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人類物理史上排名第三的天才!

“......”

看着面前光幕的提示。

徐雲臉部的肌肉抽動了幾下,心情隱約有些微妙。

這算是收flag了嗎......

其實說句實話。

從當時掌握的情報來看,徐雲的推導思路並沒有太大問題:

威爾和湯姆遜在報出姓名時光環沒有任何提示,同時湯姆遜又明確表示,自己要去劍橋找一位老教授。

考慮到主線人物必然和湯姆遜有關,光環似乎也喜歡去發掘一些冷門人物。

徐雲以此想到了霍普金斯身上,推導過程完全是合情合理的,找不出太大疏漏。

結果沒想到......

威爾這個名字其實是個馬甲號,這個蘇格蘭青年的真實身份tmd居然是麥克斯韋!

那麥克斯韋啊......

在徐雲穿越來的21世紀。

有兩個問題在民間一直都頗有爭議,基本上一提出來就必然出現撕逼。

一是豆腐腦的甜鹹辣黨之爭。

二便是牛頓和愛因斯坦兩人之中,誰纔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很早之前提及過。

《自然》並沒有在2000年的時候,評選過千年以來最偉大的20位物理學家,那是天涯論壇傳出來的流言。

因爲對於網站、雜誌來說,沒有人敢以官方的身份在這種問題上予以定性。

但另一方面。

那些期刊網站雖然不會自己站隊,偶爾卻會提供平臺,組織一些讓業內人士進行投票選擇的活動。

例如Physics World和Physics Web Survey就經常搞這種事情。

從1999年至今。

由JCR分區中Q1區的核心期刊組織過的科學家評選有29次。

B某C電視臺在還沒搞出那些陰間操作前的ICONS欄目,也曾經在2007和2011年組織過兩次評選。

29+2=31。

這個數字便是新世紀以來,權威期刊以及媒體組織過的科學家評選總次數。

而在這31次評選中。

小牛...或者說老牛佔據第一的次數有14次,愛因斯坦則是17次。

二者打的可謂是難解難分。

而就在第一那倆神仙爭來爭去的同時,老三這個位置卻有一個人穩如泰山。

他便是麥克斯韋。

在這31次評選中。

除了伽利略佔據四次、普蘭克分走三次之外。

剩下的24次評選出的第三名,無一例外全都是麥克斯韋。

那麼麥克斯韋,到底有多牛呢?

1831年6月13日,麥克斯韋在蘇格蘭愛丁堡出生。

他的父親是一位辯護律師,名叫詹姆斯·克拉克。

麥克斯韋之所以會多出一個“麥克斯韋”姓氏,是因爲克拉克家族和麥克斯韋家族關係深厚。

例如小麥克斯韋的曾祖母就來自麥克斯韋家族,並且小麥克斯韋他爹還繼承了麥克斯韋家族的一些地產。

不過幼年時期的麥克斯韋雖然家境殷實,但因爲口音濃重等問題經常遭到同齡人的嘲笑。

所以他的性格比較孤僻,不太喜歡講話。

8歲那年。

麥克斯韋的母親患病去世,導致他變得更加沉默寡言。

不過幸運的是。

麥克斯韋的父親並沒有放棄對他的關愛,而是積極鼓勵和陪伴他成長,並且將他送入了愛丁堡公學就讀。

15歲的時候。

麥克斯韋在愛丁堡皇家協會學報上,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論文《卵形線》。

1847年。

16歲的麥克斯韋如願進入了愛丁堡大學。

此後他連續四年獲得年級第一,同時還蟬聯了四屆蘇格蘭大學的calm金獎章——就是湯姆遜獲得過一次的東西。

1850年。

愛丁堡大學表示我們這座小廟容不下這尊大佛,要不麥神您還是另投他處吧。

而此時劍橋大學的校董事會,則在討論是否要將三一學院的減肥生廢除——畢竟這玩意兒小兩百年來就只有小牛一人通過了考覈,設立起來基本上有等於無,沒啥意義。

在這種背景下。

有人提了個建議:

反正不要錢,要不讓小麥同學來試一試?

如果連他都不行,那就乾脆取消了吧。

於是麥克斯韋在威廉·湯姆遜的護送下轉入劍橋大學,最終順利通過考覈,成爲了繼小牛之後第二位三一學院的減費生。

入校後。

他先是被吸收進了劍橋大學的劍橋使徒社,成爲了一名光榮的劍橋使徒。

23歲那年。

麥克斯韋從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數學系畢業,而這也是很多人爲數不多對麥克斯韋產生質疑的地方:

小麥畢業時的成績只有年紀第二名。

這就好比網文小說裡某天才入宗,宗門派遣長老不遠萬里護送,入宗便位列核心弟子,功法和資源全部拉滿。

結果宗門大比的時候呢,他才得了個第二名,這就有些對不起他之前的光環。

但實際上,這事兒的背後另有隱情,遠遠不是看上去這麼簡單。

只是不知爲何,國內的許多資料庫都將這段內容隱去了。

好在麥克斯韋作爲歷史名人,很多權威的外文期刊上都有詳盡的介紹:

那時候英國的大學學位叫做Honours Degree,也就是榮譽學位。

榮譽學位分成四等,一等最高,四等最低。

當時學院給小麥的要求是必須拿到其中的一等學位,即First honours Degree。

整個考試階段持續22天,內容11門。

其中有3門必考,所有科目的滿分都是100分,即總分1100分。

一等學位的最低分數線爲770分,只要考過的科目裡包括了三門必考並且總分達標,剩下的科目可以放棄不考。

結果考試期間小麥父親忽然病危,所以歸家心切的小麥,整個考試階段只考了八門課程。

等達到了一等學位分數線後,他便放棄了剩餘三門考試,直接趕回了愛丁堡。

小麥八門的成績是793分,第一那位則是11門總837....

如果小麥把那剩餘三科考完,分數百分百穩穩破千。

所以這事兒真不算啥黑點.....

畢業後的1855年,麥克斯韋讀到了大神法拉第的著作《電學實驗研究》。

他被書中各種各樣的電磁感應實驗所吸引,正式開始研究電磁學。

從此一發不可收,開啓了自己的掛壁之路。

1855年。

麥克斯韋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法拉第的力線》。

他第一次試圖將數學形式引入法拉第的力線概念,從而初步建立電與磁之間的數學關係。

這篇文章引起了物理學界的重視,也得到法拉第本人的讚揚。

1862年。

麥克斯韋發表了第二篇論文——《論物理學的力線》。

在這篇論文中。

他首次提出了“位移電流”和“電磁場”等新概念,對電磁理論給出了更完整的數學表述。

1864年。

麥克斯韋發表了第三篇論文——《電磁場的動力學理論》。

這篇論文中不僅給出了麥克斯韋方程組,還首次提出了“電磁波”的概念。

後來他還寫出了《電磁通論》這部著作,籌建了劍橋大學的第一所物理學實驗室——卡文迪什實驗室,並且擔任了實驗室的第一任主任。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

麥克斯韋在他活着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受到符合其身份的尊重。

恰恰相反。

當時哪怕是劍橋學院內部,都有很多人認爲他走的是歪門邪道。

當年他進入三一學院時有多光鮮,中年時便有多淒涼。

因爲他的理論實在是太精深複雜,公式過於抽象,很難被大衆理解。

所以在牛頓力學依舊仍占主導地位的當時,並未得到公衆的廣泛認可。

在麥克斯韋去世那年,當他仍然堅持不懈地宣傳電磁波理論時,只有2個聽衆願意聽他上課。

一個是來自海對面的研究生,另一個是後來發明電子管的弗萊明。

某種程度上來說。

麥克斯韋有些像是《迪迦奧特曼》中那位發現了滋爾達氣體的根津博士,明明研究的方向意義非凡,在現實中卻是一位棄兒。

1879年11月5日。

麥克斯韋在劍橋因胃癌逝世,享年僅僅......

48歲。

如果小麥能多活個十幾二十年,整個世界的格局恐怕都會不一樣。

因爲在他去世後的第九年,年輕的德國物理學家赫茲便會通過實驗首次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真正驗證了麥克斯韋理論的正確性。

自那以後。

麥克斯韋的貢獻和地位,方纔得以被全世界承認。

可惜天妒英才,麥克斯韋去世的太早太早了......

總而言之。

麥克斯韋的人生,可以算是一個典型的V字型。

也就是年輕時名頭極盛,在接觸電磁學後的中年陷入低谷,死亡後幾年開始驟然攀升。

也正因如此。

纔會有人在湯姆遜的護送過程中,想要下黑手將麥克斯韋置之死地:

這時候的麥克斯韋還是個妥妥的‘天驕’,集萬千光環於一身,實在是太耀眼了。

用後世的概念舉例。

此時的麥克斯韋差不多就是高考考了750分,大學年年4.3績點,本科期間發表了十篇一區論文還被提名了菲爾茲獎的性質。

很多人認爲他今後可以達到小牛的高度,再不濟也是某個領域的領軍人。

這樣一尊潛力股被劍橋大學收入囊中,自然就會有人想要下盤外招了。

畢竟這種下黑手的做法在古今中外的學術界都有先例,涉及到了人性和利益的雙重陰暗面,給人類的科學史造成的損失堪稱無法估量。

例如小牛在擔任盧卡斯教授的時候就被人下過毒,錢老回國時曾經兩次被暗殺,另外還有張首晟、任偉、肖翔這些人才的去世等等。(感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搜一下這幾位,太敏感就不在正文詳述了)

甚至在離副本時間線很接近的1832年,便有一位另一位天才剛剛隕落於可恥的陰謀中:

此人便是伽羅瓦。

他是數學史上的一位超級天才,可惜和阿貝爾先被柯西坑了一波,後來又遇到了海王斯蒂芬妮,誤入了一個圈套:

當時有人以“情敵”的身份向他發來了一份挑戰書,表示要和他槍戰決鬥。

伽羅瓦在決鬥中被下了黑手,選中了沒有子彈的手槍,對手則是一位槍法精湛的軍人。

最後伽羅瓦腹部連中三槍,送到醫院後因搶救無效死亡,年僅21歲。

而在決鬥的前不久,伽羅瓦根據決鬥要求寫下了遺書——他只用三天時間便完善了羣論,將自己的名字永遠的刻錄到了數學史的里程碑上。

在漫長的科學史上,類似的例子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看似風平浪靜的洋麪之下,幾乎每時每刻都有暗流在涌動激盪。

話題再回歸原處。

在後世的學術界和歷史界,麥克斯韋都被賦予了極高的地位。

尤其是他所歸納的麥克斯韋方程組,猶如作者中的耳根,乃是業內的重中之重。

2004年,英國的科學期刊《物理世界》舉辦了一個活動:

讓讀者選出科學史上最偉大的公式。(Physics World官網搜索the greatest equations ever就可以搜索到了,不過實際上是二十個,很多文章化簡成了‘十大最偉大公式’)

結果麥克斯韋方程組力壓質能方程、歐拉公式、牛頓第二定律、勾股定理、薛定諤方程等方程界的巨擘,高居榜首。

但另一方面。

某些程度上與老蘇一樣,麥克斯韋也是一個存在嚴重信息壁壘的人物。

出了學術界和歷史界,很多普通人就比較懵圈了:

麥克斯韋方程組這玩意兒真的有那麼猛嗎?

怎麼說呢.....

麥克斯韋方程組所以民間名氣不夠大,很大部分是吃了內容上的虧。

你看牛爵爺的三大定律,咱們中學的時候就能看懂。

公式的話說來說去,也就是圍繞着“F=ma”轉,非常簡單。

愛神的“相對論”嘛......

雖然很多人不明白具體內容,但它逼格高啊,動不動就是時間空間三維四維啥的。

公式的話,E=mc^2,至少看起來簡單好記。

可麥克斯韋的方程組呢?

看看它的積分內容吧:

∮sD·dA=Qfs

∮sB·dA=0

∮?sE·dL=-(?φbs)/?T

∮?sH·dL=Ifs+(?φds)/?T

上面這個還是經過天才物理學家奧利弗·亥維賽“改良”的版本,原版的麥克斯韋方程組有20個方程式,更要命。

比如隨便解釋一下第三個公式吧:

左邊表示通過閉合曲面S的電通量,E是電場強度。

我們把面積爲S的閉合曲面分割成許多小塊,每一個小塊用da表示,那麼通過每一個小塊面積的電通量就可以寫成E·da。

套上一個積分符號就表示把所有小塊的電通量累加起來,這樣就得到了通過整個閉合曲面S的電通量。

右邊那個帶了enc下標的s就表示閉合曲面包含的電荷量,ε0是個常數。

因爲這個閉合曲面S是可以任何選取的,它可以大可以小,可以是球面也可以是各種亂七八糟的閉合曲面,由此引申出了散度。

進而將電場E在一個點上的散度,被定義爲電場通過這個無窮小曲面的電通量除以體積.....

暈了沒?

暈了就對了。

所以一般人完全不懂這玩意兒到底是啥意思,就更別提它的價值了。(真的想了解的同學推薦一本書,《圖解直觀數學譯叢:麥克斯韋方程直觀》,20塊左右)

一旦某個人物或者內容無法出現在初中或者高中教材上,他的傳播範圍便會受到極大的侷限性。

概括來說。

麥克斯韋的最大貢獻,就是參與了電磁理論的奠基。

搞清了光、電、磁的真相,最終幫助人類駕馭了電磁波。

沒有麥克斯韋,就沒有電磁波的廣泛應用...或者說會晚很多年。

不會有手機、無線電、廣播、微波爐、雷達、跳蛋、衛星、CT……

人類社會,將完全會是另外一番景象。

歷史的發展,也會是另外一種結局。

總而言之。

在科學史上人們普遍認爲,牛頓把天上和地上的運動規律統一起來,是“第一次”大統一。

而麥克斯韋把電學、磁學、光學統一起來,是“第二次”大統一,地位可見一斑。

另外再說個小彩蛋。

如果回顧麥克斯韋出生和逝世年月,你會發現兩個驚人的巧合:

麥克斯韋出生的那一年,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

麥克斯韋去世的那一年,愛因斯坦出生。

有些時候命運是真挺神奇的......

視線在迴歸原處。

總而言之。

如今隨着徐雲的出現,小麥同學的這遭劫難算是順利渡過了,接下來便是一路坦途。

與此同時。

光環也有了後續的變化.....

【副本主線任務生成中......】

【滴,副本主線任務已生成......】

【任務名稱:小麥同學,你也不想看湯姆遜先生被釘在恥辱柱上吧?】

..........

------題外話------

心臟有點不舒服,週日醫院心臟科網絡上掛不到號,不知道值班醫師能不能檢查....

明天先去醫院看看,有可能明天沒更新,一覺醒來發現對應心臟的背後長了個挺大的痘痘,有點慌,不知道是免疫力降低了還是心臟問題。

第三百四十章 再見了,1850!(完)(萬字更新!!!)第二百八十六章 真正的計算機之父第525章 牛肉罐頭第506章 時隔456年重見天日的曠世著作(下)第553章 驢沒有我這本書寫不到320萬字第463章 boom!!(感謝陳醉大佬打賞的盟主第二十四章 這個時空,唯一的名字!第三百四十三章 推演結算(中)第655章 氫彈項目上馬!第405章 載入人類科學史的一天(下)第五十六章 你是魔鬼吧?第八十七章 更高層的目光(第三更!)第一百八十七章 胸中血未涼(7.8K)第一百五十章 再見小趙第七十九章 轉機!(還債章)第一百零八章 不止是葉輪那麼簡單第625章 反擊!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達爾文的交易第五十三章 第四代,突破!第三百二十四章 幕後黑手浮現 (7.6K)第648章 于敏構型問世!(下)第707章 楊李新約(下)第689章 米娜桑,賭國運的時候又到了口牙!第一百一十一章 遇到的第二位歷史名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見證奇蹟吧!(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4.6K)第二百四十二章 歸類世界線(感謝代號黑大佬打賞的盟主!!!!)第760章 樂死啦第二百一十三章 污點學者(7.8K)第三百六十五章 相親?!第485章 意向達成!第三百九十七章 即將開啓的新副本第二百七十四章 再遇田浩所第三十六章 意向達成第一百二十三章 宋朝也要殺蟑螂喲第585章 可樂試飲會第676章 楊振寧的解讀!第三百五十九章 這章其實揭示了一個真相(下)第799章 任務獎勵(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論文發佈(5.6K)第二十章 糟糕的午飯與夜晚(完)(6000字大章求追讀!!!)第一百二十六章 古代第一例靜脈注射第800章 回到現實第三百一十五章 歷史是一個輪迴 (8.4K)第404章 載入人類科學史的一天(上)(感謝薇拉打賞的盟主!!)第七章 不算理想的開局(上)第629章 瞧瞧我們發現了什麼?(下)第780章 上甘嶺的那位死神!第588章 提前問世的非線性中子運輸方程第515章 出現了,傳說中的偏方!第541章 又一位熟人(雙倍最後一天,求月票第466章 粒子的真正身份!(下)第七十二章 盛世美景(霧)第790章 被種下的一顆種子第493章 張院士,我悟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又一封邀請函第753章 大戲開鑼!(下)第726章 永不遺忘第二百五十五章 人在康橋,揮了揮衣袖,招來一朵烏雲(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最後一環任務(6.6K)第二十七章 命中註定的相遇(下)第四十七章 搖人!第二百七十九章 找到你了,柯南!(上)第639章 甦醒的飛行員第463章 boom!!(感謝陳醉大佬打賞的盟主第三十三章 賺錢的大殺器第723章 此生絕味第796章 推演結算(下)(感謝古狼打賞的盟主!!)第794章 副本結束第673章 有說服力的證據第533章 壓力來到了基地這邊(雙倍求月票!第一百零六章 宋朝的早餐第十三章 威廉·艾斯庫第四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熱搜第527章 爲什麼不問問神奇的七分熟呢?第799章 任務獎勵(下)第二十五章 韓·數學鬼才·立(求追讀啊啊啊啊啊啊!!!!!)第三百九十章 華夏傳統藝能第464章 一些漫不經心的說話,將疑惑解開~(第三百九十二章 棒子們的正義感(8.4K)第三百四十章 再見了,1850!(完)(萬字更新!!!)第478章 來自29所的“快遞”第一百八十五章 驢兄的安置與公關問題(感謝茶客行大佬打賞的盟主!!!)第二百四十五章 開學典禮第787章 如夢似幻第一百二十九章 老蘇的合理腦補第三百八十六章 結束只是開始(爲啥這標題感覺跟大結局似的)第588章 提前問世的非線性中子運輸方程第一百四十八章 畫風徹底崩塌的李清照(6K)第三百八十七章 大清算開始!第652章 進入生產階段的原子彈!(下)第766章 目標,南太平洋!第四章 1665年第467章 429億分之一的機率第487章 這就是永陵(九千字大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宋武德充沛,有空軍不是理所當然嗎?(7.2K)第650章 純血國產交換膜!第552章 無巧不成書第三百九十九章 公司的最後一塊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