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德軒社

次日清晨,天色剛矇矇亮,蘇宸一大早就起牀了,聞雞起舞,在院子內不大連貫地練了一下拳法,又做了單槓和啞鈴,加強體能訓練。

昨日蘇宸被曹家的家丁圍毆,對他還是有些打擊的,他得繼續加強習武,不然以後遇到惡少和潑皮,自己不能每次都指望着彭箐箐出現救他啊!

再說,總被一個少女搭救,實在有些尷尬;陰盛陽衰,此風不可長!

蘇宸對翻浪拳更加認真許多,因爲經過跟彭箐箐交流,他提出練套路沒啥大用的話,實戰發揮不出來。但是遭到彭箐箐的反駁,並且鄭重其事跟他說,練套路絕對是習武的必經之路。

因爲套路的每一個招式,都是經過綠林豪俠前輩,摸索實戰和形意,結合創造出來,然後把各種招式形成套路,創出了一套拳法,任何一個招式都是有講究,有用處的,絕非胡亂編造。

習武者,每天要不斷練幾遍套路,反覆練,常年苦練,肢體肌肉和意識反應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在實戰中,不必使用具體連貫套路,而是根據自己常年熟練的單招式,靈活使用,條件反射地出手。

在格擋,出擊,快速反應中,使出最適合的一招半式,而這時候,招式就如同一個個分散的漢字,所以組合,就能組成不同的句子和文章。

練武也不能僵化,以爲死記硬背,用套路去打人,就特錯特錯了。

而且每一種拳法的套路,在不斷演練中,每一招式都是在鍛鍊身體的不同姿勢,不同肢體部位,鍛鍊身體的協調性,力量把控,柔韌性,連貫性等等,也是有作用的。

至於能不能成爲大俠和高手,那就難說了,要看習武者自己,有沒有慧根,有沒有悟性,有沒有奇遇,能不能更進一步。

蘇宸不是很懂,但是很羨慕武藝超羣的高手,爲了提升自己的體能,做完單槓之後,綁上了腿部沙袋,開始出去跑步了,今天又到了跟張大川約定交稿的日子。

從柳河坊的打索街出去,大約兩裡多地,就來到了關河橋頭。

張大川已早早等候在這裡,蘇宸有些驚訝,好像不論自己如何提前過來,這老頭子都等在這了。

“蘇公子早!”張大川看到蘇宸之後,頓時滿臉都是笑容,彷彿把皺紋都撐開了不少。

“張老伯,這幾日說書如何?”

“挺好,聽衆越來愈多,每日的晌午和晚上,都有人慕名過來聽這隋唐演義的故事,只要連貫推新,隨着劇情展開,肯定能夠更加火爆。”

蘇宸笑着點頭:“那就好。”

張大川從懷內摸出了銀子,說道:“蘇公子,這是十兩銀子,是這幾日子的酬金分成,老朽覺得,銅錢太重了,公子攜帶不便,所以,就把十貫錢兌換了碎銀子!”

蘇宸接過來,微微點頭,雖然十兩銀子對於還債還是杯水車薪,但好歹也算一些收入,用於日常花銷和生活,那是綽綽有餘了。

目前自己用於研發新東西的物料,都是從說書話本里提成出來,作爲啓動資金的。

“這是話本接下來的四回,都交給你了,下次咱們見面,約五日之後吧。”

“公子辛苦!”張大川一聽交稿有四回,頓時眉飛色舞,連他對這個故事都抱有很濃烈的興趣,再經過他的解讀和渲染、衍生,講起來跌宕起伏,相得益彰。

蘇宸跟他完成了交易,就快步離開了,不想引起別人的注意。

張大川望着蘇宸遠去的背影,

面帶微笑和欽佩,現在的收入可觀,加上人氣高漲,他已經成爲範樓戲班子的帶頭人了。

潤州城內不少瓦子的說書人投奔過來,打算跟張大川學習隋唐演義這個話本,他也開始收徒講學了。

昨天還有徒弟提議,要不要給他們這個說書班子起個響亮名字,張大川暫時擬定了一個:德軒社!

德,是藝德!

軒,是蘇以軒的字。

一旦推廣開,說書行當,也有了自己的小社團。

………

蘇宸一口氣跑步來到運河邊,已然渾身是汗,站在堤壩上,望着河水滔滔,船艘航行,在水面上俱是大船,畫舫小船很少。

通過這條運河,每日運到潤州城的貨物、青菜、材料等多不勝數,同樣,也有數之不盡的潤州產物,通過河運,送往其它州府,或是入江東去,楊帆出海。

可以說,發達的水系河運,給潤州城的經濟帶來巨大影響,南唐除了金陵都城外,也只有潤州城最爲繁華了。

不過潤州城與北岸的廣陵揚州,只有一江之隔,那裡駐紮了大宋的駐軍,每年都在增多,一旦宋唐開戰,潤州城也會首當其衝,遭遇戰火侵擾,十分危險。

蘇宸在堤壩上閒庭信步,走着走着,竟然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老者身影,正是韓熙載。

他穿着一件圓領長袍,頭戴儒巾襆頭,在河邊的畫板上提筆寫作,站在他身邊,除了家僕來福,還有一位四十多歲的男子,文質彬彬,一身帽衫,佇立在旁。

當蘇宸又走近幾步時,韓熙載已經停筆,旁邊的男子開始評說着。

“韓老哥,這首《訴衷情》詞寫的不錯,直抒胸臆啊。南下千里覓公侯, 十年駐揚州。一朝夢斷江北,盡喪在柴周。志未消,鬢已霜,空嘆首。餘生北望,心有定邦,困老潤州!”那帽衫男子讀完,有讚歎:“好一句心有定邦,困老潤州!”

韓熙載搖頭一笑道:“憂憤的心境有了,詞的意境和典故,都還差了些!”

這一首詞言簡意賅,描寫的正是他的年輕時候的經歷,來南唐避難,打算封侯拜相,有朝一日王師北定,幫助南唐國主平定天下,幹出一番大事業。

但十年間在揚州城停步不前,根本沒有被受重用,直到李璟登基,才逐漸啓用了韓熙載,但還是以文官秘書郎爲主,掌管圖書經籍,卻非相職,有力無處使,尤其是北周忽然南攻,李璟不聽他勸,任用了一些誇大其詞,不務實的好戰派,被柴榮率領的後周大軍打的一敗塗地,淮南十三州盡失。

“志未消,鬢已霜,空嘆首”這三個短詞句,就是韓熙載目前的寫照,心中志向還沒有完全滅,但是已經雙鬢髮白,有心無力,鬱郁不得志,只能空嘆首了。

最後的一句“餘生北望,心有定邦,困老潤州”一揚一抑,形成了強烈的情感落差,令人難以自己。

中年男子道:“韓老哥不必自謙,這首詞開合動宕,情調幽咽,又不失開闊深沉,能夠體現出韓老哥未忘國憂的情感。”

蘇宸停在原地在猶豫,要不要過去打個招呼,又擔心像上次那樣唐突。

這時候,韓熙載轉頭的時候,正好發現了不遠處的蘇宸,怔了一下,旋即露出笑容道:“蘇宸小兄弟,過來一敘!”

581.第579章 惻隱之心504.第502章 拜訪白府282.第280章 洞裡夜話227.第226章 格物致知249.第248章 挽留二女694.第692章 沉船事件第二十二章 奇葩老丐761.第759章 後蜀亡446.第444章 提出策略第九十九章 甘拜下風346.第344章 偷佔便宜第七十三章 素素邀請169.第168章 鹽之道大有學問(求月票!)604.第602章 暫代主將之職524.第522章 朝會參政602.第600章 暗藏鋒芒487.第485章 議和退兵614.第612章 離間之計383.第381章 牽腸掛肚728.第726章 劫富濟貧657.第655章 掌控自己的命運341.第339章 法醫蘇宸226.第225章 幻想與現實的差距274.第272章 尋求對策第三十二章 庭院深深265.第263章 防火防盜防閨蜜670.第668章 海闊憑魚躍第七十七章 無債一身輕736.第734章 登基大典705.第703章 出征長樂府367.第365章 掃把星誰不怕676.第674章 無法接受599.第597章 人性的考驗670.第668章 海闊憑魚躍第一百零八章 全靠演技384.第382章 幸災樂禍685.第683章 勢在必得第五十章 多情卻被無情惱第五十三章 才女相邀第一章 正是江南好風景631.第629章 出使人選229.第228章 謀劃小周後370.第368章 針鋒相對619.第617章 夜奪渡口180.第179章 科舉打算666.第664章 恨其不爭117.第117章 和解(第三更)264.第262章 訂婚之事218.第217章 端午小聚627.第625章 回門宴413.第411章 戲如人生238.第237章 淪爲笑柄489.第487章 回蜀都!299.第297章 初見周娥皇125.第125章 青樓看戲第三十三章 大醫凜然第八十七章 失之交臂第二十九章 萬事俱備,只等開刀451.第449章 招賢納士227.第226章 格物致知134.第134章 商議對策第四十二章 親自下廚第四十六章 冤家路窄595.第593章 培養嫡系135.第135章 夜裡私話262.第260章 河東獅吼560.第558章 兄妹對話449.第447章 國法難容第八十一章 憐憫之心第八十九章 有所懷疑第六十八章 潤州第一快的少年359.第357章 複雜的派系533.第531章 創辦官企337.第335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651.第649章 上朝與賞賜706.第704章 海運行商741.第739章 宋軍西退260.第258章 再次切磋759.第757章 小團聚356.第354章 詩會相邀191.第190章 危機來臨510.第508章 如實說來550.第548章 再次相見528.第526章 爲國爲民的蘇郎146.第146章 攘外須先安內164.第163章 轉運使到來524.第522章 朝會參政615.第613章 謀劃漳泉之地532.第530章 澄心堂議政599.第597章 人性的考驗389.第387章 治國之見319.第317章 毒性不強185.第184章 化學理論702.第700章 軍官培養與提拔363.第361章 飲酒作樂第七十一章 悽然處境577.第575章 有求而來748.第746章 相思入骨264.第262章 訂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