!”看着屋裡的吊燈也發生了明顯的搖晃,武興國忍不住道。

“等等等等!”方明遠仍然穩坐在那裡,手裡端着茶杯道,“你們不覺得搖晃在減弱嗎?”

“那也可能是前震!”武興國大聲地道,“先出去,如果沒有事情,再進來也不遲。”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要是傷到了方明遠,那都是大事件。

方明遠看了看中谷鳴一,聳聳肩道:“我們就當出去散散步,怎麼樣?”對於自已的這棟別墅,方明遠還是比較放心的。先不說日本對於建築的防震要求的標準就很高,這棟房子當年是屬於中東某個王室成員的,建造的時候肯定是相當地用心。中東王室子弟財大氣粗,又是在日本這種多地震國家,在用料上肯定是格外用心。況且這裡遠離仙台、福島,就是那裡大地震提前爆發,對於這裡影響也不應太大。

“方君既然有意,我當然奉陪了。”中谷鳴一笑道。對於方明遠的鎮定自若,他還是相當佩服的。要知道他畢竟不是日本人,這樣明顯的震動,是很容易令人驚慌失措的。他鎮定是因爲身爲一名年過半百的日本人,自然是見識多了,早就不放在心上了。而方明遠做爲一個並不長時間在日本的年青人,也能夠有這份鎮定,就很難得了。

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百分之三第三百一十一章 十億盧布的大單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不可複製第六百四十六章 還有選擇嗎第三百一十一章 煩惱、騙子第八百零七章 惡趣味第九百零九章 附庸家族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二零零四年的到來第一百九十二章 合併與傑克船長第一百二十一章 捅婁子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條件第四百六十一章 饒他們不得第四百四十五章 還不是爲你擦屁股第一百七十六章 吃不到口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渡假第八十五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語成真第二百二十二章 新的三部曲第六百六十八章 危險重重的澳大利亞第八百零一章 錢,不是問題第一百零七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四百三十一章 對手第三百一十九章 進一步的合作第五百六十三章 求合作第四百六十九 嫉妒、好奇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三十九章 那是一面旗幟第一百零一章 小題大做第四百七十九章 重磅“炸彈”第四百四十二章 學費多少?第七百八十二章 廣告第八十四章 那是她們的機遇第三百八十一章 參觀崖州海軍基地第八百二十二章 聯合舉辦第三百零五章 蘇書記點名第二百九十章 不差錢第四百七十章 準備、賽馬第一百九十章 苦惱(求月票)第六百零七章 省廳來人第九十三章 招搖的麻生香月第九章 反擊第七十七章 還有選擇嗎?第六百七十九章 這是個意外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當冤大頭第三百零五章 魚與熊掌第九百九十八章 羨慕第七百八十六章 你這是狡辯(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五章 秋遊第三章 意外的事故第一千零一章 合作第六章 賭對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全權代表第九百七十八章 邀請(急求月票)第七十三章 過河拆橋?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一家現代化醫院第六百四十七章 躺着也中槍第一百六十四章 頭痛第九十九章 衝突第四十九章 橫井軍平很頭痛第六百五十二章 巨大的壓力第一百三十一章 尋找未來盟友第四百七十一章 鄭嘉儀也來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願者上鉤(下)第二十七章 你想當臺長嗎第一百一十章 掙錢的食堂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條大魚第四百九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十章 開禁第二百五十三章 錯過真佛第四百零九章 有人墜樓了第六百章 重提安大線第六十章 欲借東風第三章 探寶尋金第一百五十七章 拴根繮繩第四百三十五章 號召力第八百四十八章 上門的褚平東(求月票)第七百七十章 緣由第九百二十二章 動搖了的心思第三百三十六章 刁難第六百二十六章 拿什麼來交換第八百三十一章 你們都給我老實了(求月票)第四百七十二章 日本首映式第四百三十二章 一份大禮第三百九十七章 塵埃落地第四百四十九章 不安第九百三十三章 斷我財路第四百五十六章 第一把火第六百八十章 王牌第一百一十七章 聯姻?第三章 錯亂第四百六十二章 事態繼續擴大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不了我辭職第四百五十一章 前往平川古城第八十四章 前夕第五百七十九章 達成目標與背後一刀第九百五十一章 相信方少的推薦第四百八十三章 香港迴歸的前夕第二十七章 影響與考察第六百五十章 到此爲止第六百零五章 誰陪你一起走紅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