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0章 醃菜指揮使

“臣會稽男蕭卓/蘇州衛指揮僉事李治良/蘇州府警察署西城分署錄事李九成,拜見皇帝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草民李泰元/李孝行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在謹身殿內,蕭卓等人面對御座上坐着的人跪下行禮道。

待他們行禮完畢起身站在臺階下,允熥笑道:“蕭卓,李治良,李九成,李泰元,李孝行,你們五人都是此次蘇州造反一案中的有功之臣。”

“陛下過譽,此乃臣的分內事,何談有功?”蕭卓馬上說道。李治良與李九成也趕忙說道:“臣有所疏忽才至反賊如此猖狂,豈敢稱功勞。”

“李九成,你確實有過錯,身爲警察,事發之時竟然並未值守。就算安王寬宏大量也體恤官員之辛苦,但你們豈能如此懈怠!”允熥語氣嚴厲的說了幾句,嚇得李九成趕忙跪下請罪。

“不過,好在事發後汝能秉承忠君愛國之心趕去救援安王,而且與反賊奮力搏殺,朕也不會追究汝之罪過。汝子爲護衛安王深受重傷,朕另有恩賜。”允熥又道。

“臣謝陛下隆恩。”李九成又感激涕零的說道。

允熥點點頭,不再對他說話,又轉過頭對蕭卓說道:“愛卿跟隨安王出巡南洋,但也並非是隨行護衛,救援安王豈能說是份內事?何況當時愛卿並不與安王殿下在同一處,本不必返回救援,何況又擊敗反賊生擒反賊首腦,功勞卓著,朕不能不獎賞以酬功!”

“李治良,”允熥又看向他。“若說李九成尚有過錯,愛卿卻是一絲過錯也無。愛卿並非蘇州衛指揮使,也管不到蘇州衛的千百戶是否允許將士不在軍營回家睡覺,並不過錯。可愛卿在聽聞蘇州城有變後卻馬上帶領尚在軍營中之將士帶兵趕去救援安王、奪回蘇州城。朕亦不能不獎賞愛卿。不僅愛卿,蘇州衛所有曾反攻蘇州城、救援安王之將士,朕也要封賞!”允熥又說道。不過他說完這段話,忽然覺得李治良這個名字似乎有些熟悉,而且不是最近因爲查找李治良的生平履歷而熟悉,似乎是自己記着一件與李治良有關又已經過去很長時間的事情;但他認真回想卻又想不起來這件事情了,轉身吩咐盧義道:“前次朕曾經吩咐你查找李治良這八年的履歷,你馬上再去查一查他之前的履歷。”盧義答應一聲,轉身退下。

“李泰元,李孝行。”允熥最後對他們父子說道:“汝父子身爲平民,卻能秉承忠君之心做義士救援安王,且爲消滅反賊立功甚大,朕必定要獎酬汝父子之功勞!”

“草民不敢當皇上的誇讚!”過了一會兒,李泰元才又跪下說道,可李孝行仍然站在原地,直愣愣的看着前方。李泰元忙伸手拉了一下他,蕭卓也小聲提醒一句,李孝行才彷彿如夢初醒般回過神來,跪地說道:“草民第一次得以見到天威,爲皇上天威所攝一時失神,求皇上治罪。”古代皇帝乃是九五之尊、真龍天子,絕大多數人都覺得能被皇帝接見可是莫大的榮耀,李家父子也不例外。所以當今日他們真的得以親眼見到皇帝時,不由得有些失神。李泰元畢竟年紀大幾歲,略微失神後就回過神來;但李孝行年紀較輕,過了好一會兒得到李泰元的提醒後纔回過神來,忙跪下請罪。

“朕豈會因此治有功之人的罪?”允熥道。李孝行的反應他見過許多次,也不以爲意。他反而笑道:“汝適才拜見朕時十分沉穩鎮定,朕還以爲汝少年老成,沒想到卻是因爲一時失神。”

“平常人初次見到陛下豈有不爲天威所攝的?”蕭卓湊趣笑道。

“這也未必,比如愛卿你初次見到朕,雖然說話有些磕巴,但卻並未像他這般表現。”允熥笑道。

“臣初次得見陛下時臣也爲皇上天威所攝,不過陛下問臣話時臣都已經面見陛下好一會兒,又走了一段路,因陛下天威都摔倒在地一次,若是仍然不能從陛下的天威中回過神來,怕是陛下後來都沒法向臣問話了。”蕭卓繼續開玩笑。

允熥聽了笑起來,可另外四人都感覺十分奇怪,用餘光看向允熥或蕭卓,似乎在爲皇帝竟然與大臣開玩笑而驚訝。皇帝不應該都是不苟言笑之人麼?他們一時難以接受皇帝的真實形象。

允熥也用眼角的餘光掃了他們幾眼。中國古代對於皇帝的神話十分嚴重,有些百姓甚至真的認爲皇帝是真龍化身神仙轉世,覺得皇帝不用拉屎撒尿;李治良等人作爲朝廷官員或頂級商人當然知道皇帝也是人,但對皇帝的印象也頗爲刻板,一時間竟然難以接受皇帝真實的一面。

不過允熥可沒有心情向普羅大衆普及皇帝的真實形象。一來,現在又沒有廣播、電視、網絡,皇帝想將一件事傳給百姓需要官員層層傳遞,到最後說不定會變成什麼樣子;二來,皇帝在百姓心中更有威嚴和神秘感對他也沒什麼不好。

允熥與蕭卓說笑幾句,正色道:“汝等愛卿都是有功之臣,朕不僅要當面誇讚諸位愛卿,更要給予封賞。”

“會稽男蕭卓,在事發後趕去救援安王,……,功勞甚大。朕決意晉升蕭卿爵位爲會稽子,加俸祿五百石,賜驃騎將軍階,升授金吾將軍,授上柱國。”

“多謝陛下!”蕭卓馬上跪下謝恩,喜動顏色。大明授予爵位十分嚴格,輕易不授不升,想要提升一檔千難萬難,他能被升爲子爵,已經喜出望外了。

“蘇州衛指揮僉事李治良,不僅忠於職守,且……,功勞甚大。朕決意任命卿爲蘇州衛指揮使,加封公乘爵,賜驃騎將軍階,升授金吾將軍。此外,蘇州衛凡是參與平定叛亂的將士,一律賞賜半年俸祿,傷殘之人分別授予一二等勳章。”

“多謝陛下恩典!”李治良也非常高興的跪下謝恩。

“蘇州警察署西城分署錄事李九成,事發時不在衙門裡,這算是一過;但在事發後……,立下功勞。朕決意任命卿爲縣尉,掌管西城分署,加封大夫爵。另外,卿之長子李行校爲護衛安王丟了手臂,朕決議取其爲官員,任命錄事,調往中城分署協理縣尉,同加封大夫爵,賜忠顯校尉階,升授忠武校尉階。”

“臣叩謝陛下天恩。”李九成忙跪下說道,同時眼睛感覺有些溼潤。他心中暗道:‘行校,你雖然丟了左臂,但不僅當了官,還得封爵位,你下半輩子也不用擔心沒了手臂的生計了。’

“蘇州士紳李泰元李孝行父子,派出族人前往救援安王,功勞甚大。朕決議加封李泰元爲男爵,世襲罔替;另加封李孝行五大夫爵,賜驃騎將軍階,升授金吾將軍階,加授龍虎將軍階!”

“多謝皇上!”李泰元忙跪下行禮,而且高興極了,只是不敢在君前失儀所以強忍着。允熥的賞賜極其豐厚,起碼對於他們來說非常豐厚。這豐厚的賞賜中,李泰元最高興的就是世襲罔替這四個字。允熥改制後至今還並未加封過一個世襲罔替的爵位,都要降等承襲,甚至有的人熱乎乎的爵位纔到手幾天就生病故去,爵位要降一等繼承,惹得後人亂罵。李泰元得到世襲罔替的爵位就不必擔心這個問題了。至於李孝行,剛纔雖然答了幾句話,但仍然有些失神,心中什麼想法都沒有,只是見到父親跪下才趕忙跪下。

隨後,允熥又說了讓李泰元更加高興的話。“李孝行不僅願做義士,且親自統領族人敢去救援,忠君之心昭顯。朕決議任命其在大都督府爲官。”

“草民謝陛下隆恩。”李泰元又跪下磕頭行禮,李孝行聽到自己的名字,也馬上跪下謝恩。

說完對他們的封賞,允熥坐下喝了杯茶,略微休息一會兒。李泰元站起身,猶豫了一下,躬身說道:“皇上,草民有事要向皇上奏報。”

“朕既然已經加封你爲男爵,你就是朕的臣子,以後自稱爲臣不必自稱爲草民。”允熥先糾正了一句,之後說道:“卿有何事?”

“皇上,臣,想向皇上稟報,臣之所以派出族人趕去救援安王殿下,也有臣的女兒勸說之故。正是臣之女勸說,才使得臣願意派出族人趕去救援。所以臣向皇上請求,賞賜臣之女蕭李氏。”說到最後,李泰元跪下道。

聽到李泰元的話,李九成與李治良都詫異的看向他。女兒嫁了人就是別人家的人了,不是你們李家的人了,你竟然爲女兒請功而不是將這份功勞按在另一個兒子身上,腦子犯抽了麼?就連允熥都驚訝的看了他一眼,一時並未回答。

只有蕭卓想了想,明白了李泰元的心思。一來,當初將整個李家救出來靠的就是李詠琳,李泰元因她曾被休棄也一直十分愧疚,總是想要彌補,這次爲她請功,就是彌補的做法之一。

二來,則是這對李家也有好處。雖然李詠琳勸說李泰元之事發生在李家宅院內,但也保不齊就會泄露出去,若是被錦衣衛知曉奏報陛下,陛下得知李泰元竟然欺瞞了他後當然會心中不快。要知道,對於大多數勳貴與官員來說聖眷是最要緊的,李家若是能一直有聖眷,爵位官位再低也前途無量,可若是失了聖眷,爵位官位再高也前途無亮。爲了保住聖眷,李家還是誠實些好,雖然因爲這一件小事未必失了聖眷,但這樣要緊的事情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

蕭卓想明白了,可允熥一時間並未明白李泰元這樣做的用意,不過他前日已經從昀芷口中得知此事,又得到李泰元證實,說明李詠琳勸說李泰元之事應當是真的。既然這件事是真的,李詠琳真的立過功勞,允熥當然也要獎賞她。他又追問了幾句,從李泰元與蕭卓口中得知事情的經過,想了想說道:“既然如此,朕加封蕭李氏爲鄉君,待朕思量過後,還有其他賞賜。”

“多謝皇上恩典。”李泰元忙跪下道。

“愛卿平身。”

說過了賞賜,允熥又勉勵他們一番,看着時間已經不早了,他也沒有與這幾個官員一起用午膳,就隨口再稱讚幾句讓他們退下。李泰元與李孝行父子是第一個告退的。允熥雖然賞賜他們父子最厚,但他之前從未見過他們,也沒什麼話好說,勉勵幾句就讓他們回去了。

第二個是李九成。他與李泰元父子一樣允熥都未曾見過,也隨意勉勵幾句讓他退下。

“蕭愛卿,雖然你已經向家裡去信說並未受傷,可朕的妹夫擔心這是愛卿讓他們安心之詞,仍然有些擔憂,愛卿趕快回去讓兒子瞧一瞧是否受了傷。何況愛卿出京近一年,想比也十分思念家人,朕就不留愛卿在宮中用膳了。”允熥則對蕭卓笑着說道。

“多謝陛下。”蕭卓自己正掛念妻兒老小很想馬上回去,但聽到允熥的話後仍然又推辭了幾句才行禮退下。

最後輪到李治良。允熥因盧義仍然沒有返回,一邊出言稱讚他,一邊心中繼續想那件與他有關的事情。可他想了一會兒仍然沒有想到爲何;而且這時認真聽李治良答話,發現他是京城口音,不由得出言問道:“卿原本是京城人?卿的履歷上寫卿在建業六年因功入軍中,是何功勞?”

“陛下,臣當時向朝廷奉獻出臣家中祖傳的一種醃製菜蔬的法子,被加封爲世襲百戶,得以入軍中。”

第1099章 戰烏魯木齊——公侯萬代第455章 答應和準備第568章 命名與賞賜第398章 青州城(二)第1115章 撒馬爾罕城之戰——鼓舞第75章 常母密談第1306章 都督同知第1805章 沿着二十年前的道路——印度的用處第157章 郡主第1086章 梟雄之死第1011章 更加焦急第1149章 談笑,之後轉折番外2:允熥的疑惑第1685章 行刑第249章 烏龍第1704章 絕對不正常第241章 國事家事第728章 對安南的決定第595章 應對第566章 回京宣旨第753章 南巡——擴散第251章 讀書第1505章 蘇州驚變——轉折第1161章 事情第1504章 蘇州驚變——決斷第1659章 巴布納——擊破防線第741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二與其它第412章 合圍第329章 保護軍婚條例第1431章 與卡斯蒂利亞談判——考慮第920章 三藩之事第596章 瞭解第1456章 忽然變得‘自大’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1020章 救援第999章 來自撒馬爾罕城的決策——蒙古炮灰?第1092章 血色——冤有頭債有主第1052章 最終決戰——永明左衛第1004章 面對危險的局勢第202章 小說家第507章 秦淮第1174章 插入第939章 鑄炮第54章 前半段徐家第1174章 插入第253章 第一堂課第597章 寶安市舶司第880章 是急是緩第345章 去年的事情今年終於有個結果了第581章 永藩奏摺第206章 目的第108章 新一屆學生第858章 南定——巧合的人物第1168章 植物學家與出版第187章 若干重大問題的決議第1654章 巴布納——阿洪國第620章 課程與世蔭第57章 ……陰謀——一波第一第二折第1793章 選定張學熙第1403章 偷屍體第409章 德州之戰——防彈衣第14章 允炆和藹,允熥發威第730章 對安南的正式決定第483章 沿着舊航路第1382章 聯繫前文第1020章 救援第1549章 印度之戰——孟加拉人敗退與朱高旭的謀劃第556章 獻女第286章 酒爲媒介第979章 要不要第705章 大事件的開端第1188章 第一次地理大發現——瘋狂的商人第1719章 初談進兵蘇伊士第1342章 南洋風雨——不怕風險第1308章 反應第1256章 婚禮之前第1484章 天文學大發現——第一個投身科學第1316章 金融改革——兌換第1543章 印度之戰——包圍第789章 大案——搜捕第909章 禮儀完全忘在一邊第26章 內宮之患第473章 親子第356章 齊王府後續第1300章 爲什麼要推行簡體字第1746章 一條通道第705章 大事件的開端第393章 徐州議事第787章 大案——捉到(五千字章節)第848章 終於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第607章 公主的後續第1812章 與商人共天下?第610章 媒妁之言和鍾粹夜話第284章 獨眼狼第1057章 最終決戰——想要將計就計第1048章 最終決戰——想不到破敵之策啊第1353章 漢洲攻略(十五)第1744章 已經被遺忘的人第75章 常母密談第123章 兗州事件——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