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四步成詩

楊林的回答讓文帝啞然失笑,道:“若是如此,待退朝後,朕倒是要好好品嚐了。”

緊接着,文帝便是無視衆人翹首以盼的目光,下令道:“來人,將這些酒拿下去,小心保存。”

將壇口小心封好,一衆禁衛將殿中斷腸酒小心帶了出去,從文帝方纔的命令便可看出,文帝對這斷腸酒還是極爲珍視的,他們自然不敢懈怠。

待酒香逐漸消弭,殿中的氣氛也是舒緩下來。經過這一波事情,文帝對羅成也是有了一定的瞭解。如今文帝看羅成的目光都變得不同。

此刻文帝心中,對羅成評價頗高。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在朝堂之上,閒庭信步,風輕雲淡。更是能夠對他的問題給出令人滿意的回答。

同時才氣過人,能夠寫出《斷相思》如此氣魄驚人、意蘊深厚的詩作。再根據丁延平楊林所言,可見羅成習武亦是天資過人。

綜上種種,文帝對羅成非常滿意啊!這樣天資過人,聰明機智的臣子,誰不喜歡?雖說之前有些不愉快,但都被文帝選擇性遺忘。

對此,羅成唯有置之一笑而已。不錯,文帝是至尊,是一國之君,需要照顧臣子的感覺嗎?並不需要。

而且羅成也沒有什麼好介意的,如今的文帝地位再崇高,也活不過幾年了,而且是被自己兒子幹掉,更讓人覺得悲哀。

但如今的羅成卻不是原本的羅成,不是那個英年早逝,二十四歲被萬箭穿心而死的羅成了。不僅如此,羅成更要建立自己的基業,做出一番大事來。

就地位而言,羅成和李世民有什麼差距嗎?李淵是高官是權貴,割據一方。羅藝亦是北平王,佔據燕雲,擁有着天下最強的騎兵精銳。

比爹,羅成絲毫不差。再比自身,原本的羅成雖然武藝超羣,但在拉攏人心上和李世民相比,確實是差了不止一籌。

但如今,不僅羅成本身就不比李世民差,更是有系統相助。作爲被系統選中的天命之子,羅成豈會畏懼李世民?

這一世,縱然是蒼天欽定的天子,他亦是要將之擊敗。羅成心思通透,一瞬間看破很多。總而言之一句話,他是羅成,平生不弱於人!

“自大隋建國以來,涌現不少青年俊傑,足見天佑我大隋,朕甚感欣慰啊!”文帝由衷感嘆一聲。

他聯想到宇文成都等人,雖說比不上羅成完美,但如此多人傑涌現,豈不是昭示着大隋將要越來越興盛了嗎?

殊不知此刻,在他身前不遠的羅成卻是對此嗤之以鼻,心中腹誹:“人傑確實不少,只不過這可不是昭示着大隋越發興盛,而是預示着亂世將至……”

有俗語說亂世出英雄,羅成深以爲然。

文帝正自個樂呵,一人向前出列,行禮道:“啓稟陛下,既然北平王世子有如此才華,不若在此趁興作詩一首,昔日曹植七步成詩,今日羅成朝堂作詩,亦不失爲一段佳話!”

此人正是尚書左僕射楊素,此刻臉上含笑向文帝進言,文帝聞言,果然是喜不自勝,笑道:“如此倒是不錯,那愛卿便來作詩一首,亦舒朕之心意。”

羅成瞥了楊素一眼,有些無語,他不認識楊素,但爲啥感覺這廝在針對他啊!

不過文帝都提出了要求,羅成便是表現得異常慷慨,欣然應允道:“陛下之命,臣下不敢不從,便獻醜了。”

羣臣注視,之前他們尚能有所懷疑,可若羅成真能依文帝之意,作出佳作,他們縱然不相信也得信了。

方纔提出此言的楊素,亦是面帶微笑的看着羅成。但他的想法卻是與大多數人不同。他之所以出頭,無非是試探羅成罷了。

畢竟對羅成,他已經有了許多想法……

шшш▪ ttKan▪ ¢○ 經過短暫思索,羅成靈光一閃,想到一首契合主題的詩作,他微微拱手,笑道:“啓稟陛下,詩作已成。”

雖說文帝亦是想要考量羅成一番,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羅成如此之快便給出了答覆,不禁有些詫異。

羅成緩步走着,一步一句: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原本聽完前兩句,文帝臉色微變,可是隨着最後一句點睛之筆,文帝雙眸都是亮了起來,竟也是起身,口中讚歎:“好一個‘不拘一格降人才’啊!愛卿果然深明朕心。”

原本前兩句的意思稍顯低沉,但後面氣勢磅礴的兩句一出,前面二句便是變成了巧妙無比的鋪墊。讓整首詩的氣度都爲之昇華,那洶涌生機,如撲面而來。

楊素也是不禁眼前一亮,這首詩給他的感覺和之前的《斷相思》截然不同,斷相思雖好,卻終究拘泥一人,但這首詩,同樣氣勢磅礴,卻是格局在天下,給人感覺與衆不同。

在場的大臣,除了出生土莽的武將,其他人不管怎麼說也是讀過書的。有人或許寫不出什麼佳作,但是鑑別能力還是有的。

此刻羅成一步一句,從開頭的九州風雷開始,往後層層鋪墊,直到一句‘不拘一格降人才’點題,恰到好處,形成了全詩的一個大高潮。

這一刻,衆人皆是緘口不言了。此刻也沒有什麼好說了,話多了反而丟臉,人羅成才十三歲就能寫出這樣的詩作,他們這麼大,還比不上羅成。

若是被樹做典型,到時候被羅成吊起來打,場面尷尬是小事,若是顏面盡失,他們還如何在此混下去。

不自覺間,衆人的目光微飄,便是看向了方纔怒懟羅成的李姓大臣。今日在文帝面前強出頭,已被文帝不喜。以後的日子,恐怕不好過了。

李姓大臣亦是臉色一白,心中後悔,自己爲何一時腦熱當了這出頭鳥。不僅得罪了羅成,更是讓文帝反感,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唯有楊林最自在,羅成雖然皮了一點,但本事還是有的。朝堂之上,他都被搞得心驚膽戰,最後還是被羅成化險爲夷。

所謂伴君如伴虎可不是開玩笑,楊林與文帝關係雖好,但楊林在文帝之前,還是不敢放肆,君臣身份懸殊,由此可見一斑。

朝堂上,羣臣心思各異。

求推薦,求收藏

?

第670章 再議地方(第一更,求訂閱)第202章 又是新年第338章 恐怖如斯(第十更,求月票)第125章 引兵突襲(求訂閱,求月票)第735章 決一死戰(二合一,求訂閱)第250章 壽宴結束(第五更,求月票)第184章 大破隋軍(求訂閱,求月票)第282章 楊林敗退第757章 天下局勢(二合一,求訂閱)第357章 元慶之決第547章 轉移目標(第二更,求訂閱)第816章 人生幻夢第708章 狠媷一把(第一更,求訂閱)第728章 各有謀劃(二合一,求訂閱)第289章 時機已至第758章 危機來襲(二合一,求訂閱)第300章 抵敵之計第119章 英魂歸鄉(求訂閱,求月票)第351章 勸說之事(第二更,求訂閱)第704章 策論顯勢(第一更,求訂閱)第六百四十章 投靠效忠(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一章 拒絕結盟(第二更,求訂閱)第744章 圖謀後事(二合一,求訂閱)第五百九十四章 堅定心意(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八章 兄弟相殘(第一更,求訂閱)第六百章 識破埋伏(第二更,求訂閱)第352章 金堤關中(第一更,求訂閱)第177章 虛虛實實(求訂閱,求月票)第428章 師出有名第711章 趙郡李氏(第二更,求訂閱)第287章 說服姜鬆第555章 奇襲北平(第二更,求訂閱)第725章 出兵西域(二合一,求訂閱)第338章 恐怖如斯(第十更,求月票)第151章 說服羅藝(求訂閱,求月票)第499章 進逼洛陽(第一更,求訂閱)第六百五十章 開始考覈(第二更,求訂閱)第279章 矛盾激化第413章 各回各家(補更二)第686章 聯合各方(第一更,求訂閱)第783章 各自圖謀(二合一,求訂閱)第291章 系統任務第五百七十八章 留下藥王(第一更,求訂閱)第254章 互相幫助(第二更,求月票)第365章 是飄了嗎第794章 殺雞儆猴第130章 突厥退避(求訂閱,求月票)第378章 院中之語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威無雙(第二更,求訂閱)第36章 初次演武第418章 吃飽喝足第32章 一較高下第742章 開始實測(二合一,求訂閱)第671章 取得進展(第二更,求訂閱)第470章 土雞瓦狗(第一更,求訂閱)第472章 破城擒敵(第一更,求訂閱)第785章 絕對碾壓(二合一,求訂閱)第735章 決一死戰(二合一,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六章 合併屬性(第二更,求訂閱)第459章 宇文之動(第二更,求訂閱)第247章 羅成之禮(第二更,求月票)第155章 大興之事(求訂閱,求月票)第397章 以力戰之第685章 扶桑高手(第二更,求訂閱)第385章 匪夷所思第731章 全盤謀劃(二合一,求訂閱)第140章 謀個前程(求訂閱,求月票)第486章 不相上下(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九十五章 突現轉機(補更二,求訂閱)第114章 探查消息(求訂閱,求月票)第208章 效果驚人第152章 離開北平(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八十五章 循循善誘(第四更,求訂閱)第374章 應對之法第693章 扶桑事了(第二更,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四章 棄關撤離(第三更,求訂閱)第298章 突厥王子第六百三十七章 再見衆王(第一更,求訂閱)第245章 貴客雲集第101章 迴歸北平第326章 大軍歸來(第二更,求月票)第520章 繞後埋伏(第五更,求月票)第164章 山東唐壁(求訂閱,求月票)第六百二十七章 掃滅李唐(第一更,求訂閱)第790章 確定目標第211章 一事相求第499章 進逼洛陽(第一更,求訂閱)第746章 蒸汽機船(二合一,求訂閱)第206章 萬事俱備第64章 比試一番第493章 衆人之意(第一更,求訂閱)第156章 文帝之決(求訂閱,求月票)第200章 再回北平第420章 平賊之計第六百四十三章 活字印刷(第二更,求訂閱)第772章 誰爲主導(二合一,求訂閱)第41章 百人成軍第五百七十一章 羅成加冠(第二更,求訂閱)第231章 開個玩笑第399章 應對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