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排擠

福寧殿。

“參見陛下!”

甫一見面,張茂則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平身。”

“謝陛下。”

張茂則緩緩起身,半躬着身子,靜靜地等待着李傑的問詢。

他知道,官家肯定有很多事要問他,不然的話,也不會直接將他召到福寧殿。

“閱兵的事,辦的不錯。”

“前線將士,可有怨言?”

雖然傳統練兵也有軍陣練習,但軍陣練習和後世的方陣練習,還是有着很大區別的。

簡單來說,後世的標準更加嚴苛,現行的標準更加寬鬆。

“稟官家,怨言確是有的,不過,大家一聽是官家親自下旨的,訓練熱情頓時高漲無比。”

對於這種問題,張茂則當然不會如實以告。

報喜不報憂,可是‘優良傳統’!

其實,練兵的事,遠比張茂則預料的要複雜。

不僅是士兵不理解,就連王德用也不是很配合,如果張茂則不是官家身前近侍,強行逼着王德用,今日的場面,只怕很難出現。

不過,張茂則的回答也不全然是謊話。

待到訓練了一段時間,王德用發現方陣訓練的好處之後,不用張茂則逼着,他每天都會出現在訓練場。

凡是訓練不認真的,少不得要吃上一兩鞭。

“明日你出宮一套,讓王德用整理一下這段時間的練兵心得,然後編撰一份訓練手冊。”

“日後,此方法可慢慢推向全軍。”

隊列訓練的好處,無需多言。

既能提升士兵的形象,

又能讓士兵快速的領會號令,同時還能提高軍紀。

既要,又要,還要,完美達成。

可謂是一舉多得!

當然。

大宋的士兵文化素養及低,百分之九十的士兵,都是文盲,想要將他們訓練成型,無疑需要大量的訓練。

大量的訓練,也就意味着士兵需要消耗更多的體力,日常的開支會急劇增加。

如果是小範圍的精英訓練,以現有的財力,還能維持。

可一旦全軍推行,肯定會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因此,李傑暫時只准備在汴梁周圍的禁軍內推行。

這是必要的妥協。

“臣遵旨!”

……

……

……

樞密院。

與此同時,王德用正在樞密院,向曹利用、曹韋等人彙報河北路的具體戰報。

此前,雖然已有戰報傳回,但那都是紙面上的。

紙面上的彙報,哪有當面問詢來的清楚?

此時,大宋樞密院的職掌還沒有全面落入文臣的掌控。

在場的幾人當中,唯有張士遜是文官出身,像曹利用、曹韋、王德用,皆是出自武臣之家。

“王將軍,真良將也!”

聽完王德用的彙報,曹利用哈哈一笑,不吝讚賞。

一般而言,聽到上司這般誇獎,下屬多半會謙虛幾句,然後在拍一拍上司的馬屁。

花花轎子衆人擡嘛。

然而,王德用的反應卻不同尋常,只見他緩緩起身,先是對着皇城的方向行了一禮,而後慢慢說道。

“樞相過譽,河北路大捷,全賴陛下運籌帷幄,沒有陛下,也就沒有河北路大捷。”

此話,雖然屬於政治正確,但放在眼前這樣的場合,總覺得有幾分怪異。

“對。”

“王將軍,所言甚是!”

曹利用朗聲一笑,好似全然沒有察覺到王德用的意圖一般,樂呵呵的表示。

說着,曹利用不着痕跡的瞄了一眼張士遜。

他以爲王德用這般表態,是做給張士遜看的,畢竟,張士遜是官家的老師之一。

東宮諸臣當中,張士遜最早追隨官家的幾人之一。

有了這層關係,張士遜進入樞密院的目的還用猜嗎?

必然是充當官家的耳目,既是重用張士遜,也是讓張士遜監督樞密院的衆臣。

緊接着,在座的幾位武臣都做出了同樣的選擇,狠狠的拍了拍陛下的馬屁。

看到這一幕,張士遜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其實,他很想告訴眼前這三人,他來樞密院,真的不是充當耳目的。

起碼陛下沒有示意過他。

不過,張士遜很清楚,即便他說了,旁人也不會信。

距離張士遜進入樞密院,已經過去一年多,但有一件事,張士遜仍是有所介懷。

即便他和曹利用有了私下盟約,可他還是能隱隱察覺到一件事。

曹利用和他並沒有交心。

最初,張士遜以爲進入樞密院,是來接曹利用的班次的。

但現在看來,下一任樞密使,多半不會是他,而是曹韋。

至於,曹韋之後,還有王德用。

這兩個人雖然都是武臣出身,但自官家繼位後,很明顯可以看出,官家有意提高武臣的地位。

並且,不論是曹韋,還是王德用,他們身上都有着實打實的軍功。

曹韋大破夏州党項,奪回蕭關,王德用更是大敗契丹,直接導致澶淵之盟解體。

相比於略帶屈辱性質的澶淵之盟,新簽訂的天聖盟約,無疑是勝利者盟約。

大宋是勝利者!

有鑑於此,樞密使的位子,恐怕和他無緣了。

事實上,如果可以選的話,張士遜很想跳出樞密院的框架。

留在樞密院,受排斥且不說,關鍵是沒有表現的機會。

二把手,終究只是二把手。

另一邊,曹利用並不知道張士遜的內心活動,很快,他就將話題轉移到了接下來的獻俘儀式上。

“王將軍,那蕭普古,現在何處?”

此戰之中,蕭普古無疑是俘虜中地位最高的那個,不止是這次,就算是往前追朔五十年。

蕭普古也是遼國俘虜中品級最高的那個。

簽訂天聖盟約時,遼國使臣就曾明裡暗裡的示意過,能否放還被俘虜的高階將領。

但大宋君臣怎會同意此事?

如果將俘獲的一衆高級將領都放了, 獻俘儀式,還怎麼辦?

太宗時期就曾發生過類似的桉例,彼時,太宗大破北漢大軍,北漢後主劉繼元出降。

當夜,太宗於太原城北接受了劉繼元的投降。

待到太宗回返京師,準備在宗廟舉辦獻俘儀式時,作爲破北漢一戰中,地位最高的劉繼元,已然不是俘虜。

最終,劉繼元是以大宋臣子的名義,參加了那次獻俘儀式。

雖然除了劉繼元之外,還俘獲了其他一衆高級將領,但少了劉繼元,總歸少了點味。

事後,太宗還私下發過牢騷。

悔不該在太原納降了那劉繼元。

第四章 投子認輸第二百二十章 不同第四章 這個新人過於秀第六十八章 斧王第八章 彙報(求訂閱)第八十一章 夸父計劃第十一章 薅羊毛第五十一章 反應第三十五章 大佬的關注第二十一章 可怕的人第八章 赴約第五十一章 ‘拌嘴’(第四更奉上!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三章 劉從廣離京第八十三章 日常第七章 宮城內沒有秘密第一百七十三章 劉娥的肚量第二百二十八章 大宋的後浪們第108章 一句臥槽行天下第五十三章 通知書來了第二十八章 sai VS 褚贏第一百七十三章 劉娥的肚量第一百零二章 突如其來第二十九章 嗡!嗡!第四十七章 意外發現第十三章 追擊第五十二章 熱議第四十九章 意外的一手第四十二章 幹就完事了(新年快樂!)第八章 ‘小小的’誤會第二十九章 一封信第六十九章 轉移視線第三章 上壩的大學生們第八十章 手機完好,沒炸第六十五章 校園現狀嘮嘮嗑第四章 安慰第三章 一顆土豆第一百五十五章 ‘兄妹’爭鋒第一百三十八章 拔劍起蒿萊上第1章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第二十八章 塔寨第一百七十章 膈應人的系統第七十二章 萬疆第一十一章 調令第四十章 劉娥多吃了二碗飯第五十五章 成全第八十四 思想的碰撞第三十五章 心花怒放第九十九章 收‘學費’(三更求訂閱)第一百零一章 誰堪大任?第46章 楊巡歸來第一百零八章 任務完成第六十八章 當面質問第六十七章 暗影初現第十二章 出手第二百四十九章 欲加之罪第16章 初至星海第一十四章 試探第103章 早有預謀第九十三章 宴會交鋒(求推薦收藏)第十四章 各自的想法第五章 我要和他下!第八十九章 劫後餘生第九十一章 主動出擊第四十九章 收養第四十五章 徐志森的算盤第三百二十九章 雙簧第八十四章 關係好轉?第六章 試探第74章 悠悠萬年第七十九章 新計劃,起航!第一十五章 老馬珍珠第四十四章 成功第134章 復出原因第29章 新山門第八十六章 動搖第58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五十章 蠢蠢欲動第二十二章 武延生:隱忍!我一定要忍住!第17章 揚名第六十章 起死回生?(第四更奉上!求訂閱!)第八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七十二章 私刑第六章 想泡我?第三十七章 一語點醒夢中人第三十八章 離意第九十章 下海?第一十四章 很刑第十五章 自上而下第一十六章 獲得自學權限第五十三章 目標人物出現第二十二章 一點點改變第八十四章 貓抓老鼠第三十二章 來人第一百零一章 誰堪大任?第71章 先聲奪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各懷心思第四十二章 未來的選擇第二十四章 背了房貸第20章 戲耍整條後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