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羣臣逼宮

第557章 羣臣逼宮

隆冬季節,晉陽內外銀裝素裹,飄起了漫天的雪花。

尚書省內,正值休憩的時間,崔澈留在晉陽的親信們一同找到了房玄齡,不等他們說明來意,房玄齡便笑道:

“諸位同僚來得正好,今日天寒,房某正在溫酒,願與諸位小酌幾杯。”

民部尚書趙元淑急道:

“房僕射怎地還有這個閒情逸致,莫非不知道大王即將回朝!”

衆人紛紛附和。

侍中裴秀說道:

“天子尸位素餐,無寸功於社稷,天下當歸有德之人。

“大王位極人臣,恩德施於四海,如今又新取關西,功大難賞,恐有性命之虞。

“爲大王計,爲我等計,爲天下萬名計,我等都應該入宮向天子陳明利害,請他順應天命,禪位於燕王。

“豈可置身事外,勞煩大王親自出面,揹負逼宮之名。”

裴秀說的道理,房玄齡自然都懂,但他還是不緊不慢地說道:

“諸位先請入座。”

說着,便爲衆人各斟一杯溫酒。

衆人相繼入座,房玄齡這才道:

“諸位拳拳護主之心,想必大王也是知道的。

“但此事沒有大王的同意,我等又怎能自作主張。

“諸位莫要急慌,大王必有安排,我等耐心等候消息便是。”

崔澈並沒有讓留守晉陽的心腹們等候太久,長孫無忌奉崔澈之命,搶先回到晉陽。

依舊在尚書省的這間廂房,房玄齡、裴秀、趙元淑等人紛紛屏息以待,注視着匆匆趕來的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看向趙元淑:

“趙尚書,大王有問,如今國庫能否重賞三軍,班賜羣臣?”

衆人聞言,無不露出喜色,盡數看向民部尚書趙元淑。

崔澈詢問國庫的虛實,便是在向親信們暗示自己的想法。

此前崔澈雖然不在晉陽,但對朝中情況還是瞭如指掌的,這些留守的心腹大臣們從來沒有中斷過與他的聯繫,崔澈又怎麼會不清楚國庫的虛實。

趙元淑如實答道:

“還請長孫郎回稟大王,去歲關東豐收,國庫充盈,足夠賞賜之用。”

長孫無忌點點頭,並沒有再多言,而是向房玄齡等人拱手告退。

在長孫無忌離開後,房玄齡成了衆人目光的焦點。

他頷首笑道:

“諸位,該是我等爲大王鋪平道路的時候了。”

衆人紛紛大笑,無不期盼着崔澈登上皇位的那一天。

實際上,並不僅是他們,就連此時跟隨崔澈回朝的軍中大將們,也早已經偷偷準備好了黃袍。

文臣們爭先恐後送來勸進的書信,武將們暗中準備黃袍。

這些事情都讓崔澈清楚,謀朝篡位的時機已經到了,因此,他纔會讓長孫無忌給留守大臣們送去暗示的原因。

在隋朝以前,天子服飾大多以黑、紅兩色爲主。

至於天子穿黃袍,便是從隋朝開始,隋文帝楊堅終愛杏黃色,無論是與官員們商討政務,還是重大慶典,楊堅總要穿着杏黃色的服飾出席,遷移莫化,至今也形成了以黃爲貴的風俗。

崔澈對於軍隊的掌控力度毋庸置疑,他們悄悄要給自己黃袍加身,崔澈又怎麼會被矇在鼓裡。

但這種手段實在是太糙,你也不能指望這羣武夫能安排得多麼精細。

相比較軍隊擁立,哪有天子禪讓來得溫情脈脈。

在抵達介州隰城縣(今山西汾陽)之時,崔澈便命人將藏在沈光處的黃袍找了出來,暗中銷燬,但並沒有責罰這些急着擁立自己上位的將領,只是告誡他們,自己已經有了安排,不許多此一舉。

與此同時,晉陽城內,一場好戲正在上演。

貞元三年(公元608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在崔澈的暗示下,晉陽城內的大臣們相互串聯,當天,由房玄齡、裴秀、趙元淑等人在內的五十餘名大臣未經傳喚,闖入大明宮內殿。

整座晉陽的軍隊,包括大明宮的禁軍都在崔澈一黨的掌控之中,這些官員強闖宮城,自然也不會有人前來阻攔。

小皇帝楊顥看着氣勢洶洶而來的羣臣,並不顯得驚慌,他問道:

“燕王何在?讓他入殿,親口與朕說。”

在得知崔澈收取關隴之後,楊顥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天,只是他並沒有想到逼宮居然來得這麼的快。

侍中裴秀拱手回道:

“燕王如今尚在介州,陛下欲見,還需過些時日。”

楊顥冷笑道:

“他就這麼的迫不及待,還沒有入城,就讓你們這些人來逼宮。”

裴秀對道:

“我等並未受人指使,還請陛下莫要妄自揣測。”

楊顥還想在說些什麼,房玄齡已經出列,他朗聲奏道:

“伏睹燕王,自舉兵討逆以來,德布四方,仁及萬物,越古超今,雖唐虞無以過此。

“羣臣會議,皆言隋祚已終,望陛下效堯、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禪與燕王。

“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則陛下安享清閒之福,祖宗幸甚!生靈幸甚!臣等議定,特來奏請。”

殿內衆臣,紛紛附和,希望楊顥能夠順應天命人情,退位讓賢。

楊顥沉默半晌,哪怕早有預料,但眼見要被人趕下皇位,又怎能平心靜氣,泰然處之。

許久,他看着逼宮的羣臣,問道:

“卿等食隋粟,領隋祿,受朝廷的恩養,如今這般急着爲燕王加冕,就不怕百年之後,被高祖與先帝怪罪?

“燕王辜負先帝託孤之意,欺凌幼主,就不怕被世人恥笑?”

衆人正要反駁,然而裴秀當先冷哼道:

“想必前朝靜帝,與陛下也有同樣的疑惑。

“臣等今日所爲,不過是效仿當年開國功臣們擁立高祖之舉罷了。”

楊顥無言以對,自己的祖父楊堅,不同樣是欺凌幼主,得來的這個江山社稷。

他又問道:

“朕若是不答應,你等是否就要弒君?”

衆人聞言面面相覷,這個問題他們確實沒有考慮過。

他們將目光投向房玄齡、裴秀,希望二人能夠拿個主意。

房玄齡並沒有多做猶豫,他坦誠道:

“臣等又豈敢弒君,但陛下若是逆天而行,臣等就只能請出太后,廢黜天子,另立旁支。”

還有

(本章完)

請假一天第368章 仁壽宮變第524章 羣衆力量第14章 妙容訪親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272章 一場好戲第127章 入幕之賓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24章 爲報君恩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325章 欲求連任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221章 夜渡長江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149章 歃血爲盟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623章 再往邙山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409章 賣主求榮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77章 南陳奪嫡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57章 楊廣相求第328章 巧遇小陳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391章 重返幷州第336章 分兵策應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5章 封家六子第33章 暗中投效第278章 入宮辭行第176章 花落誰家第92章 可汗夜遁第57章 楊廣相求第272章 一場好戲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502章 進抵蒲州第521章 九一高地第138章 回鄉省親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519章 南渡渭水第117章 爲民解惑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561章 受禪讓詔番外發不出來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196章 夜入王府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156章 重整旗鼓新章在審覈第426章 老將夜登第372章 舉兵南下第480章 避暑王宮(3000)第13章 辭親遠行下午出院,明天恢復更新第302章 五年平遼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476章 一計不成第67章 重回晉陽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559章 自比貞婦第250章 回饋宗族第253章 徐門新人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326章 回朝述職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67章 重回晉陽第403章 屯兵嶺下第604章 夜襲水寨第547章 開解心結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474章 途經代州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30章 貴人相邀第11章 近春雅會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466章 鋪張浪費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141章 劉焯師徒第282章 李景稱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