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五年平遼

第302章 五年平遼

楊堅爲之氣餒,誰不知道徵發遼東,最大的阻礙就是道路難行。

說得倒是輕鬆,可兩千多裡的山路,以及兩百餘里泥濘不堪的遼澤地,哪是那麼容易修繕的。

楊堅又問道:

“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的法子?”

崔澈思索片刻,答道:

“頑抗之敵,當逐步蠶食,剪其羽翼。

“不如借道庫莫奚,先攻契丹。

“待契丹臣服,大軍即可驅趕牛羊,經由遼北平地南下,繞過遼澤,直取遼東!”

楊堅聞言抱怨道:

“駙馬何不早言!”

崔澈連忙請罪。

但楊堅也不是真的要降罪,他將崔澈扶起,語重心長的問道:

“朕自御極以來,從未受此大辱。

“朕與駙馬,既是君臣,又是翁婿,朕對你寄予厚望。

“若是以駙馬爲將,總以幽、營軍權,五年之期,駙馬能否爲朕去除這一心腹大患?”

崔澈心道:五年平遼,這怎麼就聽着那麼晦氣。

但楊堅話都問出口了,實際也不容崔澈拒絕,崔澈說道:

“幽州騎卒,來去如風,降服契丹,綽綽有餘。

“但高句麗據有堅城,不同於突厥、契丹,若是據城而守,騎兵難有作爲。

“而營州兵微將寡,更是當不得大用。

“僅以幽、營之兵,臣唯恐有負陛下厚望,只敢許諾使契丹臣服。

“陛下若能許臣利誘庫莫奚、契丹出兵,驅使他們與高句麗作戰,五年之內,臣必爲陛下平定遼東!”

楊堅聞言大喜,能夠驅使庫莫奚。契丹與高句麗自相殘殺,正合他的心意,當場同意下來。

既然將來要利誘庫莫奚、契丹出兵攻打高句麗,錢、米、鹽、布這些自然少不了,楊堅於是下詔在幽州興建大倉,用以儲存物資,將來攻伐高句麗時,供崔澈取用。

翁婿二人定下五年平遼的目標,楊堅忍不住拍着崔澈的肩膀,連聲誇讚。

正此時,先前受命往東宮訓斥楊勇的楊素苦着臉返回大興殿。

楊堅凝眉道:

“楊卿何故作此態?”

楊素躬身請罪:

“陛下命臣訓斥東宮,而太子心生怨意,口出悖逆之言,臣只得回身向陛下請罪!”

楊堅沉聲道:

“逆子又說了些什麼!”

楊素如實回答,無非是當父親的猜疑兒子,什麼父子之情生分至此,這些都是楊素故意激怒楊勇,使得楊勇口不擇言。

楊堅勃然變色,他當即喚來親近宦官,往東宮調查情況。

崔澈偷偷看向楊素,楊素卻神色自若,不見一點慌張之色,他似乎一點也不擔心自己激怒楊勇的那番話傳進楊堅的耳朵裡。

負責調查情況的宦官剛剛離開大興殿,沒走多遠,卻意外撞見了皇后獨孤伽羅,他趕忙躬身跪拜。

獨孤伽羅淡淡道:

“聽說越國公最近新得了一個女兒,你爲陛下辦完了事,別忘了替我祝賀他。”

宦官心中瞭然,連忙道:

“越國公乃國之幹臣,又有聖眷加身,屬實是有福之人。”

獨孤伽羅微微頷首,道:

“起來吧,去爲陛下辦事要緊。”

宦官趕忙去往東宮,有了獨孤伽羅的暗示,他自然揪着楊勇是否真的口出悖逆之言不放,至於楊勇爲何要那般說,則被輕飄飄的無視了。

當宦官回到大興殿,證實楊素所言不假,楊堅氣憤不已,下令讓太子閉門苦讀《孝經》。

楊勇憤慨不已,吵鬧着要面聖,自辯清白,卻被楊堅拒絕,他不願見這個逆子,讓他好好留在東宮反省罪過。

高熲聽說此事,急匆匆的入宮勸諫,楊素卻在一旁陰惻惻地說道:

“高相雖與太子是兒女親家,但父子之間的家事,還是莫要牽扯。”

高熲義正言辭道:

“至尊乃天下之主,太子乃國之儲君,豈能以家事視之,楊相離間天家骨肉,究竟意欲何爲!”

楊素變了臉色,他氣憤道:

“高相莫要血口噴人!事情原委,已然明瞭,何必出此誅心之言!”

眼看二人爭執起來,楊堅怒喝道:

“夠了!你二人身爲宰相,如此作爲,可有宰相的氣度!”

高熲、楊素紛紛請罪。

打發走了高熲,楊堅對崔澈、楊素道:

“太子忤逆不孝,不足以承大統,朕有意改立晉王,朕知道二位愛卿與廣兒友善,特意與你們商量大計。”

崔澈、楊素不敢流露出一絲喜色,他們正色道:

“臣等悉聽陛下吩咐。”

楊堅繼續道:

“如今虞慶則、史萬歲已死,太子仍有高相維護。

“他輔佐朕多年,勞苦功高,朕不願意他繼續深陷爭儲的泥沼之中,希望保全他的性命。

“恰逢駙馬要在大興暫住一段時間,就由你們二人想一個法子,既不讓高相蒙冤,使天下人說朕不念舊情,又能使高相貶往外地,不能再阻撓廢立之事。”

崔澈躬身道:

“陛下此舉,是爲保全高相,天下人又怎會因此指責陛下。

“臣必與楊相思慮周詳,不使高相蒙冤,也不使陛下聲譽蒙塵。”

楊素也暗藏激動,連忙附議。

高熲若是遭貶,頂替左僕射的人選,除了他這個右僕射還能是誰。

楊堅又叮囑道:

“你二人行事,不可污了高相的私德。”

這讓楊素、崔澈大感棘手,不能從私德下手,以高熲的才能,在公務上也挑不出錯,此前遼東大敗已經翻篇,不可能舊事重提。

但二人還是應下了此事,準備雞蛋裡挑骨頭,把高熲趕下臺去。

正如楊堅所說,趕走高熲,實際上也的確是在保護他,若是繼續留在相位,任他維護太子,楊堅自己不殺高熲,楊廣也不會放過他。

崔澈與楊素並肩走出大興宮,二人相視一笑,才走幾步,方纔受命往東宮調查的宦官靠了過來。

宦官的臉上堆滿了笑容:

“見過越公、燕公,方纔皇后讓我帶話,恭賀越公喜得一位女公子。”

崔澈也終於明白此前楊素爲何有恃無恐。

他略有猜測,這位楊素之女,只怕就是李淵的楊嬪。

崔澈笑道:

“越公新得貴女,崔某可要上門討一杯喜酒。”

還有,在凌晨

(本章完)

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586章 以詩明志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88章 私兵國有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268章 蘇威來訪第84章 涼亭桂樹第391章 重返幷州第89章 有子名樂第511章 忠臣義士第30章 貴人相邀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69章 晉王設宴第204章 舊人之心第324章 書信往來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585章 中秋攬月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74章 懲治罪惡第446章 東隋馬政第52章 相府同僚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615章 消息泄露第80章 前線覓功第447章 東窗事發第119章 接風洗塵第316章 初生牛犢第79章 戰事再起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91章 作戰計劃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35章 避難關東第481章 歃血爲盟(4000)第456章 晉陽寺院第614章 襲佔二郡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455章 卦象玄機更新要晚一點第355章 朝廷忌憚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157章 夜襲王庭第42章 行差踏錯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10章 少年出遊第84章 涼亭桂樹今天沒有,大家不要等。第375章 全取毛州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76章 突厥消息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262章 母子離別第501章 徐郎何來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608章 拖延時間第174章 博陵三崔第333章 離間君臣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300章 四貴不存大家不要等第555章 益州長史第460章 護寺僧兵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203章 崔澈嫁女第137章 出鎮幽州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322章 開皇之末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138章 回鄉省親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485章 廢除酷法(3000)第342章 拖延時間第27章 胭脂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