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崔澈相婿

第165章 崔澈相婿

院門處的熱鬧吸引了一衆渭水書院生員,一名七歲的黑臉少年混雜在人羣之中,與同窗們好奇地打量着先生常掛在嘴邊的師兄崔澈。

渭水書院,在後世以致力於培育大隋忠良而聞名,先後涌現出崔澈、楊玄感等忠貞之臣。

少年名叫李密,也註定將在未來追隨師兄們的腳步,爲大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出身名門,曾祖父便是西魏八柱國之一的魏國公李弼,父親李寬受祖先恩蔭,如今官拜上柱國,封蒲山郡公。

徐文遠此前不收稚童,崔澈當年也是特意上演了一出苦情戲碼,才如願拜在門下。

但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有了崔澈這麼一個得意門生,徐文遠也向聰慧少年們敞開了大門,李密就是其中之一。

崔澈與恩師寒暄的同時,眼角的餘光掃過人羣,一眼就認出了李密這個小師弟。

他與李密素不相識,卻因《舊唐書·李密傳》的記載,知道此人面黑,而書院學生中,如李密這般年紀的終究只是少數。

“這位師弟如此年紀就拜在恩師門下,想來必是聰慧異常。”

崔澈指着李密,與徐文遠笑道。

衆人順着崔澈所指,將目光投向李密,李密雖然驚訝,卻也沒有絲毫慌亂。

徐文遠爲崔澈介紹道:

“他是魏武公之後,蒲山郡公之子。”

又朝李密招呼道:

“還不上前與師兄見禮。”

魏國公李弼諡號武,故稱魏武公。

李密聞言,快步上前,儀態大方地向崔澈行禮道:

“後學李密,拜見師兄。”

崔澈將他扶起,仔細打量後笑道:

“崔某拜在恩師門下時,也是師弟這般年紀,恩師學究天人,你若勤學不輟,將來必有一番成就。”

李密聞言激動不已。

未來如何出衆,他現在也只是一名七歲少年,而崔澈歷經白道大捷、弱落水大戰、踏破突厥王庭,堪稱當世名將。

崔澈一番勉勵,聽在李密耳中,又豈能不爲之心潮澎湃。

徐文遠臉上更是笑開了花,甚至都沒有按規矩考校菩薩奴,就將他收在了門下。

崔澈也與徐文遠直言,菩薩奴年幼,他也不指望能學到多少知識。

只希望恩師能教授一些爲人處世的道理。

畢竟崔澈還真怕這小子以爲自己跟楊家有親,立志要爲楊家世代赴湯蹈火。

崔澈又喚來李密,讓菩薩奴以後與這位師兄多多親近。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都這樣安排了,想必菩薩奴將來也不會走上歧途,真的去當什麼楊家忠臣。

將兒子留在了渭水書院,崔澈拜別了恩師,又順道在城外拜祭過李充,崔澈這才入城。

回到家時,李敏已經候在了府上。

“小侄拜見武城公。”

“無需多禮。”

崔澈仔細打量着未來女婿,果然是一表人才。

但就怕外表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是個繡花枕頭,崔澈問道:

“你爲將門之後,可曾學得武藝?”

“家父爲突厥所害,小侄立志復仇,自幼習練騎射,不敢有絲毫懈怠。”

說罷,李敏下跪向崔澈叩首,誠摯道:

“只是小侄年幼,以爲復仇無望,幸得武城公誅殺地勤察,爲小侄報殺父之仇,大恩大德,沒齒難忘。”

李敏之父李崇便是在任職幽州總管期間,爲地勤察部殺害,崔澈覆滅地勤察部,自然是爲他報了父仇,對於這位未來岳丈,李敏滿懷敬意。

崔澈趕忙將李敏扶起,安撫道:

“崔某也是盡忠國事,又怎需你來報答。”

楊麗華見他們翁婿二人相處融洽,臉上也露出了由衷的笑容,她對崔澈說道:

“伱莫光顧着詢問武藝,敏兒也精通歌舞音律,才華在王公子弟間,那也是最拔尖的。”

李敏家世固然顯赫,但若非自身才華能入楊麗華的眼,又怎會被她選中,作爲愛女的夫婿。

“公主謬讚,武城公當面,敏又怎敢妄稱才具。”

李敏謙虛道。

崔澈卻拍着李敏的肩膀,笑道:

“無需妄自菲薄,今日時候尚早,不如與我出城遊獵?”

“小侄敢不從命。”

當崔澈帶着李敏離開,宇文娥英才從屏風後面走了出來。

楊麗華衝她笑道:

“可還滿意?”

宇文娥英羞紅了臉,低聲細語道:

“女兒但憑母親吩咐。”

有了宇文娥英這句話,楊麗華心中便有了底。

畢竟若是她不願嫁,自然會說女兒想要留在家中侍奉父母。

崔澈與李敏驅馬來到城外,二人射了一會兒兔子,崔澈這才正色道:

“娥英雖是前朝遺脈,但崔某視如己出,既然公主有意招你爲婿,崔某自然不會阻攔。

“今後你當用心待她,若是她蠻橫無理,自然是崔某這個做父親的失職,你儘可與我直言,我定會好生訓斥她。”

李敏聞言,知道自己與宇文娥英的婚事再無阻礙,激動道:

“武城公所言,小侄必定銘記在心,不敢忘懷。”

爲了給宇文娥英選拔良人,楊麗華特意求了楊堅下詔,命王公子弟集結在弘聖宮,每天來面試,展現才藝的便高達數百人,競爭遠勝於當年竇家女雀屏擇婿。

如今得償所願,又怎會無動於衷。

崔澈笑道:

“還稱我武城公?”

“小婿拜見岳父大人!”

李敏趕緊跪拜道。

當天午後,崔澈夫婦便將李敏帶去宮城面聖,行駛的車廂裡,崔澈閉目養神,而楊麗華卻在對李敏仔細叮囑:

“若聖人問你官居何職,你便如實回答暫爲白身,陛下自會爲你賞賜官職,但你莫要急着應下,我當爲你求來柱國。”

一旁假寐的崔澈心道:我拼死拼活,如今也只是個柱國,這李敏寸功未立,便憑着一門好親事,身居高位。

但轉念一想,當年自己迎娶楊麗華,朝中大臣們估計也是這樣看待的自己。

況且這大隋的柱國也確實不值錢,而他也是推辭了上柱國,才屈居柱國之位。

只是出乎崔澈的意料,李敏卻婉言謝絕了楊麗華的好意:

“小婿豈能與岳父大人並列。”

忘了明天要趕早去掃墓,今天應該只有兩章,等會還寫一章番外就要早點休息,明天不會請假,應該會有三章保底。

(本章完)

第296章 棄疾從軍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56章 太后楊氏第551章 撤圍而去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24章 爲報君恩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211章 江南叛亂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23章 北齊舊人第269章 後發先至第437章 天子崩殂第253章 徐門新人第272章 一場好戲第272章 一場好戲第32章 天子禪位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20章 抵達長安第162章 論功封賞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377章 忠義難全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大家不要等第539章 李淵爲將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228章 進兵吳縣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255章 減免賦稅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234章 稍作休整第251章 重義輕財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598章 南郡太守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211章 江南叛亂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第2章 時來運轉第457章 徹查案件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39章 姑母有命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231章 突破浙江老書完結了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509章 攻心爲上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587章 下詔南征第621章 歪曲事實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395章 偵查敵情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210章 請教工藝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136章 任於何處第119章 接風洗塵第199章 武官升遷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27章 胭脂鋪子第86章 佳人邀見第433章 幼子爲質第352章 漢燕爲盟第25章 竇府家宴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306章 雙喜臨門第151章 援軍將至今晚沒有第246章 重回河北第349章 事後處置第181章 禍亂江南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349章 事後處置第83章 太子設宴第272章 一場好戲第33章 暗中投效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65章 屠戮宇文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342章 拖延時間第588章 兵發南陽第432章 洛陽易幟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399章 孰輕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