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2章 兩強相爭

一場春雨,給行軍在外的士卒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在漢江畔的一片樹林中,有一小隊兵馬不得不支起帳篷避雨。

溼漉漉的天氣裡,他們的動作難得變得小心了些,以免地圖被打溼。

“據可靠消息,李瑕從鄂州出發,不走漢江、沿長江回師,現在應該到這裡了。”

“這是哪裡?”

一隻髒兮兮的手指在地圖上劃拉了一圈,長得既像女真人又像漢人、打扮得像蒙古人的將領劉國傑解釋道:“這裡都是湖。”

“什麼湖?”

“雲夢澤。”

幾個將領紛紛罵了幾句。

雲夢澤以前是個大澤,但自唐以來已變成一個個星羅棋佈的湖泊,不是當地人根本搞不清楚各個湖叫什麼。

“孃的,黏黏煳煳的鬼地方,潮死老子了!”

“哪是哪都不知道,怎麼打?”

“知道這裡有個沔陽。”

“李瑕拿下沔陽城了?”

“沒有。沿途的城池他全沒打,就這江啊河啊湖啊的,他那點水師能打哪裡?佔了江陵直接打的鄂州。”

“就這樣,宋國還是求和了?真求和了?”

“啐!”

劉國傑一口濃痰啐在草地上,髒髒的手指在地圖上點了點。

“孃的,這仗該怎麼打,老子都替宋國想好了,鬼知道成了這破局面。”

他說的不是假話。

就他這張地圖上,呂文煥、高達、夏貴、馬光祖、李庭芝……宋軍的兵力分佈都標出來了,幾條亂七八糟的線一劃,他認爲李瑕一定要死了。

可惜,宋國不爭氣。

“這麼說,宋國也不傻,他們這大軍一動與李瑕打起來,我們肯定得拿回關隴、川蜀。”

“不傻?”劉國傑呵呵冷笑了一下,對此沒什麼好說的。

他不得不承認,宋國這一求和,大元的許多如意算盤也就落空了。

當然,宋人不敢繼續打,大元卻敢。

萬戶總管阿里海牙率軍趕到襄陽,沒有這麼簡單就退的道理,大可以藉着追究呂文煥偷襲元軍的罪名南下。

荊湖北路這些地方,蒙軍以前不是沒有攻克過。

早在三十年前,窩闊臺命太子闊出攻打宋國京襄之地,蒙軍便曾連下九郡,一路攻到江陵。只是後來全被孟珙收了回去。

之後,孟珙提出三層藩籬之策,建起一整套防禦體系,才使得蒙軍難以在京湖取得戰果。

而現在,宋國的這個“三層藩籬”卻忽然破裂了。

首先,李瑕叛亂,川蜀與京湖正式剝離開來,再也做不到互相支援;其次,李瑕親手給了宋國的京湖防線一道重創,呂文德身死,呂文煥短期內只能收縮;再者,李瑕搶佔了西塞山呂家莊,激怒了呂文煥,呂文煥未必不肯放元軍南下襲擊李瑕。

劉國傑正是奉阿里海牙之命,率了一個千人隊的探馬赤軍先行南下打探軍情,而大軍正在準備南下。

“我們到江陵去,拖住李瑕,等待總管率大軍前來”

大船破浪而行,船艙中李瑕也在看着地圖,問道:“現在趙宋京湖戰場是何情況?刀。”

史俊瞥了眼桌案上的情報,腹誹不已,趙宋的京湖戰場是誰給打成眼下這個樣子的,卻還要問是何情況。

“陛下,自我們攻佔鄂州以來,呂文煥在襄陽便失去了支援,便是與宋廷的聯絡也只能走陸路。換言之,襄陽已成一座孤城,難以達到阻攔元軍的作用。”

“所以朕已將鄂州還給宋廷。”

此事說得輕巧,但李瑕歸還鄂州的原因太多太多了。

簡而言之,長江兩岸其它城池全都沒有拿到,輜重線又長得不得了,他絕對沒有可能守得住鄂州;而鄂州又對宋廷太過重要,是議和的必須要給的條件。宋廷若沒有了鄂州襄陽失去後援,元軍就能隨時在荊襄的平原上亂晃,給江陵帶去威脅。

現在的問題就是,宋廷的防線還沒恢復,元軍已經來了……

“也幸而是及時與宋廷議和。但這才幾日光景,宋廷根本還未恢復鄂州與襄陽之間的聯絡。讓元軍南下,並不意外。”

“元軍沒有水師。”李瑕沉吟道。

“不能說沒有,只是確實不多。”史俊似露出了回憶之色,道:“但也不可掉以輕心,當年兀良合臺沒有水師,依舊擊敗了張實。”

房言楷則是上前,指了指地圖上的江陵,又道:“元軍若從陸上攻下了江陵城與江陵碼頭,我們的水師要逆流攻打江陵就難了。”

“至少這滿船的戰利品便帶不走。”

“陛下若讓元軍堵在長江上,不得迴歸重慶,未必沒有危險。”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大體便勾勒出了眼下江陵的大概局面。

李瑕走到窗邊,看着滾滾長江水,道:“你們急也無用,船已經不能更快了。”

史俊、房言楷對視一眼,沒想到會得到這樣一句回答。

但想了想,他們也只能應道:“陛下所言甚是。”

不多時,房言楷先退了出去,史俊卻沒走。

李瑕看了他一眼,道:“史卿有話想說?”

“臣……有事稟奏。”

“江陵戰事?”

“無關乎江陵,而關乎於名份。這番逼得趙氏承認了陛下的帝號,可以堵住天下人的嘴,不會再有人明着罵陛下是叛臣。但還有一部分人心中所想,只怕還由不得陛下。畢竟趙氏享國三百年,已深入人心……”

李瑕就聽着史俊在那說,說到最後,才問道:“史卿有何高見?”

“趙椹並非宋理宗皇帝血脈之事,陛下何不利用?”

李瑕指了指長江,道:“鄂州都攻破了,國書都交換了。這點小陰謀何必呢?改變得了那些人心中所想嗎?”

史俊點了點頭,同意這一點,但略略猶豫之後,又道:“但,也看從何人嘴裡說出來。”

“寧妃?”李瑕擺了擺手,不經意般地笑了一下,道:“不行的,若讓她出面說些什麼,只會惹得無數罵名。此事……史卿裝作不知便是。”

史俊有一瞬間愣了一下,思索着李瑕是不是在一語雙關。

裝作不知便是?

不過,史俊畢竟與李墉是親家,還曾是李瑕的上官,有些話還是敢說的。

“臣斗膽,敢問陛下船艙中是否還有一件戰利品?”

李瑕搖了搖頭。

“陛下。”

“不是戰利品。”李瑕再次搖了搖頭,道:“退下吧。”

平平淡淡的語氣,曾經作爲上官的史俊卻是生出些惶恐,行禮,退了下去。

史俊偶爾也會覺得這位皇帝有些不近人情。

船艙裡,唯留下李瑕獨自待着。

過了一會,響起了輕微的嘆氣聲。

李瑕這人堅定、自律,很少嘆氣,但近來也覺得,當皇帝很難。

比擊劍冠軍難太多了。

當然,他從來不在人前顯露這種爲難,這差不多算是他一個人的秘密。

船隊在得知了前方有元軍出入之後,改變了行進時的方陣。

載着輜重與人口的船隻被移到船隊的後方。

張順、張貴兄弟則帶領着水師士卒轉移到了戰船之上,在前方開道。

他們擔心元軍會在水師抵達之前攻下江陵,於是催促船工划槳。

但若說順江而下是“千里江陵一日還”,逆水行舟卻不是想快就能快起來的。

只能寄望於荊襄水網密佈,元軍的行進沒那麼快。

二月初八,襄陽。

議和之後的詳細情報此時才傳遞到了呂文煥手中。

“叛軍……唐軍已歸還了鄂州,釋放了三將軍。朝廷命將軍火速恢復漢江防線……刀。”

呂文煥鬆了一口長氣,立即便開始調兵遣將。

他顯然是早有準備,同時立即派人通知宜城、潛江、荊門等地守軍,改變防禦策略。

一連串命令之後,有校將上前,低聲問道:“將軍,不是數日前才放阿里海牙南下江陵嗎?如此一來,不是將元軍堵在裡面了?刀。”

“所以呢?堵死元軍不好嗎?”

“可才與新唐議和,又啓元蒙邊釁?”

“還怕起邊釁?”呂文煥嘆道:“阿里海牙若能勝李瑕,搶川蜀都來不及;若不能,也是他自找的。”

如此說來,他覺得朝廷的策略並沒錯。

這纔剛議和,那兩個強國馬上便打起來。往後,必如朝堂諸公所料,愈演愈烈。

不過,對是對,呂文煥卻還是不自覺地透出一股無力感,像是心氣沒了。

“隨他們去吧。”

第168章 客氣第1265章 秦相公第1307章 忠良之後第849章 執棋人第598章 宿衛第806章 唐詩第1241章 好轉第379章 滅口第942章 退第984章 聯遼破宋第1120章 他打他的第502章 北移第419章 簡單番外篇·來賀(爲盟主“浮生且用月酌酒”加更)第486章 劍門天下險(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4/11)第279章 重逢第869章 不符第496章 歸家子第1315章 融入第902章 裂縫第169章 成見第1041章 戰利品第983章 後會有期第1322章 潦草第1043章 圍點打援第111章 賣畫第46章 撕破臉第466章 穩攻與速勝第275章 斬盡殺絕第736章 領功勞第1053章 武將之殤第756章 驅口第65章 龍湖(爲盟主“楓槿如畫”加更)第507章 定軍(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1/11)第115章 忠臣第9章 妙算盤第1213章 九郎妙計安天下第375章 住處第1291章 牧民第1189章 鴛鴦第88章 亡國奴第241章 道士第13章 賞識第1162章 追擊第10章 銅牌第254章 挑釁第658章 防與治番外篇·揚帆(爲盟主“我是分析師”加更)第1186章 天平第388章 雁丘詞第1047章 嘉獎第520章 雄主第809章 合力第818章 戰已久第448章 陰謀第865章 懷疑第251章 義女第1252章 民夫第487章 穩紮穩打第777章 黃金家族第360章 火候新年寫給書友的一封信第670章 散養第965章 人材木材第444章 權知筠連事第65章 龍湖(爲盟主“楓槿如畫”加更)第1057章 辭官第1216章 出息第701章 我王第422章 九斿白纛第886章 西使記第835章 說服第168章 客氣第39章 接手第1040章 大局第1325章 賣力第757章 老對手第655章 古城第1074章 戰略線第168章 客氣第294章 退兵第569章 榮養第885章 強盜的頭腦第387章 題遺山詩第176章 操練第1130章 入場第1084章 拖累第495章 快了(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7/11)第1094章 不一樣了第871章 嫌疑第520章 雄主第245章 活捉第1160章 打開局面第215章 消耗第1154章 賀蘭山之戰第680章 狼與狗羣第1163章 收割第1286章 王子第1015章 背疽第598章 宿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