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節 第45章 生死門(2)

那老者帶着些許慈祥看着愛徒,朝他晃晃頭,意思是別進去。

查文斌哪還管得了那麼多,他還有太多的東西想問他呢,連忙擦了眼淚,想抓住這個當年給小姨下命批的瘋道士問個究竟,卻發現身後現在已經是空空如也,哪裡還有人?

門,這是相對非常能夠勾起人好奇心的東西。一扇開着的門,人總想知道這門的後面是什麼。哪怕這後面真的是浴火地獄或是萬丈懸崖,不親眼看看,人這心裡頭總是放不下。

再看那地上的腳印,到了這兒就沒了,離那門的距離不過四五米了,就這般憑空消失了。這四周空蕩蕩的,又十分亮堂,很快便能一眼掃盡,的確是到了這門口便不知去向了。

這就拋給了查文斌一個巨大的難題,這門要不要進,能不能進,這門的後面又究竟是什麼?

查文斌並不是一個十分熱衷於打開潘多拉魔盒的人,修了這些年的道,他的心早就比一般人要耐得住性子,可這裡就像充滿了魔力一般。那些進門的人,幾乎都是他所認識的。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經過他老查念過經、超過度的。這些人裡,有的已經死去好多年了,也有的才死去不久,比如那個陳放,他就在剛剛也進了那扇門。

按照他平生所學,人死之後,但凡被超度的,必定要過陰陽道,走黃泉路,再通奈何橋,喝孟婆湯,上望鄉臺,接着便是按照生前所積陰德和所犯事實,或輪迴,或受罰。怎麼這些人如今都走進了這樣一扇莫名其妙的門裡。

查文斌就站在那兒,他有些迷惘,不知自己怎麼就來了這個地方。

再一想,對,自己是從那臺階上跳下來的,那麼這裡究竟又是何處?

腦海中過濾了無數典籍,細細想起師父生前所教,似乎哪裡都沒有關於這麼一個地方的記載。地府?顯然不是,哪個地府裡沒有幾路陰差站着,哪個地府裡會修建得如此奢華和明亮。

既來之,則安之,向來就是查文斌的心態,不拘泥於自己所處什麼環境。他知道,越是這般古怪的地方,其實是越簡單的。再複雜的東西,都不可能複雜過人心,因爲那些個陣法也好,宮格也罷,不都是被人弄出來的嗎?沒有誰會弄出這麼個東西來,是不抱着一定的目的的。

酆都,歷史上有能力修建這麼一個地方的,只有那位傳說中的鬼帝“土伯”,鬼帝作爲重鬼之帝,掌管天下所有鬼魂,那麼這裡是不是另外一個陰司呢?

不知怎的,查文斌手中的七星劍有些興奮,劍柄不住地顫抖着。但凡有些名堂的刀劍,都有一些靈性。這柄劍,也不知跟了他們這一門派多少年了,斬殺過多少惡鬼,又替多少冤魂超度過,恐怕只有歷史能說得清。

查文斌的心頭,就像立着一個小人,一直在跟他說:進去吧,進去吧,就去那門後面看一眼。

可是他想邁開步子,卻又想起了師父衝他搖着頭。

這一步,跨過去,會是怎樣?不跨過去,又會是怎樣?查文斌一下子就陷入了這樣一種僵局裡。

他想回頭了,再回頭,卻突然發現剛纔一路明亮着的熒光石,此刻已經都熄滅了。身後一片黑暗,只有前面到門那兒的一小段,石頭還繼續亮着。

越是美麗的地方,越是危險,查文斌決定原路返回,他不想知道那個答案。

正準備扭頭摸着黑往回走,他卻聽到自己身後傳來一陣熟悉的聲音。

“文斌哥肯定在這裡。”這是超子的聲音,查文斌心頭一驚,再轉身一看,三個身影魚貫而入,進了那門,彷彿跟沒看見自己一樣。最後一個進門的是大山,查文斌大聲喊道:

“你們別進去,我在這兒呢!”

大山的腳步遲疑了一下,身子微微作了一個停頓,準備扭頭過來看,卻又聽到超子催促道:“你們都快點,要是不想走,那我一個人去!”

接着,大山的身影也閃入了那門,任憑查文斌如何喊叫,都沒有半點兒反應。

這還由得他查文斌選擇嗎?

“哈哈,有道是寧受不復之劫,不入生死之門。既然你讓我來走這一遭,那我便接了就是。”說完,查文斌像是明白了什麼,大步流星地朝着那門走去,口中還說道:“三界火宅苦,見者求出離;清苦勤求道,不入生死門。”

何爲生死門?這是一個簡單而又複雜的古老邏輯,說白了,這是一道考驗人的智商的題目。

傳說中有生死兩扇門,分別由一個說真話、一個說假話的人看守。我們可以提一個問題,從而判斷哪扇是生門,哪扇是死門。請問,這個問題該怎麼問?

這道題目該如何回答呢?其實答案倒是很簡單,我們不需要判斷哪個士兵是說真話的,哪個士兵是說假話的。只需要隨便問其中一個士兵一個問題:講假話者守的是死門?

如果對方回答“是”。

假如他是講真話的,肯定問題,那你問的這個人守的就是生門。

假如他是講假話的,否定問題,那你問的這個人守的還是生門。

如果對方回答“不是”。

假如他是講真話的,肯定的否定還是否定,那講真話的守的纔是死門,另一個講假話的守的是生門。

假如他是講假話的,否定的否定就是肯定,講假話的守的就是死門,另一個講真話的守的是生門。

總之,只要對方回答“是”,那你面前的就是生門;對方回答“不是”,你面前的就是死門,生門在另一邊。

這扇門,那兩個士兵,就分別是查文斌自己和他憑空出現的那個師父,他們兩人對這扇門都有一個自己的判斷,其中一人是正確的,一人是錯誤的。那些出現的人或者魂,不過是來干擾視線的罷了。

人之所以會去判斷這扇門能不能進,不過是他心中有所顧忌,如果拋開這些顧忌呢?給你一扇門,不管後頭是死亡還是財富,都與我無關,我不要,也不去拿,只是看作一扇普通的門,進也就進去了。危險,是爲貪婪的人準備的。

道教設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真的就是一本《道德經》能夠講明白的嗎?或者讀一遍兩遍的《易經》,懂八卦,會風水,就是道了?那也太小看國人的智慧了,歷史長河中,能把這些道家典籍倒背如流的人,一抓一大把,最終能夠成道的又有幾人呢?

道教“設教”的目的就是要讓人撥開紛繁的物象世界而深入到生命的本源,以明瞭人的“氣有清濁,性有智愚”;同時,“道無棄物,常善救人”,智愚之人又皆可修道而成真。

道的真諦,絕不是因爲天資有多高,而在於心有多誠。這和我們平日裡拜那些供奉的神仙,常說的一句話是一樣的:心不誠,則不靈!

那些不孝順的子女,在長輩死後纔去風光大葬,披麻戴孝,尋覓一個風水寶地,妄圖讓子嗣受蔭庇,那是在妄想。

“人之生也,氣有清濁,性有智愚,雖大塊肇分,元精育物,富貴貧賤,壽夭妍媸,得之自然,賦以定分,皆不可移也。然道無棄物,常善救人,故當設教以誘之,垂法以訓之,使啓迪昏蒙,恭悟真正,琢玉成器,披沙得金,斯之謂矣。”由此可見,在頗具命定論色彩的大框架下,道教的‘設教’ ‘垂法’就是要引導人將有限的生命投入無限的大道之中,以實現生命的超越。

“清濁之氣生育萬物,世人若求長生之道,煉陰爲陽,煉凡成聖,皆因清自濁之所生,動因靜之所起。清濁者,道之別名也。學仙之人,能堅守於至道,一切萬物自然歸之。”由於人的生命是由稟道受氣而來的,能堅守至道就意味着可以得道而長生,因此,就生命的發展趨向而言,應當是由道出發而復歸於道的過程,或曰自無而顯有又攝跡還本復歸於無的過程。

人之受生,稟道爲本,所稟之性,無雜無塵,故云正也。既生之後,其正遷訛,染習世塵,淪迷俗境,正道乃喪,邪幻日侵,老君戒雲:修道之士,當須息累欲之機,歸靜篤之趣,乃可致虛極之道爾。

這就是說,人的生命以稟道爲本,但人所本有的無雜無塵的道性卻並不與人性完全同一,因爲人出生之後,就受沉重的肉體的支配而落入“染習世塵,淪迷俗境”之中,使“正道乃喪”。而由於本來清靜的道性隱潛於人性之中,是人的本有之性,因此,人通過修道又可以重歸於無雜無塵的“虛極之道”,以實現生命的本真,完成真正的人生。所以道家纔有“人能歸於根本,是謂調復性命之道”!

過了這一關,查文斌的十年陽壽對於他來講,還重要嗎?他能否得道,並不是看他能否破了多少煞,超了多少度,而是他的心是不是還真的活着。一本《如意冊》,區區七十二個字,真能得道,那天上的神仙們都應該住不下啦!

臺階上,他們三人在爬了好高之後,依舊沒有看見半點亮光,沒有亮光意味着他們沒有出去的希望,難道真的要追隨他而去,跳下這不知深淺的黑淵嗎?

如果說真讓這三兄弟跳,他們也是可以義無反顧的,可查文斌說了,那是一條不知生死的路,這是不得已而爲之的路,是他在爲他們尋找的路。

坐在地上,三人都有些頹廢,無盡的黑暗是會迅速磨滅一個人的意志的。

低着頭,超子看着腳下的臺階,人有些渙散,精神處於極度萎靡的狀態:“我不想再走了,你們兩個的意思呢?”

大山一直以來是聽從他們的,他擡頭看看卓雄,又看看超子,然後也垂下了自己的腦袋,自問張飛雖然英雄無比,但此刻一樣有力沒地方使。

卓雄靠在裡邊的牆壁上,同樣束手無策,這不是做一道選擇題或是判斷題那麼簡單,面對生與死的抉擇,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像查文斌那樣坦然。天下修道之人何其多,會抓個鬼、寫個符的那也是一抓一大把,但真正看明白的又能有幾人?

卓雄的腦子有些空,他也不想繼續了,就這般隨了查文斌去,又何嘗不好,勇敢地面對死亡總比茫然地死去要好得多。有些混亂,他想讓自己清醒一點,於是便把自己的後腦勺往靠着的石壁上敲,這是一種減壓的方式。

“咚!”當卓雄的後腦勺與石壁親密接觸的時候,發出這麼一聲,只是他自己還沒有在意,“咚!”又是一聲,當第三聲傳來時,所有人一下子都反應過來了:這石壁是空心的!

超子單手撐着臺階,身子一躍而起,喊道:“瞎子,你後面好像有情況!”

反拿着匕首的刃,用刀柄細細敲來,很快他們便發現這空心的大致範圍剛好跟一扇門的空間差不多。

有回聲,這就代表着後面有空間;有空間,就意味着他們很有可能已經找到了出去的路,這是一個讓三人有些振奮的消息。

大山對着自己的手掌各“呸”了兩下,然後吼了一聲:“你們讓開,讓我來!”

“轟”,一個人形坦克爆發出最大的馬力,直直地砸向了那石壁,除了震得有些發麻的手掌之外,整個石壁並沒有任何變形的跡象。顯然,這岩石的牢固程度,超出了他們的想象。

這一趟出來,都是自己籌備的物資,可沒有什麼高爆炸藥之類的高科技玩意兒作爲支撐。現在他們手上有的,僅僅是兩柄比殺豬刀高級一點的匕首。用這玩意兒,妄圖砸穿石壁,恐怕刀鋒上那點鋼全部磨光,也只能掏出兩個白點來。

“我再試試!”說完,大山再次撲向了那石壁,這一回換來的結果只是手掌更紅更麻罷了。

出路就在後面,這是一個多誘人的結果,可是偏偏讓你知道那就是口子,可那口子就是打不開,任憑他們哥仨如何用力地踹、踢和推,結果都是一樣。

癱坐在地上的三人無比想念着查文斌,都在想着,如果他在就好了,他一定會有辦法。

超子拍着卓雄的肩膀說道:“實在不行,還是跳吧,跳下去,不管死活,好歹我們兄弟幾個都算是死到一起了,也不枉到這世上走一遭。”

卓雄看了一眼腳下的深淵,不是他不敢跳,而是他總覺得不能讓查文斌這麼白白地就走了:“還是再想想辦法吧,我覺得這後面一定有門道。”

“哈哈,”超子大笑道,“別怕,等下我第一個跳,給你們帶個頭,一閉眼,就什麼都過去了。”

“怕?超子,你真心小看我了,我也不是貪生怕死之輩,那條路文斌哥已經在替我們走了,現在我們得試試用自己的腳走出另外一條路。”

“走?”超子兩手一攤,然後指指身後,“要不,你就繼續往上走,如果真的出去了,也記得幫忙在清明的時候給我爸媽的墳上上炷香,這也就是我這個做兄弟的,對你的遺囑。既然你還想試試,那我已經不想再試了,我就先走一步了。”

話說着,超子便站起身來,看他那樣子,是真的打算就雙眼一閉,跳下去了。

往前一步就是萬丈深淵,往後一步則是一道打不開的門,這是超子的選擇,可卓雄還是拉住了他的手,衝着他搖搖頭。

超子輕輕拿開卓雄的手,對他露出了一個輕鬆的笑容,雙腳踮起,就等着那縱身一躍了。

“爲什麼你知道往前,卻不知道後退呢?”卓雄站在超子的身後,喃喃了這麼一句話,是的,只要超子跳了,他也會立馬第二個下去,絕不會苟且偷生,只是他多少覺得這有點遺憾罷了。

“後退?我們還有得退嗎?沒了,已經是死路了,我先走了,給哥幾個探探路,一會兒黃泉道上咱結個伴兒。”

超子雙臂開始展開,他的心頭此刻是在想用怎樣一種姿勢跳來得比較帥,喜歡裝逼的人,到死都是一直在裝逼。

“退,推?等等,超子!”大山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麼,可是又卡在腦海裡表達不出來,就像茶壺裡煮餃子那般,倒不出來!情急之下,只能這麼喊道。

超子回頭看看這橫肉臉,這小子向來不是磨嘰的人。“嗯?你也還有話要講,行,那就一次性講個光,是要我帶話給文斌哥,還是怎的?”

大山心裡那叫一個急啊,他這人本來就表達能力差,這麼一急,越發講不出來了,只好不停地用手比畫,腦海裡一直徘徊着那個“退”字!不知怎的,隱約之中,他就覺得這個字纔是他們能出去的關鍵。

見大山半天也沒能蹦躂出個屁來,超子繼續轉過身去。這一次,他是真要跳了,雙膝一彎,作勢就要蹬腿,卻聽見大山突然喊道:“你們說,門,在什麼狀態下是永遠打不開的!”

其實,他心裡已經知道答案了,可他就是說不出來。

“廢話,門打不開肯定是被鎖住了啊,沒鑰匙你怎麼開門!”超子覺得這小子爲什麼要在這時候攪局,害得他都忘記了剛纔想好的那個瀟灑的跳躍動作。

“如果……”大山是真急了,他不知道怎麼說纔是對的。

“如果,門根本沒有鑰匙呢?”卓雄突然接過話匣,來了這麼一句。

超子一聽,好像覺得自己心裡也有些眉目了,可是這東西就徘徊在嘴邊,他也說不上來,這讓他暫時放棄了跳躍,回過身來看着那石壁,突然想到說:“對啊,如果是我修門,肯定不會讓門往裡面開,而是往外推纔對。我們一直認爲自己在一個房間裡,想向外推開門,可是卻沒有想到,如果我們只是在門外呢?”

“沒錯,門的方向有問題,我們一直是在往裡面推和踹,這樣,是永遠也打不開門的!”

懷着這個不算髮現的發現去尋找,這石壁上確實存在了一個凸起的小石塊,在三人眼神的注視下,大山的手死死扣住,往後那麼一拉。

“轟隆隆!”一陣巨大的聲音傳出,頭頂上的粉塵開始四下飄散,這石壁果真開了一個能讓人擠進去的空隙!

這是一個讓人十分興奮的發現,超子第一個閃了進去,大喊道:“文斌哥肯定在這裡,他是不可能會死的!”

卓雄第二個閃了進去,可是當大山也準備進去的時候,突然耳邊響起了一陣模糊的聲音說道:“你們別進去,我在這兒呢!”

他那高大的身影立刻停了下來,扭頭一看,四周依舊是黑乎乎的,哪裡有人,他懷疑是自己聽錯了,想和他們兩個商量一下,卻又聽到超子催道:“你們都快點,要是不想走,那我一個人去!”

大山不再遲疑了,收了收自己的肚子,硬生生地擠了進去……

第21節 第21章 起源(1)第43節 第43章 酆都來信(3)第30節 第30章 歷史的重現(1)第19節 第19章 大凶之兆(2)第45節 第45章 生死門(2)第3節 第3章 魂之舞動(3)第3節 第3章 魂之舞動(3)第42節 第42章 酆都來信(2)第10節 第10章 劫煞變飛煞(1)第37節 第37章 等一個人(3)第54節 第54章 滅差(1)第15節 第15章 黃大仙(3)第32節 第32章 決戰神話(1)第21節 第21章 起源(1)第10節 第10章 劫煞變飛煞(1)第49節 第49章 別回頭(4)第48節 第48章 別回頭(3)第12節 第12章 劫煞變飛煞(3)第48節 第48章 別回頭(3)第33節 第33章 決戰神話(2)第21節 第21章 起源(1)第40節 第40章 冥婚序曲(3)第34節 第34章 決戰神話(3)第32節 第32章 決戰神話(1)第54節 第54章 滅差(1)第6節 第6章 魑魅(3)第28節 第28章 暗算(2)第11節 第11章 劫煞變飛煞(2)第47節 第47章 別回頭(2)第52節 第52章 活紙人(1)第24節 第24章 崑崙玉虛(1)第38節 第38章 冥婚序曲(1)第11節 第11章 劫煞變飛煞(2)第38節 第38章 冥婚序曲(1)第50節 第50章 白攝鬼(1)第16節 第16章 身世(1)第14節 第14章 黃大仙(2)第1節 第1章 魂之舞動(1)第8節 第8章 朋友離去(2)第44節 第44章 生死門(1)第46節 第46章 別回頭(1)第13節 第13章 黃大仙(1)第52節 第52章 活紙人(1)第35節 第35章 等一個人(1)第44節 第44章 生死門(1)第39節 第39章 冥婚序曲(2)第14節 第14章 黃大仙(2)第32節 第32章 決戰神話(1)第30節 第30章 歷史的重現(1)第44節 第44章 生死門(1)第19節 第19章 大凶之兆(2)第15節 第15章 黃大仙(3)第37節 第37章 等一個人(3)第15節 第15章 黃大仙(3)第52節 第52章 活紙人(1)第7節 第7章 朋友離去(1)第36節 第36章 等一個人(2)第18節 第18章 大凶之兆(1)第38節 第38章 冥婚序曲(1)第22節 第22章 起源(2)第24節 第24章 崑崙玉虛(1)第18節 第18章 大凶之兆(1)第11節 第11章 劫煞變飛煞(2)第19節 第19章 大凶之兆(2)第53節 第53章 活紙人(2)第48節 第48章 別回頭(3)第40節 第40章 冥婚序曲(3)第6節 第6章 魑魅(3)第33節 第33章 決戰神話(2)第25節 第25章 崑崙玉虛(2)第11節 第11章 劫煞變飛煞(2)第28節 第28章 暗算(2)第4節 第4章 魑魅(1)第15節 第15章 黃大仙(3)第45節 第45章 生死門(2)第24節 第24章 崑崙玉虛(1)第2節 第2章 魂之舞動(2)第53節 第53章 活紙人(2)第19節 第19章 大凶之兆(2)第42節 第42章 酆都來信(2)第29節 第29章 暗算(3)第7節 第7章 朋友離去(1)第51節 第51章 白攝鬼(2)第46節 第46章 別回頭(1)第35節 第35章 等一個人(1)第47節 第47章 別回頭(2)第17節 第17章 身世(2)第6節 第6章 魑魅(3)第8節 第8章 朋友離去(2)第20節 第20章 大凶之兆(3)第37節 第37章 等一個人(3)第14節 第14章 黃大仙(2)第2節 第2章 魂之舞動(2)第38節 第38章 冥婚序曲(1)第33節 第33章 決戰神話(2)第15節 第15章 黃大仙(3)第50節 第50章 白攝鬼(1)第52節 第52章 活紙人(1)第25節 第25章 崑崙玉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