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隱秘

“去丁相府上。”

上了轎,關德吩咐了一句。

“是。”

轎子穿進御街,才行了不多時,卻又堵了。

關德不耐煩,自語道:“怎就一天到晚得非得這麼擠?賤兮兮的人也非要擠到內城裡來,恨不得將這些鋪面都拆光!”

掀簾子看去,只見前面的轎子一頂又一頂,也不知哪些是要進宮夜奏的大員,又不能驅趕開,愈發煩燥。

又走了一段,發現前面完全被堵死了。

“算了算了,我走幾步,到了丁相府上,再要頂轎子回宮,轎伕在這等着。”

其實真就沒幾步路了。

關德下了轎,打算穿過一條巷子、拐進青瓦子。

巷子很小,另一撥人從側邊過來,雙方護衛撞了一下。

關德一看,發現對方是太常寺少卿孫應直。

“太常寺能有什麼事要夜奏的?”

關德這般想着,腳步一趕,搶在孫應直前面,也不打招呼,趾高氣昂地走進巷子。

穿過短短一條窄巷,馬上就到了青瓦子大街。

忽然,有人跑進人羣,撞到了他的護衛,他的護衛又撞了他一下。

“哪個猢猻?!”

關德尖聲大喊,轉頭一看,見是個英俊青年,就是臉上有病態,咳了兩聲,消失在人羣中。

突然。

“殺人啦!”

聽這一聲大喊,關德再回過頭,只看到孫應直被護衛扶着,渾身是血,胸前還插着一柄匕首……

“呀!快!快保護我!保護……”

“哎喲!嚇死我了……”

~~

與此同時,謝方叔剛回府,只見到處都在收拾東西。

他踱了幾步,招過徐鶴行,低聲道:“老夫走後,你留在臨安,查一件事。”

“是。”

“忠王之生母黃氏,本爲榮王妃之陪嫁,懷孕後被逼服墮胎之藥,故而忠王出生後……異於常人。”

徐鶴行一愣,他隱隱聽說過傳言“忠王七歲才能開口說話”,沒想到卻是如此。

“墮胎之藥?”

謝方叔道:“此事知之者甚少,查,查是誰泄了風聲。”

徐鶴行問道:“從何查起?”

“榮王妃本家。”

“錢家?”

“不,錢氏乃榮王繼室。當時……榮王妃乃李氏,李仁本之長女,十三年前就病逝了。”

謝方叔說着,忽然皺眉喃喃自語起來。

“不對……李仁本已逝……李家早已沒落……江萬里爲何會突然向我提此事?他覺得我知道什麼?”

他想着想着,竟是走了神,不再理會徐鶴行,閉目沉思。

“我做了何事會讓江萬里認爲我知道此事內幕?近來是誰與此事有關?”

~~

“李瑕?”

“是,孫少卿說,他去丁相府中見李瑕一面,看能否問出李墉下落,先不急着拿人。”

某間書房裡,有人踱了幾步,不滿道:“還等?本該昨夜就派人到燈芯巷滅門,偏他們出主意要騙出李墉,昏了頭!這種事,越多人商量越壞。”

“是,我等三人議定,儘早除李墉父子爲宜,但今夜既是丁相召孫少卿,他還是去一遭。”

“丁大全摻和這事?孫應直晚些還會過來?”

“是。”

“等他到了再說吧,此事須千萬慎重……”

~~

江萬里回到寓所,坐下長嘆一聲。

不一會兒,江鎬上前,施禮道:“父親回來了。”

江鎬時年二十七歲,他本是江萬里好友之子,失怙後被江萬里收養爲次子,視若己出,一直帶在身邊。

江萬里恍若未聞,自語道:“今日問了謝方叔,他該是真不知內中詳情。”

江鎬道:“父親想問謝公何事?若是民生實務,謝公鮮有不知。”

江萬里道:“事情幫爲父查了嗎?”

“孩兒今日在太常寺呆了一天,好在父親門生故舊多,問出來了。李墉確爲故榮王妃李氏之堂弟,當年,榮王妃過世之後,禮儀由孫少卿經手,記錄了李家族中子弟。”

“想來也是如此。”江萬里點點頭,道:“你切記行事要更縝密些。再出門查事,不可太明顯。”

江鎬猶豫了一會,又問道:“父親從前日回來就心神不屬,讓孩兒查李墉、查孫應直,不知是出了何事?孩兒不知情由,如何爲父親分憂?”

江萬里長嘆一聲,起身在門窗附近看了看,方纔轉向江鎬。

他少有如此鄭重之時。

“切記保密。”

“父親放心。”

“當年,吳潛罷相之後,爲父曾與他見過一面,他向老夫說了一樁秘事……忠王生母黃氏,本爲李仁本家中婢子,名黃定喜。隨李氏長女嫁入榮王府。後不久,黃氏有孕,李氏使其逼服墮胎之藥。”

江鎬道:“故而……忠王之心智低於常人?”

“不錯。”

“這也是吳相公堅決反對立忠王爲太子的原由?”

“也許吧。”

江鎬沉思道:“李墉是故榮王妃李氏之堂弟,參與了藥害黃氏一事?如今忠王成了官家養子,孫應直欲除李墉,幫忠王報復?”

“不。”江萬里搖了搖頭,“若是這麼簡單就好了。”

江鎬皺眉又沉思了一會,喃喃道:“不會吧?”

“你猜到什麼了?”

“忠王……不是黃氏與榮王所出?”

江萬里嘆息一聲,道:“吳潛是這般說的。”

他踱了幾步,緩緩道:“李墉爲李仁本之侄,自幼由李仁本撫養,他承認……曾於酒醉之後,與家中婢子黃定喜有染。一月後,黃定喜隨李氏長女入榮王府,又四月後,顯了身孕。李氏逼黃定喜墮胎,非爲爭寵,實爲掩蓋黃氏胎中子非榮王所出。

但誰都未曾料到,這孩子還是活下來了;未料到,榮王僅此一子;更未料到……官家無後、收這孩子爲養子,封爲忠王,成了大宋太子人選。”

屋中安靜良久。

江鎬忽道:“假的,吳相公造謠。”

“你也覺得國本不容動搖?”

“並非如此。”江鎬道:“而是孩兒斷定此事就是吳相公陷害忠王。”

江萬里沉吟不語。

“不必看任何證據,只算人心便知。”

江鎬整理了思路,開口說起來。

“忠王若是李墉與黃氏所出,李墉絕無可能向吳潛承認此事,他該隱瞞,直到忠王繼位。否則,此事一揭露,他父子皆必死,且牽連家小。

吳相公稱李墉親口承認,僅一種解釋,即他們堅決不接受由一個傻……由忠王繼天子之位,李墉不惜以全家性命爲籌碼,構陷忠王。

再者,若忠王真非官家親侄,吳相公去相後依舊能揭露此事,爲何不?他意在易儲,意在由他親手擁立一位宗室子弟。

吳相公任相時謀劃此事,去相後又暫時隱忍。由此推之,此事必是假的。忠王必是榮王血脈、官家親侄無疑。”

江鎬說到這裡,愈發確定。

“甚至,吳相公還故意放出風聲,且將此事告知父親。他要讓忠王一系追殺李墉、讓父親去查。

事情本是假的,但忠王一系開始殺人滅口,反而留下把柄。父親一查,忠王身世才真讓人起疑。

父親,此事必是吳相公計謀,他以李墉爲棋、以父親爲棋、以百官爲棋,僅三兩句流言,謀廢一國儲君。”

江萬里點了點頭,踱了兩步,卻還是沒有說話。

江鎬道:“孩兒能想到,父親必能想到,爲何還要查?”

“只怕萬一吶,萬一忠王真非大宋宗室血脈……”

“孩兒也是父親養子,父親視爲己出,親近孩兒更勝大兄。怎到了官家與忠王之事,卻如此放不下?”

“事關社稷傳承,不得不慎。”

“但父親明知此事極可能是吳相公之算計。”

“爲父要親耳聽李墉否認,才得心安……”

第196章 寨兵第330章 箭灘渡第310章 冷靜第94章 繞道第871章 嫌疑第1095章 東道諸王之長第674章 青冥第273章 南下第1103章 蛛網第1141章 臨時抱佛腳第1318章 天子賜食第1111章 舉國之兵第1018章 誤國家者,我也(爲盟主‘鍾子瑜’加更)第1069章 兼聽則明第264章 通司第1212章 宜速取第859章 犰狳第427章 問罪番外篇·來賀(爲盟主“浮生且用月酌酒”加更)第1139章 全力第1317章 沙盤推演第498章 相投(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8/11)第244章 屋頂第640章 整編第1265章 秦相公第653章 棄局第986章 祖譜第1029章 周旋第1259章 幕客第672章 天涯第1188章 部署第1017章 挑唆第253章 興昌五年第399章 凌霄城第835章 說服第1039章 主戰派第797章 節節敗退第1267章 恫嚇第1078章 刻薄第77章 名門第157章 心意第242章 思路第402章 爭吵第724章 約定第1138章 條件第954章 以勢服人第1122章 雪戰第634章 運氣第689章 一網打盡第438章 各有算盤第836章 訓獸第499章 消耗第285章 高門第1294章 河那邊第1156章 耐心第561章 爲官(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9/21)第401章 宋揮玉斧第359章 佈局長遠第86章 承諾第1340章 一點餘孽第1220章 未降者第373章 是誰第507章 定軍(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1/11)第903章 收繼第48章 搶第1000章 以己度人第537章 流民第1123章 瘋牛第771章 審訊第1333章 右相盜寶第1141章 臨時抱佛腳第742章 抗壓第639章 根脈第716章 治家第208章 斥候第931章 消耗品第310章 冷靜第582章 仙丹(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6/21)第943章 復國之子第589章 盡力第699章 爲國相忍第697章 壯志銷如雪第1291章 牧民第692章 以錢殺人第1071章 瞬息萬變第302章 升遷第1343章 天下白第65章 龍湖(爲盟主“楓槿如畫”加更)第238章 怒火第757章 老對手第249章 飛虎軍第590章 逃之夭夭第1032章 臨安來人第23章 送別第283章 糧草第834章 說客第889章 最後的契機第662章 賺他上山第692章 以錢殺人第873章 一根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