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章 洗牌(下)

在袁紹的主持下,一個六歲大小、比漢獻帝還要長一輩的劉氏子孫在冀州稱帝。

冀州大小官員紛紛前來道賀,大禮參拜那個坐在金鑾寶殿上的六歲娃娃。

而袁紹呢,自封爲大將軍,並將自己身邊的文臣武將一一封賞提拔,自顧自地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帝國官員建制。

眼見自己也成了大將軍,與那洪翔一般身份,被洪翔壓制許久心中憋悶得幾乎快要發狂了的袁紹,終於揚眉吐氣了一把,當即宣佈大赦天下,以普天同慶新皇登基。

當然,這個大赦天下的命令,也只有冀州這區區一個地方而已,其他的諸侯們卻紛紛對袁紹這般頭腦發熱的舉動感到不解。

爲何四世三公的袁家,會出現這麼一個笨蛋呢?

如此一來,原本會成爲衆矢之的的洪翔,不但少了一個對手,而且還多了一個替自己分擔壓力的靶子。

就在諸侯都在暗自嘲笑袁紹這事兒做得愚蠢之際,令他們更加驚訝的事情發生了。

掌控豫州、揚州兩地的袁術,在袁紹扶植傀儡小皇帝之後,更加明目張膽地推舉了一位新皇。而那個所謂的新皇,居然不姓劉,而姓袁。

沒錯,那新皇的名字就是“袁術”。

以袁術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既然袁本初那傢伙僅僅佔了一個冀州而已,便可以隨意推立一個小娃娃登基,那麼我手握兩個州,又爲何不能自己登基稱帝呢?

其實,他的目的也與提議袁紹推舉小皇帝當傀儡的許攸差不多,都是爲了給洪翔分擔諸侯注意力的。

反正袁術死豬不怕開水燙,再加上北靠洪翔勢力範圍,南邊也沒什麼像樣的大敵,即便是荊州那邊的劉備、曹操、孫堅三人,也正暗自較真呢,哪有空去搭理他袁術的事?

就這樣,一時間,整個大漢天下鬧着玩似的出現了三個朝廷。

當然,這三個朝廷之中,最受人認可的還是洪翔掌控的漢獻帝一脈。至於袁紹和袁術,那基本沒人認可,權當是日後以此來攻打他們的最好由頭了。

天下諸侯雖然不認爲袁紹與袁術二人的小朝廷有什麼作用,但是身處長安的漢獻帝手下那幫朝廷老臣們可就坐不住了。

他們認爲自己代表的正規皇權受到了挑戰,聯名要求洪翔放棄繼續追擊董卓,掉頭現將袁紹與袁術兩個反臣賊子消滅掉。

原因很簡單,反正董卓已經沒有皇帝在手了,不足爲懼,就讓他與馬超去互相撕咬去就是。而袁紹與袁術卻是必殺不可,否則漢獻帝算什麼?他們這羣朝廷的棟樑大臣們又算什麼?!

面對朝廷那幫大臣們的聯名提議,洪翔呵呵一笑,道:“那事兒不急,眼下最重要的是遷都。我已經與幾個重要大臣和皇上商議好了,不日將把帝都遷到我的治下濟南城去。如此一來,大漢根基堅固無比,到時候再對付幾個逆臣賊子不遲。”

“哪個大臣同意了?”有大臣滿臉怒色地問道。

其他大臣也是一臉激憤之色,彷彿自己不知道此事,就不算數一般。

“朝廷方面,老臣王允;我這邊,軍師賈詡、郭嘉、荀攸、荀彧等人一致同意;而皇上和皇后也是表示早就想去濟南城見識一下《大漢國民報》上曾多次提及的現代化的豪華設施了。所以……咦,你要反對麼?”洪翔故意道。

那個大臣和其他大臣見狀都是一臉驚恐。

WWW ¸Tтkд n ¸c o

倒不是怕洪翔的語氣如何,而是洪翔身邊的典韋、許褚二將實在太過駭人,而且最近這段時間以來二人根本不把他們這些朝廷老臣放在眼裡,似乎只有洪翔纔是老大。

這使得眼見二人牛眼怒瞪衆人之際,再也沒人敢多說一句話,彷彿只要在自己嘴裡蹦出半個“不”字來,那兩個門神一般的傢伙就會衝下來一左一右將自己撕個粉碎一般。

就這樣,洪翔將帝都遷到了濟南城。

至於那些朝廷老臣,除了王允和王允給的一個名單上的忠貞義士之外,其他人都被留在了長安城,當作他們當初表示不願遷都的回報。

用洪翔的話來說就是:既然你們不願走,我也不勉強,那就留下來打掃長安皇宮吧,也算有個事做,年紀大了手腳得到鍛鍊,還能多活兩年。

遷都之事完畢,整個洪翔的治下諸州郡的百姓都如過年一般,張燈結綵、鞭炮聲、擂鼓聲不斷。

那些鞭炮,都是新都濟南城內的洪翔鞭炮廠出產,每一個鞭炮都是雷得驚人,嚇得初入濟南城的漢獻帝都差點尿了褲子。

事後漢獻帝還私下對皇后表示:朕雖然生長在皇宮之中,但是來到濟南城這才發現,過去的視野實在是太狹窄了。老師就是老師,朕差之遠矣。

隨後,漢獻帝還流露出想要禪讓之意,但是被得知此事後的洪翔斷然拒絕。

只是,洪翔雖然並未答允接受漢獻帝的禪讓,但是朝中的大臣職位,除了王允等幾個忠貞老臣之外,全都落到了洪翔麾下的文臣武將頭上。

大家得到了升官加爵,自然歡喜無比,對於當初選擇跟着洪翔混,更絕自己英明無比。

軍師賈詡私下曾對徒弟姜維道:“有明君如大哥,真乃吾之大幸矣。”

同時,他暗暗慶幸,當初第一次見到洪翔之後,就覺得洪翔不凡,從而果斷拜主,成爲了洪翔的結拜二弟。眼下這一切的美好生活,都是拜當初那拜主所賜啊。

果然,人生有時候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有些冒險的決定,可能會給自己帶來一生的榮華富貴、高人一等。

賈詡選擇對了,姜維選擇對了,所有跟着洪翔混的文臣武將們顯然也選擇對了。可是,其他那些尚自明裡暗裡與洪翔較勁的諸侯們呢?

恩,諸侯們此刻還未找到正確的人生道路。所以,他們的生活註定不會如賈詡、姜維那些人那麼美好,起碼現在是如此。

別的不說,就說西涼那邊吧。

原本佔據西涼的強橫馬家軍,此刻已經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在西涼自立爲王的韓遂軍,以及屯重兵於長安以西二百餘里處的郿塢、並對西涼虎視眈眈的董卓軍,這兩支野心勃勃的諸侯大軍了。

558章 風起雲涌(中)78章 袁隗出手249章 管亥登場367章 下旨抄家485章 夜襲381章 史阿的決斷(下)112章 如意算盤425章 洪翔出擊181章 武威大捷562章 奇襲韓遂(下)21章 誓滅西北叛軍167章 救治雅丹208章 《悟空仙道》360章 陳珪賠罪675章 這纔是大佬(中)182章 戰果677章 將計就計580章 生死考驗(下)490章 大局已定420章 貂蟬不見了455章 天羅地網390章 刺客乍現61章 一定會回來的667章 危機降臨(下)688章 改革(中)518章 漢中之戰(上)465章 將熊熊一窩53章 做大事不能惜身210章 救治王允553章 正版馬雲祿543章 馬超之危(上)491章 再收猛將430章 飛鴿傳書520章 漢中之戰(下)597章 天下一統(中)516章 雄才偉略106章 典韋拜主616章 大草原之主(上)17章 袁紹吃癟402章 龍紋進化643章 教育改革82章 軒轅劍與龍膽亮銀槍472章 大開殺戒192章 董卓的底牌643章 教育改革181章 武威大捷319章 落魄的喬公287章 兵不血刃253章 進階神兵122章 計取潼關455章 天羅地網688章 改革(中)582章 重獲新生(中)87章 落日弓170章 獲《遁甲天書》16章 驕傲的袁紹165章 摧枯拉朽271章 于禁逞威435章 夜襲敵營216章 手到擒來605章 曹操病了66章 六味帝皇丸657章 姜維滅敵18章 龍鳳樓341章 宮門激戰(6)79章 洛陽危矣230章 意外結局627章 南蠻首戰(1)591章 禪讓(上)571章 龍紋驚變(下)235章 磚石與土木之爭60章 虎不在,猴當王689章 改革(下)171章 寶馬絕影538章 長安易主(中)298章 收穫66章 六味帝皇丸442章 臨陣對決159章 收服狼羣63章 路是自己選的151章 計謀實施408章 洪翔vs呂布(上)24章 恩威並施357章 安排613章 一路向東(上)272章 螳螂捕蟬394章 奇異的蛇蛋(下)498章 武堂擴編(下)311章 威服袁術527章 探尋真相(下)216章 手到擒來455章 天羅地網436章 神秘的任務653章 因禍得福(上)689章 改革(下)22章 涇渭分明91章 欲去長安,必取潼關617章 大草原之主(中)163章 強弩之末349章 秋後算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