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低頭「滑」 「媽媽手」易上身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

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愈來愈普遍,伴隨着肌筋膜發炎的年輕患者也逐漸增加,患者症狀脖子痠麻,自大拇指連至手臂的肌筋膜疼痛;主要的原因都是長時間姿勢不正確加上不當施力恩主公醫院復健科主任翁聖欽呼籲低頭族要多注意,以免年紀輕輕就有「媽媽手」。

▲3C產品不離手 「媽媽手」恐上身(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翁聖欽指出,家庭主婦常因洗衣服、擰毛巾擦地或是擠奶抱小孩動作反覆久了,手部肌肉過度使用或不當施力,會造成肌腱腱鞘發炎,導致手部使力或伸展都會引發疼痛,也就是俗稱的「媽媽手」。

翁聖欽表示,西醫治療肌筋膜疼痛是以電療超音波熱療爲主;目前還有體外震波,則是利用比超音波高出千倍的能量來促進組織再生的療效,由於是非侵入性治療,不需特殊照護。

另外,除了西醫之外,中醫也可以鍼灸治療「媽媽手」;恩主公醫院中醫針傷科主任周彥瑢表示,怕痛的病人可以使用低周波銀錐點無痛鍼灸或雷射鍼灸,搭配活血化瘀的中藥材,健保一個療程6次,一般約2至3個療程就可改善肌筋膜發炎的症狀。

資料來源: www.healthnews.com.tw/