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亂涌(八)

也就是這個時候,趙榮腦子裡劃過一道閃電,他彷彿是知道這個莫名其妙的萬字代表什麼了。

他輕輕一笑,然後看着那華清歌說道“青師爺,我想我知道這個莫名其妙的案子是怎麼回事了”

華清歌擡起頭,看着那趙榮一臉笑容覺着心中有些許不適,他看着那趙榮說道“哦?趙大人知道了這萬字是什麼意思了?在下願聞其詳”

趙榮一邊在前面走着一邊看着那華清歌說道“其實也難怪青師爺想不到這裡,畢竟青師爺擅長的似乎更多的是儒家的東西,再怎麼偏門一點估計也是學習奇門遁甲這些道家的東西,總歸是不會接收這些佛門的學說的”

華清歌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我自幼學習的便是琴棋書畫詩酒茶,儒家倫理,奇門八卦,卻是沒有學過那佛家的學說”說到這裡,他的語氣都是一種莫名其妙的不屑,似乎是看不起這佛門的學說一樣。他接着看着那趙榮說道“趙大人,莫非這個案子和佛門有關係?”

趙榮一邊看着前面的路一邊說道“不錯,既然青師爺對這佛門的東西沒有任何瞭解,怕是也不知道這萬字在佛門到底代表着什麼東西吧?”

華清歌極其不符合他身份的抖了抖肩膀,然後看着那趙榮說道“願聞其詳”

趙榮笑了笑,也沒有表達出對於華清歌這種極其不配合的不滿,他知道,讓一個自幼學習儒家、道家內容的人聽自己談論這來自蠻荒之地的所謂佛家學說確實是讓他爲難了。

他看着那華清歌慢悠悠的解釋道“這萬字其實還有一種寫法,便是卍,在佛門裡面便是代表着光的意思,也是一種吉祥的代表,相傳那佛祖出生之時手掌心便是有一個卍字的符號,那代表着一切光明的起點,代表着一切能夠鎮壓一起黑暗”

華清歌並沒有說什麼,他只是針對這句話冷冷的笑了聲,什麼東西也敢自稱是光明的起點,真是不要一點點臉面了。

趙榮也不再多說,他只是看着那華清歌說道“方纔我便是覺着那個符號似乎是有些許熟悉,我覺着我似乎是在哪裡見過這個符號,但是就是想不起來,方纔我在那兒想起來這個符號的意思之時方纔是記得這卍字符號我在那王家莊的佛堂裡面見過,據說我們這位王員外十分的喜歡在這佛堂裡面禮佛”

華清歌挑了下眉頭,他似乎是明白了,想必這位王員外留下一個簡單的卍字就是引導者他們去那佛堂裡面?他很好奇,那個佛堂裡面到底是有什麼東西。

他有預感這佛堂裡面的東西若是能夠讓他們得到的話,他們就不用費盡心機的製造證據了, 只要他們跟着佛堂裡面餘留的線索,他們就一定能夠找到那個真正的兇手。

也就是那位大人。

他們兩個人都相信,這絕對是那個人下的手,但是他們不知道,這位大人爲什麼要下狠手,殺掉這位王員外。

兩個人緊趕慢趕,很快的便是走到了那佛堂的外面,趙榮經歷了一次生死之後對於這神佛之說還是很相信的,所以,他打了打身上的灰塵然後才慢慢的走進這佛堂裡面。那華清歌倒是省事,什麼都不做,臉上一副淡然的進了佛堂。

兩人也知道這卍字的關鍵,王員外留下這卍字是絕對不可能僅僅只是爲了告訴他們佛堂裡面有東西的。

但是這卍字又代表着什麼呢?趙榮不明白,華清歌也是不明白,他們很想知道,因爲他們都察覺到,這卍字是關鍵,這卍字所隱藏的線索也很重要。

華清歌淡淡的在這佛堂裡面轉着圈子,那趙榮卻是站在那佛像的面前靜靜地想着什麼東西。

只見的那趙榮慢慢的向前走着,直到完全站在了那佛像的身前,他擡頭仰視着那巨大的佛像,看着那張慈悲的臉龐,心中卻是疑惑不已。卍字….到底代表着什麼?

他仔細的想着腦子裡面爲數不多的那點子佛門的知識與傳說,似乎並沒有什麼特殊的。

而一道靈光卻是在剎那間席捲了他的腦子。他方纔說的那句話被他仔細的回想着“傳說中佛門的如來佛祖也即是釋迦摩尼在出生的時候上指天,下指地,走了九步,步步生蓮,說道,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釋迦摩尼的手上有一個卍字,代表着一起光明的起點,可以鎮壓一切邪惡”

趙榮微微一笑,他好像是知道了什麼東西,卍字麼?一切光明的起點麼?鎮壓一切邪惡麼?他微微一笑,然後慢慢的,及其堅定的按住了那巨大佛像的手心。

那個本來應該有一個卍字的地方。

而隨着那趙榮的手慢慢的按住那佛像的手心,那佛像下面的蓮花卻是慢慢的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暗格,那個暗格裡面有着一個藍色的本子,讓人覺着那個本子裡面一定記載了一寫了不得的東西。

趙榮笑了笑,然後在心裡面說到“一切光明的起點,鎮壓一切的邪惡,這就是那王員外所認爲的邪惡?到底是什麼東西能夠讓着王員外潛心禮佛,並且還用這代表着光明起點的手心來鎮壓這東西?”這一切都是那麼的有趣。

華清歌也是注意到了這個地方的東西,他十分平靜的走到這趙榮的身前,看着那趙榮手裡面的藍色本子心中笑了笑,這個趙榮果真是一個十分厲害的人物,在自己這麼划水的情況下,他竟然還是能夠很快的找到線索?

是的,華清歌在偷懶,因爲今天是一個十分特殊的日子,特殊到他連集中注意力都做不到了。

趙榮看着那藍色的小本子,然後慢慢的掀開那本子的第一頁,而第一頁上面就記錄了讓趙榮心驚膽戰卻又覺着很正常的一句話。

“同光三年,殺過邙山一族,共三十八口,老幼婦孺無遺留活口。”而這句明顯是幾年前的記錄上還有一個較爲新的墨跡,看起來似乎是一兩年前留下的“施恩布善三萬八千兩,贖我心中罪孽”

趙榮看着這好似是改過自新的山賊的本子沒有什麼興趣,卻依舊是翻看到了最後,卻是在最後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東西。

“同光十六年,奪寶珠,似有前朝寶藏,殺三人滅口”以及在一旁的“施恩布善十年,所積載福德,進階贖罪”

第四十四章 死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春秋計劃第三十章 殺威第五十三章 誤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王位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盤托出第九百四十六章 大儒迴歸第十五章 故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葉知秋第八百五十七章 重返第二百九十六章 皇兄第九百一十一章 文化入侵(二)第八百五十八章 攝政王第五百三十六章 金陵湖的世家第二百八十二章 目的地第六百八十七章 小道消息第三百八十六章 試探第五百五十章 王家來人第七百七十二章 首相第五百九十七章 前朝將軍故國臣第八百四十七章 月下故人談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正第三百八十一章 黃天已死第七百一十章 懺悔第六章 改觀第二百二十三章 梅園第八百二十五章 蘇大學士第七十三章 暗鬥(二)第二十九章 蹊蹺第三百七十六章 謀算第二百零七章 山雨欲來 (四)第八章 羞人第三百零一章 苗小哥第七百九十六章 陰謀第七百六十二章 倭國的計劃第三百三十二章 交易第七十二章 暗鬥(一)第八百四十七章 月下故人談第二百八十章 林深不知處第五百七十四章 開民智第五百四十六章 太子與臣子第一百零八章 亂涌(十)第一千零七章 火燒盧浮宮(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海禁第一百二十一章 寒冬(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黃雀第四百三十七章 天網恢恢(二)第五百六十六章 老太爺的決斷第三百六十六章 明月照第三百七十五章 風運動第九百二十五章 京城之中第七百一十七章 俘虜(二)第四十五章 拜訪第三十二章 命案第九百二十七章 面見第十九章 雙姝第二百四十一章 宴會開始第六百三十八章 新移民計劃第六百九十八章 舉目誰反對?第一百三十二章 我心安處第七百七十七章 審問第六百二十三章 恰逢少年時第九百五十六章 事成定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風起(七)第三百五十四章 風聲起第三百七十八章 血脈相連第九百零一章 好巧第二百六十三章 無邊風聲第一百三十章 長路漫漫第六百一十四章 計劃第一百三十五章 往事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攤劉三兒第三百一十三章 禮物第六百二十章 新的麻煩第六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四百三十八章 天網恢恢(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拉關係第七百六十五章 計劃第三章 驚魂第八百三十一章 八百里加急第九百零四章 城下之約(二)第八百九十章 小學第四百八十二章 黎明之前(七)第八百一十三章 談話第一百二十八章 夜行第三百五十七章 屋中屋外第五百一十九章 後續第三百六十一章 東王謀劃第一百八十八章 較量第九百一十九章 佈局第一千一十一章 火燒大英博物館(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風波動第二百四十章 街頭第一千零六章 火燒盧浮宮(一)第二百九十一章 悲慘的故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開始第八百五十章 設計第五百七十章 衍聖公第一百九十六章 沉浮第七百零八章 種花家的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