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圍攻

“將軍,他們跑了很多人,現在追還追得上!”

于禁抱拳拱手,自太史慈駐軍於此休整兵馬,他便派出斥候盯着敵軍龐大部落的動向。說實話,生在中原的于禁從沒見過這麼大的部落,人馬傾動,處處揚塵,喧囂能傳出數裡,以至於他們站在遠方列陣,便能見到部落之上蕩起煙塵,聲勢浩大。

不過敵軍雖聲勢浩大,于禁心裡卻沒有絲毫畏懼,反而自心底生出一股無可言語的自豪……漢家已有上百年不曾傾兵出塞並打出勝仗了。先帝在時熹平年間曾發三萬兵馬走三路出擊鮮卑,結果被檀石槐擊敗鎩羽而歸,三萬漢家軍士逃回塞內的不足三千之數,那是一場足矣抹消衛霍、竇憲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功績的戰事。

自那之後,漢人對塞外的進取心再也沒有升起過了,只剩下一味的防守、防守、還是他媽的防守!

防了幾十年,鮮卑年年入寇,邊塞百姓民不聊生;防了幾十年,西羌不停造反,涼州幾無漢家之土;今時今日,正是我輩武人再立功勳的時候,于禁怎麼會害怕!

就仿若燕氏第一次踏出攻取高句麗意向時對燕氏武士帶來的震驚與興奮,這一戰也不例外。

這是公元三世紀,這個時代沒有公元,只有漢朝興和四年。人與人之間講禮儀、講道德,但國與國之間、族羣與族羣之間,本就無禮樂之事,着眼歷史,人們口中說着禮樂道德契約民主,實際上行的都是亡人族而滅人種的大奸大惡。這種到底永遠都不會改變,即便到一千多年後,族羣與族羣之間的叢林法則都不會改變,只不過那個時候族羣已經很小,變成以國家爲主體罷了。

在這個時代,守土是護國之軍;入侵復仇,更是護國之軍。

“跑得是什麼人,斥候可看清了?”太史慈舍了整頓兵馬的部下,用劍在沙地上勾畫着,便聽於禁抱拳道:“大多婦孺,趕着牛羊向西逃竄,他們缺少馬匹,在沙地上一個時辰只能走三十里。”

“那便不急,先放出斥候追着他們,五百步留一人引路。”太史慈擔心是鮮卑人誘敵,他很多年沒有率軍打仗了,何況他本身從軍征戰的機會就不多,早年間一直在爲燕北練兵,親自領軍的機會不多,如今向燕北討來領軍北征的差事,心裡也並沒有多少底氣,因而處處顧慮甚多,“敵軍部落佈置如何?”

這次輪不到于禁說話了,回答的是侍立一旁的閻柔,儘管在草原上作戰他是有些瞧不上這些燕氏將領的,不過面上倒還很是順從,蹲下身子在太史慈以劍畫出的地圖中間點了點道:“敵軍於部落中留下三千餘老弱,先前大股步騎離開此地,不知去向何處,屬下猜測……”

閻柔話還未說完,文丑便哼出一聲,甕聲甕氣道:“還能如何,以老弱拖延,青壯先行,這些北虜還真勇猛!”

漢地敬老尊弱,因爲物競天擇的淘汰被農耕文明擊敗,讓大多數人都有活到老去的那天;因而文丑瞧不起這些不識禮義的蠻族。這在他與顏良先前攻破那幾個小部落時表現的淋漓盡致,他們的戰士一見事不可爲便向北逃竄,留下不能逃竄的老弱留在部落中被燕軍殘殺殆盡。

這樣的戰事若發生在漢地,自然應當是青壯拿起兵器守在鄉里田野中,讓老弱先向山中逃避。這種情況在黃巾之亂時屢見不鮮。但在鮮卑,顯然要換一番景象。

“這位將軍所言不差,胡地與我漢家不同,他們不知禮義,不過也是爲了讓部落活下去,無可厚非。”說話被打斷,閻柔卻並不生氣,只是朝文丑善意地笑笑,但根本不理他,接着對太史慈說道:“屬下猜測,部落左右應有伏兵,否則趁我等聚兵,鮮卑人應當大部先走精騎守備、老弱殿後直接放棄部落纔是。”

直接放棄部落,部落中的財物會被燕軍搜掠一空,但一樣能爲他們大部落轉移爭取時間,何況即便燕軍追擊,他們也一樣能用老弱在殿後進一步爭取時間,但眼下老弱卻守備着來不及盡數帶走的部落財物,便是明顯地誘敵之策。

至於文丑那麼一句奚落,半輩子長在鮮卑部落中的閻柔根本沒放在心上。他早年在塞外吃盡了苦頭,根本不在乎這麼一點奚落,何況在他看來漢地沒什麼心眼兒的武人其實和塞外蠻勇沒多大不同,稍微擡舉兩句便能使他們暈得不知東南西北,只要不給閻柔找麻煩,言語上的勢弱他並不在乎。

太史慈聞言感到驚奇,倒不是預料出鮮卑人會在部落中佈置伏兵感到驚奇,而是因閻柔對鮮卑瞭解地就像說自家人一樣而精騎。儘管早年他避難遼東,但之後一直追隨燕北左右,對幽州邊事大多談不上了解,更不用說對閻柔的瞭解的。

“閻校尉,你很瞭解鮮卑人?”

閻柔笑了,頷首道:“在下曾於草原生長十餘年,曾爲鮮卑東部小部落千騎長。”

天運有常,造化弄人。早年燕北以護烏桓校尉起於東州,如果不是燕北適當平衡烏桓諸部的勢力,並疾取幽東四郡以至於聲勢滔天,閻柔背後的鮮卑人、烏桓人原本是打算助他殺死護烏桓校尉取而代之的。

不過後來顯然不需要取而代之,因爲燕北把這個職位拿給他了。

當然了,這種必須壓在心底裡的打算,閻柔這輩子都沒打算再讓任何人知道,現在他對自己於北方的地位已經非常知足了。

“既然如此,就請閻校尉率烏桓諸王分兵三部,一部進攻鮮卑東部落,兩部分兵聽你號令攻其伏兵。待戰事一起,某將率軍爲你助陣。”太史慈發號施令,決定以更加穩妥的方式向鮮卑人進攻,接着轉頭在身邊諸將的面孔中搜尋着,最終定格在審配的臉上,“審將軍,就請你帶本部人馬三千,追擊鮮卑人逃走的婦孺,不叫他們走脫。”

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一百一十九章 千箭齊發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十六章 留你一命第一百零四章 議定遷都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八十七章 曹操相邀第六十二章 強渡恆水『求訂閱』第十五章 劍如雷霆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一百二十章 不惜一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專事第九十八章 無題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九十六章 虎與蜼第六十七章 王於興師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二十三章 仲卿養驢第一百零九章 請君入甕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八十二章 威風艦隊第八十七章 無欲則剛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第一百一十一章 忠君之事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戰第十三章 先禮後兵第八十一章 以正天下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十八章 進擊滎陽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長沙第二百八十九章 輜重線第五十章 切莫負我第九十五章 前俯後仰第三十六章 此爲國事第一百零二章 張繡躍潁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六十七章 再議廢帝『再求訂閱』第七十一章 反目成性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一百八十三章 驢騾第一百二十六章 將軍萬歲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七章 韜光養晦第五十二章 定東道城第六十六章 請主公響鼓第二百二十七章 火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十六章 強渡樑水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一百一十九章 谷中舞第二十一章 分官認主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九十一章 青石橋之戰 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六十三章 重建宗廟第六章 鎮關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就在今夜第六十三章 借道鮮卑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二百一十二章 昌豨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十六章 錯馬之交第十二章 漢軍武備第五十三章 舍北求南第五十九章 等候多時第六十六章 帶什麼兵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二百三十章 晉兜第一百零四章 兵鑿易水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四十五章 薊縣之戰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五十五章 後路未知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冬夜寂寒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七十二章 陽鄉接戰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二十章 懾人心魄第七十三章 利害相同第三十五章 大逆不道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點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五十二章 定東道城第三十章 皮肉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