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崛起 第八十七章 再會雨佐明(下)

txt之夢-7-11 10:58:29 本章字數:4354

有個問題我爲你們擔心。”一直就沒有和雨佐明說口了:“你們小龍莊的經濟,可以說是建立在這些小工廠的基礎上的,萬一等城市的生產搞上去了,國營企業調整好了,你們這些小工廠不是要被擠垮了嗎?”

雨佐明若有所思地對馮霞說:“馮秘書,看得出你是一個好人。肯動腦筋爲我們農民們着想。我巴不得有那麼一天出現,那就說明我們的國家經濟搞上去了。至少要比眼下我們這裡的條件好。那我還有什麼不高興的呢?!我歡迎你們用經濟的手段把我整垮,而不是用政治手段整我。不過,你看他們......”

雨佐明指着大街上過來的那幾個年輕人自豪地說:“他們就是我們自己培養的第二代財神。他們大學畢業以後,難道只會吃乾飯?還有,現在有包括中國科技大學在內的四所大學,跟我們有合作協議,有聯營關係。我們有一天會落後,這些名牌大學也都落後?

吳永成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有遠見,比如說和大專院校聯合辦學這個事情,他們還只在籌建中,而小龍莊已經在實施了;他當魚灣村支部書記的時候,只是在大隊辦公樓內設了幾間客房,而雨佐明乾脆修建了一座招待所,來接待各個方面的技術專家和來參觀的人員。雨佐明到底是雨佐明啊!雖然他在魚灣村當支書的時候,也沒有雨佐明這會兒有錢,可從內心來說,他的膽子,也就根本比不上人家雨佐明。

馮霞卻馬上反駁道:“你也不要太過分樂觀了。現在國營企業正積極要求鬆綁,一旦他們身上的綁繩鬆開,在技術、設備、人力、財力和物力上,都佔絕對能壓倒你們的優勢。”

“恩。你這個姑娘說得不錯。‘鬆綁’這個詞兒,簡直是用得太妙了說乾脆就是國民黨反對派呢?+氣,就像一個成年人在逗幼兒園的小朋友似的。

馮霞一下子有點招架不住了,她那想到面前這個老農似地雨佐明反應這麼快:“這、這、這,這不是我發明的詞兒,《人民日報》上每天也這麼提。”

雨佐明哈哈笑了:“瞧把你嚇的,虧你還是市委辦公廳的大秘書呢我問你,到底是誰綁的誰?

“當然是我們自己綁自己。”馮霞機械地回答。

“那就對了啊!自己能給自己鬆綁嗎?好啊。我現在就把你的手腳綁起來,你給我解開、讓我看一看?”雨佐明捉狹地擠着眼睛對馮霞說。

“哪怎麼能行呢?!:.一步一步地被雨佐明引入到了死衚衕,僵在那裡。不禁撲哧一聲笑了。周圍的村幹部們也跟着哈哈大笑起來。

雨佐明還在繼續:“除非你能象傳說中的燕子李三一樣,學會縮骨法。”

馮霞馬上抓住了反擊的機會:“這麼說,你是會縮骨法了?!”

“我會壯骨法。人長得高是靠骨頭,不是靠肉。骨頭強壯奇大。可以掙斷綁繩

“壯骨法?!”馮霞陷入了沉思中......

不簡單哪!吳永成再次深深地認識了眼前這個傳奇式的人物:既然自己已經知道了這個雨佐明後來地結局,要是能想辦法把他從後來的歧途上拉過來,那就也是功德無量地一件大好事啊!既利國利民,又可以讓這位農民的改革先行者,有一個圓滿地結局。而不是像後來一樣。落了個悽悽慘慘、對抗法律而自取滅亡的下場。那從那個方面來說。也是一個大悲劇啊!

......

臨近中午吃飯還有一會兒的工夫,吳永成請雨佐明爲全體魚灣區的村幹部們講一下、小龍莊是怎麼在短短地幾年內。就能變成現在的模樣的。

“雨書記,前幾年我就和馮秘書來過你們小龍莊。那時可以說是‘小龍莊,窮光光,鹽鹼地,土坯房。苦水灌大肚,糠菜半年糧’,那會兒你們村的光景,甚至比我們J省那裡的山區,還要苦得多。可是現在巨大的變化,又是怎麼來地呢?請你給我們地幹部們講一講,在坐地都是村裡的支部書記們,回去以後山區農民們地富裕時候,就着落在他們的身上了。”吳永成誠懇地對雨佐明說。

“是,我們前幾年那個苦日子,你們的吳書記就見過。小龍莊村裡只有幾條窄窄的土路.村裡的人們住的是一個個用膠泥垛成的小土屋,象學大寨那會人們在山上拍起的臺田一樣,沒規沒矩,沒街沒道,三五戶一堆。可我們爲什麼能夠發展起來呢?一個是黨的政策好。要沒有上面中央給政策,小龍莊再過五十年,還是從前的那‘苦水灌大肚,糠菜半年糧’。

二呢,就是我們敢想敢幹。有一個過硬的領導班子。爲了統一思想、凝聚力量,以便更爲有效地進行工農業改革,我在搭班子的時候,就跟我們班子裡的成員說過這麼一句話:‘醜話咱說在前頭,新搭起來的領導班子,一人一把號,都吹我的調,不吹我的調,一個都不要。’

咱們莊戶人家都知道,一個槽上是不能栓兩叫驢的。我用人就從來不把兩個大能梗梗,放在一起,一加負一,那隻能等於零。他們所說的集體領導,那是永遠靠不住的。不論單位大小,那一把手只能有一個,這個主要大權,必須集中到一個人手裡。明白人不抓住這個權幹明白事,糊塗人就會利用它來幹糊塗事,混帳王八蛋,就會用它來整好人。我們村裡就是我一個人說了算,要不是我當初硬頂着建起那個小鐵廠,哪有後來的、就是你們現在看見的小龍莊的新面貌呢?!這個專斷,我還是......”

“雨書記,你看是不是你給我們主要介紹一下你們發展的過程呢?要不時間就恐怕不夠用了!

成中間連忙插了一句話。他可擔心他帶着的這一夥次。把人家雨佐明帶領村民們脫貧致副的本領沒有學會幾招,倒給他幾年以後,再變出無數個獨斷專行的小雨佐明出來,那就糟糕透頂了。

“那,還是讓我們村裡地支部副書記來講吧。這些東西我都講膩味了。”雨佐明的興頭被吳永成打斷,顯得有些談興索然的樣子。說罷,就退在了一邊。

通過介紹,魚灣區的村幹部們知道了,自從一九七九年開始,雨佐明用大隊湊起來的10萬元錢。低價從軋鋼廠買來舊部件,串成3機搞冷軋。當年就賺了27萬多元,第二年又賺了60多萬元。

到了一九八一年。小龍莊高頻制管廠成立;一九八二年,小龍莊印刷廠、小龍莊電器廠相繼開工投產;一九八三年,爲擴大規模、便於管理,同時爲能享受到國家對初創公司稅收政策之優惠。雨佐明得到“高人”(吳永成)的指點後,成立了小龍莊農工商聯合總公司,並將建立分廠的權力下放到各廠,非但總公司爲獨立法人實體,總公司之下所建分廠亦爲獨立法人。

如此這般,雨佐明再以滾雪球的辦法。“母雞下蛋”。由一個廠變成4廠。

接着。小龍莊的鋼鐵企業就開始迅速裂變、擴張,一個企業繁衍成幾個。“以鋼爲綱”,帶鋼、線材、管材,生產線一條接一條地建起來了。

依託冷軋帶鋼廠、高頻制管廠、印刷廠、電器廠盈利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規模地不斷髮展壯大,各個工廠下轄的分廠,以“滾雪球”地方式越滾越多,越滾越大。

在農業生產上,雨佐明也提出了其著名的“專業承包,聯產計酬”地說法,將農民掌握的土地,一律集中耕種,鼓勵有能力者系統承包。當年的土地承包大戶牛得草,甚至將小龍莊的農業生產承包經驗,成功介紹到了法國,一時傳爲美談,其時爲一九八二年。

一九八三年—一九八五年,雨佐明先後將小龍莊農業專業隊改組爲農場,強化“統包結合”地土地管理策略,全部耕地改4組承包,不惜重金提高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全村事農勞力在一九八五年已直線降至五十二人,而種植的土地是四千多畝。

村幹部們對小龍莊的福利待遇,記憶尤爲深刻,其主要內容大致可以歸納爲“幾個不要”和“幾個解決”:用電不要錢,用氣不要錢,電話不要錢,上學不要錢,取暖不要錢,住房不要錢;對於所有具備勞動能力的村民,一律解決就業問題;對於光棍漢,村裡一律幫助其解決婚姻問題;對於老年人,村裡一律負責解決其養老善終問題;所有村民一律解決住房安居問題。

這個吳永成清楚,因爲國營企業除了生產費用以外,還要扣除大修理費、管理費、醫藥費等,剩下的纔是利潤。而利潤絕大部分還要上交國家,職工工資、福利都是國家統一標準,不得超過;而鄉鎮企業除了生產費用,就是利潤,並不扣除其它費用,他們的利潤都可以直接參加分配,而且分配數額,由自己決定,並不受國家地限制。

“我們小龍莊今年還準備要建立現代化地小龍莊醫院、小龍莊生物技術研究所、天津理工學院小龍莊分院、小龍莊郵電大樓、香港街、百億路......”

“小吳書記,讓他們聽,我們到會議室外面去走一會。我特別愛和你聊天。你地那句‘發展纔是硬道理’,我一直記在心裡。”

就在那位小龍莊的支部副書記快要結束介紹時,雨佐明拍了一下吳永成地肩膀,親熱地對他說。

“好吧。”吳永成點了點頭,他也正想找機會和雨佐明好好地談一會,有些話不管他能不能聽進去,自己總得盡一點心。如果真要是因爲自己的穿越,而能改變雨佐明後來的命運,善莫大焉!!

“馮霞,走吧,一起出去陪雨書記談一會。”吳永成招呼站在一旁的馮霞。

馮霞沒有吭氣,低着頭和他們一起走出了會議室。

“小吳書記,有句話,不知道我該說不該說?”雨佐明到了外面,莫名其妙地先對吳永成說了這麼一句話。

“雨書記,你在我面前,也不用這麼客氣呀。你有話就說好了。”

“我覺得你是一個能幹成大事的人。雖然你年紀輕輕的就是縣委副書記了,可我覺得官場上不一定適合你。你有沒有興趣到我們這裡來,你要是過來,我就把這個貿易公司的總經理讓給你當,我只擔任村裡的支部書記。你不要笑話我狂妄,我要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們小龍莊,用不了十年,你現在的這個縣委副書記,絕對不如在我這裡當這個總經理。不論是經濟收入,還是社會地位。你信不信?”雨佐明眼睛不眨一下地盯着吳永成。

好嘛,我還沒有開口勸說他怎麼樣,他反倒先想把我拉過來。吳永成苦笑了一下。

“怎麼,你不信?我告訴你小吳書記,到時候,我要讓全村的農民們,都穿上穿西服,紮上領帶,還要買許多世界上有名氣的好車,向世界證明中國農民行。”

其實,那時雨佐明已經扛起了中國農民代表的大旗,他的一切努力,都在證明中國農民“行!”,但是,他畢竟是農民,他也有自己無法擺脫的自身的侷限性。這一切吳永成是深深地清楚的。

特別是當他成功以後,接連不斷的採訪、報道,令僅僅讀過幾年私塾、嚴重缺乏公關教育的雨佐明陷入焦慮與茫然。關於如何去講解小龍莊,如何擺正他自己的位置,而又能避開政治風險,沒有人告訴他到底該怎麼做。而雨佐明於農村改革上的大膽與無畏,亦不斷體現在其與各色人物交往中的豪放灑脫與不拘一格之上。

第四卷 迷茫 第六十三章 原來如此第三卷 崛起 第九十二章 客串一把“媒婆”(上)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零一章 就是他!第四卷 迷茫 第四十三章 同學聚會(下)第四卷 迷茫 第九章 冬夜街景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六十四章 徙木立信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一十五章 巧幹加拼命(上)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零九章 春情盎然(上)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零五章 “水乳關係”第三卷 崛起 第二十一章 兩個婆姨闖省城第四卷 迷茫 第三十三章 放飛的是希望第四卷 迷茫 第十章 走馬上任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零四章 惱人的農田基本建設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五十五章 一波三折(下)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七十七章 園區漫步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七十二章 農夫、山泉、有點田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八十九章 悶聲發大財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一十九章 招才引智(上)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七十章 變卦是有原因的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四卷 迷茫 第四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三卷 崛起 第二十一章 兩個婆姨闖省城第四卷 迷茫 第五十五章 權衡之術第三卷 崛起 第二十章 L市的“第一秘”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三十一章 黨校培訓的日子裡(九)第三卷 崛起 第七十六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四卷 迷茫 第五十六章 同爲天涯失落人(上)第四卷 迷茫 第八十六章 都不容易(中)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一十一章 雷厲風行第四卷 迷茫 第二章 要被提拔了?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八十六章 馬林也發力了第三卷 崛起 第九十八章 影響啊大了那麼一點了(下)第四卷 迷茫 第七章 結果出來了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五十四章 一波三折(中)第三卷 崛起 第六十二章 咱也搞個特區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六十五章 弄假成真(上)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九十二章 民工潮擡頭了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二十一章 都是胡云珍鬧的事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七十六章 啊,黑金第四卷 迷茫 第八十三章 “化緣”(中)第四卷 迷茫 第一百一十五章 佛怒是個什麼樣子(下)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八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一十五章 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第三卷 崛起 第四十八章 潛龍入水(上)第四卷 迷茫 第九十九章 炒作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要上學(下)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一十章 信任也是一種美德第四卷 迷茫 第九十七章 拉票(下)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七十四章 年輕的朋友來相會(中)第四卷 迷茫 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林請客第四卷 迷茫 第五十七章 同爲天涯失落人(下)第四卷 迷茫 第一百二十二章 陰魂不散第三卷 崛起 第五十三章 這就是我的地盤啊?第三卷 崛起 第二十六章 咱也搞個市場經濟第三卷 崛起 第四十三章 請調第三卷 崛起 第九章 震驚上層的的南虎灘事件(上)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九十五章 審查第三卷 崛起 第九十三章 客串一把媒婆(下)第四卷 迷茫 第七十七章 懇求第四卷 迷茫 第三十九章 疲於奔命第四卷 迷茫 第八十二章 “化緣”(上)第四卷 迷茫 第一百二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四卷 迷茫 第五十八章 無爲而爲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五十一章 穩定是第一位的(中)第四卷 迷茫 第一百二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三卷 崛起 第三百章 否極泰來第三卷 崛起 第四十四章 “官倒”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九十一章 還一點債吧第三卷 崛起 第六十五章 劉全富發飈了(上)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二十一章 都是胡云珍鬧的事第四卷 迷茫 第一百零四章 另類親情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九十八章 問題很嚴重(上)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四十一章 颳起了“考察參觀”風(上)第四卷 迷茫 第五十七章 同爲天涯失落人(下)第五卷 輝煌 第十章 招了兩個“小嘍羅”第四卷 迷茫 第九十七章 拉票(下)第三卷 崛起 第九章 震驚上層的的南虎灘事件(上)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九十六章 壞事傳千里(上)第四卷 迷茫 第一百一十八章 小高想“下海”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零七章 跑步也向前了(上)第三卷 崛起 第七十九章 你真當我是病貓??(中)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零九章 你丫挺有個性的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七十四章 這可是好事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三十七章 重獎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二十六章 黨校培訓的日子裡(四)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六十三章 逗樂子!第四卷 迷茫 第一百一十七章 股票交易出籠了?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零三章 新的起點第三卷 崛起 第十二章 地下家庭舞會第三卷 崛起 第四十一章 忍無可忍第三卷 崛起 第一百七十四章 年輕的朋友來相會(中)第三卷 崛起 第九十九章 該來的總要來第三卷 崛起 第二百七十一章 文麗出事了第三卷 崛起 第三十六章 抉擇(上)第四卷 迷茫 第五十六章 同爲天涯失落人(上)第三卷 崛起 第二十七章 到天安門廣場去(上)第三卷 崛起 第五十二章 咱也是個從七品了(下)第三卷 崛起 第二章 省委大院的國家幹部第三卷 崛起 第三十八章 抉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