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

燕北傳信與劉備停戰,他爲的當然不是停戰,而是想要讓劉備給出一個不進攻士燮的承諾。到底交州也臣服與趙王宮,他不能眼看着士燮將要跌入險境而不聞不問。

士燮險麼,燕北覺得是真險。

當燕北意識到曹操進入交州之後,他便發現西南的局勢變得極爲詭異。劉備北面被馬超進攻、南面被士燮進攻;同樣的情況,士燮北面與劉備交戰、南面爲曹操銜尾;曹操更慘,西面與士燮交戰、東面與士武作戰、北面還要防備着張頜……總之,三方勢力擠在西南,全是顧頭不顧腚的悲慘狀態。

如果士燮不是被曹操與劉備夾在中間,燕北是很樂觀其成的,倘若士燮與曹劉二人其中任一易地而處,燕氏的兵馬都能給予士燮充足的援助,偏偏他被憋在最裡頭,非但救不得,燕氏若執意進攻,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士燮被曹劉吞併,並強迫曹劉聯合到一起來對抗他。

這是燕北所不願見到的。

作爲苦苦強撐到最後的兩個不臣服於燕氏的諸侯,不論從哪個方面去看,二者皆爲人傑,若讓他們聯合一起,沒準會生出變故來。

如今既然與劉備達成和議,那麼士燮、張遼、張頜三軍便能對曹操達成合圍之勢,想來曹氏離敗北不久了。先前一直讓曹操走南闖北,蓋因沒能將其完全包圍殲滅,不過這一次曹氏顯然不再有如此好運。

比起西南讓燕北感到擔憂,西域發生的事就讓燕北感覺有些好笑了。

義出征之時,他是知道義心裡究竟有多想一雪前恥,帶着兵馬火急火燎地向西攻去。燕北能想象出待其抵達西域,將如何與貴霜血戰一場,但他沒等來義的戰報,反倒等來義的求援信。

義求援,求的不是兵力援助,而是想讓涼州刺史部徵發些民夫,在關外修繕過去通西域的商路,其實也就是修路。

至於原因,將軍在書信中寫得很清楚,貴霜的兵先前在邊境線上與宋建對峙,宋建有些露慫,不敢與貴霜軍直接對抗,被其國中騎兵衣甲鮮明的模樣嚇住,無甚動作。不過等到義的兵馬趕到邊境,又一不小心將貴霜的軍隊嚇住,嚇得他們躲進城中不敢出門。

西域諸國城池不似中原以土木爲基,他們的城磐大多是以石爲基,並充分利用鐵懸門,尋常的撞木等物很難擊破城門。西域又缺水缺木,火攻水攻皆不得用。要想擊破城池,只有兩個辦法,要麼拿命堆,要麼用石。

但石運不過去,因爲西域的道路年久失修,有些地方還斷斷續續完全被荒漠掩蓋,根本無法運送石。他們的石在玉門關外屯着,義是看在眼裡饞在心上,因此向陳羣提出這個近乎荒謬的要求……在西域修路?

他孃的國中還有那麼多地方沒有可供騎兵通行的道路,燕北究竟要多鬼迷心竅纔會去西域修路?

而且燕北挺納悶的,按說宋建的兵也不少,那也算坐擁數千上萬兵馬的諸侯,就算沒有因爲燕氏對貴霜震懾而發動大軍,至少要派出幾千人的軍隊,宋建沒把貴霜人嚇住,怎麼義一去就把人嚇回城裡去了呢?

燕北的疑問在涼州刺史陳羣送來的書信中得到解答,義是召集了四萬軍隊西出玉門關不錯的,但當他發兵走到西域時,他的兵力就不是這麼多了。涼州刺史部在後面給他送了三萬民夫運籌輜重,輜重隊裡包括趙雲當時帶走的驢子。除此之外,義的軍隊非但沒有在西域的行軍中造成損失,兵力還增加了三萬,變成威風赫赫的七萬大軍。

說實話這有些超出義所能指揮的兵力了。

三萬軍隊是烏孫、大宛等國派出的從攻軍,就像老大哥娶妻湊份子一樣,西域諸國過去向貴霜、漢趙、鮮卑步度根三方勢力輪番進貢,但去歲鮮卑爲燕氏所擊,勢力大不如前,而義遠征西域又極爲威風……關鍵在於,西域諸國比旁人更清楚貴霜國中的內亂,他們甚至不甚清楚漢朝是如何崩潰並在短短十餘年間重新由燕氏復興,但他們知道在貴霜國中已經分裂爲數部,甚至顯現出無力平叛之態。

這種時候,他們並非必須站出來支持燕氏,但卻又不能不站出來。

漢人非常可怕啊!在從前通西域的商賈手裡流傳到西域諸國的一些書籍中記載着一個恐怖的故事,名字叫假道伐虢。意思就是說他們本來出師有名要打貴霜,但路上一不小心就把烏孫國大宛國滅掉了。

中原的史書流傳到西域,基本上可以當做西域母親晚上瞧見孩子哭鬧時嚇小孩的啓蒙教育書冊。假道滅虢只是其中之一,還有像什麼同室操戈、臥薪嚐膽……媽呀,多嚇人啊!

當一個仍舊陷入混亂的貴霜與已經重回強盛的趙國放在一起,西域諸國的明智之士知道他們該選擇哪一邊。

站隊從來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當他們選擇兩不相幫,雖然有可能兩邊都得罪,但因爲勢弱反倒不會被人視作仇敵,但如果做出選擇,那麼便必須將拋棄的另一邊徹底擊垮,否則當貴霜這個龐然大物反應過來,他們誰都不是貴霜的對手。

爲了一起將貴霜埋葬,西域諸國可謂不留餘力。

七萬兵馬,尤其在七萬兵馬中四萬都裝備着制式兵甲身材高大的燕氏軍隊而言,貴霜軍沒有半點繼續留在邊境的想法,他們只能選擇撤回城郭。

貴霜的兵制類似春秋戰國,由各地裝備精良戰力高超的貴族統帥其麾下戰力低下數量龐大的農兵構成基層戰鬥力量,這樣的力量足夠震懾西域諸國,但是要想震懾義?

義在貴霜邊境已經打過一仗了,但是戰報僅僅送到陳羣那裡就被攔下,打算與後續戰報一起送往趙王宮。義的騎兵與貴霜兩千多步騎野戰,一陣強弩射翻當先十幾名騎兵,隨後的大量步卒居然潰散乃至衝翻己方陣形。

別說眼高於頂的義了,就算涼州刺史陳羣都覺得這樣的戰報不必急着送往趙王宮還不夠傳令騎從馬兒的草料錢呢!

第五十五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一章 內外皆難第七十二章 吾有虎將第五章 馬騰出隴關第六十一章 大雨傾盆『爲舵主“叫dotaer_的”加更』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臺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二章 孫文臺死第三百三十二章 瀛洲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第二十八章 天大喜事第二百六十四章 迷之雞湯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一百六十五章 電光火石第五十四章 只求一勝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三百三十五章 感同身受第一百章 先鋒血戰第一百九十章 裹席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二百四十三章 靜待天命第一百零三章 牆頭架弩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蓆第九十四章 黑雲壓城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四十六章 從長計議第六十四章 兵災疫病第二百三十五章 汝南之戰 三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二百三十八章 汝南之戰 六第二十七章 狗奴倭兵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十一章 孫堅北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三十二章 搭建浮橋第二百一十一章 次室亭之戰第二百五十四章 背水第九十章 蟄伏於野第四十八章 來將通名第六十八章 覆滅王氏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四十七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業第一章 非我即敵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二百五十三章 本事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四十九章 關呂交手第一百二十三章 向大王賀喜第一百五十二章 於文則第九十一章 攀山之徒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二章 巧取豪奪第八十章 白馬之士第三十四章 子義遷居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七十章 洛陽郎官第一百七十九章 矜持點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則無敵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第九十一章 燕君救我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一百零九章 張頜的野望第二章 籌備兵馬第四十六章 亂戰不歇第三百二十六章 氣死第三百二十八章 士農工商第二百零一章 會水第七章 幽冀同盟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一百六十三章 陣前邀戰第一百二十五章 駟馬難追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一百一十二章 焦觸進京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三十八章 靜候佳音第六十四章 堆積如山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八十八章 滎陽演武第二百六十六章 入長沙第三十章 男兒碰撞第一百一十一章 缺兵短糧第十八章 田豫勸北海第一百零六章 起於卑微第三十七章 爭雄天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踹營第二十八章 利慾薰心第二十九章 指日可待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一章 走馬入薊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