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買首飾

拿了他送的禮物,這些孩子不覺與文圻親近許多。文圻又吩咐侍衛將這些玩意兒都買了一遍,拿出其中一個與他們玩了起來。

“這個怎麼玩?”“你沒玩過?這樣,調過來,把這根小木棍插進去,轉幾下,就成了。”“噢!撞到一起了,哈哈,你的被撞翻了。”“看我再撞回來!”他們很高興的一起玩着。

‘文圻這算是,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可以迅速與周圍的陌生人打成一片?還是僅僅不在乎錢?或者說,這到底是仗義疏財還是大少爺敗家?’站在一旁將這一幕從頭看到尾的允熥不確定的想着。

“陛下,可要驅散三公子身旁的孩子?”李波問道。

“幾個孩子而已,還能是刺客不成?不必。”還在觀察文圻的允熥自然不會同意。

允熥又觀察了一會兒,忽然文垣也走到文圻身邊,輕聲對他說了什麼,文圻指了指小攤上的幾件東西,文垣轉過頭對侍衛說了一句話,侍衛拿出錢來將剛纔文圻指的東西都買了下來。但文垣卻並未與他們玩起來,而是轉過頭又去了書鋪。

允熥略有些疑惑,正想着要不要問,忽然從前面傳來聲音:“快過來!快過來!有熱鬧看了!”擡頭看去,就見到兩個也只有七八歲的小孩站在街頭大聲招呼着。

聽到這兩個小孩的話,剛纔還在與文圻一塊玩的這一羣小孩子都收起玩具,向那邊跑去。文圻也要跟着過去,但侍衛看他們轉眼間已經轉過了街頭,害怕有危險,將他攔下了。

文圻見侍衛不讓他跟過去,眼睛一轉,跑到允熥身邊說道:“爹,我也想去看看熱鬧。”

“什麼熱鬧?”

“他們說坊裡有一家嫁到大官家裡當少奶奶的人回寧,通身的綾羅綢緞,特別富貴,都要去看看。我也想去看看怎麼富貴。”

允熥被逗笑了:“這有什麼好看的。說不定那人一身的衣服還沒有你一件衣服值錢。咱們家就是天下最富貴的人家,還有什麼人家比咱們家還有富貴。”‘就是真有特別有錢、吃穿享受比皇帝還好的人家,不說敢不敢在京城顯擺,就是敢顯擺也不可能娶一個這種平民百姓地方的人家的女兒。’允熥在心裡補充道。

“咱們家很有錢麼?”文圻只知道他們是皇家,依照身邊照顧的宮女的話,‘是天底下最尊貴的人家,’但是到底尊貴到什麼程度,和一般人家的差別在哪裡,他只和皇室的叔爺、叔叔還有兄弟們一起待過,並不清楚。

“咱們家當然有錢。不過皇家的錢也不僅屬於皇家,更屬於朝廷,不能如同一般人家那樣隨便花。”允熥大概解釋了幾句,又道:“咱們家也是天底下身份最貴重的人,除了咱們家的人,包括你的叔爺、叔叔、各家的兄弟姐妹,其餘的人地位都比你要低。”允熥指了指道路兩旁的那些人:“若咱們是亮明身份在這裡行走,周圍的人都要對你行禮。”

“啊,我以爲只有下人對主人、晚輩對長輩需要行禮呢,他們也不是咱們家的下人,也需要行禮?”文圻很驚訝的問道。

“這,”允熥想了想,說道:“地位低的人要對地位高的人行禮,咱們家是天下地位最高的人,所以所有人都要對咱們家人行禮。”

“那豈不是他們對咱們家來說都和下人一樣了?”文圻又問。

“可不能這麼比,”允熥不能讓他有普通百姓與皇家的奴才一樣的概念,馬上說道:“類似於晚輩與長輩之前的區別。”

文圻又問了幾個問題,允熥一一作答,文圻正要再問,文垣走過來,先對允熥微微行了一禮,然後對文圻說道:“三弟,這些事情回去以後再問吧,今日父親帶着咱們出來,是要看看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如何,還是趁着回去前多看看。”

文圻聞言也不再問,但笑着對文垣說道:“二哥,你也沒怎麼看老百姓的日子過得如何啊?我看你一直在書鋪裡轉悠。”

文垣的臉稍微紅了一點,爭辯道:“書鋪裡也有不少人,與他們說話不也是知道了百姓的日子?”

“書鋪裡哪有幾個人?還不如和我玩的小孩兒多。”文圻說道。

這時文垚已經走到了這條街的盡頭,轉過頭來看向允熥,似乎在用目光詢問他是否應當轉回來;允熥止住文垣與文圻的爭論,帶着他們兩個走了過去。

正巧文垚站在一間珠寶首飾店鋪的門口,允熥心裡一動,眼前閃現出熙瑤的身影,擡腳走進這家店鋪中。文垚他們趕忙跟了上去。

這家店鋪從外面看上去倒不大,但內裡卻深,還分爲左右兩邊,允熥見這邊只有男子,而另外一邊只有女子的談笑聲傳來,頓時明白這是分爲了男女兩部分,暗道這家店鋪想的周到。

此時看着櫃檯的夥計剛剛招待完一個獨身過來的男子,一擡頭見到允熥這七八個人還帶着三個小孩子走進來,心裡詫異,但面上絲毫不顯,恭敬地問道:“公子要買什麼?”

“可有什麼新鮮花樣的首飾?”允熥一邊打量一邊問道。

“您想要什麼花樣的?”

“不論什麼花樣,只要新出來的樣子。”允熥對於首飾絲毫不懂,只能依照昀芷的做法來買了。

夥計也不再廢話,拿出幾個手鐲說道:“公子,這是我們店裡的師傅新作的花樣,您看看。”

“可是從前沒人做過的?”

“這,公子,天下做首飾的師傅千千萬,小的萬不敢打這個包票,說從來沒有人做過這樣的花樣。但至少京城中三月份前肯定沒有店鋪賣過這花樣的首飾。”

“你這夥計說話倒也實誠。”允熥笑道:“都包上吧。”

“好勒!”夥計答應一聲,將這幾對手鐲都包好,說道:“公子,承蒙惠顧,一共是三十五貫錢。”

允熥吩咐侍衛付錢。李波拿出一百多貫寶鈔,不夠,又不願意和其他人湊,在兜裡掏來掏去,拿出五塊銀幣放到桌子上,方纔夠了。

夥計十分好奇地拿起銀幣,好像從未見過似的看來看去,還自言自語道:“原來朝廷發行的銀圓長這樣。”

“你是這店鋪裡新來的夥計?去年四五月份朝廷就發行了金幣銀幣,你怎麼從未見過?”允熥問道。

“不瞞公子說,小的確實是這家店鋪新來的夥計。不過小的也來三個月了,今兒還是頭一次見到有人使用銀圓付賬。”

“你這裡買賣做的也不小,竟然三個月沒見過銀幣?”允熥驚訝。這裡靠近京衛將士們的住所,按理說應該會有不少人來花銀幣纔對。

“公子,朝廷雖然發行了金幣銀幣,但只有爲官的人的俸祿纔會發這個,一般人家哪看得到?並且這銀幣的製造精美,又能保證一定是純銀,雖然分量輕一些也是搶手貨,即使是一般的官員家也不輕易花,都是花寶鈔銅錢和銀子,所以小的很少看見。”

允熥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從桌子上拿起包好的手鐲,卻遲疑着並未馬上離開,還掃了文垣他們三人一眼。

就在這時,文垣忽然出聲道:“你們這家店鋪可有小一些的東西,比如扳指、玉佩之類的?花樣也要新鮮的。”

夥計擡頭看向允熥,允熥示意他回答文垣的話,夥計於是低下頭說道:“小公子,我們店鋪裡有。”說着,又拿出幾個扳指來。

文垣讓侍衛將扳指拿下來,自己看了看,又舉起扳指看向允熥。允熥對他笑笑,卻沒有接過來的意思。文垣自己想了想,數出九個,對夥計說道:“把這九個包起來。”

看到文垣的動作,文垚彷彿想到了什麼一般,也對夥計說要看看新鮮花樣的耳環;文垣則輕輕推了文圻一把,在他耳邊輕聲說了什麼,文圻也忙要看首飾。夥計心裡抱怨:你們既然要這麼多樣,剛纔一併說了豈不方便,非要這麼一個一個吩咐。不過畢竟貨物從自己手裡賣出去有提成,眼前的人也肯定即有購買意願也有支付能力,所以面上帶着微笑,又拿出幾對耳環與玉佩。文垚和文圻分別挑了一些買下來。

出了店鋪的門口,文垣忽然又想到什麼,有些緊張地問允熥道:“若是這幾個首飾不討人喜歡怎麼辦?讓師傅們出來再換成討人喜歡的?這樣就費事了。”

“文垣放心,只要是你買回去的東西,家裡人肯定喜歡。”允熥說道。

一邊說着,他們已經走出了這條街,允熥的耳邊驀然安靜了許多,彷彿穿過了兩個世界的邊界一般。大明實行裡坊制,做買賣只能在特定的街道,其餘地方雖然經常有人違背規定擅自開小鋪子,但大鋪子是沒人敢開的,即使是小鋪子也不敢光明正大的幹做得只是這幾條街的生意,此時又是下午申時,普通百姓都在外面幹活掙錢呢,所以十分安靜。

又走了一會兒,雖然時候還早,但允熥瞧着文垣他們三個都有些疲憊,轉過頭吩咐侍衛將馬車趕過來,坐上馬車回去,自己則帶着三個兒子靠在牆邊等着,無目的的向四處看去。

就這麼一看,允熥忽然發覺這條路有些熟悉,忙仔細看了一遍,見到不遠處一個裡坊的大門,指着那裡轉過頭對李波說道:“這裡可是金吾前衛將士家人所住的裡坊?”

“陛下,這個坊正是金吾前衛的坊。”李波本人雖然來自羽林左衛,但畢竟同爲上直衛,也曾經來過出自金吾前衛的侍衛家中,所以認得。

“怪不得朕會覺得熟悉。”允熥嘆了一口氣,說道。他想到了曾經來過的陳興的家中。

李波也是久在他身邊爲侍衛的,當然知道往事,此時見到允熥嘆氣,明白是想到了不愉快的事情,正好馬車已經過來,馬上說道:“馬車已經趕過來,還請陛下上車。”

可允熥卻忽然起了心思,說道:“馬車先在這裡停着吧,朕進坊裡看看。”

李波有些躊躇:將士家人住的‘坊’與其它的‘裡’可不一樣,房屋與圍牆造的十分嚴密,他們護衛起來更加困難。

但允熥不怎麼在意:“這裡是金吾前衛將士家人的住所,難道還會有衛所將士想要刺殺朕不成?”

“不過文垣等人還是留在這裡,不必進去。”爲了以防萬一,允熥還是將三個孩子留下了。

不過文圻吵着要去。他曾經聽母親說起過,姥爺原來就是在金吾前衛爲官,嫁進皇宮前也是住在金吾前衛的坊裡,所以他很想進坊裡的老宅看看。允熥侑不過,只得帶他一同過去。

坊裡與他幾年前見過差不多,基本上沒什麼變化,縱使有些人家的圍牆更加破舊了些,但他也不是曾經在這裡住過,看不出來。

允熥走過薛家原來的院子門口,站着待了一會兒,告訴文圻這是他大娘、娘當年的住所。文圻聽了很好奇,想要進去看看,但允熥看着看門的人,不想節外生枝,就沒有讓他進去,只是看了幾眼就帶他走了。

‘朕記得楊峰也是出身金吾前衛,並且朕雖然在洪武街上賞賜了他宅院,但還尚未裝潢完畢,還住在金吾前衛的老宅子裡,可是要去看看他?’

‘亦或是,去陳興家裡看看。說起來,自從洪武二十九年來朕也沒有再來過這裡,陳興的兒子今年也應該有,九歲還是十歲?’允熥有些躊躇。

正躊躇間,忽然聽文圻說道:“哎,你們怎麼在這裡?”允熥低頭看去,就見到剛纔在那條商業街上與文圻一塊玩的幾個孩子。

他們聽到文圻的聲音,其中一個孩子說道:“我們就是這裡的人,爲啥不在這裡?你應該不是這裡的人吧,怎麼可以進來?”衛所將士的坊門口都有人看守,一般人是進不來的。

文圻想起走進來時允熥的說法,說道:“我爹是另一個衛所的將領,在這裡有熟人,所以可以進來。”

正說話間,從旁邊傳來一個聽起來略大些的人的聲音:“克城,你怎麼還在這裡?姨爹正找你呢,趕快回去。”

“是,永華大哥。”另一個孩子答應一聲,就要跟着這人一塊回去。

可不想就在此時從身後傳來聲音:“你們且住。”

第808章 戰安南——商議番外16:緩過來的原因第1159章 供述與返回第1429章 聯姻與打通航路第1257章 說話囑咐第1003章 在吐魯番第509章 官員勳貴第1786章 工業時代——文垣的意見第1286章 活字印刷術第917章 如何正確理解出題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節)第1480章 如何治理孟加拉第1227章 抵達周王府的路上第125章 兗州事件——裝神弄鬼第403章 犒軍救國之計第1205章 外交無小事——事情的經過上第196章 新問題第1299章 簡化字第1299章 簡化字第1417章 意外的訪客第1295章 比試騎馬與怒髮衝冠的方孝孺第267章 腦抽(補週六欠章)第1427章 長大第792章 大案——真相(下)第1332章 南洋風雨——威格拉瑪?瓦爾達拿的想法第799章 廣州人的反應再續第588章 宗喀巴第1163章 蒙古謀劃——機會第983章 獲得了人民羣衆的支持第1027章 攻城與守城第1306章 都督同知第741章 征伐安南——選將之二與其它第554章 絲綢與糧食第1419章 加封與解釋第1801章 天下佛教大會第938章 黎澄第1743章 神秘的漢人第382章 安與郭與徐第553章 初逛南北市第1140章 臨危第1274章 再提足球第108章 新一屆學生第1757章 開羅——偷襲第1721章 商議攻打埃及 正式開始了第1014章 用少林寺主持搞事情第670章 攻緬——殺第130章 至山海關第1509章 菜市場與捉拿第564章 吳王府第948章 籠絡侍衛第642章 戲曲與歌第144章 卡廷——開始第480章 懈怠彈劾第813章 探望第1493章 蘇州驚變——獅子林的方向第652章 岷王——過兵第1705章 哈哈哈,潘金蓮初遇西門慶第530章 找誰商量第1282章 克拉維約東遊記(四)第1035章 鐵門關番外12:政府、政黨與辯論第778章 身邊人和採生折割案的進展第813章 探望第667章 攻緬——受卓蒲勃第1517章 有人叛變第581章 永藩奏摺第325章 兩個皇帝的心思第1401章 格致監河南分監監正第812章 四王第800章 大案的中止——公審和處決第1461章 常家的想法第685章 對蒙第1784章 工業時代——搗毀機器運動第127章 兗州事件——道教第627章 安秦李薛第277章 文武人才第171章 上朝第724章 講武堂和蒙古人第1327章 漢洲攻略(二)第1153章 誰指使的第888章 好吉利的章節號第3章 徹底融合第885章 巫蠱問案——讓人發瘋的話語第1257章 說話囑咐第1773章 對崑崙奴的緣故與文坻一二三事第641章 李常問制第1364章 不同的想法第199章 四輔官第170章 砸玻璃第974章 問題第777章 解惑(二)第192章 初議分封——西域現狀第595章 應對第529章 喜脈第537章 盤算與算數第339章 舉薦與偶遇第1270章 兒女第1134章 甘州城之危第991章 第三個目的第1508章 蘇州驚變——結束第1475章 恭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