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痛心疾首

今天的早朝時間似乎比以往早了些,所有的大臣都在低聲熱議着什麼,但沒有人敢大聲喧譁。

須臾,殿後一個太監攙扶着黑髮白鬚的漢帝,步履蹣跚地緩緩走到龍椅前,漢帝便憤怒的甩開太監的手,接着一揮手讓太監退下。

漢帝面無表情的坐在龍椅上,俯視着殿下正跪呼萬歲的臣子,忽然間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昨夜發生的一切,已經讓他徹夜未眠,沒想到自己的九子劉詡竟然會是最先背叛自己的人。劉詡從小身世可憐,科舉一案漢帝雖然也知道他是被冤枉的,但是對他的處罰,已經非常寬容,沒想到短短數月的時間,劉詡就會有自己的心腹勢力,漢帝不禁後脊背發涼,那自己其他的子嗣和大臣呢,豈不是更可怕!更讓自己痛心疾首的是父子反目,兄弟相殘,這樣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

整個大殿上氣氛凝重了許久,漢帝沉思了許久才淡淡的道:“免禮平身吧!”

衆大臣聽罷面面相覷後,才小心翼翼的站起身,但是大家依然沉默不言,現在沒有人敢先開口,生怕一說話正好撞上陛下的刀口,所以都在等着漢帝先發話。

果不其然,還是漢帝先說話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漢帝說話的語氣那麼氣定神閒,“龍虎衛的長孫將軍,還有羽林衛的侯志貴來上朝了嗎?”

長孫崇威和侯志貴趕忙從朝班中出列,抱拳施禮異口同聲的答道:“臣在!”

“昨夜劉詡謀逆一案處理得怎麼樣了?”

漢帝託着長音問的時候,語氣之平淡,讓大臣都覺得訝異。

“回稟聖上,胡大友所領的金吾衛除了投降的兩千人,剩餘一萬多人全部殲滅。魏王已經被生擒, 現在正關押在天牢,等待聖上發落!”長孫崇威朗聲稟告道。

“可有發現什麼同黨或者餘孽嗎?”

“現在暫時還未查清同黨!”長孫崇威利落的回答,“此案聖上您看是否需要御審。”

漢帝思忖道:“此案就交由三司會審吧!”

太子劉衍聽罷似乎有些不悅,現在三法司中刑部尚書是崔皓,大理寺卿是楊佑顯,他們兩人都是寧王的人,而剛來自己手下投誠的御史大夫杜宗庭只有督察之責,如果此案交由三法司審判,自己一邊實在是虧大了,現在必須得想辦法把胡大友空出來的位置補上自己的人。

就在劉衍沉思的時候,荀謀似乎心領神會一般,他出班秉奏道:“聖上,此番金吾衛上將軍胡大友參與謀逆被抓獲,金吾衛也因此受到了重創,現在必須想辦法着令一個能夠勝任的人,填補這個空缺,再重新整治金吾衛,以保皇城的安全。”

漢帝昨晚早已經料到肯定會有人提出此事,所以早就想好了對策,經過魏王謀逆一案後,漢帝變得愈加小心,他深知現在大權還不可旁落,從原有舊班的臣子中選擇任何人都不行,所以只能等此次銓試過後,從剛上金榜的貢士中選拔是最妥善的,一來他們初入仕途並沒有任何勢力,二則現在這些衛隊選擇的人必須直接聽任於自己。所以漢帝不假思索的答道:“此事暫緩吧!至於金吾衛就暫時交由龍虎衛的長孫將軍善後,等銓試過後,朕會親自過問。”

荀謀沒想到皇帝竟然會有這麼一招,只能灰頭土臉的站回朝班中。

而刑部和大理寺二司想的卻是魏王這件案子該如何處理,畢竟魏王劉詡貴爲皇子,審判出什麼樣的結果,對自己必然都是不利的,於是刑部尚書崔皓出列道:“聖上,魏王謀逆一案,此事事關重大,如今審判同黨是重中之重,而魏王謀逆已然坐實,所以還是請聖上定奪如何處置魏王?”

漢帝長舒一口氣,淡淡的道:“劉詡貶爲庶民,囚禁天牢!其妻女貶回陪都太原,無朕之詔令不得私自入京。其餘的逆賊同黨三司會審之後,就將一應名單交給朕定奪吧!”

午後,京都忽然下起了不可多見的瓢潑大雨。可是即使是這麼大的雨,劉詡卻再也看不到了。天牢是專門關押皇孫貴胄或者達官貴人中犯死罪的死刑犯,只要是關押到這裡的人,那只有等待聖上賜死了。

潮溼陰冷的鐵牢內,三面都是密不透風厚牆,面前是一根根手臂粗地冷冰冰的鐵棍圍成,屋內只有一張一人見長的木牀,處處可見蛇蟲鼠咬的痕跡,而更讓人難以消受的是那種透骨的陰冷,昏暗的牢獄內,彷彿身在夢中,這是劉詡一生中最悽惶的時刻。

劉詡坐在木牀上,蜷縮着身體雙手抱膝,渾身哆嗦着,分不清那是因爲恐懼還是因爲刺骨的寒意,他目光呆滯地看着潮溼的地面。

突然牢房的走廊傳來一陣陣的腳步聲,劉詡聽見像是失了魂一樣的往鐵欄跑去,正準備喊出聲的時候,那個熟悉的身影正是御史大夫杜宗庭,昔日的故人、下屬、盟友,如今的叛徒、仇人,劉詡失望的癱倒在地,滿眼透露着憤怒、絕望。

杜宗庭在劉詡的牢房前停住了腳步,他一揮手示意身後的隨從退下。他看着眼前這個失魂落魄的王爺,自己曾經的舊主,心中一陣酸楚,甚至有一絲的悔意。杜宗庭想開口說點什麼,可是又該怎麼稱呼眼前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王爺呢?又能說點什麼呢?思忖半天,於是聲音顫抖着打破了沉默:“王……爺!還好麼?”

劉詡惡狠狠的眼神,似乎在這一刻就能將杜宗庭生吞,劉詡沒有說話,只是睜大雙眼瞪着他,似乎想要把他這張臉深深的烙在自己的心裡,等來世的時候還要找他報仇。可越是這麼想,劉詡心頭的怒火越加難以抑制,氣血上涌的那一剎,他衝到鐵欄前衝着杜宗庭歇斯底里的怒吼:“滾……”

杜宗庭眼圈泛紅,“噗通”一聲跪在地上,繼而撲簌簌的掉下淚來,哽咽得說不出話,只能不住的磕着響頭。

此刻的劉詡似乎也動容了,他也淚流滿面,痛心疾首的吼道:“爲什麼……爲什麼……”

第三十四章 滔天大罪第六十九章 東宮獻策第二百三十六章 怒其不爭第一百零四章 力挽狂瀾第七十章 陶府來客第六十四章 移居新宅第九十章 風捲朝堂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翼而飛第二十六章 門庭若市第七十六章 秘密籌劃第二百二十二章 替罪羔羊第三十章 常科考試第一百七十五章 榮歸故里第二百三十六章 怒其不爭第八十六章 一介白衣第一百六十三章 戰局扭轉第一百八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四十四章 身陷埋伏第一百三十五章 將死之鬼第二百六十五章 於心不忍第七十四章 欺軟怕硬第六十三章 改頭換面第一百七十二章 自刎殉國第二百七十章 反戈一擊第一百零九章 吐露心聲第十七章 九子魏王第一百四十七章 雨夜行兇第二百六十三章 互生嫌隙第一百三十八章 情意纏綿第二十七章 王府暗室第二百章 故人歸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芙蓉酒肆第六十一章 生死抉擇第一百六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八十五章 難以爲繼第一百一十七章 泰山將崩第一百八十六章 無明業火第一百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八十七章 謀事在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將死之鬼第一百五十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房密謀第二百零九章 反覆無常第十二章 賢才之爭第二百三十六章 怒其不爭第四十章 末路陰謀第三十二章 執黑執白第一百四十章 千里家書第三十八章 一廂情願第五十五章 登門求醫第七十九章 震揚國威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軍撤退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首是瞻第一百六十六章 剩勇追寇第二百三十章 垂垂老矣第一百九十章 京兆府尹第一百零七章 趁火打劫第一百三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難以爲繼第一百五十二章 淺嘗即止第一百四十七章 雨夜行兇第五十七章 神醫天降第一百零八章 和親瓦解第二百零七章 五味雜陳第七十二章 夏夜酒會第三十章 常科考試第十一章 大雪求賢第一百五十五章 在劫難逃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三十一章 義結金蘭第七十四章 欺軟怕硬第三十四章 滔天大罪第一百六十八章 緊急軍報第一百九十九章 宿州通判第十八章 大理寺卿第四十九章 心腹大患第一百四十六章 幕後黑手第五十八章 妙手回春第六十三章 改頭換面第五十二章 生死煉獄第二百一十章 兩面三刀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首是瞻第八十六章 一介白衣第三十六章 名落孫山第二百一十四章 汲汲顧影第二百五十一章 教子無方第一百九十三章 反咬一口第八十七章 乾綱獨斷第四十一章 步步爲營第二章 復仇之火第二百二十二章 替罪羔羊第二百三十六章 怒其不爭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喜之日第一百六十三章 戰局扭轉第六十四章 移居新宅第一百七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一百三十五章 將死之鬼第二百五十一章 教子無方第二百一十九章 袖手旁觀第三十四章 滔天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