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三十九章 這只是個開頭(上)

txt之夢-11-23 16:46:09 本章字數:4313

吳縣長,我向你反映一個動態情況,下面的不少鄉鎮一些違規操作,根據我們掌握的一些舉報材料,似乎還很嚴重。”

永明縣縣委常委、縣紀檢委書記李寧平電話中的語氣是相當嚴肅的。

本來,縣紀檢委在接到羣衆的舉報以後,未立案之前,是可以不向縣委、政府的主要領導彙報的,而且即使彙報的話,一般地來說,也是向縣委書記單獨彙報,畢竟在一個縣裡來說,縣委書記纔是黨委一把手,紀檢委也是在黨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的。

至於吳永成作爲政府的一把手,在黨委這邊所擔任的職務,也不過是個縣委副書記,按照正常的請示彙報制度,李寧平就是不和吳永成這個縣長打招呼,那也是不違反一點組織程序的。

但不管到了什麼時候,這制度是死的,冷冰冰不通情理的,可這掌管制度的人卻是活的是有血有肉、有着正常情慾的人。

人都是生活在現實的社會之中,不可能孤單單地生存於真空中。

饒是對工作極爲認真的李寧平,也不能繞開這個現實的***。自從他來到了永明縣工作以來,通過工作中的幾次交往,可以說,和縣長吳永成就在一定程度上達成了一致。

特別是去年永明縣開府鎮糧站的事件爆發以後,圍繞對這個事件的處理意見,堅持原則的他,在縣委常委會議上被縣委書記嶽嵐當衆呵斥,後來在吳永成縣長的周旋下,也使嶽嵐書記和他之間的僵局關係。終於有了一點緩解。

就衝着這一點,李寧平在工作中地立場,百分之百地倒向了吳永成。儘管現在永明縣的這兩個一把手、二把手之間的關係,還是看起來比較緊密團結一致的。

“寧平書記,要是電話中不方便說的話,你可以到我的辦公室來。”吳永成聽着李寧平地語氣有些不善。便提出了見面單獨談話。

放下了電話,吳永成心裡暗自忖度着:永明縣下面的鄉鎮企業剛剛方興未艾,能出現了什麼問題呢?就是有人在其中貪污挪用,那也現在還不至於吧?這些小企業都是去年下半年剛剛起步。也就是生產出了一些產品而已。

到目前爲止,吳永成還很懷疑,不少企業的產品是否已經打開了銷路、有沒有回籠資金,還很是一個問題!

辦企業那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

像國有地那些大企業,人家在這會兒的計劃經濟體制下,那可是舒服得多了。

籌建一個廠子。只要你在國家的計劃內,無論是投資、還是廠房建設需要的徵地手續。也就是國家有關部門的幾道來往公文而已;產品的原材料來源,那也不用你企業操心,既然你這個廠子地建設,已經是列入了國家計劃內,那你的原材料自然有各級地有關部門。按照每年的計劃數,根據你的生產能力,全數給你計劃內調撥;而生產出來的產品。也不用擔心是否能被市場接受的問題,你每年按照國家給你下達地生產計劃,只要你生產出來,那你的任務就萬事大吉了,至於銷售問題,那還是有國家的那個計劃經濟體制給你負責。正所謂“皇帝地女兒不愁嫁。”

而鄉鎮企業就遠遠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從廠房投資開始籌集資金,就得自己想辦法。

吳永成記得,在他前世的記憶裡,鄉鎮企業剛開始發展的時候,由於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各個銀行還賣點面子,多少還能給發放一些貸款;而到了後來銀根緊縮的時候,銀行首先收拾的就是鄉鎮企業,所以不少鄉鎮企業的廠長(經理)們都抱怨說:雖然國家一再出臺政策,大力支持和扶持鄉鎮企業的發展,可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鄉鎮企業壓根就是一個發育不全的早產兒,偏偏還好像就是一個遺腹子遇到了後孃似的。

說到了鄉鎮企業的產品銷售,那更是舉步艱難了。在計劃經濟一統天下的當時,鄉鎮企業只能是揀的吃人家國有大企業不願意啃的、那些微利項目,可以說是在夾縫中,顫顫巍巍地生存着,少一點風吹草動的,一些抵抗能力差的小企業,就應聲倒地了。

生存是第一位的。就在這種惡劣的、不公平競爭環境下,不少鄉鎮企業使出了各種招數(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見不得陽光的手段),憑着自身頑強的生命力,硬是闖出了一條求生之路,而且還越發展越大,直至形成了在國內與國有大企業鼎立抗衡的局面。

想到這裡,吳永成不由得心中一動:會不會李寧平今天來找自己,就是要說鄉鎮企業在推銷產品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還沒有等吳永成考慮清楚,此時,他辦公室的門就被敲響了——急性子的永明縣紀檢書記李寧平已經來了。

李寧平一進門,和吳永成沒有多餘的寒暄話,屁股剛剛在吳永成辦公室的沙發上坐穩,掏出自己的筆記本,一上來就直奔主題,開始向吳永成彙報他們紀檢委最近收集到的情況。

李寧平彙報的內容,還真讓吳永成給猜中了——果然就是下面的一些鄉鎮企業,在推銷自己的產品過程中,出現了大吃大喝的現象。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以魚灣區機械設備製造廠的問題最爲嚴重。

吳永成一邊聽着李寧平的工作彙報,一邊在筆記本上記着一些要點,臉上也是滿臉的嚴肅,心裡卻不怎麼當作一回事請。

鄉鎮企業要想在目前的這種狀況下夾縫生存,要想付出的代價,遠遠不是吃吃喝喝這麼簡單的事情,這才只不過是一個開頭哪!

就拿永明縣去年辦起來的那麼多的鄉鎮企業來說吧,除了一些農產品深加工和木業加工地項目,原材料不需要怎麼考慮。比如說魚灣村的紅棗食品廠、各個鄉鎮的木業加工廠、山藥蛋

的粉條作坊等等之外,其餘的那些其他的機械製造、等企業,產品地原材料就是一個首要的大問題。

現在可還是計劃經濟時代呀,那些鋼鐵、煤炭等物資,都還是在國家的一統計劃之內的,等閒地小企業根本就別想沾點邊。你說。他們這些鄉鎮企業和小型的私人企業,不請客送禮,就只能是眼睜睜地看着還沒有起步的廠子倒塌了。

可以說,在目前的這種狀態下。南方不少的鄉鎮企業和私人企業,已經把一些小打小鬧的請客送禮,直接升級到了以現金開路,無論是企業地採購員們外出求購原材料,還是推銷員們打開產品的銷路,都是以成打地人民幣鋪路。作爲內陸省份的J省各地、縣。在興辦鄉鎮企業這方面本來就已經起步晚了,所以這種情況。對於紀檢部門來說,也是新時期下出現的一個新問題,也無怪乎作爲縣紀檢書記的李寧平這麼慎重了。

“寧平同志,這樣吧,咱們現在就到魚灣區跑一跑。胡云珍同志是縣委常委。他作爲魚灣區的黨委書記,也應該清楚這種情況。在我地影響中,他不應該是一個糊塗人。咱們下去看看那裡發生的具體情況。就能明白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了。”吳永成聽完了李寧平的彙報,沉吟了片刻,才擡起頭對正等着他表態地李寧平說。

至於鄉鎮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遭遇到的那些潛規則,吳永成是不能對這個紀檢委的書記說的。

本來這就屬於很不合理、很不規範的一種經濟行爲,別說從紀檢部門這邊的一些規章制度來說,是不合理的,有的一些行爲,甚至於已經到了觸犯國家的法律、法規的地步了。

可這會兒的現實狀況就是這樣,吳永成雖然也從內心裡來說,絕對不贊成這樣的做法,可他只是一個小小的縣長,還是內陸省份的一個國家級貧困縣的縣長,他的影響總的鄉鎮企業,在全國來說,沒有一千萬家,至少幾百萬個總有了,他能支持李寧平查處永明縣鄉鎮企業的這種不規範行爲,但約束不住永明縣之外的企業啊!

可在這種大環境下,單單把自己縣裡剛剛起步的這些鄉鎮企業嚴厲查處以後,這些企業面臨的只會是關門倒閉了!要是這樣的話,別說振興永明縣的經濟發展了,那肯定只會在永明縣的縣境內,多增添幾十個、甚至於上百個窮困潦倒的窮人——要知道,不少鄉鎮企業在興辦的時候,由於資金不足,也從民間吸納了不少資金成立了股份制的企業的。廠子倒閉,那些所謂的股東們只能是血本無歸了!

可反過來,吳永成也不能責備對待工作極爲認真負責的李寧平:人家乾的就是紀檢工作這個職業,反貪倡廉那就是人家的本職工作。要是社會上沒有了他們這些抓“老鼠”的“貓”,那還真不知道會變成個什麼樣子。

……

八八年三月份的時候,永明縣縣委、縣政府新購置了四部上海牌轎車,縣委、政府、人大、政協各自擁有了一部。這還是在去年大年三十晚上慰問的時候,縣委書記嶽嵐和吳永成打了個招呼、過年後由吳永成指示縣財政局辦理的。

儘管新購置了幾輛車子,可由於這會兒的車子還不能達到縣級領導們人手一輛,所以縣委、政府的兩部新車,連同原來的兩個舊北京吉普車,一起歸屬於行政辦管理,爲之還專門成立了一個車隊。

不過,雖然有了車隊對這四部車輛統一調配,但更多的時候,還是按照大家心照不宣的不成文規矩,縣委、政府各自擁有一輛上海轎車和北京吉普。一般來說,書記、縣長當然是乘坐臥車了。

只是在給小車上牌照的時候,吳永成拒絕了辦公室的同志把他的那輛小車編爲二號車的提議,堅持縣人大的小車牌照爲二號(嶽嵐書記的車當然爲一號了)。他在這些虛名上面看得很淡,可那些人大的老同志們就不一樣了。

再說了,按照我國的有關規定,人大機構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有監督政府的職能。一般正規的單位排序,也是縣委、縣人大、縣政府。雖然說,在現實生活中那是大不一樣的。

“吳縣長、李書記,你們說的這種情況我知道。這種吃吃喝喝的現象,是在我們的那個廠子裡存在的。”

當吳永成和李寧平乘坐着吳永成的三號車,來到魚灣區區委會書記胡云珍的辦公室,胡云珍聽了兩個人的來意以後,一點也沒有猶豫就承認了。

“胡書記,你知道不知道這可是嚴重違反咱們黨的紀律的?你怎麼能這麼糊塗哪?”李寧平痛心疾首地對胡云珍說。

胡云珍也十分嚴肅地說:“吳縣長、李書記,你們兩個領導聽我慢慢地給你沒解釋。這個情況在開始的時候,也是經過我的同意的。有什麼責任由我一個人承擔。”

事情還真是吳永成預料到的那樣。

魚灣區的這個機器設備製造廠,那可是需要鋼鐵爲產品的原材料的,塞進去一些玉米秸稈,那是球也幹不成的。可這鋼鐵又都是國家計劃內物資,不少國家的大型企業還一直處於吃不飽的狀態,哪裡又有多餘的“米”,給他這裡的這個小廠子下鍋哪?!

不過,好在胡云珍請來的技術顧問是尖山鐵礦的楊志傑副總工。尖山鐵礦本來和省鋼鐵公司就是一家。在楊總工的穿針引線下,胡云珍帶着廠裡的採購人員,通過一些非正常的手段,比如說請人吃飯、送點土特產之類的東西,還真打開了一些關卡,搞出了一些廠子裡十分急需的生產原材料。

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七十九章 人事調整前夕(下)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二十九章 哀其不幸(下)第四卷 迷茫 第一百零三章 驗血第三卷 崛起 第三十三章 小鬼子進村了第四卷 迷茫 第十章 走馬上任第四卷 迷茫 第一百一十七章 股票交易出籠了?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要上學(下)第四卷 迷茫 第四十二章 同學聚會(上)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龜”(中)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起點第四卷 迷茫 第三十章 盡人意吧第三卷 崛起 第九十九章 該來的總要來第四卷 迷茫 第五十章 峰迴路轉第四卷 迷茫 第六章 離任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四十六章 遺留問題也得解決(上)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四十三章 颳起了“考察參觀”風(下)第四卷 迷茫 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下)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丈母孃看女婿(下)第三卷 崛起 第九章 震驚上層的的南虎灘事件(上)第三卷 崛起 第三十四章 打到日本去第三卷 崛起 第十五章 嚴打風暴(下)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四十九章 工業園區的籌建設想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八十章 羣衆的話你也信?!第四卷 迷茫 第一百二十三章 見了棺材也不落淚第三卷 崛起 第三十八章 抉擇(下)第四卷 迷茫 第七十三章 不是來當大爺的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五十八章 四姐回來了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五十四章 就是不用你!!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四十九章 得改一改這個婚俗了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八十章 羣衆的話你也信?!第三卷 崛起 第十九章 是升了還是降了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零五章 跑“部”向“錢”(中)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五十章 穩定是第一位的(上)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六十章 “海龜”(上)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五十二章 穩定是第一位的(下)第三卷 崛起 第三百章 否極泰來第五卷 輝煌 第五章 初到上海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五十五章 學習班也吃香了!第三卷 崛起 第十三章 暴風雨的前奏第四卷 迷茫 第八十八章 拉皮條的第三卷 崛起 第九十章 既然……那就……第四卷 迷茫 第二十三章 第一課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代會(下)第四卷 迷茫 第二十七章 三會魚佐明(下)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七十六章 啊,黑金第三卷 崛起 第四十九章 潛龍入水(中)第三卷 崛起 第二十九章 八面威風(上)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五十三章 一波三折(上)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二十六章 到了年底了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零一章 就是他!第五卷 輝煌 第一十五章 攤牌(下)第四卷 迷茫 第三十章 盡人意吧第四卷 迷茫 第一章 牆裡開花牆外紅第三卷 崛起 第五十三章 這就是我的地盤啊?第三卷 崛起 第七十九章 你真當我是病貓??(中)第五卷 輝煌 第一十九章 鐵樹開花(下)第三卷 崛起 第九十八章 影響啊大了那麼一點了(下)第四卷 迷茫 第三十五章 人事變動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三十五章 跑跑關係(上)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六十三章 有點新農村的樣了(上)第三卷 崛起 第六十三章 地盤變大了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九十三章 擺個譜兒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七十章 文麗的家人們(下)第四卷 迷茫 第三十三章 放飛的是希望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六十一章 “海龜”(中)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九十五章 審查第五卷 輝煌 第十章 招了兩個“小嘍羅”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九十七章 壞事傳千里(下)第三卷 崛起 第四十七章 僵局(下)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五十五章 學習班也吃香了!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要上學(中)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四十四章 此風不可長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零一章 就是他!第四卷 迷茫 第八十一章 危險的婚禮(下)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九十九章 問題很嚴重(下)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四十二章 “縣太爺”的婚事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會是要認親吧?第五卷 輝煌 第二十一章 瘋了,都瘋了!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二十三章 親情(上)第四卷 迷茫 第一百零五章 妙傳!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一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八十九章 悶聲發大財第四卷 迷茫 第二章 要被提拔了?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代會(下)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九十六章 煤礦開業了第四卷 迷茫 第六十六章 怎麼會是這樣?第三卷 崛起 第八十二章 那幾天.....第四卷 迷茫 第八十四章 “化緣”(下)第五卷 輝煌 第八章 巧遇“楊百萬”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八十八章 味有點不對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一十三章 看不見的硝煙第四卷 迷茫 第五十八章 無爲而爲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一十六章 巧幹加拼命(中)第三卷 崛起 第五十四章 那貨是個“活寶”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九十二章 婚禮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六十三章 逗樂子!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六十九章 米家林變卦了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二十九章 哀其不幸(下)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一十章 信任也是一種美德第四卷 迷茫 第一百二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