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滴血認主的障刀

第202章 滴血認主的障刀

林逸雙手端起錦盒,放在手上掂量了一番。

重量倒是不重,攏共有個七八斤的樣子。

拿到燭火底下仔細觀察。

盒子外面蒙着一層黑金色的錦緞,年深日久,用手一碰就成了灰燼一般。

倒是盒子本體散發着一股幽香,應該是用了檀香木作爲盒子的主體,用於防蟲。

錦盒沒有上鎖,也沒有任何的玄妙的機關。

林逸上下一番就打開了。

底下也是一層蓋板,板子上有一封寫在羊皮上的書信。

打開一看,文字是用唐楷寫就,內容跟“障刀”有關:

相傳,春秋時期的鑄劍大師歐冶子,到了晚年就不再鑄劍。

後人問其緣由,歐冶子答:此生鑄劍太多,殺戮太重,因此封爐。

歐冶子一生之中,除了收干將、莫邪二人之外,再沒有收徒,世人都以爲他這一身鑄劍的本領就此失傳。

沒想到,一直到了唐代,有位鑄劍師名叫張鴉九,此人對鑄劍頗有些心得。

但是爲人脾氣古怪,不願結交權貴,終日裡身居山野,打造些農具,鐵器。

有一天,來了位漁夫,說在河裡打漁的時候,撈上來一柄鏽蝕的鐵棍,說要找張鴉九換副些農具。

張鴉九收下這鐵棍準備回爐重鑄之時,卻將歐冶子賦於其中的“劍靈”喚了出來。

原來,歐冶子雖然自己晚年封爐,可這一身技藝就此荒廢,實在可惜。

生前鑄出泰阿,龍淵,工布,湛瀘,巨闕,魚腸,純鈞七大名劍,未能湊成足十之數,心中還是有不少的遺憾。

於是便取了自己最心儀的一塊材料,將自己鑄劍的心得化作“劍靈”封入其中,投進渭水,以待後人能夠知曉他的心意。

張鴉九將這塊原料鍛打之後,切成三段,作爲備料。

開爐的頭一把,便是李淳風拿來的這把周公殘劍。

至於李公用了什麼條件作爲交換,羊皮卷中隻字未提。

西周時候士大夫的佩劍,多爲裝飾和利器,儀式感大於實用性。

周公這柄佩劍也是一樣,長度接近兩米,被那羣胡僧取出來之後,斬成了數段,跟那些深谷中的青銅器扔在了一起。

撿回來的就剩一個劍柄和一部分劍刃。

張鴉九用那塊歐冶子留下的原料,將此劍重新鑄造鍛打,將其打造成了一把“障刀”。

唐時,佩刀的類型共有四種:

儀刀是裝飾豪華,美觀大方,是貴族專屬的禮儀用刀。

橫刀簡潔實用,攜帶方便,是征戰、公務、出行必備的防身利器。

陌刀專克騎兵,威力巨大,是經過戰爭洗禮的實戰刀具。

這三樣刀具,需要的原材料都太多,只有“障刀”合適。

障刀,存世量最少得唐代刀具,而且對其形制沒有一個準確的規範。

考古界對它的定義是,倭國“肋差”-也就是倭國武士隨身佩戴的兩把刀中,短的那一把的祖宗。

鑄成之後,李淳風便將這柄“障刀”和“雲篆天書”一共裝入石匣,帶入了這座石棺之中。

林逸看完羊皮捲上的文字,把它疊好放在一邊。

然後小心翼翼的打開檀木盒子的蓋板。

一柄“障刀”靜靜地躺在裡面。

長度不到五十公分,環首的刀柄,跟西周乃至春秋戰國時期的佩刀如出一轍,這應該就是周公旦佩劍的劍柄部分。

握把處用牛皮線條層層包裹,刀鐔處用的也是跟刀柄相同的材質。

外殼用的紫檀木,用紫銅皮和珍珠雨皮包裹。

雖然是兩個時代的拼接的產物,卻絲毫看不出有什麼違和。

林逸把障刀託在兩手虎口的位置,頓時感覺自己彷彿穿越了千年的時光,在與千年之前的舊人面對面的對話。

“倉啷”一聲,宛如龍吟,障刀被林逸拔了出來。

歷經千年之久,刀身依舊如新,冷森森的寒光直逼面門而來。

兩側各有一道血槽,刃口開出了波浪紋,整體的寬度差不多兩指,前後一致。

刀頭是明顯的唐刀制式,一個尖銳硬朗的線條,可刺可砍。

“好刀!”

林逸接觸過的刀具不多,不過當初老大哥阿布都送給他兩把產自南疆的匕首-英吉沙。

算是現在最能代表手工鍛造工藝的產物。

用着也確實順手,林逸非常愛惜,這次出來都捨不得帶出來。

但是,跟手中這柄“障刀”相比,那兩把英吉沙只能說落了下品。

對着燭光,林逸用手指輕輕撫過刃口。

忽然,只覺得指尖一涼,幾顆豆大的血珠就順着刃口流了下來,順着血槽滾了幾下,瞬間消失不見。

“難道這就算認主了?”

傳說,這世間的神兵利器,都有個性,非是和脾性之人不能使用。

如果強行駕馭,反倒有噬主之嫌。

至於如何認主,最簡單的就是滴血。

如果主人的血被刀劍吸收,那就證明認主成功,這柄神兵利器非但不會噬主,還會終生伴隨主人左右,成爲其披荊斬棘的利器。

等到血珠消散,林逸手上的傷口也已經癒合。

只留下一道白白的細痕。

此刻,在刀身與刀鐔的連接處,隱約顯現出兩個鏨刻的篆字:

“弒瞾!”

弒者,殺也!

瞾,是武則天爲了給自己起名專門臆造出來的一個字。

意思是“日月當空,普照大地”,而且有傳言稱“明空”是武則天在釋門的法號。

這柄“障刀”取名“弒瞾”,意思簡直不要太明顯。

看來,李淳風確實對自己當初意氣用事,把這塊風水吉壤告訴了武則天,導致李唐江山社稷毀於一旦這些事,後悔不已。

只可惜當初武曌氣運通天,勢不可擋,李淳風也只能在這處吉壤中留下各種線索,以待後人前來能夠將這裡的秘密揭開。

至於武曌的下場,袁李二人早在推演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定論,弟子將其整理出來之後,起名《推背圖》。

至於武則天死後,爲什麼沒有選擇來到這裡下葬,而是選擇以李家兒媳的身份,葬進了乾陵,那就不得而知了。

而在龜甲“雲篆天書”的最後幾行,李淳風寫明瞭破解“三毒藏”的辦法,並且指出了一條從這裡逃脫的生路。

(本章完)

357.第357章 隱匿在黑暗中的危機第177章 食物鏈(求追讀,求投票!)第92章 真把自己當神仙了?(求支持求票票)第47章 不知道你“哦”什麼呢?(求票票!)536.第536章 史前一萬兩千年722.第722章 你們知道天葬吧596.第596章 言出法隨506.第506章 日有所夢693.第693章 西夏第一猛將465.第465章 五脊六獸(求追讀,求投票)602.第602章 墳場411.第411章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第18章 是我們不配了(求收藏求推薦)676.第676章 咱們走着瞧418.第418章 造孽呀第24章 二鬼子磚傢什麼的最可恨了(求收藏求328.第328章 《神譜》614.第614章 順手做件善事327.第327章 清水供290.第290章 東羌族後裔第117章 嘴上說不要,手可誠實的很725.第725章 買路錢646.第646章 咱們回還是不回啊?第62章 這把穩了(求票票,求支持!)308.第308章 這金印有點眼熟406.第406章 酒後吐真言第25章 老祖宗的東西,你看明白了嗎?(求收400.第400章 我尼瑪,同行啊第20章 20咱也沒犯事啊,是吧?(求推薦求收第68章 摸金符都戴上了,哪有空着手走的道理507.第507章 十以內的算數已經難不住你了350.第350章 金翅大鵬鳥630.第630章 萬不得已588.第588章 這老頭該不是間諜吧第70章 老林,你不裝X會死嗎?(求收藏求票第10章 花崗岩那玩意可老貴了535.第535章 我怕他們把持不住528.第528章 龍馬天書(求追讀,求票票)第90章 我賭你的槍裡沒有子彈500.第500章 這回接一大活兒324.第324章 這活現在沒人幹660.第660章 我是玩跑酷的369.第369章 你的把柄在我手裡479.第479章 雕花牙牀上躺了個人302.第302章 這應該不是巧合410.第410章 一種蘭花第126章 茶,上茶,上好茶!409.第409章 狸貓換太子第193章 硝石,他加了硝石!(求訂閱,求追515.第515章 睡不着也得睡534.第534章 你要學會包我這餃子626.第626章 第二條通道697.第697章 有點東西,但不多215.第215章 咱們也就走個流程第158章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295.第295章 見了棺材也不掉淚307.第307章 “糖四角”復播了第151章 這一把,賭對了623.第623章 七星法壇484.第484章 天塌下來一起頂着692.第692章 這可比掃雷刺激多了317.第317章 準備先露一手425.第425章 有人想要他死231.第231章 天底下還有他們倒不了的鬥?253.第253章 棺山屍海331.第331章 做買賣得先驗貨第136章 登山看水口,入穴看明堂646.第646章 咱們回還是不回啊?第144章 髒活我們替你幹(求收藏,求追讀,第120章 就叫它悟空吧416.第416章 準備幹活兒671.第671章 幹一票大的628.第628章 “幸會”700.第700章 老馮的底牌625.第625章 時運不濟之象631.第631章 終於捨得顯露真身第80章 我的眼睛就是尺(求收藏求票票)269.第269章 袁公陵396.第396章 好一手借刀殺人第117章 嘴上說不要,手可誠實的很第65章 給後代一點小小的震撼(求票票求支持384.第384章 你知道我經歷了什麼?632.第632章 你就等着瞧好戲吧(祝大家冬至第167章 周公解夢356.第356章 沒吃到肉還惹了一身騷478.第47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600.第600章 險象環生432.第432章 四水繞三山第178章 大食藏尾蠍(求追讀,求票票)第95章 崑崙秘境506.第506章 日有所夢332.第332章 上來就抹脖子(求追讀,求投票281.第281章 樸實無華的需求624.第624章 老熟人了286.第286章 三片竹葉破靈惑721.第721章 鬼火664.第664章 都是自己人第69章 愛乾淨的Tony老師(求收藏求票票)534.第534章 你要學會包我這餃子第197章 你都餓出幻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