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朝鮮金槍門

崔無病與易幽雲來到摩崖石觀看風景。

摩崖石乃封禪圓壇修建地點,只見圓壇位處山巔獨立天心,一覽衆山,萬峰臣服。此刻雲開日朗,纖翳不生,二人朝山下看去,只見車家嶺、蠍子山、羅漢崖等一覽無餘,遠遠的泰安鎮也變得十分渺小。

易幽雲問:“這圓壇是何物?”

崔無病道:“這是皇帝封禪之處。”

易幽雲道:“老皇帝好端端爲何跑到泰山封禪?”

崔無病道:“封禪自上古以來就在泰山祭祀天神。封,即在泰山之顛聚土築圓臺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歸於天;禪,即在泰山之腳積土築方壇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報福廣恩厚,封禪既表徵帝權受命於天。”

匜帝封禪臺分爲兩處,山上‘摩崖石刻’下的廣闊平臺建築圓壇以報天之功,在泰山腳下的泰安城北的樑父山之上用“黑黃紅青白”五色土築方壇以報地之福。兩壇工程龐大,需要木料、石料數目驚人。齊王徵發民夫壯丁日夜不停加以修建,用時半年兩壇初具規模,現在正在緊張得進行後期內部裝飾和外部餘料清理。寬闊平臺之上石匠和木匠們忙個不停,苦役、雜役人數衆多。監工官吏手持皮鞭監督,那些苦力不敢稍有懈怠。

易幽雲道:“這些勞役真苦,如此賣力還被不停被催逼。”

崔無病對監造司官員,道:“劉大人,苦役皆血肉之軀,如此催逼,恐是不妥。”

監造司官員神情憔悴,嘆息道:“本官讀聖賢書,習孔孟之道,豈不知此理。只是封禪之期將近,若是不能如期完工,不知幾人免官,幾人喪命。到時崔少俠可能承擔後果?”

崔無病道:“劉大人殫精竭慮,令人感佩不已。”

劉大人冷笑一聲道:“若是崔少俠能夠多遣門人相助,本官感激不盡。”

崔無病連忙道:“封禪之事,泰山派與有榮焉,責無旁貸。”

二人正在寒暄,五嶽獨尊的石刻旁邊冒出來一撥人大約十幾個遊人和值守道士吵鬧起來。

一名頭戴方巾儒士打扮的年輕人道:“朗朗乾坤,泰山何時成了爾等臭道士獨佔之地?”

值守道士陪笑道:“泰山勝景,居士自然自由參觀。只是前邊就是皇帝封禪祭壇,尚未完工,十分危險。蠍子嶺那邊風景更好,居士何不前去觀瞧。”

年輕人斜昂着頭,一幅不屑神態道:“我不看風景,只是找人。有一名手持古劍的紅衣女子,只要你們交出來我等便走。否則有膽你就一劍刺死我。”

值守道士木訥道:“這位公子,我泰山派鋤強扶弱,又怎會刺你呢?”

“鋤強扶弱,你看我手無縛雞之力,正是弱者,你何不幫我,讓我去看看風景呢?”

“這個……這個……”值守道士憋得滿臉通紅不知道如何是好。

一名綠衣女子道:“臭道士,好生囉嗦,讓開。”說着,腳下一絆,右臂用力,值守道士撲通坐在地上。那女子後退一步,左肘導在另一名道士腹部。那道士痛的蹲在地上。

崔無病閃步上前,道:“什麼人,竟敢上泰山胡亂動武?”

那女子道:“你又是何方人士”

“在下泰山派崔無病。”

女子笑道:“崔無病是誰?沒聽說過。叫崔文子出來,或者那個公樑赤、闞公佐出來也行。”

崔無病怒道:“你們到底想要做什麼?我可以代爲稟報。”

那頭戴方巾的儒士道:“半個月前,我和師妹在歷城中偶遇一紅衣女子。我只是多看她兩眼,她把劍就砍。我和師妹都被他利劍所傷,我們一路跟蹤,打聽到她上了泰山。你們交她出來她。”

遠處易幽雲道:“崔二哥,他們找的是我。你閃開。這儒生裝模作樣,其實賊眼好色,我便教訓他。”

那年輕儒士道:“大師兄,就是這臭丫頭。她憑着手中寶劍鋒利,囂張得很。”

爲首的大師兄道:“你閉嘴。我們初到中土,就被一個丫頭折了門派名聲。這都是你無能所致。”

那儒生便閉嘴不語,似乎衆人都十分怕那大師兄。

那大師兄個子矮略有胖,眼睛很小卻目光凌厲。

他道:“泰山派是中原名門,總不能包庇一個動不動便斷人肢體的狠毒瘋丫頭。還請交出這名丫頭,我等立刻就走。”

崔無病雙手環抱,傲然而立,一幅高手浮浮然氣派。他道:“諸位,這位女俠乃我泰山貴客。諸位請回吧,不要自取其辱。”

那女子道:“閃開!”

她取出一對菱花雙刺刷了一個刺舞,便朝崔無病胸腹劈過。崔無病並不躲閃,雙掌一翻,掌擊在女子手腕,女子受力不退反進,崔無病抓住女子腰帶旋轉一帶,那女子踉蹌奔了幾步,好不容易站定。女子欺身而進,一刺虛晃一下崔無病面門,另外一刺卻是實招劃過崔無病手臂。崔無病絲毫不爲所動,右掌擒住女子手腕,一張拍在女子肩頭,女子跌到在地。

女子道:“邪門的很。我鬥不過你。這是什麼功夫!”崔無病道:“抱朴七手,乃我太師父親自傳授。除了我太師父,會使這套功夫的只有區區在下。”

那大師兄道:“我來會會泰山高招。”

只見他拿出身上兩隻判官筆錚的一聲互擊,便躍到崔無病前。兩隻判官筆銀光閃現,出手狠毒迅捷。崔無病後退幾步。那大師兄左突右進,時而後退,時而躍起,虛招竟然比實招還多。對方這種功夫不是中土武功,一時難以捉摸。

崔無病一時心急,面頰發紅,氣息不勻,將要發病,躲閃之間變得遲緩,忽然肩膀中招。他心中一陣慌亂,雙膝蓋鶴頂穴又中招,不由自主跪倒在地。

那年輕儒士道:“哈哈!泰山派這一招雙膝下跪式的武功確實不同凡響。”

隨行衆人人紛紛大笑起來。

崔無病跪下地上如同給那一幫人認錯一般,不由羞愧難當。

這時闞公佐自圓壇快步而來。衆人剛看見他身影,剎那便到了面前。只見他凌空虛點,解了崔無病的穴道,八步趕蟬扶起崔無病交給易幽雲。

闞公佐手指那大師兄道:“不知道閣下是姓甄還是姓泉。”

闞公佐看來人服飾和口音便猜到朝鮮人,朝鮮武功門派一是甄氏飛劍門,二是泉氏金槍門。

那大師兄說:“我金槍門泉自點。我看閣下也是判官筆高手,我來領教下。”

闞公佐正要教訓那狂妄後生。

遠遠一個年輕人的聲音傳來:“泰山達奚簞領教高招。”

達奚簞自山上凌空躍下,輕功空靈俊雅之極。

達奚簞施禮見過闞公佐道:“劣徒還請四師叔傳授判官筆武功,便與朝鮮高手較量一二。”

達奚簞的武功大多公樑赤傳授,他悟性極高,劍術在小五俠中號稱第一。

闞公佐極爲放心,點頭道:“我便傳你四招。起承、迴腕、獻墨、挑燈。筆心合一,筆隨意走。”

衆目睽睽之下,闞公佐竟然公然傳授武功,演示一遍完畢。

達奚簞道:“徒兒略懂,只是訣竅尚未領悟。”

闞公佐道:“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這便是訣竅。”

達奚簞思忖片刻道:“我明白了。”

“好,你這邊拿我判官筆領教金槍門。”

闞公佐的判官筆頗爲沉重,達奚簞右手持筆,左手捏劍訣,一招起手式恭請泉自點出招。泉自點右筆虛點,身形一晃已經到了身後,左筆戳向背心,出手怪異狠辣,毫不留情。達奚簞反手撥開對方武器,凌空翻滾動躲開對方右筆戳向膝蓋的攻擊。泉自點大聲呼喝,不容喘氣,第二招第三招連環攻上。只見他雙筆舞動,虎虎生風,鬥了幾個回合顯然是精神見漲。達奚簞始終採取守勢,撥、擋、躲三字訣堪堪躲開泉自點的攻擊。衆人明明看見達奚簞即將落敗,偏偏就是差那麼一點。

朝鮮金槍衆門徒心道大師兄何必心慈手軟,紛紛呼喝道:“大師兄不必留情,速戰速決。”

這時端木仁爲首的泰山年青一代弟子都已經前來。張鬱青、李壞、衡爅娮也跟來駐足觀瞧。

衡爅娮道:“三哥似乎不敵啊!”

端木仁道:“達奚簞性格剛毅,以韌力見長。那朝鮮人雖然氣勢威猛,卻力不從心。十招之內必敗。”

達奚簞已經看出來對方武功依舊是金槍門的雙槍變化而來,金槍門善用雙槍,乃是軍旅騎士所用武功,若是馬上作戰尚有一戰,可惜下馬步戰卻行不通。他看準時機嗬的一聲判官筆穿過泉自點雙筆,掃中他右腿風市穴。泉自點便是一個踉蹌。泉自點右筆駐地,左筆旋舞,封住攻勢。

達奚簞沉聲道:“無己,無功,無名。”每喊一聲分別擊中中泉自點左肩、右肩、左腿,頓時泉自點雙筆落地,雙膝跪在地上。這下泉自點形象與崔無病被擊敗時候一樣,狼狽不已。

達奚簞跳出圈外,將判官筆呈給闞公佐,道:“多謝二師叔指點。”

闞公佐對達奚簞的悟性極爲欣喜,但他性情內斂,只淡淡道:“悟性尚可,然不知厚德養氣,尚須涵養。刻薄辱人,必損陰德。福惡皆咎由自取,你可謹記。”

闞公佐這話明是教導奚簞,實則是說給泉自點聽。

達奚簞道:“謹遵四師傅教誨。”

泰山派衆人大喜過望,達奚簞儼然是維護泰山威嚴的大英雄。

泉自點那邊卻是一片慌亂,那女子搶步向前攙起泉自點。那書生撿起泉自點的兵器,在一片慚愧和憤恨中下山去了。

張鬱青和李壞大聲叫好,喊了一會兒,突然發現周邊一片安靜。衆人像看傻子一般看着他二人連蹦帶跳的拍手叫好。二人感覺不對,訕訕的安靜下來。

闞公佐道:“你們兩個聒噪什麼?武林之患乃天下之患,武林安則天下安。如今朝鮮人搗亂封禪臺。所謂山雨欲來風滿樓,武林動盪暗流涌動。你們看雜耍一般拍手叫好,成何體統。罰你們兩個今晚不準吃飯。”

阿福等人捂嘴偷笑,看來凡是在闞公佐面前浮滑輕誇之人,都曾遭受教訓。

第151章 燕王第145章 極樂老人496章 小月氏和西羌501章 崑崙仙子第157章 再逢柳詠506章 八絕七傷陣316章 蜑人幫435章 魯大腳的果報346章 小野小町的後人387章 太秦公的秘密181章 鬼方秘族509章 森波529章 成都215章 焉支山343章 花田橋第一百二十五章 匈奴之亂第153章 脫險224章 收復河西第八十九章 立足長安第一百一十八章 丹爐燧325章 霞浦仙居493章 取道河西第九十一章 萬花谷第二十五章 浩然正氣194章 密特拉教320章 邪馬臺的野望210章 紅衣教209章 慷慨赴死495章 辜負了她的信任第一百二十三章 甌脫王463章 劫數第132章 宇文部第二十章 武林三宗209章 慷慨赴死506章 八絕七傷陣279章 八不中道396章 天刀婆婆262章 奪嫡之謀435章 魯大腳的果報363章 服部半藏的豁達267章 輕重計然424章 掛帥330章 淨海王264章 朐山鹽幫489章 翟王第三十章 兄弟相會316章 蜑人幫第七十五章 十缺老人389章 大阪開戰第九十七章 無根門383章 猿飛佐助第156章 沃沮551 滇國之亂241章 莎車之戰491章 崆峒山下327章 大肚王國第五十七章 陰謀乍泄482章 北郡刀客439章 鄂侯試劍第八十八章 火併518章 聖旺拉309章 恨天老人272章 十二堂第九十二章 催花術302章 蜑人之後第146章 鄒衍287章 君子堂第七十一章 燕王有召452章 武夷山的大禮儀226章 五星聚第155章 羅剎教334章 琉球第四十七章 朝鮮金槍門527章 青城派484章 藥王谷294章 桃花島170章 馬邑之謀382章 木村重成194章 密特拉教323章 慧劍門510章 吐蕃王子歸來第148章 倭人入侵501章 崑崙仙子382章 木村重成255章 紅綃之約533章 凝香閣第一百二十五章 匈奴之亂第一百二十六章 擊斃襜襤王286章 仗劍攜酒走天涯371章 石舟齋的劍道第六十六章 大殺四方第六十一章 華胥引297章 鬥茶大會第一百二十八章 雞鳴驛第149章 再起風波173章 水衡都尉第一百二十六章 擊斃襜襤王552章 沐雨湖的心事502章 涪心慈第133章 達奚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