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傳國玉璽

235傳國玉璽

淮南的袁術之亂,很快便被平定了,張彥也得以將其勢力擴展到淮南一帶,與江東的陳登遙相呼應。

張彥班師回朝的路上,便上奏天子,奏請封賞有功之臣,天子劉協按照張彥所奏請的官職進行封賞,絲毫沒有吝嗇。

回到彭城時,天子劉協更是親率文武百官在城門口迎接,以彰顯對張彥的隆寵。

不過,張彥卻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也沒有不可一世的神情,而是兢兢業業,十分小心的和劉協保持着君臣之禮。

劉協見張彥言行舉止都沒有任何囂張跋扈的地方,所做的事情,都是可圈可點,讓人無懈可擊。

其實,劉協從進入彭城的那一刻起,就在暗中跟張彥較勁。

他連續遭到董卓、李傕、郭汜等人的控制,當時年輕,自己也沒有什麼心腹,經過幾年的培養,他的身邊終於有了以外戚伏完、董承二人爲首的心腹。

他年紀越大,想擺脫束縛的感覺也就越大,所以,對張彥一開始就抱着敵意。

但張彥勢大,整個彭城都是他的心腹,他心裡明白,自己這個皇帝,只是一個傀儡而已。要想不成爲傀儡,就只能扳倒張彥。

所以,他便以退爲進,在一些事情上,很順從的聽從張彥的意見,漸漸的讓張彥對權力的慾望繼續膨脹,等到膨脹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變得像董卓、李傕、郭汜他們那樣貪婪,甚至會遭受天下羣雄的討伐。

可是,讓劉協沒有想到的是,張彥做事,從來都是滴水不漏。甚至在禮節上,也時刻與他保持着君臣關係,凡是他所想做的大事,都會奏請劉協進行覈准。也就是說,張彥的一切做爲。都是在聖旨或者聖意許可之內完成的,並沒有僭越的行爲。

劉協來到彭城已經大半年了,這大半年的時間裡,他一直沒有看到張彥露出狐狸尾巴,這讓他對張彥另眼相看,只覺得這個人。城府極深,很有可能是比董卓、李傕、郭汜等人更難對付的人。

除此之外,張彥還刻意安排了早朝,在彭城的文武大臣大多每日到崇華殿覲見天子,並向天子奏請國家大事。而這些國家大事,一般都是由羣臣奏請。再由他親口答應的。

張彥雖然每天也上早朝,但多數時間都是沉默不語。

這樣一來,劉協就很難抓住張彥的把柄,也很難讓張彥落人口舌,而且羣臣似乎對張彥的做法都很滿意,對張彥也都是禮讓有加,尊敬非常。

這讓劉協一度認爲。張彥或許就是上天派來輔佐他的社稷之臣。

但是,劉協時刻提醒着自己,不要被假象所矇蔽了,侍中認爲,在狡猾的狐狸,也終究會有露出尾巴的一天,他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等待張彥露出狐狸尾巴的那一刻。

劉協親自迎接張彥班師回朝,在羣臣看來。這是何等的殊榮啊,不僅如此,劉協還邀請張彥與他同乘玉輅。

不過,這一要求,卻被張彥婉言的謝絕。並以責備的語氣告訴劉協什麼是君臣之禮,讓劉協有些無地自容的感覺。

來到崇華殿,張彥當着文武百官的面,將從袁術那裡得來的傳國玉璽獻給了劉協。

劉協見到傳國玉璽時,兩眼放光,驚喜萬分。

“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寶”,爲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

傳國玉璽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以此作爲“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從這之後,歷代帝王皆以得到傳國玉璽爲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

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

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爲“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爲世人所輕蔑。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2000餘年,忽隱忽現,然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輒令人扼腕嘆息。

但這次張彥所獻的傳國玉璽,是實打實的真品。

傳國玉璽乃和氏璧精研細磨,雕琢而成。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嬰年幼,傳國玉璽藏於長樂宮太后處。王莽遣其弟王舜來索,太后怒而詈之,並擲玉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便令工匠以黃金補之。

劉協得到傳國玉璽,細細把玩的一番。他小時候曾有幸目睹過傳國玉璽,對其印象頗深,此次再次拿在手中觀看,無論怎麼看,這都是與他小時候見過的傳國玉璽一模一樣。

也就是說,這傳國玉璽,是真的。

如今,傳國玉璽再一次回到了大漢皇帝的手裡,而一直被人戲稱爲白版皇帝的大漢天子劉協,也重新獲得了做皇帝的尊嚴和榮耀。

歡喜之餘,劉協當即問道:“大將軍此次不僅平定了淮南之亂,更是獻此國之重器,朕心甚悅。大將軍,你想要什麼樣的賞賜,儘管說來,朕一定會滿足你的要求!”

張彥站在大殿上,抱拳道:“啓稟陛下,臣承蒙陛下厚愛,讓臣身兼太尉、大將軍兩個要職,總領朝中文武百官,臣已經位極人臣,不需要再有什麼封賞了。”

劉協怔了一下,忙道:“那怎麼行!朕若是有功不賞,以後誰還會爲朕效力?如今羣臣在側,不知道諸位愛卿以爲朕當如何封賞大將軍?”

大司農陳羣奏道:“啓稟陛下,臣以爲,大將軍已經位極人臣,官職上已經不能再封賞了,如果陛下執意要賞賜的話,臣以爲,可以敕封大將軍爲公!以彰顯陛下的隆恩浩蕩!”

此話一出,光祿勳鍾繇、衛尉王朗、大鴻臚華歆、廷尉張昭等人紛紛奏道:“臣等附議!”

劉協看到這一幕,臉上雖然沒有什麼表情,但心理面卻極爲不高興,如今在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一半以上都是張彥的心腹之臣,也就是說,整個朝廷都控制在了張彥的手裡,他這個皇帝,雖然每天一如既往的上朝,但仍然感覺是受人擺佈和控制!

但此時此刻,劉協也無可奈何,畢竟是他提出來的,不能加官,就只能晉爵了。

“嗯,卿等說的極是,那朕就晉封大將軍爲留公,以留縣、廣戚、陰平、戚縣、薛縣、豐縣六縣組成留國,爲大將軍的封國,食邑六縣。”劉協說道。

“臣謝陛下隆恩!”張彥抱拳道。

從崇華殿離開之後,陳羣走在張彥的身邊,問道:“主公,剛纔陛下問主公要什麼賞賜,爲什麼主公說什麼也不要?”

張彥笑道:“如果陛下真要賞賜於我,何必再問我?你別看陛下小小年紀,城府深着呢,這個小皇帝可不簡單,我絕對不會給他留下任何把柄的。”

“主公英明!屬下望塵莫及!”

“不必拍馬屁了,跟我一起去大將軍府,我有事要與你商議!”

“喏!”

張彥和陳羣一起來到了大將軍府,回到府中,兩人分賓主坐定,張彥便對陳羣道:“如今大亂初定,袁術在淮南一帶的勢力也連根拔起了,但兗州、青州、豫州都是飽經戰亂之地,田地荒蕪,百姓流矢嚴重。雖然袁紹已經佔據了幷州,但幽州還有公孫瓚未滅,就算他滅了公孫瓚,沒有個三五年的時間來消化所佔有的地區,絕對不會南下。而江東局勢大體如此,有陳登坐鎮金陵,我也放心許多。如此一來,我們便有三五年的安定時期,我的意思是,由你全權主持屯田事宜,廣開阡陌,修建水渠,利用這幾年時間,積蓄糧秣,潛心發展,你覺得如何?”

陳羣道:“主公的意思屬下深表贊同,如今淮南袁術一平定,整個中原已經沒有我軍的對手了,屬下以爲,還可以派出軍隊,去佔領潁川,完全佔有中原,然後開始推行屯田,三五年之內,必然能夠取得很大的成就。”

“嗯,那以你之見,潁川當派何人去駐守?”

“屬下以爲,陳應最爲合適,可由他率領一萬軍隊,前往潁川。陳應乃陳登之弟,才學雖然不及陳登,但鎮守地方,卻是別有一套。另外,主公還應該派遣一位能夠治理地方的人才,加以輔佐陳應,這樣一來,潁川便可勿憂。”

“你心中可有人選?”張彥點了點頭,表示肯定陳羣的意見,便問道。

陳羣道:“屬下以爲,主公身邊的楊修可堪當此任。楊修乃年輕才俊,若留在身邊,未免是大材小用,不如外放,加以歷練,久後必然能夠成爲治世之臣!”

“好吧,那就以陳應爲潁川太守,楊修爲其長史,另外以陳珪爲豫州刺史。明日上早朝時,你就向陛下奏請屯田事宜。”

“喏!”

商議完畢,張彥便讓人去把楊修叫來,對楊修進行了一番淳淳教誨,希望楊修能夠理解他的安排,在潁川的土地上,綻放出他應有的光芒。

楊修對於張彥的安排十分開心,他早就想到外地做官,只可惜一直沒有機會,這次有了這次機會,他絕對不會錯過。

025 要殺便殺341 禍不單行717 火燒葭萌關608 燃燒的長江48609 燃燒的長江49432 涼州亂19746 冷箭354 十萬鐵騎787 細作359 北逐鮮卑108 兩軍混戰391 周瑜被罵042 拜會陳羣092 引蛇出洞754 真真假假081 囚犯曹仁149 另類手段821 燕王手書662 五斗米道082 借刀殺人620 燃燒的長江60659 白水都督591 燃燒的長江31329 霹靂啞彈248 烏桓大王684 生擒吳懿338 霹靂火雷614 燃燒的長江54711 黃權的心思121 攻取江東068 窮寇莫追651 嚴顏中毒270 科舉制度402 步步爲營484 遠征交州2598 燃燒的長江38203 太原三關537 荊州易主9053 曹操來了331 震耳欲聾815 龐德請罪321 蹋頓享樂056 追殺曹仁570 燃燒的長江10410 問計糜竺213 賈詡之策747 以少勝多748 朵思反叛451 西風烈18404 嚴刑逼供403 江東使者806 密道迷失777 裝病290 兜個圈子790 辨認159 盜賊軍團163 最終決定369 公孫父女007 斬殺曹昂274 斬殺高幹467 山雨欲來風滿樓4318 雷霆手段247 參將許定484 遠征交州2670 胸有成竹627 爭當先鋒770 等待542 荊州易主14081 囚犯曹仁673 鐵血悍將429 涼州亂16161 霸王神力763 南中形勢607 燃燒的長江47138 郝萌造反292 久攻不克005 殺人立威387 孫權歸來520 劉備的宿命8735 開城投降776 借兵732 李恢用計788 擔憂455 西風烈22076 執掌徐州609 燃燒的長江49775 擅自行動102 秘密通道359 北逐鮮卑171 飲恨江東063 鮑氏兄弟673 鐵血悍將576 燃燒的長江16827 佩服666 起了歹心527 劉備的宿命15340 兵進邯鄲408 水戰失敗678 密室囚禁811 斷糧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