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

高覽與麴義合兵,分自信都、下博一南一北向武邑與觀津攻來,勢若排山倒海。這場仗儘管還未真正接戰,卻已給淳于瓊等人帶來莫大壓力。

去年這個時候,公孫瓚也是這般模樣,卻比燕北軍的這兩個名聲在外的將軍果斷的多,後軍還在鉅鹿郡,前軍便已經打到渤海郡邊沿。那一戰令人身心俱疲,若非最後仰仗南皮城北的大河,他們很難抵擋住公孫瓚的攻勢。

儘管最後公孫瓚折戟於南皮城,卻也使得他們精銳盡沒。而現在袁公又將渤海大半兵力交給他們來牽制鄴城的燕北軍,淳于瓊心中壓力如何能不大。

壓力不算什麼,最令淳于瓊疑惑的是麴義、高覽這兩個將軍似乎並不急於進攻……這與他設想中有所不同,眼看還有三月便至冬月,麴義、高覽仍舊沒有作勢進攻,只是緩緩圍城,士卒心思愈加散漫,令淳于瓊愈加不安。

終於令他按捺不住,將顧慮說給部下的顏良文丑二將,道:“敵軍久圍不攻,軍卒日漸疲憊散漫,恐敵突襲而不能抗……二位可有辦法?”

“此外,當今局勢本敵軍應急攻,忌緩,然麴義高覽非籍籍無名之將,定有其原因,我擔憂南皮城那邊。”淳于瓊道:“那支劫掠我軍糧道的敵軍,還未尋到嗎?”

文丑擺手罵道:“蔣奇王摩就是廢物,以五千之軍遊尋於南皮至弓高,竟尋不到絲毫蹤跡!”

“將軍,我軍雖疲,敵軍亦疲,不如某領數百,明天夜裡襲擊敵陣。”顏良皺眉道:“目下天乾物燥,敵軍對東面嚴防死守,未必對其身後瞭若指掌,若能順風放火贏面頗大。兩軍一交手,士卒的心自會提起。勝了最好,敗了擊敗士卒也不算損失,何況我軍士氣也已無法再低。不知,將軍意下如何?”

顏良此言,劍指麴義。河北這個地方秋季吹的多爲西北風,要想達成火燒麴義的構想,他需要今夜自城東悄然出城,攜引火之物一路北上向西繞至麴義部營寨之後。依照如今兩軍沉寂的情形,想要放火應當不難,可難的在於……淳于瓊問道:“放火之後,顏將軍如何回來?”

“這個不難,順火勢殺入敵營,殺上一陣趁敵勢亂,繞回城中。”

淳于瓊眯起眼睛,顏良的計劃還是有些冒險,倒是文丑樂得如此,拍案道:“既然如此,兄長無憂,文某當在兄長出城後,明日領三五百人在城外操練,挑釁敵軍。”

聲東擊西。

只要敵軍注意力放在文丑這支人馬上,待到傍晚文丑收軍回城,本就鬆懈的敵軍多半會不再擔心,也能給顏良部創造偷襲的機會。

“既然如此,將軍且放心去。”淳于瓊抱拳道:“明日夜間若敵營起火,某必在城外設下重兵,接應將軍安然回城!”

……

“這個文丑想做什麼?挑釁的沒頭沒腦!”麴義在大營裡苦思冥想,卻想不出個所以然,便索性不去想他,傳令親隨送來飯菜,便見郭嘉急匆匆跑到營帳裡問道:“將軍那文丑退兵了?”

“郭奉孝你來的正好,你且說說,這個文丑在城外操練半晌,想做什麼?”

郭嘉搖頭,他又不是神仙,哪裡能猜到文丑這般動靜是爲什麼。沉吟道:“在下亦不知,不過他終歸是做給咱們看的,興許是爲了接連操練幾日,待我部士卒不拿他當回事便突發襲擊?也有可能是傍晚回城讓士卒鬆懈,夜裡再出城……總之將軍近日要令士卒嚴防死守,以防敵軍偷襲。”

麴義面色不快,‘騰’地一下從案几後坐起身來,皺眉道:“不吃了,你郭奉孝隨我去巡營,麴某的營地能被人偷襲?笑話!”

滿面慍色的麴義拉着郭嘉跨上駿馬在營地間巡視,別的不說,一旦牽扯到兵事麴義是誰都不服的。儘管近日以來毫無戰事,軍卒多有鬆懈,但在治軍從嚴的麴義部下這些士卒就算戲耍六博戲也就在自己的營帳口不敢遠離,各處防務也沒有人敢擅離職守,鹿砦木欄多有休整,將整個營地圍的水泄不通。

“郭奉孝,麴某的營寨如何?”麴義揚着馬鞭指向南面,傲然道:“別看麴某守軍只有一萬,但三座營寨互爲犄角易守難攻,你便是讓高阿秀那兩萬大軍來打,固守十日易如反掌,更別說淳于瓊那一萬人了,他若敢來,麴某便可斬敵於營門之外!”

就算是郭嘉眼神刁鑽,也不得不承認,麴義在燕將軍部下天下傳名不是虛言,單憑這三座營盤,便可冠絕幽州。故而郭嘉拱手讚歎道:“將軍營寨固若金湯,能夠攻取的便只有水火了,若非如此,除非敵軍打個地洞,否則斷然無法攻來。”

“他淳于瓊就是打地洞都難,營寨外埋了木刺,若腳下有變,軍卒感覺的到。至於水火更是不可能!且不說雨季已過,單論最近的衡水澤在我們身後爲大山所阻,淹不到這裡來!”麴義滿面的傲氣,這些驕傲的來源是他早就將敵軍所能採取的一切手段都考慮到,擺手說道:“你在冀州不久不知道,冀州的秋天風從西北來,你看這旌旗,都向東南擺……敵軍營寨在東南,若是他們引火,燒的可是他自己啊!”

郭嘉也來了脾氣,這世上哪裡有這麼驕傲的人,難道叫他嚴防死守的諫言還錯了不成?語氣也不禁帶上怒意,道:“若敵軍文丑在武邑聲東擊西,遣一軍繞過我營寨於西北縱火呢?若是斥候沒發現,營寨可會有失?”

“不可能!”麴義猛地擺手,郭嘉這是雞蛋裡頭挑骨頭,敵人怎麼就能繞過斥候從西北放火,當即也不理郭嘉,氣呼呼地一甩馬鞭,直奔營帳回去吃飯了。

郭嘉在原地站了半天,重重地呼出口氣,最後把自己都氣消了,這麴將軍怎麼像個小孩兒一樣,還容不得旁人說他的不是了。

想着這些他轉頭將目光望向營寨西北,西北面……是存放五萬餘石軍糧的地方。

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一百零七章 不必三思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一百零九章 張頜的野望第三百零二章 諸生下鄉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四十八章 用兵一時第六章 鐘鳴鼎食第五十六章 燒殺搶掠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一百零六章 姜晉在此第二百九十四章 早打完了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五十五章 麴義來襲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二十六章 邊境得勝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四十九章 王政所思第二十五章 蹋頓讓位第七十二章 夜襲拔寨『訂閱最帥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七十六章 一觸即潰第二十四章 吃閉門羹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一百七十三章 位及至尊第十三章 潁川陳羣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一百零二章 夜宿青澤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一百一十一章 稱心順意 端午節快樂第六十九章 初臨封地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四十一章 虛僞與真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二百九十章 煙塵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七十九章 洶涌民心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一百三十四章 出將入相第五十七章 熹平石刻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六十九章 熊熊烈火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七十三章 人仰馬翻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憂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八十一章 水能載舟第二章 且入座吧第四十一章 南方戰雲第四十四章 挫敵銳氣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六章 百里軍陣一日泄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二百三十章 晉兜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殺四方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三十三章 平皋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三百章 大快人心第九十二章 濮陽疑陣第六章 真正威脅第九十八章 一鍋爛粥第三章 時戰時和第三十四章 旋門之戰第三十五章 忠烈慷慨第九十四章 成爲漢人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九十七章 就食與敵第一百一十章 一月四遷第九十八章 羣起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