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複製半導體供應鏈 日媒:老美製裁給陸晶片業大機會

陸美科技爭霸,讓大陸半導體自主化加強動力前進。(圖/達志影像)

陸美科技產業爭霸,讓大陸半導體產業重新審視過度依賴美國供應商的問題,根據統計,半導體生產設備有3成以上需要跟大陸本土企業採購,纔有辦法支持該產業自主化,這替大陸半導體生產設備與材料供應商造就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

美國政府過去幾年以來對大陸半導體產業發展重擊,先是華爲美國商務部祭出實體清單,美企被迫暫停與華爲業務往來,晶片來源遭到限制,所幸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擁有自身研發的多項技術,含有美國技術含量較低,但在1年後,美國政府加緊制裁力道連臺積電、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無法供貨給華爲,讓華爲消費者業務部門面臨生存危機。此外,中芯國際也在2020年底遭列貿易黑名單,甚至要從美國進口半導體生產設備相當困難。爲此,大陸半導體業者改從日本進口半導體生產材料,並收購二手半導體生產設備

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美國製裁不手軟北京當局想要將半導體供應鏈美化,提高大陸半導體自主化,當成「國家緊急狀態」(national emergency)等級來處理。紫光集團旗下記憶體大廠長江存儲,在北京當局指引下,積極調整供應鏈,希望以本土半導體生產設備商取代美國廠商供應的設備,該公司800名員工,1天3班檢視製程,從設備、化學品,到設備裡頭的螺絲螺帽零組件,該動作已經進行2年,至今仍在持續。

大陸半導體自主化進程,造就當地設備供應商千載難逢的機會,除了北京當局撒錢補助,讓大陸科技巨頭小米、Oppo、聯想等願意向大陸本土業者下單,大陸晶片業高層透露,雖然中央沒有白紙黑字下令,但所有業界人士都一致行動,當要建新的晶圓廠或是擴產,都至少要有3成以上的本土業者支持。

報導也比較,長江存儲類似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大陸半導體生產設備龍頭北方華創類似美國半導體生產設備大廠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陸方甚至希望北方華創未來有機會能挑戰應材;,中微(AMEC)則是類似生產蝕刻設備業者科林研發(Lam Research);華海清科生產化學機械平坦化(CMP)設備,同樣要以挑戰應材爲目標

大陸晶圓代工業者下單,讓當地設備供應與材料業者業績遠遠好過預期,離子注入設備業者凱世通高層透露,不僅是2021年產能滿載,還要繼續擴產,應付龐大的需求。北方華創的2020年獲利創新高,年增73%;中微在2020年下半年同樣遭列實體清單,但該公司年度盈餘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