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年報”成績單亮眼 持續釋放潛力可期

當前,5G作爲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已成爲實現萬物互聯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根據全球移動供應商協會(GSA)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球119個國家或地區的348家電信運營商開展了5G投資,其中61家電信運營商已經推出5G商用服務研究報告建議,各國應加大支持性政策力度,以幫助移動運營商在全球範圍內釋放5G潛力

爲新基建加速

10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舉行的“202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PT展)”是一場5G創新應用的“盛宴”。在去年的PT展上,工信部與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鐵塔一同宣佈啓動5G商用。一年之後,5G在國內的發展及應用發生了巨大變化。

5G+雲網融合、AI大數據、5G+工業聯網……作爲國家信息化建設的“排頭兵”,中國電信依託強大的網絡基礎,以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爲新基建加速。在雲網融合方面,中國電信擁有以貴州、內蒙古爲核心節點,“2+4+31+X”的雲網融合資源佈局,是國內分佈最廣、節點最多的雲,天翼雲3.0承載了全國70%的互聯網內容,擁有全球最大的IDC網絡。在5G+工業互聯網方面,中國電信2019年牽頭中標1個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項目;參與打造北侖模具等10個區域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吉利、杭叉等龍頭企業探索十餘個5G+工業場景應用。

從5G專網運營服務平臺、5G端到端切片及智能化運營能力體驗、5G智慧應急沃智護防疫登記管理系統到5G+AR文旅,通過一個個實際的應用場景,中國聯通展現了5G商用帶來的效率變革。以智慧大應急管理系列產品爲例,該產品通過構建“平臺+應用+服務”的自主產品及服務體系,大大提高響應速度。去年,基於5G智慧大應急的中國聯通卒中專向急救車“5G+移動卒中單元”已在冬奧會崇禮賽區、張家口市區、北京三地實現了全國首個基於5G技術的車載CT移動急救車的應用落地及相關應急救援演練,可爲重大活動提供可靠的醫療應急保障。

5G已成爲助推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力引擎。中國移動正以“5G 網絡建設主導者、5G 融入百業推動者、5G服務大衆先行者”的角色發揮作用。中國移動全面實施“5G+”計劃,通過推進5G+4G協同發展、5G+AICDE(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邊緣計算)融合創新、5G+Ecology生態共建,實現5G+X應用延展。截至目前,中國移動已建設5G基站近30萬座,5G商用城市超過340個,服務5G套餐用戶達8400萬戶,5G專利超1800個。

今年以來,中國鐵塔克服疫情、汛期影響,與電信央企密切協同,全力推動5G集約高效建設,截至目前,已建設5G站址50多萬個,97%的5G站通過共享存量改造滿足,新建地面站址中,25%共享利用社會資源,有效節約了行業投資成本,提升了5G規模部署效率。

根據工信部統計數據,截至目前,我國已建成5G基站超60萬個,5G連接數達到1.5億,均居全球首位,提前完成今年5G建設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共建共享在推動5G快速組網方面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在全國範圍內合作共建一張5G接入網絡,而中國移動也攜手中國廣電就5G共建共享達成合作。同時,中國鐵塔統籌三家電信企業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進行5G通信基站的選址與建設工作。

支撐數字化轉型

世界銀行研究表明,寬帶普及率每提升10%,將帶動GDP增長1.38%。國際諮詢機構IHS Markit預測,到2035年,5G將在全球創造13.2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以及2230萬個就業機會。

根據GSMA移動智庫的數據,到2025年,5G將佔全球連接的20%,在亞洲、北美洲和歐洲的普及率尤其強勁。預計2020年至2025年,全球運營商將在移動資本支出上投資約1.1萬億美元,其中約80%將用於5G網絡。

GSMA智庫預計,到2025年全球5G連接數將達17億,其中亞太地區佔比最高。基於中國5G的快速推出及較高的使用率,2020年中國5G連接數比GSMA之前的預測增加1660萬 (18%)。

推動提速增效

GTI與GSMA合作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各國必須加大支持性政策力度,以幫助移動運營商在全球範圍內釋放5G潛力。

韓國5G﹢戰略委員會4月8日發佈了《5G﹢戰略發展現狀及未來計劃草案》。爲培育5G﹢戰略產業,韓國政府將投入6500億韓元(約合5.3億美元)預算資金,挖掘和推廣融合服務,加快監管創新和成果產出,同時建立定期檢查的評估體系。該草案從建立設備領域的市場地位、支持基礎產業和技術發展三方面闡述了2020年主要推進內容。其中包括,韓國將於年內在地鐵和百貨商店等2000多個設施和建築中實現5G室內覆蓋;實現5GSA商用,並開始建設28GHz毫米波5G網絡;保持超過20%的全球5G網絡設備市場份額;計劃建立200個5G智能工廠。此外,韓國還將推進5G-NR-V2X(版本16)的標準化工作,並以2027年後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商用化爲目標,確保核心技術的開發。

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近日發佈《美國5G和未來無線創新的國家戰略》指出,5G將在未來幾十年推動經濟增長,美國需要一個全面的戰略來確保5G網絡穩健部署和應用安全,還應促進未來幾年的無線創新。報告建議,美國在政府協調、國際合作、支持持續的無線技術研發、支持5G 需求側發展、改變5G設備安全方案、加快網絡部署等方面加大力度。

日本總務省4月8日發佈了《Beyond 5G推進戰略綱要(草案)》,目的是快速且順利地推進Beyond 5G以及強化日本Beyond 5G的國際競爭力。具體目標是,實現包括軟件在內的Beyond 5G基礎設施約30%的市場份額,同時增強利用Beyond 5G作爲平臺的設備和領域的國際競爭力。日本計劃在2025年逐步建立基本技術,並通過3GPP等對其進行標準化,將在2030年實現電信運營商和製造商的Beyond 5G服務。日本總務省還提出,到2030年,將Beyond 5G相關領域的日本企業專利份額提高至10%以上。

芬蘭的《2025年數字基礎設施戰略》,旨在順應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全球發展趨勢,支持和推動國家建設。它以5G和光纖等配套設施爲重點,實現服務和業務的數字化,制定積極、漸進的頻譜政策,推動性價比高的網絡建設,加速其自動化、機器人化和實時經濟數據的應用進程。比如,爲5G分配合適的頻譜、以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建設電信網絡、根據“一站式”原則簡化網絡許可程序、支持研究和創新等。(記者 陳奧 陳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