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滴血遏止遺傳悲劇!黏多糖症新生兒公益篩檢6萬兒受惠

保健基金會、黏多糖協會及馬偕醫院醫療團隊攜手領航黏多糖症公益篩檢。(圖/保健基金會提供,下同)記者李佳蓉綜合報導頭圍比一般孩童大,嘴脣也愈來愈厚」這是黏多糖患者外貌特質。黏多糖症爲罕見遺傳疾病,患者出生時並無異樣,由於症狀多樣化,多數都要花一年半至三年才能確診。爲遏止像黏多糖症這種先天代謝異常遺傳悲劇家庭上演,衛生保健基金會從今年九月起,推動黏多糖症新生兒公益篩檢,預計將有六萬名新生兒受惠。

25歲的家誠,爲黏多糖第二型患者,此種遺傳疾病,連同家中兩位表弟表舅都爲黏多糖患者。剛出生的家誠與其他孩子並無不同,漸漸地他的頭圍比一般孩童大,嘴脣也愈來愈厚,和表弟愈來愈像,但家人不以爲意。從小易生病的家誠,幸運的遇到高警覺性醫生建議媽媽帶往醫院檢查,檢查後才知道,原來是得了家族遺傳代謝疾病-黏多糖症。

▼黏多糖症第二型患者易家誠。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衛生保健基金會董事長孫得雄表示,爲了遏止像黏多糖症這樣先天代謝異常遺傳悲劇在家庭上演,基金會從九月起,推動黏多糖症新生兒公益篩檢,首波將針對宜蘭縣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嘉義縣臺南市屏東縣推行,將提供免費篩檢黏多糖症第二型與第六型,預計將有六萬名新生兒受惠。衛生保健基金會新生兒篩檢中心長江傳箕補充,新生兒家長只要在寶寶出生後48-72小時,參加溶小體儲積症篩檢,基金會即免費提供黏多糖症第二型與第六型篩檢;只要由醫院或診所採取新生兒約0.2cc的腳跟血液,滴在認證合格濾紙血片交由保健基金會新生兒篩檢中心檢驗,即可知檢驗結果馬偕紀念醫院罕見疾病中心主任林炫沛強調,黏多糖症是罕見遺傳疾病,患者出生時並無異樣,由於症狀多樣化,多數患者都得花一年半至三年才能確定罹患黏多糖症。以第一型黏多糖爲例,亞洲的初診年齡爲4.64歲,確診年齡爲5.14歲。林炫沛表示,於確診前大部分家庭已添新成員,若能提早知道,即能避免生出第二個或第三個黏寶寶,突顯新生兒篩檢遏止遺傳悲劇的重要性。早期篩檢早期診斷,可加快確診速度並追蹤治療,同時進行遺傳諮詢。若即早使用酵素替代治療或接受骨髓臍帶血移植,患者有可能順利控制病情,並擁有正常生活

工作繁忙,身體嘛愛顧!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即時掌握最新醫藥保健資訊→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