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確診巴金森 他用藥10多年後動手術 走路不再跌跌撞撞

北醫附醫給張先生蛋糕,慶祝術後症狀得到改善。(林周義攝)

巴金氏症是第2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僅次於失智症,在臺灣約有近4萬人患病。今年50多歲的張先生,40歲時被友人發現行動緩慢,走路用拖的,就醫後確診巴金森氏症,並配合用藥治療10多年,隨着病程進展,他3、4年前開始容易跌倒,經過深部腦刺激手術後,感覺自己已經恢復了7、8成。

北醫附醫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指出,巴金森氏症好發年齡爲50-60歲,65歲以上的人口約有1%,80歲以上人口約有2%-4%,全臺近4萬人罹病。然而門診也有40歲發病的中壯年,由於正值人生顛峰衝擊可想而知。

今年50餘歲的張先生經營燈具生意,發病之初以藥物控制,近幾年病情明顯出現變化,一開始先是走路容易踢撞,演變到步態不穩,常常跌倒,不僅日常生活工作受到影響。由於藥效對他來說已經不足夠,他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深部腦刺激手術,步態變平穩,外出遊玩走路5公里也沒問題,最近更打算挑戰路跑活動,心情跟生活開闊許多,自己也感覺恢復了7、8成。

北醫附醫兒童神經外科主任陳淑美表示,巴金森氏症是因人體中腦黑質退化細胞漸漸凋亡,負責神經傳遞的多巴胺減少,無法正確傳遞神經訊息。多巴胺減少50%-60%即會出現症狀。葉篤學表示,巴金森氏症的初期症狀是單邊手部顫抖、肢體僵硬、五十肩、動作遲緩,病人常是不自主也不自覺,而是身邊親友察覺有異,例如臉部表情僵硬如撲克臉,也有病人走路時單手橫放胸前,宛如拿破崙

葉篤學表示,巴金森氏症是由遺傳因子和環境因子造成,危險因子包括感染髮炎、頭部外傷農藥,發病年齡越早和基因越有關。以他臨牀觀察爲例,門診中約有5-10%病患較年輕。

陳淑美表示,巴金森氏症的初中期可透過藥物改善症狀,維持正常生活與工作能力,但因屬於進行性疾病,相當比例的病人會產生藥物併發症,特別是藥效衰退,出現開關現象平衡感變差、走路容易跌倒,影響正常行動能力和生活品質時,即可考慮透過深部腦刺激術的外科介入做爲輔助藥物的治療方法。

北醫附醫由神經內外科組成治療團隊,迄今完成4例深部腦刺激術。健保署也在2015年納入部分給付電池刺激器、2019年起給付全套器材植入電極與電池刺激器。陳淑美表示,並非所有病人均適合接受手術,臨牀上多半是發病7-12年後,出現藥效衰退,開關現象和異動症,纔會評估是否需要輔以外科手術,病人也要接受多項評估,如排除其他腦部疾病等,纔會建議手術,於腦部植入微電極,持續高頻刺激深層腦核,藉由重整運動迴路,改善症狀。

葉篤學表示,巴金森氏症是相對良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多數病患在10-20年內,都能得到相當程度狀改善,關鍵是早期發現,透過藥物治療及適當運動,保持樂觀心態,與疾病和平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