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母女私語

第260章 母女私語

明知道崔澈看似恪己守禮,實則放浪形骸,楊麗華也只能依着他,做了許多有違禮法的事情,這要擱在婚前,她做夢也不敢想象自己也能如此大膽。

但若是讓她重新選擇,只怕還是會義無反顧嫁給崔澈爲妻。

時間來到十二月,楊麗華帶上了襁褓中的嫡次子崔彥卿,含淚與丈夫道別。

哪怕馬車已然行駛,她也要掀開窗簾,將頭探出車廂,直到再也望不見崔澈的身影才肯罷休。

在楊麗華離去後的幾天,博陵莊園多有訪客,盡是途經安平,要前往大興述職的幽州等地舊部。

崔澈並沒有避嫌不見,但與故舊們交談時,總會敞開門窗,安排奴婢在場,以示他們之間並無隱私。

迎來送往,眼瞅着開皇十二年即將過去,楊麗華終於是在元日之前趕回了大興。

書院已經放了假,獨居在燕國府的菩薩奴聽說了母親的行程,特意往廣宗公府尋了長姐宇文娥英,出城迎接母親。

楊麗華早就把對崔澈的不捨拋在了腦後,一路上都在思念兒女。

行至東郊,望見兒女都在官道旁的涼亭等候,馬車才停住,她便迫不及待的抱了崔彥卿跳了下來。

望見母親懷中的嬰孩,菩薩奴忍不住眼角抽搐。

他早已經知道了母親又誕下嫡次子的消息。

也許是親眼目睹了楊勇、楊廣兩位舅父兄友弟恭,菩薩奴對於這位同母弟的降生,並沒有多少歡喜。

當然了,說是厭惡,倒不至於,畢竟自己家裡也沒有皇位繼承,讓他們兄弟奪嫡。

宇文娥英滿臉笑容地與菩薩奴向楊麗華見禮,楊麗華難掩喜悅,三人冒着風雪在涼亭說了好一會話,楊麗華這纔想起還得入宮拜謁。

招呼兒女與她一起乘車,但菩薩奴執意騎馬,楊麗華也沒有強迫,正好她與女兒有一些私房話。

車廂裡,宇文娥英忍不住逗弄尚在襁褓中的幼弟,時不時用手指戳一下他肉嘟嘟的臉蛋。

楊麗華拍開女兒的手:

“莫要將他吵醒了,我問你,你與敏兒成婚也有數年,怎麼肚子還是不見動靜,莫非是他偏寵側室,冷落了你?”

宇文娥英紅着臉道:

“阿母在說些什麼!相公對女兒很好,府中又沒有侍妾,哪來的偏愛側室。”

楊麗華疑惑道:

“莫非是他在府外養了外室?”

宇文娥英爲李敏辯護道:

“怎麼可能,母親不要胡亂揣測。”

楊麗華哼道:

“怎麼不可能!你阿爺.”

意識到自己險些說漏嘴,楊麗華閉口不言。

宇文娥英好奇道:

“阿爺怎麼了?莫非他在府外養了女人?”

“莫要胡說,你阿爺是個守禮君子,怎麼會做這種事!”

楊麗華說着連她自己都不相信的謊話。

宇文娥英撇撇嘴,道:

“你不說我也知道,以阿爺的才貌,多的是女子傾心,你又時常不在身邊,能夠拒絕一次兩次,莫非次次都能無動於衷。”

楊麗華嘆道:

“所以說呀,找夫君,就是不能找太出衆的,爲娘就是吃了這個虧。”

宇文娥英佯怒道:

“阿母這話是什麼意思,是在說女兒的夫君,比不得阿爺麼!

“好吧,論人才相貌,確實比不得。”

說着宇文娥英自己也忍不住笑,她戲弄道:

“阿母若實在覺得委屈了自己,不如就與阿爺和離,正好也成全了小姨。”

楊麗華心頭閃過一絲黯然,她問道:

“阿五至今還沒有談婚論嫁嗎?”

宇文娥英搖頭道:

“二位聖人也爲小姨相過不少公卿子弟,但小姨始終不肯應下婚事,她說不願意將就着度過餘生,寧願孤獨終老。”

楊麗華聞言,一聲長嘆:

“我知道她用情至深,若是生在平常人家,我也並非不願與效仿娥皇、女英,與她姐妹共侍一夫。

“但父皇、母后還要這臉面,婚姻之事,父母之命,我也無可奈何。”

宇文娥英安慰道:

“阿母莫要掛懷,小姨都跟我說了,她不怨你,平日裡避着你,只是因爲一見着你就會想到阿爺,就覺着心絞痛。”

楊麗華疑惑道:

“她怎麼與你說起這事。”

“女兒問的呀。”

宇文娥英笑道。

楊麗華戳了一下宇文娥英的腦袋,惱道:

“什麼話你都敢問,都沒有個尊卑大小。”

宇文娥英嬉笑着臉,問道:

“阿母這次要在大興待多久?”

“過了元日就回安平。”

楊麗華不假思索道。

宇文娥英的俏臉垮了下來:

“怎麼走得這般着急,何不多留一段時間。”

楊麗華解釋道:

“你阿爺在安平沒人照料,我實在放不下心。”

宇文娥英撇撇嘴:

“安平有那麼多姨娘,哪會少了人照顧,阿母你若是離不開阿爺,直說便是,非得找這種藉口。”

楊麗華大窘,她一插腰,瞪眼道:

“哎呀!出嫁之後,脾氣也見長了,沒大沒小,怎麼跟爲娘說話的!”

楊麗華倒不是真的生氣,在與崔澈結婚前,她與宇文娥英相依爲命,甚至考慮過要守着女兒過一輩子,母女倆幾乎是無話不談,有時候說是母女,實則感情好的跟小姐妹似的。

宇文娥英無奈道:

“好!好!好!女兒不說就是了!”

楊麗華順勢轉移話題:

“你阿爺整日在家哀思,也不見帶我出府走一走,我每天悶在府裡,着實無趣。

“府裡的姐妹又都奉承我,連個說真心話的人都沒有,偏偏你又出嫁了,不能隨我去安平。

“我打算這次將華光、華勝一併帶上,到時候回了安平也有人與我解悶。”

宇文娥英聞言大驚,母親要真把陳月儀、元樂尚帶去安平,豈不是引狼入室。

但這二人按照禮法,也是她的嫡母,況且宇文娥英憐憫二人被迫出家,終究還是沒有說破,只是提醒道:

“二位母親如今在皇寺修行,只怕離不開大興。”

楊麗華滿不在乎道:

“我與父皇、母后說一聲便是,安平也有尼寺,就讓她們換個地方修行,父皇、母后定會依我。”

(本章完)

第104章 處刑立威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233章 奪取處州第606章 鎮守巴東第83章 太子設宴第69章 晉王設宴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90章 反擊突厥第79章 戰事再起第208章 表親來投第297章 姐妹和睦請假一天還要晚一點第281章 重回幽州(第六更)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421章 先鋒襲城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161章 刎頸之交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179章 雙姝同名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31章 憾失姻緣第97章 結髮夫妻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43章 尉遲身死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122章 均分其利第515章 議定婚事第554章 人事調令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452章 長孫無忌第268章 蘇威來訪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206章 塞外消息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471章 援弱抗強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59章 爲友尚義第578章 倉促回京第517章 心存死志(516章新婚之夜正在審覈)第178章 燕公崔澈第3章 鄴城來人第430章 金墉之戰(一)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164章 重回書院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95章 天子賜婚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407章 夜間營嘯請假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490章 崔家兄弟第36章 天元駕崩第428章 夜襲山谷第236章 平定叛亂第107章 相互攻訐第27章 胭脂鋪子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224章 兵分三路第36章 天元駕崩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566章 來來往往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62章 裴秀來京第78章 同姓聯結第435章 消磨耐心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554章 人事調令第216章 夜探敵營請假一天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588章 兵發南陽起晚了,下一章在十二點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614章 襲佔二郡第44章 提攜後進第59章 爲友尚義第412章 遷都與否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343章 喪師自刎第594章 半道伏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