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野心勃勃

第116章 野心勃勃

東晉十六國時期,劉裕滅亡南燕,毀其都城廣固,又於廣固城以東,陽水之北另築新城,即爲東陽城(山東青州)。

俗話說,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

益都縣令李德海就是這麼個倒黴蛋。

東陽城既是益都縣縣治,又是齊郡郡治,更是青州州治。

好在如今朝廷罷郡,只剩了州縣兩級。

回想這些年的苦日子,與燕榮同在一城,受盡欺凌。

煎熬了三年,眼看着任期到頭,能夠脫離苦海,燕榮卻先走一步,被押送京城處死。

燕榮死了,但李德海卻笑不出來。

纔出虎口,又入狼窩。

那崔澈能將燕榮扳倒,頂替其青州總管之位,又豈是易與之輩。

此前崔澈任職慰撫大使,巡視各地,總要挑出一批官吏處死。

其暴虐,在李德海看來,只怕不在燕榮之下。

腥風血雨隨着崔澈刮遍四州之地,卻獨獨放過了益都縣,並非是李德海等人爲官清廉,而是有燕榮坐鎮東陽城。

自從聽聞崔澈出任青州總管以來,益都縣衙、青州刺史府、青州總管府,三座府衙,膽小的官吏棄職而去,提前溜了。

膽子大些的,不願放棄官位吏職,歸還了貪墨的錢糧,抱着一絲僥倖心理,在忐忑不安中迎來了開皇四年(584年)。

李德海便是其中之一。

這麼多年的拼搏,好不容易成了上縣縣令,他要真能狠心捨棄,哪會與燕榮作伴三年,早就撂挑子不幹了。

開皇四年正月初三,正值元日七天小長假,東陽城中各處府衙緊閉,本該陪伴家眷的官吏們紛紛雲集在城西,等待着新任青州總管的蒞臨。

等候許久,李德海終於望見了前來赴任的一行人。

只是領頭的卻是一位中年男子,隊伍裡也望不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

“崔總管另有要事,讓我轉告諸位,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前事可以既往不咎,但若是心存懈怠,疏忽政事,總管決不輕饒!”

總管府長史李綱坐在馬背上,高聲道。

東陽城官吏們聞言,無不長舒一口氣,心裡的大石頭終於落地,至於崔澈去了哪,在做什麼,只要不是追究前罪,他們又怎會關心,更不敢過問。

渤海之濱,崔澈領了裴秀、秦瓊與少量親隨,巡視灘塗,爲開田製鹽做規劃。

“阿澈,你爲何要放過了益都官吏?”

裴秀似乎是忍不住心中疑惑,問道。

秦瓊聞言,便要回避,崔澈笑道:

“澈與叔寶親如兄弟,又有何事不能言。”

一旁的裴秀見了,直呼好傢伙,難怪你之前要我當着秦瓊的面問及此事,就等着說這句話吧。

秦瓊果然止住了腳步。

崔澈與二人解釋道:

“我非嗜殺之人,當日所爲,不過是形勢嚴峻,當用重典,否則不足以平民憤,如今益都官吏改過自新,澈又何苦追究,非要殺個人心惶惶。”

其實崔澈並沒有照實說出心中想法。

他此前在青、膠、光、莒四州屠戮貪官污吏,不僅是倚仗先斬後奏之權,更是知曉在楊堅即將罷郡,大量官員難以安置的大背景下,哪怕殺得再多,只要不是冤殺好人,楊堅只會拍手稱快,而不會怪罪。

因此崔澈纔能有恃無恐,借別人的頭顱,給自己立威。

更重要的是各州、各縣新補的吏員,全是由崔澈在流民之中挑選的識字之人。

崔澈八月開始殺人,楊堅十月才罷郡,救災如救火,哪能等到丟了飯碗的郡級吏員前來任職。

而這些被提拔進吏員隊伍的流民因爲賑災有功,也坐穩了位置。

官員們會被調任,但這些小吏們卻要在當地衙門紮根,崔澈有心將青州經營成自己的老巢,便離不得他們的支持。

憑着無數貪官污吏的人頭,無人敢冒犯崔澈的威嚴,如今也是時候展現自己寬仁的一面。

這纔是崔澈前後兩種態度的真正原因。

無論是懲治貪腐收攬民心,還是在流民之中提拔吏員,以及爲裴秀、黃百吉謀求光、莒二州長史,這些都是崔澈徹底控制青州等地的手段。

崔澈領着衆人沿着海岸線巡視,沿途並未驚動地方官府,也終於完成了對十萬畝灘田的規劃。

與此同時,青州總管府也在長史李綱,錄事參軍房彥謙等人的主持下,開始了運轉。

各縣招募的鹽工都已前來東陽城聽候吩咐。

曬鹽不同於煮鹽,用不着太多人手,百畝灘田只需四人足矣,按理說哪怕是十萬畝鹽田,四千鹽工,再加三千鹽兵,也只要招募七千人。

但如今聚集在東陽城外的,足有一萬三千人,這自然是崔澈的手筆。

遠在關西的楊堅與滿朝公卿,對曬鹽法所知不多。

崔澈在其中故意加了一兩道複雜卻沒什麼功效的工序,導致人手激增,他們也發現不了。

再說了,高澄傍海煮鹽設竈2666座,以每竈置鍋三至五口,所需的鹽工海了去了,卻也才年產20萬斛。

崔澈一年能獻食鹽近千萬斛,卻只需要區區一萬鹽工,楊堅與公卿大臣又哪會不滿,甚至還擔心人手不夠,影響了產量。

澈哥兒多此一舉,弄出這些多餘的鹽工,自然是私心滿滿,在古代,鹽工、礦工都是優秀的兵源,將來若有變故,也能迅速拉起一支隊伍。

當然,戰鬥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速成的,博陵那支三千人的私兵,如今已經是組建的第五個年頭,在刻苦操練下,經歷過白道大戰,見過了血,才終於能稱得上是精兵。

開皇四年(584年)正月十七,完成了灘田規劃的崔澈帶了裴秀、秦瓊來到了東陽城。

春耕將近,各地流民陸續返回原籍,按戶籍領取官府發放的糧種與食糧,朝廷還得接濟他們到秋收,否則澈哥兒當初哪需要攜帶三百萬石的周粟。

崔澈正式就職青州總管,卻將政務盡數扔給了長史李綱,自己則專心在鹽工之中挑選精壯,組建鹽兵團。

這在崔澈心中,可是頭等大事。

今天只有兩章,岑仲勉先生的《隋書求是》等了快半個月,今天才到,白天都翻書去了。

(本章完)

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507章 受驚失眠第537章 再見故人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443章 三省六部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505章 渡河西進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509章 攻心爲上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330章 騎卒張楨第142章 趙穆爲間第332章 心懷憂慮大家不要等第290章 揣測心思(第五更)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142章 趙穆爲間第62章 裴秀來京第420章 目標河南還要晚一點老書完結了第33章 暗中投效第506章 兵臨城下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564章 各有封賞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42章 行差踏錯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128章 南北之事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383章 入主相州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501章 徐郎何來第76章 突厥消息第261章 秀外慧中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78章 同姓聯結第477章 再生一計(4000)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92章 可汗夜遁第487章 彥卿爲使(3000)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409章 賣主求榮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282章 李景稱病更新要晚一點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15章 闔家再聚第393章 暗結將領新章在審覈第376章 三路出擊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380章 出城約戰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603章 疑兵之計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67章 重回晉陽第304章 重組騎兵第342章 拖延時間第31章 憾失姻緣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253章 徐門新人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93章 三線告捷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71章 一喜一憂第368章 仁壽宮變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40章 孝寬之疾第46章 鋃鐺入獄第69章 晉王設宴第347章 變故突發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14章 妙容訪親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44章 提攜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