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再議地方(第一更,求訂閱)

在穩定高句麗的情況後,羅成在此留下駐軍,便是帶人回到夏京城。

大軍出征,全勝而歸。

但對於夏京百姓而言,似乎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因爲自燕雲起兵以來,羅成便是戰無不勝的代名詞,是以此番獲勝歸來並沒有什麼好意外的。

羅成既然歸來,那榮留王等俘虜亦是被帶了回來,羅藝抽空見了一面。這樣的俘虜沒有斬盡殺絕的必要,但放虎歸山同樣不可能。

因此羅藝隨便給他封了個官職,便是將榮留王留在了夏京城中。這已經是極好的結局了,畢竟沒有淪落到身首異處的程度。

榮留王也是個知足的人,從在平壤城被俘虜開始,他就知道自己不再是所謂的高句麗王了,連高句麗都滅了,他又算得了什麼?

這個時候心存僥倖是沒有必要的,榮留王很是心知肚明。如果他還妄圖捲土重來,恐怕下場會無比之悽慘了,這是可以預見的事情。

而且榮留王自平壤城來到夏京,終於是認清了高句麗和中原王朝的差距。其他的地方不說,單單是夏京城這一處,就給人極大震撼。

榮留王看得清清楚楚,此刻的夏京城是那般壯觀,平壤城與之比較,完全是天壤之別,這差距讓榮留王不想說話,很是唏噓。

自羅成出兵以來,夏京城的建設就一直在持續,雖然到現在也還沒有完工,卻已經初具規模了,單以此而言,甚至比長安城還要宏偉不少。

最重要的問題在於,雖然夏京城的規模起來了,花費的錢財卻是讓人瞪目結舌。尤其是知曉這方面的,完全想象不到,損耗竟然這般低。

這就是羅成推行新式材料的好處了,使用起來便捷是一方面,同時成本也要比耗費人力長途運輸低了不知道多少。

可以想象,以這樣的進度持續下去,待到明年差不多就能完全建好了。到時候的夏京就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大城市。

當然了,這不是羅成關注的重點。

此番征討高句麗,態度是一個方面,羅成同時也想以此立威。隨着天下逐漸安定,各路牛鬼蛇神也將慢慢跳出來。

雖然各路反王都被羅成錘老實了,現在都自覺的待在夏京城中,不敢輕舉妄動。但他們並非是造成天下紛亂的主使者。

楊廣爲何會敗得如此悽慘,不得人心只是其中原因之一。最大的問題莫過於地方的基本制度,衆多地主之流,給中央集權造成了相當的麻煩。

在天下各處,所謂的宗族乃至於世家地主,他們都是不穩定因素。只要這個基本調不曾改變,那最終的局面也不會發生多大變化。

然而如今已經不再是此前的大隋了,更不是原本的大唐。而是羅成率領燕雲精銳征戰四方,最終建立起來的大夏。

所以羅成並不想讓這種事態繼續保持下去,直接一刀切顯然是不靠譜的。可什麼也不做顯然也不行,必須要採取合適的方法,將這種局面改變。

如果始終讓大量的財富集中在少數人身上,而底層的人民又沒有晉升的途徑,那這個社會就將如同一潭死水般,毫無生機。

若是在後世,其實情況也差不多,大量的財富集中在少數精英手中。可底層的晉升途徑並沒有阻斷,他們依舊有着機會,雖然限制很多,卻不至於全無機會。

可現在卻不同,被地主佔據的土地,並未成爲可流動的財富資金。那些被捆綁在農田之中的百姓,更是完全無法脫身改變,一代爲農即世代爲農。

這種情況顯然是不好的,當所有人都被束縛在農田之中,羅成的計劃就完全無法推行。因爲沒有足夠的自由勞動力,各地方勢力也將形成頑固的阻礙。

是以在擊敗高句麗歸來後,羅成便是找羅藝商量了此事。二人都是知道變通,若是長此以往下去,恐怕不是什麼好事情。

對於羅成的想法,羅藝還是頗爲贊同的,他並非正統文人,乃是軍功起家。因此他知道地方百姓的難處,若是不將之破除,恐怕大夏也免不了要步隋朝後塵。

地方勢力太過強大了,哪怕平日裡零碎,可一旦被人整合就是一股極強的力量。就算是中央掌控相當的武力,也會對局勢造成相當影響。

而現在大夏立國不久,各處皆爲之臣服,若是不趁這個時候將問題解決,日後就將越發的根深蒂固了,不是什麼好事。

wWW●тtκan●co

於是羅藝坐在龍椅之上,微微點頭說道:“此事確實要想辦法解決,但若是朝廷頒佈命令,地方陽奉陰違的話,恐怕也是不妥。”

羅藝多少有些憂慮,畢竟這是個大問題,牽扯到大夏根基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又是多生禍亂,如果處理好了,那就是脫胎換骨。

但毫無疑問,羅藝也想要看見一個全新的大夏,因此他很是篤定的繼續說道:“但天下之事不可因此懈怠,有些東西必須要將之解決。”

聽得羅藝之言,羅成微微點頭,頷首說道:“父皇所言甚是,但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依靠政令必然是不夠的,必須武力相協。”

無論在什麼時候,武力都是極其重要的,如果講道理講不服人家,那就直接一點武力橫掃。這麼多年征戰下來,羅成深以爲然。

羅藝也不覺得有什麼奇怪,對於他們而言,這本就是極其正常的思路,說道:“正是,若不如此,還不讓這些人反了天了。”

“地方不安,大夏便根基不穩,這件事情還得要成兒你去解決。若是拖延久了,恐怕衆世家還以爲朝廷已經忘記他們了。”羅藝慨然說道。

對羅藝來說,將這件事情交給羅成來辦是最爲穩妥的。畢竟能力擺在能力,毋庸置疑是極其合適的人選,羅藝也能輕鬆不少。

雖然這樣會讓羅成增加不少威望,可羅藝並不在乎這個。他還巴不得羅成能夠早日成長,到時候他就退位讓賢,看見羅成建設強大的夏朝,豈不美哉?

權位這種東西,如果你渴望,他就重要,如果你不屑,他自然也就不足掛齒。

第534章 謀進大興(第一更,求訂閱)第743章 大功告成(二合一,求訂閱)第138章 秦瓊認親(求訂閱,求月票)第320章 示敵以弱(第二更,求月票)第295章 又見老道第402章 衆人之決(第一更,求訂閱)第125章 引兵突襲(求訂閱,求月票)第193章 出城一戰(第二更,求月票)第430章 各路舉動第671章 取得進展(第二更,求訂閱)第795章 虛虛實實第721章 事畢而返(二合一,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三章 李淵深意(第一更,求訂閱)第16章 是袁天罡第26章 欣然應允第312章 一門差事(第一更,求月票)第162章 秦瓊回鄉(求訂閱,求月票)第68章 大興之行第44章 奔跑之旅第772章 誰爲主導(二合一,求訂閱)第315章 議兵沙坨第六百五十六章 多加準備(第二更,求訂閱)第61章 北平好酒第21章 記住了嗎第六百零二章 刻意攻關(第二更,求訂閱)第115章 伏擊羅成(求訂閱,求月票)第557章 攻城落敗(第二更,求訂閱)第704章 策論顯勢(第一更,求訂閱)第262章 進弘霓關第275章 瓦崗寨下第172章 舉兵反隋(求訂閱,求月票)第678章 羅成之嗣(第一更,求訂閱)第113章 突厥之議(求訂閱,求月票)第351章 勸說之事(第二更,求訂閱)第313章 立新可汗(第二更,求月票)第207章 開始售賣第252章 掛錘莊前(第二更,求月票)第737章 一戰終結(二合一,求訂閱)第64章 比試一番第81章 東宮赴宴第693章 扶桑事了(第二更,求訂閱)第701章 詩作之名(第二更,求訂閱)第681章 另有用意(第二更,求訂閱)第314章 心中之憂(第三更,求月票)第392章 怎麼可能(第二更)第479章 千刀萬剮(第二更,求訂閱)第435章 衆人商議第六百五十六章 多加準備(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五章 圖謀北疆(第一更,求訂閱)第124章 誘敵不成(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九十五章 突現轉機(補更二,求訂閱)第352章 金堤關中(第一更,求訂閱)第373章 楊廣心思第55章 練習槍法第254章 互相幫助(第二更,求月票)第444章 成都殺至(第三更)第743章 大功告成(二合一,求訂閱)第791章 得知消息第479章 千刀萬剮(第二更,求訂閱)第448章 揚州大勝第553章 攻城再起(第二更,求訂閱)第493章 衆人之意(第一更,求訂閱)第129章 一槍滅之(求訂閱,求月票)第730章 反向思維(二合一,求訂閱)第394章 元霸出戰(補更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人才之用(第一更,求訂閱)第106章 軍至燕樂第421章 楊廣之謀第127章 夜襲突厥(求訂閱,求月票)第492章 瓦崗之對(第一更,求訂閱)第六百一十六章 早有準備(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八十章 直抵王庭(第一更,求訂閱)第253章 在下之名(第一更,求月票)第523章 奮力攻關(第一更,求訂閱)第194章 實力對比第336章 殿前舉鼎(第八更,求月票)第736章 一觸即發(二合一,求訂閱)第439章 忽然引爆第204章 效果明顯第184章 大破隋軍(求訂閱,求月票)第309章 突襲王庭第701章 詩作之名(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之雷罰(第一更,求訂閱)第149章 楊廣之謀(求訂閱,求月票)第370章 羅成心思第五百八十七章 兄弟相爭(第二更,求訂閱)第215章 再見驍龍第373章 楊廣心思第487章 我不想死(第一更,求訂閱)第814章 最終選擇第801章 全力攻城第15章 世外高人第239章 不可限量第720章 最終結果(二合一,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三章 早有安排(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五章 勸誡衆人(第一更,求訂閱)第810章 全力應對第六百三十八章 此有龍脈(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九章 羅成所謀(第二更,求訂閱)第142章 欲報大仇(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