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驍牙成軍

漢末自張角三兄弟在冀州起兵開始,接下來的幾十年中原無比混亂,是春秋戰國以來前所未有的混亂戰局。而在黎明百姓蒼生之中,還活躍着另一種人以不同的身份貫穿着整場混亂,那些人便是豪強與士族。

這些人以血緣關係爲紐帶,依附各個軍閥幫助其成就大業爲手段,爲了達成進軍最高權力的目的,在幾十乃至上百年間展開最兇狠、最精彩的博弈。

這些大族有些押錯寶、做錯事,最終泯滅在世間,僅僅在史書中留下曇花一現的名字。而還有些足夠智慧、足夠幸運的,便彷彿魚躍龍門一般脫離原有的階級,一躍成爲世間知名門閥。

其中最得意者便以河東聞喜裴氏爲首,延續千年的強大門閥爲代表。還有些便向汝南袁氏,抓着一手天下間最好的牌,打出天下間最爛的一局。而在這兩者之間,更多的則是像麴氏這般,爲了實現家族強大的目的,不懈努力,最終結果卻平平淡淡。

儘管象徵性地讓麴溫向麴義投出橄欖枝,燕北仍舊在麴溫走後便挑兵點將、分發鎧甲武器,自各地招募來精兵強將,打起十二分精神準備應付麴義有可能到來的進攻。

畢竟對上熟悉各式戰法的麴義,燕北確實沒把握討到好處。

麴氏精挑細選出的二百多勇武之士,在前翻狙殺斥候時的戰鬥中所表現出高超的作戰能力,已經遠遠超過燕北的部下。而根據那些僥倖被殺的屍首上的裝備,燕北的兵馬在裝備上也不能佔據優勢。

燕北所擁有的唯一一點,便是人數遠遠超過麴義。

爲了彌補兵員素質上的差異,燕北征募了各地據守兵馬中精悍之士,組成兩支專門應付麴義的兵馬,在一旬之內在邯鄲展開前所未有的大練兵。

短短几日,邯鄲近畿便被孫輕灑出超過千名攜弓帶箭的斥候,各處要道嚴防死守,更在鄴城安插耳目,隨時注意着麴義的動向。另一方面,邯鄲城全面戒嚴進入戰備狀態,各地抽調精銳之士多達一千八百,配備武庫中最好的兵甲,與故趙武靈王叢臺展開練兵。

各地將領送來的軍士在燕北看來完全能夠稱得上是精銳,九成士卒罩大鎧、着皮甲,負長矛環刀強弩而不疲,奔三十里而不累,足可以稱得上精兵。只是他們在戰陣之上完全一塌糊塗。

他們可以說是燕北手中的最強戰力,但對上精通戰陣的麴義,燕北仍舊心中沒底。

這些士卒對搏作戰,可謂上上之選。但臨陣對決更多的要求是戰陣協同與作戰意志……否則哪怕是再精銳的士卒裝備再精銳的甲兵,也會被結陣的敵人衝散。

這些人的前身大多爲漢朝募兵,或是黑山之中的黃巾餘黨,皆是些吃盡了苦頭的好漢子,只不過沒有精通戰陣的統帥領導,因而在組織性上差距真正的精銳很大。

而這,是一支完完全全又步卒組成的兵馬。這在久負騎射傳統的燕趙之地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爲了裝備這一千八百人,燕北幾乎搬走了邯鄲城武庫中近半的裝備,刀矛弩矢,非好不用;鎧甲衣袍,非精不取。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沾了東漢百年積蓄的光,否則光是組建這麼一支軍隊便要花費不知千萬的資財。

在軍隊的建制上,燕北延續漢軍的簡直,五人一伍,設伍長;二伍一什,設什長;十什一隊,設隊正、隊副;六隊一曲,設軍侯;三曲一部,設校尉;校尉統帥全部,暫由高覽任校尉,直接向燕北負責。校尉之下,有軍司馬,不過暫時空置,若校尉不在,軍司馬可暫領校尉部。

每一伍的軍械則由兩名環刀盾手,一名丈矛卒,兩名強弩手組成。全軍共七百二十名刀盾卒、三百六十名丈矛卒、七百二十名強弩卒組成,可結五陣,四面八方攻守皆備。

而這支直屬於燕北的軍隊,則被定名爲驍牙軍,取自彌天將軍張純此前爲燕北所表的驍牙校尉之名。高覽也正式被燕北任命爲驍牙校尉,統帥驍牙軍。

高覽原本是不願爲燕北統帥軍隊的,但燕北卻執意要他統軍。一來燕北身邊也沒有能夠直接統帥一部的人才,無論姜晉還是孫輕等人,都無法將這支軍隊統帥出燕北想要達到的水平,而高覽做過漢軍軍侯,是燕北身邊唯一一個系統學習過統軍的人才;而來,若高覽沒有直屬聽命於他的手下,將來燕北一走,只怕他也無法憑藉一己之力折服身邊那幾個驕兵悍將。

鑑於這兩點多少還算是高覽與燕北的約定之中的事情,高覽勉強答應了燕北的統軍要求。

驍牙軍,在燕北面臨來自西北的麴義威脅下,倉促成軍。

可以預見的,天下大勢留給這支軍隊操練的時間並不多了,在不久的將來他們將接受來自戰陣之間最艱難的考驗。

……

就在整個邯鄲城好似一臺瘋狂開動的機器,終日巡邏不停、訓練不斷,燕北鉚足了力氣要在今年與躋身鄴城的麴義奮發一戰之時,來自鄴城的探馬帶來的信息,卻好像一塊牛皮包裹住燕北的拳頭,卸去多半力氣。

麴義的來信不知爲何人所寫,但以燕北在麴溫處所獲得對麴義性格的瞭解,這封信很可能出自素未謀面的麴義之手。信是用上好的桑木牌寫就,正面是名刺一般用大字筆法寫就的西平麴,二子義,拜鎮南將軍燕。

而在木牌的背面,也就是寫書信正文的位置,則用墨跡龍飛鳳舞地寫就四個大字——有何不敢!

隔着富有力量的墨漬,燕北都能嗅到寫字主人噴薄而出的自信與驕狂。

有道是字如其人,如此驕狂的麴義,燕北不禁捫心自問,自己可能駕馭得了這般豪傑?

“不試試,怎麼知道?”燕北在叢臺之上把玩着一支鋒利的弩矢,揮手擲於木柱之上,巨大的力量使得弩矢透入木柱三寸,起身朗聲對身旁侍立的從人說道:“告訴守門的孫輕,開城門放探馬,麴義要來了!”

“刺!”

叢臺之下,高覽弓步而立,掌中攥着一杆丈長鐵矛,口中猛然暴喝一聲,三十斤鐵矛在掌中絲毫不動,彷彿一條吐信毒蛇一般向前刺去,一道光影之下竟帶起絲絲破空之聲。

“殺!”

高覽之後,是整個由千八百人組成的龐大的軍陣,七百多副大盾砸於地面,兩名環刀盾卒中間的丈矛卒同時暴喝一聲,統統將長矛穿過兩幅盾牌中間留出一拳的空隙,狠狠地刺向前方。

“斬!”

高覽猝然抽步,右手使力猛然回撤,一丈有餘的鐵矛猛然回收,不過瞬間左手便攥住了鐵矛鋒刃之後兩尺之地。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彷彿從未刺出一般。

“殺!”

隨着高覽的號令,手持長矛的丈矛卒猛然齊齊將兵器收回,儘管有不少人動作無法一致,收回的長矛也並不整齊,但看上去還是威風赫赫;緊接着,矛卒左右的兩名半蹲在大盾後的環刀卒一手提盾腳下發力,猛然向前撞擊一步,隨後一聲暴喝,右臂攥着的環刀齊齊越過齊胸高的盾牌向前劈去。

高覽持矛挺立,彷彿右邊的空地上出現了敵人一般,驟然間揚矛斜指,高聲喝道:“一百五十步,上弦!”

隨着高覽話音一落,刀盾卒與丈矛卒身後立着的刀手立即將環刀直插在腳下的黃土地上,飛快地自背後解下負着的強弩,快速以腰力張弦,自後腰取出弩矢搭置於上,高高斜擡着強弩指向高覽所指的方向。

“發!”

不過八息的時間,高覽再度大喝發出射擊命令,緊接着便在軍陣中傳出強弩崩弦之音,一片由七百餘支弩矢組成的黑雲自軍陣中快速騰起,成片地弩矢發出尖嘯之音準確地打擊在高覽所指的方向。

這些弩矢都沒有矢頭,僅僅是削直的木頭矢將頭削尖罷了,卻也在強勁的弩力之下半數插至寸許。

不需要高覽提示,這些強弩手便在射擊結束後快速再度上弦,做好射擊姿勢,隨着高覽第二次下令,成片的弩矢射向百步之外。

接連三次射擊,分別落矢於百五十步、百步、五十步之外,隨後弩手收起強弩,跨環刀持長矛負強弩立於環刀手之後,在大盾上架穩長矛,演練預備即將到來的敵軍衝擊。

燕北在叢臺之上扶牆垛而望,暗自點頭,不論是刀盾手與丈矛卒恰到好處的配合還是強弩手三連放矢,都可稱之爲精兵。不過唯一讓他感到不滿的,便是弩手射出的弩矢並不歸整,有些地方太過密集,有些地方太過稀鬆,這樣依賴一輪弩矢齊射出去實際上有三分之一能夠命中敵人便已經不錯了。

而在驍牙軍的構成中,燕北心中強弩手是這支軍隊的重中之重。

緩緩嘆了口氣,燕北將目光望向南方,看向城郭之外大片青翠的林間……如果能收服麴義爲他所用,那就太好了。

羌胡人的射術與戰法,是燕北如今所急需的補充!亞洲第一美女,**翹臀,火辣身材完美身材比例!!關注微信公衆號:meinvlian1(長按三秒複製)在線觀看!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三十九章 州府議事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九十七章 就食與敵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三十九章 心神不寧第九十五章 抄掠各地第三十七章 屠紇升骨第一百六十八章 不治爲好第三十四章 太學通議第八十六章 以命換命第一百四十一章 譙縣之戰 四第六十五章 連成一片 七夕快樂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二百三十六章 汝南之戰 四第六章 鎮關中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一百五十三章 寨門廝殺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八十章 邊郡學風第二百七十六章 鬥勢第七章 拜見大司馬第一百七十一章 他要害朕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七十章 量才而用第三十八章 驕陽正烈第六十六章 英雄之器 七夕快樂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一百零八章 整軍修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孤軍力戰第九十八章 還師遼東第七十三章 殺敵破軍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二十五章 聞風色變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三百三十五章 感同身受第五十四章 好大喜功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二百零二章 船隊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長沙第十三章 聲振屋瓦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二百七十章 過不去的第七十八章 鳴鏑刺耳第三十五章 陳留,典韋!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三十三章 止戈爲武第六十章 異姓兄弟『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潘興設宴第一百章 改良弓弩第一百零一章 武鋼強弩第九十章 會盟封爵第一百零七章 殺人刈麥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二十八章 汶土山之戰第八十五章 臨行話別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五章 狹路相逢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過癮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九十六章 牽制掣肘第十二章 燕三不知第一百零二章 羊入虎口第四十二章 千萬生民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十八章 慷慨解囊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二十八章 汶土山之戰第八十章 白馬之士第四十一章 調兵遣責第七十九章 出類拔萃第五十二章 敗軍斬將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二百四十一章 汝南之戰 終第四十三章 突入遼山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三章 受人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