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A光芒 讓央行總裁「更可口」

政院林全4日請辭獲准,央行總裁淮南(左)下午前往政院。(陳怡誠攝)

剩不到半年時間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即將卸任,彭立下的「14A障礙」,後繼者都難逃被比較,能無縫接軌就算不錯,只是要接彭握了20年的棒,絕對需要時間,內升、空降都好,沒有孰優孰劣,但絕對不宜再拖。

彭淮南掌央行近20年,拿14個A是肯定,但也是「時勢造英雄」。當年彭淮南臨危授命接掌央行,某種程度也是硬上,沒來得及讓各方角力,加上隨之而來的亞洲金融危機,彭淮南外匯背景出身,得以一戰成名。

上臺就立戰功,加上任期制保障,讓彭淮南如魚得水,得以橫跨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及蔡英文四任總統。但盛名之累也成爲彭淮南的包袱,這幾年央行的保守作風,面臨科技金融潮來襲,更顯左右支絀。

很多人覺得彭淮南風光,但令不出央行卻也未必開心。表面上,歷任總統推崇彭淮南至極,把彭視爲經濟總規畫師,但現實是彭淮南每回對經濟開的藥方,永遠停留在處方籤,別說有沒有效果,是根本沒人服用

要穩還是要變,沒有一定。從次貸風暴、金融海嘯經驗證明了堅持「穩」的重要,適時的踩煞車方可免於災難;只是災難過去了,大家又忘記了穩的可貴,所有矛頭指向央行不知變通,拖累金融業發展

央行的問題,除了穩與變外,還有更多的政治壓力。央行每年揹負繳庫盈餘,接任者有沒有那麼會賺,馬上見真章。再者,如果綠委要求新臺幣改版,下任總裁還有沒有辦法像彭這樣頂得住,一句話擋回去?

或許是彭淮南在外的光芒,讓央行總裁這個位置變得可口,每次換屆都有人爭,只是爭不過彭淮南。然而隨着「彭淮南時代」結束,確實面臨到要循「彭規」下去,還是走出彭淮南過往風格,面臨抉擇時刻

隨着林全閃辭,接任下屆總裁的「最大公約數」不在,爭奪央行總裁勢必白熱化。與其爭到損及央行獨立性,不如隨內閣改組,儘早決定接任人選,讓接任總裁有足夠時間與彭淮南交接,纔是全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