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國兩會關鍵詞之二 集中精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2024全國兩會關鍵詞之二 集中精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作政府工作報告。他介紹,過去一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今年,高質量發展入選人民網全國兩會調查十大熱詞。

政府工作報告25次提到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既是對過去一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結,也爲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指明方向。

回升向好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3年經濟總體回升向好,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2%,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前列。

從宏觀調控到引領產業升級,高質量發展都是着力點。

一年來,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針對嚴峻挑戰和疫後經濟恢復特點,統籌穩增長和增後勁,突出固本培元,注重精準施策,把握宏觀調控時、度、效,加強逆週期調節,不搞“大水漫灌”和短期強刺激,更多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用力,全年經濟運行呈現前低中高後穩態勢。

一年來,依靠創新引領產業升級,增強城鄉區域發展新動能。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實施重大科技項目。全面部署推進新型工業化。出臺穩定工業經濟運行、支持先進製造業舉措,提高重點行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推動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工業企業利潤由降轉升。

科技支撐

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有力支撐。5日,科學技術部部長陰和俊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表示,去年,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呈現新氣象。

從投入看,全國研發經費投入超3.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1%。從產出看,簽訂技術合同95萬項,成交額達6.1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28.6%;授權發明專利達92.1萬件,比上年增長15.3%。從成效看,在量子技術、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

圍繞加快建立健全新型舉國體制,科技部將重點推進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大科技攻關,不斷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科技內核。二是加強戰略力量建設即隊伍建設,打造科技強國建設的國家隊。三是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爲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的創新動力。

科技創新是代表委員們建言獻策的高頻詞。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紀凡說,在科技創新道路上,雖然要經歷千辛萬苦,但是隻要牢牢抓住創新不放鬆,就能收穫一覽衆山小的喜悅。

破除阻礙

就今年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取向,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清理和廢止有悖於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規定。

各地亦將此視爲新一年工作安排中的聚焦點。廣東明確提出,要多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審慎出臺收縮性、抑制性舉措,清理和廢止有悖於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增強政策取向一致性,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爲加快建設創新型省份,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堅定走好福建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福建提出,發揮機制保障作用。“落實好新一輪科技管理機構改革任務,全力破除制度藩籬,充分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

“應出臺更多扶持政策和激勵舉措,積極培育服務鏈主企業、本土科技型骨幹企業以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爲企業創造更加有利於創新的濃厚氛圍,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江門市市長吳曉暉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不斷打通束縛創新活力的堵點卡點,才能推動創新資源集聚。

依靠改革

就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

這一預期目標綜合考慮了國內外形勢和各方面因素,兼顧了需要和可能,考慮了促進就業增收、防範化解風險等需要,並與“十四五”規劃和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相銜接,也考慮了經濟增長潛力和支撐條件,體現了積極進取、奮發有爲的要求。

完成今年發展目標任務,必須集中精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從根本上說,推動高質量發展要靠改革。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深化改革開放,促進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更好結合,持續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具體而言,實施製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制定支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加強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加快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標準體系,加大對高質量發展的財稅金融支持,建立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加快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等。

高質量發展也離不開法治保障。在4日舉行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上,大會發言人婁勤儉表示,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將以高質量立法保障經濟高質量發展。

藍圖已經繪製,中國高質量發展正蓬勃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